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影评精选16篇

黑暗中的舞者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

  《Dancer in the dark》,是我一直想要看的一部片子,今天看完,却又有一点后悔。太残酷了,太压抑了。比约克精灵般的脸庞,绝望的唱词,屡屡浮现,挥之不去。她一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给儿子做手术,不让儿子和她一样失明。她努力工作,一点一点的积攒着手术费用。她不在乎被别人误会,不在乎成为一个连一辆破旧自行车也不肯给儿子买的苛刻的母亲。所有的误解,她从来不去解释,而真正关心她的人,不需要解释,总是能够理解她。她是这样的爱儿子,为此,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绞刑前的一刻,当知道儿子去做了手术,她泪流满面,放声歌唱。恐惧在那一刻,不复存在,而生命之花绚烂盛开,又急剧败落。行刑的那个瞬间,是解脱还是心坠落后的冰冷无涯?她从来恪守诺言。一诺千金,沉默似金。善良如她,作为交换告诉了房东她即将失明的秘密。殊不知,房东却起了歹心,窃去她辛苦得来的积蓄。甚至污蔑她,说她勾引他,以此将她赶走。为了拿回自己的钱,在争执中,她向他开了枪。然而,直到判刑入狱,她对于事实的真相始终缄口。对那样一个欺骗污蔑她的人,她仍然心存怜悯,遵守当初的约定。

  音乐是她的生命。对于歌舞剧,对于音乐的爱好,是她唯一的快乐源泉。她称,那是她的白日梦。却也只有在这样的梦里,她是能够轻盈飞舞的。那些杂乱的声音,在她的世界里,可以幻变成赋有节奏感的律动的音符。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她才有了不断迈开脚步的勇气。可怜她已生存得如此卑微,却还要遭受这样的非难。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绝望。她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舞蹈,害怕谢幕前最后的表演,最终还是被折断了歌喉。电影里,没有明显的对谁的指责。即使在交待一个人恶的一面时,还是善良地铺垫出起因以及其内心矛盾挣扎的一面。

  只是,这一切一一呈现于前,更显出现实的残酷,人性的真实,生存的无奈。在这无从选择无法预料的生活面前,没有选择,只有合作。单调沉闷的工厂机床锻压咣铛声变为美妙的节奏,劳作者不再动作疲惫机械,他们欢快起舞,不再有下岗,不再有低收入者脏乱的街区,不再有中产阶级的冷漠目光!运货火车脱离冰冷的铁架桥,缓慢行走在景色旖旎的湖边,碧色的缓坡,盎然的林相,车上的搬运工陶醉起舞,火车没有终点,旅途永远生气勃勃!

  比尔其实不丑恶,比尔其实没有死,比尔只不过搞了个调皮的恶作剧,比尔擦去嘴角的猪血,比尔的房产一次付清,比尔夫人满意地投入集体舞蹈。电影不会完结于硕大的蛋糕,电影可以只付10元,然后无止境的回味下去。法庭成为好莱坞歌舞片拍摄场地,心仪的伟大导演现身说法,法官律师脱掉刻板外衣投身感性艺术。没有死刑,法庭外阳光灿烂,自由的天空,儿子不再有眼疾,儿子在单车上欢快地呼啸而过,像撒欢的小马!一切美丽幻象源于比约克心中的音乐,音乐是一个弱者心灵的光线,抵御着密集射来的黑暗的箭簇。令人窒息的黑暗!隔了好几年,终于看到了《黑暗中的舞者》。

  故事很简单,但厚重得让人无法呼吸。此片的导演是拉斯·冯·提尔,该片是他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歌舞片段,作为角色独白。刚巧前几天看了《芝加哥》,同样是利用歌舞带动情绪和剧情发展,借鉴了舞台剧的一些形式。见识过《狗镇》后,对影片手持摄影风格不再感到陌生和不习惯。主演是冰岛女歌手比·约克,评此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女主角奖。当时看过《狗镇》后,整个心情都是灰色的,而《黑暗中的舞者》令人在如许黑暗中还能感受到了一些亮色,朋友,两个母亲之间不离不弃的友情让人动容,但最令人铭记和感动的,是莎玛高贵的母爱。

  莎玛热爱歌舞,只有在音乐中,才能忘却现实中所有的烦恼,找到快乐。她喜欢声音,害怕寂静,任何声音,哪怕是噪音,在她听来都是美妙的音乐。她时刻梦想着作为女主角,站在舞台上,随着音乐起舞。但她的眼睛因为家族的遗传疾病,渐渐看不见东西了。她只有在台下,听着别人欢快的跳啊,唱啊。繁重的工作令她太忙,太累,唯一的希望就是攒到足够的钱,给儿子治好眼睛。可是连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一向和睦的邻居比尔竟然偷了她的钱。

  绝望中的比尔为了维持现有的生活,即使把他的善良清苦的邻居送入监狱也在所不惜,而莎玛为了儿子的未来也无法妥协。两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谁也无法后退。结果,母爱占了上风,在冲突中被迫杀死了比尔。儿子的眼睛有希望了,而玛莎却为此被判了死刑。一个母亲,为了给孩子攒钱,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加班,一个母亲,为了保护手术费,宁愿杀人也不放弃,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健康可以用生命交换,而且心甘情愿。

  莎玛的挣扎和决绝,相信任何一个热爱孩子的母亲都感同身受。莎玛是坚强的,为了儿子什么都愿意承担。但在即将面对死亡的那一瞬间,她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那样的撕心裂肺,是对人性的绝望,对社会的控诉,是对儿子的不舍,还是对死亡的恐惧?我想,都有吧。绞架已套上脖子,听到儿子的眼睛治好的消息后,作为母亲,她的喜悦立即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她突然有了力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动情的大声歌唱歌声余音犹在,人生却已谢幕。但愿莎玛在天国,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歌舞永相伴。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2

  这是一部用手持摄像机拍出的影片,也是一部令人落泪和对心灵造成震撼的影片。

  黑暗中的舞者,在黑暗中涌动,挣扎的舞者。莎玛从捷克的黑暗中走进了美国的黑暗;在小镇,居民对莎玛很是关爱,莎玛也总是微笑面对生活,莎玛喜欢音乐,在工厂中她把噪音当成一曲美妙的乐曲,生活上总是去镇上的歌舞团去学习,去享受。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安宁、和谐。

  可在人们真正面对困难时,又有几人能够坚持的住,你?还是我?莎玛在最后的歌声中,被处以绞刑,但她任以最后的坚定,让儿子的眼疾得以治疗,让他看到了光明;任以最后的善良原谅了害她的比尔,维护了比尔作为警察的最后的尊严!

  在结局的歌声中,仿佛是在享受:终于可以挣脱这黑暗;又好像在落泪,在诉说:这个世界,是残酷的。

  没有优秀的演员,却能够演出人生百恣;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却能够拿下国际大奖。

  这是一部真正的电影,一部好电影,但绝对不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没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一直以来作为悲剧的凄美,它所具有的只有冰冷的现实,全片以手持摄像机拍摄,却给以人一种压抑到室息的感觉。事事都没有哪么美好,震撼到心灵是因为它描述的是现实的残酷,给人以难忘的记忆是因为它看似美好实则黑暗。。。

  有人认为,它应叫心灵中的舞者,也有人认为它是对现实世界的背离与批判,对梦中世界的赞美。可他们总是离不开一点,那就是在逆境中,我们依然有对内心自由的选择的权力。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3

  影片简介

  《黑暗中的舞者》是由拉斯·冯·提尔执导,比约克,凯瑟琳·德纳芙,大卫·摩斯,彼得·斯特曼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美国小镇,一位在工厂打工的单亲母亲的悲惨故事。2000年5月17日在法国首次上映。

  该片于2000年分别获得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于2001年获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独立精神奖获最佳外语片以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并在奥斯卡奖和金球奖获多项提名。

  昂静怡

  可以说任何一部作品,无论之前多么的灰暗,男女主角怎样被虐,总会在关键的时候或在结尾处,水落石出。让憋着一口气的观众吐出来,憋得越深,吐得越欢。可是,这部电影里,没有,甚至这部电影反叛了现代电影的许多常用手法。影片分为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对现实世界的纪实表述,另一个是超现实的歌舞场面。也正是这种色彩运用上的差异将现实世界与超现实的歌舞场面区别开来。现实世界中,色彩的运用便是灰暗的,仿佛一切蒙上了一层薄纱。故事开始时的暖色调外休现了塞尔玛内心对未来生活的关好向往,对喜爱事物的追求。但是,就连故事开始时的暖色调也并不鲜艳,而是带有悲剧意义的类似回忆的暖黄色。导演将人物的命运遭遇与影片的整体色调相统一,透过她厚厚的近视眼镜, 镜片后的她的眼睛和这个现实空间一样让人看不清晰。到了后来,塞尔玛进入工厂工作后开始逐渐失明,电影场面就开始使用了冷色调、暗色调,光线黯淡,色彩偏冷,在封闭的车间、房间、车里人物动作幅度比较小。

  徐竹林

  影片很擅长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例如塞尔玛在和儿子基恩共进晚餐时,影片就通过从人物侧面拍摄并对眼睛的特写来展现母子双方的心理活动,塞尔玛虽然一开始在责备儿子没有做好事情,但是眼中却充满着对孩子的爱,在听基恩读书时,塞尔玛是高兴的,在问基恩是不是很累时,塞尔玛双手扶着厚厚的眼睛,似乎在强忍着,仿佛一不注意就会哭出来,此时的塞尔玛内心是对儿子的愧疚,而基恩的眼神里表达着他对妈妈的不耐烦,但似乎也有着心疼。母子眼部镜头的特写,展现出了两者间的关系,儿子的“叛逆”与母亲深沉的爱。再例如塞尔玛与凯西坐在影院看电影时,荧幕中放的是她最喜爱的歌舞片,她的眼睛里有着光,充满着喜悦和幸福,歌舞是她的梦想与热爱,是她“黑暗”人生中的心灵庇护所。

  闫晓雪

  黑暗,寓意的是眼睛,而不是心灵。《I’ve seen it all》这部音乐,在列车到来时响起,随列车远去而停止。在杰夫问她是否看不见时,影片拍摄了塞尔玛由面向杰夫转为背向杰夫的过程,这样姿态站位以及拍摄角度的变化,从侧面给予了杰夫问题的肯定回答,也体现出塞尔玛隐蔽、不愿提及的心理历程,反映了人物逃避现实的情感。逃避后的塞尔玛,一首《I’ve seen it all》由她嘴中慢慢流出,舒缓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催生出她心中的执念,对歌舞的热爱。伴随着音乐的响起,整个列车的人员以及列车所经过的村庄的人们,都在不由自主的吟唱、跳舞。音乐渲染了整幅画面,营造了一个欢愉、幸福美好的氛围。虽然塞尔玛的眼睛看不见了,可是由于心中对音乐、舞蹈的热爱,那么一切的挫折都不能击垮她对梦想的追逐,只要她心中有梦想,哪里都是她的舞台。她的眼睛盲了,但内心却十分敞亮。在音乐的世界里,她看得见,影片虽未以塞尔玛的视角来拍摄她歌唱时,眼睛由盲转明的画面,但我们看见她准确地握住栏杆,爬上列车,与人亲密友好的互动,也能够懂得她此时,因心中的执着追求而引起她生理的变化。

  黄移兰

  影片以带有恐怖色彩的画面开头,配以低沉严肃的音乐,渲染出了一种暗黑系的气氛,为后面需要展开的剧情做了铺垫,也尽可能的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可能导演自己也觉得,如果开头都不能起到吸睛的作用,那么之后冗长的文艺片可能会撵走大部分不愿欣赏的观众。而随之而来的故事,以主角塞尔玛在戏剧院的歌舞排练作为开端,悠扬的音乐在昏黄的场景里徜徉,突出的对比效果扑面而来,有一种暗示的作用——即暗示主角身处黑暗但内心明朗,她内心的光来自音乐,是音乐给予她同黑暗现实作战的力量。

  评语

  昂静怡通过色调的对比,徐竹林对影像镜头的分析,闫晓雪关于“黑暗-光明”的论述,很好地阐述了影片的特点,以及自己对影片的理解。本片最大的特点是音乐-舞蹈,黄移兰对音乐的分析是好的切入点,但未能运用音乐与舞蹈的专业知识,结合影片进行分析,要细致具体,阐述入微。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4

  金秋十月,在江南最好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又拉开了帷幕。

  早早就准备好了攻略的我,预留了一周的时间泡在乌镇,而我选择的“乌镇第一夜”就是部很黑暗的作品——来自德国塔利亚剧院的《黑暗中的舞者》。

  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一是因为我是拉斯·冯·提尔的忠实粉丝,二是因为我是汉堡塔利亚剧院的忠实粉丝。

  12年前,我第一次看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惊为天人,在那之前从未见过一个导演这么拍片。

  他几乎违背了所有拍片的原则,包括打光、演员的表演等等,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导演来自丹麦。他从一开始就是电影界的例外,一个彻彻底底的叛逆者。有人曾说“拉斯·冯·提尔不是遗臭万年就是名垂千史”,此话一点也不假,他极端的个人风格、展现人性丑陋一面的独特癖好使得观众在每次看完他的影片后都会产生严重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适。

  此次在乌镇戏剧节上演的《黑暗中的舞者》剧本就是完全改编自这部电影,可想而知,这个戏会有多黑暗。

  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是捷克移民塞尔玛来到美国打工,拼命工作攒钱为了有朝一日能存满为儿子动手术的费用,因为她儿子遗传了自己的先天性眼疾。在艰难的生活中,唯一给她安慰的就是美国的音乐剧,她一边唱着《音乐之声》一边工作,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

  她的邻居也就是她的房东是一对夫妻,那个男人因欠了债想借用她的钱被拒绝,邻居又知道塞尔玛患有眼疾几乎失明,就偷走了这笔钱,在扭打的过程中,塞尔玛开枪杀死了这位邻居,最终,她被送上了法庭,面临她的是绞刑。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它不但牵涉到“美国梦的崩塌”,还有“移民问题”和各种各样关于人性的丑陋面。

  但是,它也不仅仅是一部歌颂苦难的电影,因为导演的着眼点在最后行刑的那场戏中达到了高潮,当大家告诉塞尔玛可以申请缓刑来争取更多时间上诉,只要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法官和陪审团:那些钱是她为了自己的儿子治病存的,是邻居偷走了这笔钱。

  可是当她得知上诉的律师费正是那笔她辛辛苦苦存下来的钱的时候,她拒绝缓刑,她要把这笔钱留给儿子动手术。

  12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最后那一刻无法控制地放声大哭,绝望压抑到极致,正如片名那样,无尽的黑暗向我袭来,在黑暗中,是塞尔玛美妙的歌声和她舞动的身影。为了不刺激自己的孩子,她没有要求见儿子一面,在她临死的那一刻,她感到害怕和无助,两腿发软无法站立,可是听到自己的孩子就在外面的时候,她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仿佛在说“为了我的孩子,我愿意去死”。

  和这部电影相呼应的还有两部电影,我自己称为女性三部曲,分别是《狗镇》、《破浪》。很巧的是,本次话剧版的导演也曾改编过《狗镇》,可见他对拉斯·冯·提尔的偏爱。

  说完电影版和剧情,我们来说说本次乌镇戏剧节的话剧版《黑暗中的舞者》。在看戏之前,我一直在好奇,导演要怎样表现这样一个不太好改编的电影呢?又听说前一个小时都在黑暗中表演,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果然,进场后发现,舞台上一直有几盏灯照着观众的眼睛,让人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以至于在开演后,有一种夜盲症的效果,看不太清舞台上发生了什么。

  舞台上除了几个字幕机外,还有四五个电视频幕,前一个小时,观众几乎只能看到电视屏幕上发生的事情,而这些表演竟都是实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演员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走位、互相对台词,而这些点都卡得如此精准,这个难度可想而知,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配合才能在完全黑暗的状态下进行夜间模式的表演和拍摄。

  另外,导演也不是让让你从头到尾光看电视屏幕,他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在符合剧情节奏的时候,随着一声鼓点,舞台灯光一闪而过,处在长时间黑暗中的观众会像条件反射一样盯住那个被照亮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下一个剧情发生的场景,也是通过这个方式,观众才知道,通过屏幕里看到的都不是事先录好的,而是现场发生的。

  舞台剧《黑暗中的舞者》形式非常极致,是我第一次注视着几乎完全黑暗的舞台,看不到演员在哪里和他们脸上的表情。

  观众只能通过台词、呼吸以及类似监控录像一样的视频观看演出,剩下的全靠想象。这种形式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从导演意图上来讲,它很好地结合了剧情和片名,观众似乎也在体验塞尔玛的视觉状态,她看不见,只能听和感受,《黑暗中的舞者》真正做到了“黑暗”这一主题。

  而在本剧的后半段,当塞尔玛被抓到监狱里接受审判时,舞台灯光终于亮了起来,所有演员挤在一个很小的铁盒子里,好像每个人都是被审判的一份子,没有罪犯和法官的区别,只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场法庭戏的处理也很特别。

  铁盒子里的内置摄像头很好地解决了探监的场景,观众通过投射在铁盒子上的影像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就像塞尔玛真的被关在监狱里。

  整部戏的构思巧妙且技术无懈可击,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剧情服务的。最后,塞尔玛站上了铁盒子的顶端,一根绞索垂直而下,我不知道导演将如何处理这段当年震撼我心灵的绞刑场面,心脏跳到了嗓子眼。

  这时,扮演塞尔玛的演员又唱起了《音乐之声》,那歌声使人心碎:“玫瑰上沾染的雨滴和猫咪的小胡须,洁净发亮的铜壶还有温暖的羊毛手套,用绳子紧系的牛皮纸箱,这些是我喜爱的事物中小小的一部分……”歌曲没有唱完,一道灯光划过,塞尔玛死了。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5

  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上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意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与那里的被奴役地位, 自己变成了上等人。……三等人中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实现自己的目标。

  ——乔治·奥威尔

  海明威说,在白天对什么都不动感情是可以的,但在夜晚是另一回事了。置身于黑暗之中观看电影,忘我地穿越光与影的时空,有时候笑,有时候哭,瞬间摒弃了自己的烦恼。为什么不呢,生活本来就是沉重无比,即使片刻的放松随之也会点亮哪怕微弱的光明。

  《黑暗中的舞者》严格意义来说是一部风格迥异的歌舞片,它的主演是冰岛歌手比约克,一个古怪精灵梦幻般的女子,不着痕迹的把一段残酷悲伤的故事行云流水般地叙述结束,其中人性黑暗,虚空至极。

  这部电影多年前看过一遍之后,沉重的再未触及,重温时耳边却不断萦绕着剧终比约克撕心裂肺的吟唱,屏幕上那个黑暗中的舞者彷徨着不得不走向死亡。那一刻,欲哭无泪,唯有无边的恐惧。社会的悲剧一次一次地击碎小人物卑微的梦想,而天堂里没有音乐。

  女主只是一个活在社会边缘的移民,在冷战时代从捷克来到美国,只为让儿子不重复她的命运,因为她和儿子都有遗传性的眼疾。她一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给儿子做手术,让儿子永远沐浴着光明。她是如此的爱儿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一个母亲最朴实的想法,也被龌龊的生活苟且了。

  善良如斯的她,视音乐为生命,也是她的白日梦。周遭太多的无奈,普通人不会实现的梦想,有时更是痴心妄想。就像女主不慎告诉了房东,她即将失明的秘密,房东却心生歹意污蔑她,窃去她辛苦得来的积蓄,截断了儿子医治眼睛的希望。

  为了拿回自己的钱,在争执中,她叩响了房东手里的枪,房东死了,她入狱被控谋杀最终获绞刑。这是小人物卑微挣扎的结尾,那些杂乱的声音,在她舞蹈的世界里,可以幻变成赋有节奏感的律动的音符。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她才有了不断迈开脚步的勇气。

  在绞刑前的一刻,当知道儿子去做了手术,她重新回到白日梦里,泪眼婆娑,歌声此时响起。我们的生,是不是就是为了未来的消逝,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恐惧在那一刻,不复存在。绚烂盛开的生命之花,在舞蹈的边缘急遽坠落。踏入万劫不复的黑暗,是解脱?还是停驻?那一瞬间,我忘记了流泪,也没有眼泪。

  立秋之后,暑气绵长,一场疾风骤雨,凉爽了许多,傍晚的枝头上只有两两鸣蝉痴痴不已,潮湿的空气里,嗅到了最后的吟唱,有时候,我们与它都只是混口饭吃。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黑暗中的舞者》

  《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是一部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2000年时的电影作品,由冰岛歌手比约克主演。它是该导演拍摄的三部曲的第三部,另两部是《破浪》和《白痴》(有说法认为《白痴》并不是此三部曲的一部,真正的第三部并没有实际拍摄)。此片获得了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最佳女演员奖,以及欧洲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奖,并被俄罗斯影评公会、日本学院奥斯卡及蓝缎奖、美国独立精神奖等评为最佳外语片;名列2000年美国评介局(NBR)年度十佳及歌舞片杰出表现(Björk)特别加注。此外,也双双获得2001年奥斯卡及金球奖的最佳原创歌曲(I've Seen It All)提名。

  剧情介绍

  影片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盛顿底层社会的一面。

  塞尔玛有一个令她心痛的秘密:由于遗传因素,她的视力正慢慢地衰退,只能靠着高度近视镜才能维持微弱的视力,她发现儿子吉恩也有同样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支付动手术的费用,吉恩也难以逃脱变瞎的命运。为了给儿子凑钱动手术,塞尔玛开始日夜不停地加班,将辛苦赚来的每分每毫都装在一个小铁皮盒里。

  尽管现实是如此残酷,塞尔玛还是有自己的消遣方式——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激情,特别是对充满着歌唱、舞蹈的好莱坞音乐剧感兴趣。在工厂的歌舞团里,塞尔玛经常和工友们排练《音乐之声》,她把自己想像成剧中的主角,以此给予自己疲惫的心灵以抚慰,并自我沉醉。同时,她还有两个很好的朋友——车间里的女工头凯茜和暗恋她的司机杰夫,有这些好心人关爱她,即使生活困苦,塞尔玛也觉得其乐融融。

  塞尔玛的房东比尔是个警察,他有个整日无所事事却又崇尚享乐的妻子,她把家里的财产全挥霍光了。比尔破产了,但他很爱妻子,没有勇气把真相告诉她,更没有勇气自杀。他知道塞尔玛有一些积蓄,于是找到了她,向她诉说现实的压力与内心的窘迫。善良的塞尔玛体谅比尔的难堪,并告诉他自己将要失明并一直在为儿子存钱的秘密。无意间,比尔发现了塞尔玛装钱的铁皮盒子……

  由于视力的不断下降,塞尔玛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尽管凯茜百般为她说情,她还是被工厂解雇了。从工厂走出来的塞尔玛独自走到铁轨上,追上来的杰夫知道了塞尔玛的失明,塞尔玛却开心地在铁轨和火车上跳起了舞。回到家中塞尔玛发现铁皮盒子的钱没了,她找到比尔要拿回自己的钱,比尔却宁死不还,还诬陷说是塞尔玛想勾引他,想偷钱。挣扎中比尔的枪走火,比尔请求塞尔玛杀死自己,痛苦的哭泣中塞尔玛打完了子弹,又拿起铁盒打死了比尔,拿走了自己的钱。

  在警察来之前,塞尔玛坐上了杰夫的车开向医院,在湖边洗净自己后单独去见医生,将两千多元的手术费交上,并说自己的儿子姓洛。塞尔玛回去再次来到歌舞团看排演时,团长偷偷地报了警,心中念着儿子的塞尔玛在鼓声中跳起了舞,警察在工厂的歌舞团里逮捕了塞尔玛。

  在法庭上,为了维护死去的比尔的尊严,塞尔玛没有说出实情,同时她谎称把钱寄给了父亲洛维,实际上塞尔玛并不认识他,他只是一个塞尔玛所崇拜的音乐剧明星。洛维被请到法庭上来作证,塞尔玛无话可说了,她被判处绞刑。

  朋友凯西和杰夫一直在帮忙寻找律师。杰夫偶然发现塞尔玛是用钱给儿子看眼病的事实,请了律师要为塞尔玛翻案。开心的塞尔玛在得知律师钱正是自己给儿子做手术的费用后拒绝了律师,并和凯西吵了起来,说治好儿子的眼病是自己一辈子的目标。

  死刑时间到了,好心的女狱警一直在旁边支持着塞尔玛,但临死塞尔玛还是大声哭了,很害怕。凯西不顾一切地跑上去把吉恩的眼镜给了塞尔玛,当得知吉恩做了手术后,塞尔玛已经了无牵挂,临刑之前她放声歌唱了生命的最后一首歌。

  幕后制作

  编剧兼导演拉斯·冯·第尔第一次完成的剧本名字是“Taps(节拍)”,在每一段场景中都以踢踏舞为母题。舞蹈指导文森特·帕特森劝说他放弃这个念头,因为要在短时间内教会比约克和其他演员,这种“技术性”的踢踏舞,不要说很困难,简直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冯·第尔重新写过剧本,这样片中的音乐在风格上更加接近与“传统的”好莱坞音乐片,但还是在奥德里彻·诺维这个角色上,保留了一些踢踏舞的主题。

  凯茜的角色,塞尔玛最要好的朋友,原来剧本中写的是一个非洲裔美国妇女。凯瑟琳·德纳芙曾经早在数年以前就写过信给拉斯·冯·第尔,表示想与他合作一部电影,对这个角色十分感兴趣。冯·第尔于是稍微把剧本改动一些,这个角色成了法国移民妇女,这样就更加适合德纳芙。

  比约克曾经在采访时说,在影片中为了扮演这个角色,她必须努力地调动最强烈的情绪,她再也不会演别的电影了。

  电影设置的背景是在华盛顿州,实际上是在瑞典拍摄的。有一些小角色是由瑞典演员扮演的,为他们配音的是带有美国口音的人。

  在电影刚开始不久,工人们从工厂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短暂地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每个人抱着一个孩子,在车站等候着公交车。这个女人就是编剧兼导演拉斯·冯·第尔的妻子本特·芙姬·第尔,两个孩子正是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冯·第尔本来是想剪掉他们的客串演出,但在妻子的抗议之下,又重新加了进去。

  拉斯·冯·第尔本来是想自己演在电影院因为塞尔玛和凯茜而生气并惩罚了她们的男人。然而,由于和比约克经常在片场争吵不断,他担心自己会在表演的时候很糟糕而且失控,于是就把这个角色让给了迈克尔·弗莱萨斯。

  法官的名字A.D.曼特尔,是根据安东尼·杜德·曼特尔而来。他是三部道格玛95电影的摄影师,即《家变》Festen(1998),《敏郎悲歌》Mifunes sidste sang(1999)和《奇异小子》Julien Donkey-Boy(1999)。导演拉斯·冯·第尔曾经是道格玛95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在电影《赌城情仇》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1998)的开始不久,可以听到歌曲“我最喜欢的东西(My Favourite Things)”,同样出现在本片当中。就在歌曲唱到第27秒的时候,可以看见一个拿着越南人拿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塞尔玛”的名字。

  有一个场景,塞尔玛(比约克)靠在一堆白桦树的木材上。在冰岛、挪威和瑞典,“比约克”的意思是白桦树。拉斯·冯·第尔说要是把这些放在电影中,他会觉得很有趣。

  这是拉斯·冯·第尔“良心三部曲”的第三部,无论女主角的行为如何都始终是天真无邪的。另外两部是破浪Breaking the Waves(1996)和白痴Idioterne(1998)。

  在拍摄过程中,戴上深度近视眼镜之后,比约克同时还要戴着度数相反的隐形眼镜,这样才能压制住视力上给她带来的不适。

  拍摄过程中,和拉斯·冯·第尔闹翻之后,比约克离开片场三天,走之前还在她的裙子上咬了一块下来。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影片结构

  《黑暗中的舞者》是丹麦杰出导演拉尔斯继《破浪而出》、《白痴》后的“金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据说拍摄这三部曲的灵感,来自一则他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一个小女孩去森林中游玩,她手里有面包,口袋里有玩具,但一路上她愉快地把所有的东西一件件给予周围的人,最后她什么也没剩下,一贫如洗。可她说:“我一切都会顺心如意,一切都将完好如初。”拉尔斯以这个自我牺牲奉献的角色当范本,塑造了《黑暗中的舞者》里坚强而乐观的塞尔玛的形象。影片上演了一幕属于美国60年代的悲剧,或许只有在这个时代才会发生种种的不公平和无知,塞尔玛如同战场上的孩子,左躲右闪着每天的不幸,但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出现奇迹,黑暗的世界最终埋没了她倔强的身姿。

  这是一部赚人眼泪的歌舞片,在拉尔斯的眼中,世界同舞蹈与音乐是一体的,在轰鸣的机器节奏中起舞,在火车的奔驰中起舞,在庄严的法庭中起舞,在无情的断头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号,是对命运压迫的反抗,正像它的电影海报中向人们诉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的阴影里,她凭着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在这部片中,音乐的部分几乎是由主人公的歌声来完成的,没有豪华的场面,没有漂亮的面孔,没有经典抒情的旋律,没有美轮美奂的舞蹈,只是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完成生命的绝唱。而像这样单纯将歌声作为重要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段以及与歌声相配的特别的画面处理成为传统音乐片的一个突破。这是一部引起爱憎两极反应的准歌舞片,获戛纳金棕榈奖,由冰岛歌手比约克编曲兼主演。本片的处理别具一格,完全不同于传统歌舞片,有些段落让人难以忍受,但也有出乎意料的感人场面。

  影史地位:

  北欧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一部影片;一部同现实激烈碰撞的质朴而伟大的音乐剧;一首关于执着信念的赞美诗。

  名家点评:

  《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别出心裁且唯美感性的歌舞片,有一点浪漫,也有一点灰色,但是却充满力量。它向100多年来经典电影里所有爱的深处走去,既有琉璃的色彩,又有深渊一样的穿透力。

  ——法国著名影评人 拉尔夫·里舍

  有着“冰岛女神”美誉的歌手比约克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感叹,虽然她此前从未出演过电影,但我们还是被她的演技所折服。她的音乐向来轻灵任性,像一座现代派的艺术冰雕,乍听之下有些随意妄为,再听就发现韵味无穷自然天成,加上她举世无双的“鬼声”,无法不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黑暗中的舞者》和我们以往看过的影片并不一样,它是一部绝美的音乐片,它带给了人们无法言传的力量——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在纷乱的世界里跌跌撞撞,但却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这类主题始终具有高度风格化的凌空翱翔的意味。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詹姆斯·霍克

  《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不可思议的电影,它的情节简单却能够在狠狠撕破你心灵厚茧的同时让你对电影的固有看法一扫而空。它是那种所谓的“另类”,从头到脚都是。

  ——影评人 刘勇

  精彩影评

  关于生命的执着与信念

  就故事本身而言,《黑暗中的舞者》并不具备离奇的情节,不过是社会底层的人们基于某种时空的巧合遭遇的种种幸与不幸。但这个单薄的故事却足以撕破现代人心灵的厚茧,让你不得不佩服导演“讲述”的能力——他在简单中包含了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温柔的情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塞尔玛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她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为儿子攒钱,精心地藏钱,联系医生,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当苦涩艰难的日子降临时,她的脸上呈现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似笑非笑的安详神态,平凡的她总是那样安然地面对生活。但残酷的命运似乎连这一点点安宁都不给她,从口袋里预先写下的视力表,从上下班放弃骑自行车而沿着铁轨步行,都可以得知她的眼疾在不断恶化。从凯茜的手指在她的手掌上模拟电影中舞蹈演员的舞步,从社区导演力排众议让她扮演音乐剧中的女主角,都可以看到他人眼里柔弱的塞尔玛。从杰夫在茫茫大雪中为她寻找洗冤的证据,从凯茜在法庭判刑后仍坚信她的清白,可以明白她的善良。

  即使在被判绞刑的法庭上,塞尔玛也没有说出事实的真相为自己辩护,她依旧信守与比尔共同许下的“沉默是金”的诺言。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塞尔玛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面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当纯真与粗鄙的生活遭遇时,总是特别容易破碎。

  黑暗(暗指生活)、舞蹈(暗指理想)的对立统一是整部电影的主题,导演在其中呈现了真实和虚假的碰撞、人情味和抽象的碰撞、真情实感和虚情假意的碰撞。塞尔玛一直纯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塞尔玛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知道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

  影片着重突出的是一种纪实的风格,它潜移默化地向人们诉说着人生就是如此,平实而凄惨,没有一丝暴躁黑色的影像风格,却足以令观者动容。

  《黑暗中的舞者》的片头出现的不是片名而是一幅长达3分多钟的“画布”,白色的画布中点点斑驳跃然其上,悠悠长号悄然响起,当观众还在依着画面的情景想像这画是什么时,色彩渐渐地变了,画中的形态也变了。从茫茫雪原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阳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纹,玫瑰的花瓣,黄色的向日葵,白雪皑皑的山峦,路边飘落的黄叶……其实它一直都在变,你发现了也好,没发现也好,它不停地变化着,几乎所有的色彩都在这一画布上出现过。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欢迎还是回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有机会出现。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7

  1920年1月28日,22岁的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给情人保拉•班霍策尔的信中写道:“最亲爱的碧,我的房间如此冰冷,我几乎不能用我冻僵的手指写字了。今天夜里我梦到了你,我现在已经无从记忆,但那一定是美好的。”那一年的柏林寒冷异常,整个德国似乎被摔进了世纪的凛冬,人类第一次世界级的大战刚刚结束,没有了“欧洲最后一位战略大师”俾斯麦的辅佐,威廉二世终于让那位“帝师”生前的预言一语成谶——两线作战的德意志必败。布莱希特带着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在柏林做着“柏漂”,他的才华带着玫瑰的刺,他的思想染着疏离的霜,他的性格长着刻薄的针,他的梦想贴着倨傲的狂。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样的一个青年显然注定不会平平淡淡过完一生,要么被现实碾得粉碎,灵魂连渣都不剩,要么被时代高高抛起,光耀得连眼都睁不开。

  布莱希特最近一次被国内关注,也许是因为孟京辉在去年改编并执导的《太阳和太阳穴》。关注中国戏剧的老粉至今依然会在三五好友酒酣耳热之际,聊起孟京辉当年写入中国先锋戏剧史的经典一幕:北京青年戏剧节上,孟京辉和《恋爱的犀牛》的演员一起朗读布莱希特的诗,表演他的《四川好人》。作为中国先锋戏剧的坚守者,孟京辉从来不吝惜对这位德国戏剧大师的赞美之词,孟京辉在接受采访时曾经非常鲜明地指出布莱希特对于中国戏剧甚至中国艺术界的意义:“我觉得,布莱希特的作品有强烈的要和社会直接对话的感觉,而我们中国现在的作品更多是风花雪月,或者是才子佳人,更多地在关注一些细小的命题,而对这种宏大的,对人类自身的命运,对个人、集体、政治之间关系的命题关注得较少。中国当代戏剧艺术家这个时候可能是处于……我叫它‘暂时的失语状态’,但以后我不希望仍然这样。很少有人站出来对整个社会、对银行的借贷制度、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提出自己的关心,或者他们不愿意这么说。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形式感上可以更游刃有余,但是在这些基本点上可能会有一些回避。”

  这也许正是布莱希特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戏剧界地位崇高的原因。这位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分庭鼎立,创造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戏剧大师,在其并不长寿的一生中,创作了48部戏剧(注: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数为37部),2300余篇诗歌(注:远比布莱希特长寿的歌德一生的诗歌数为3000余篇)。另外,布莱希特还写了200部短篇小说和3部长篇小说,完成了众多文艺理论性、批判性、政治性和哲学性著作,数量达数卷之多,此外他还担任了4部电影的编剧和副导演,并为多部电影构思了脚本。难怪德国布莱希特研究所主任雅恩•克诺普夫在《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中会以掘地三尺般的执着,考证布莱希特的生平和作品,因为布莱希特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存在:一个在柏林寒冬中瑟瑟发抖的年轻人,是如何构建了那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帝国,同时绚烂了自己不算漫长的多彩人生。

  雅恩•克诺普夫以“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作为布莱希特传记的副标题,这是很贴切的。纵观布莱希特的一生,他经历了5种德国不同的社会体制,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独裁、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为了躲避迫害流亡了15年,流浪欧洲,暂居苏联,伤心美利坚,叶落归根葬于柏林。“乱世人不如盛世犬”,那是上个世纪最为动荡的岁月,布莱希特不但活了下来,还生生将“生存”坚守成了“生活”,说他是“黑暗中的舞者”其实并不为过。这不止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更因为他的桀骜不驯,如果那时的欧洲也有“魏晋风骨”,布莱希特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很有些海明威和钱德勒的味道。他们仿佛总是善于将一手原本的好棋“下臭”,他们在街角的小酒馆晃晃荡荡,摇曳着自己的才华,肆意着自己的思想,丝毫不在意自己的生活会被自己打碎成什么样子。比如,就在布莱希特给情人写信的那个月,在整个柏林开始充溢着民族主义复仇的狂热时,这个刚刚进入德国文艺圈子的青年人就将“政治正确”视为一堆垃圾,他公开发表对于当时德意志爱国主义的看法:“在某些国家,奴才们平日里只能像猪猡一样尿在裤子里,在这些地方,十分有必要把厕所当神庙一样供奉。接受这个国家如同接受屎尿一样必要,但爱这个国家则并不是必要的。”

  让人感慨的是,布莱希特这种言论并非是一个愤青的不谙世事,也不是一个文人的哗众取宠,他完全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并将这种信念坚守了一生。布莱希特的一生,是对各种主义冷嘲热讽的一生,布莱希特的作品,是对狂热时代极尽反讽之能事的传奇。1919年11月8日,兴登堡面对国民议会调查委员会,把一战最后的军事溃败归结为秘密而有计划的“海陆两军的解体”,“背后一刀”论调正式成为整个战后德国的“主旋律”。布莱希特偏偏要写《死兵的传说》,他如同高坐在陆军最高统帅部的正中,记录了高层的罪行,整首诗充满着犀利的冷嘲热讽,不但对高层,甚至还包括参与了战争的人。1932年至1933年,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以“人民救星”的形象大批量征服德国民众(注: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半年以后,德国全民投票,希特勒得到90%德国人的支持,成为了合法的德国总统)。布莱希特偏偏要跑到维也纳的体育场,指挥6万名观众合唱他的《团结之歌》,极力阻止人们拥护希特勒和纳粹党。布莱希特与纳粹的针锋相对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33年5月10日纳粹开始焚书,第二天纳粹党查禁了布莱希特所有的作品,直到1949年布莱希特的《日历故事》出版发行,他的名字和作品在自己的祖国消失了整整16年。

  因此,雅恩•克诺普夫关于“昏暗时代的生活艺术”的提法,值得进一步深思。我们初次看到这个说法,很容易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副酩酊大醉、游戏人间的样子。然而,布莱希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活艺术”绝不是与“生存伎俩”划等号的犬儒概念。那是一种将内在信念置于外在物念之上的艺术状态,就像一位身处黑暗之中的舞者,她不会因为黑暗无边而停止舞蹈,她会一直与这无边的黑暗永远格格不入下去。这甚至是一种类似于自我放逐般的特立独行,黑暗中的舞者是美的,但这种美并非是为人间准备,更像是一种形而上的行为艺术之美。在同处黑暗中的凡胎肉眼中,她们不但不美,而且实在显得极为“不可相处”,是“一群永远无法满意的喷子”。在德国,布莱希特以左派形象著称,然而却极为不满苏联的大清洗和斯大林的铁腕,对苏联那套理论一直抱有极大的怀疑。当时,对于左翼或者具有社会批判性的艺术家来说,二战中的苏联显然无法成为流亡之地,美国便成了最后的希望,是流亡的重点,并且美国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甚至将在未来改变他们的政治倾向。然而,即使身在美国,布莱希特依然故我,他强烈抨击资本主义以福特主义及其哲学等形式,加速了传统价值、观念形式和个体性的消解。

  这样看来,布莱希特注定是个鲜明的时代反讽者。他从未与任何一种时代产物媾和,从未与其经历的那些动荡的时期握手,他在黑暗中为自己表演着独舞,也许他一次次的被迫流亡,更像是一场场忠于本心的放逐。这表现在他的艺术上便是鲜明的“布莱希特主义”,布莱希特自然不是那种甘于让别人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理论分析的人,他要的是自己创造一套理论,做那制定规则之人。诚如前面所言,大部分人了解布莱希特是因为孟京辉,在观看孟京辉的戏剧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充满后现代味道的不真实感,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琐碎和不停的重复念白、游离于剧情之外的噱头、与故事情节格格不入的道具……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荒诞又陌生。孟京辉一直是“布莱希特主义”的践行者,布莱希特打造了一整套戏剧理论,“陌生化”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布莱希特在其《表演艺术的新技巧》、《戏剧小工具篇》、《戏剧论著》等一系列戏剧理论著作中反复强调:“对一个事物或人物进行陌生化,很简单,首先把事物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们对其产生惊讶感和好奇心”。继而,他大声宣告:“戏剧必须提供人类共同生活的不同反映,不仅是不同共同生活的反映,而且也要提供不同形式的反映。”

  于是,布莱希特在艺术上完成了与现实的时代反讽相适应的自我放逐,他不想遵从以往的普适性,他只是想要属于自己的个体性。他的“陌生化”进而带来强烈的“离间效果”,我们一直以来关于戏剧最主要是引起观众共鸣的理论,在布莱希特那里被彻底打碎。他一意孤行地走在艺术之地的荒原,明明身后不远就是繁华舒适,但他偏偏要走向粗粝的远方,嘴角还要带着那抹讽刺的笑。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的共情和强调戏剧情节的理论,被他进行了最彻底的挑战。我们一直认为一场好戏,就是让观众完全“进入情节”,布莱希特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甚至通过叙事化的方式将完整的情节打散,以此来避免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间离感情,比如他最重要的剧本之一《伽利略传》以及他叙事剧理论的重要代表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他还会利用旁白来减少神秘感、故意将与角色不符的台词安排给演员、加大评论性的对白等,为的就是提醒观众你是身在现实之中,而非一出戏里,最终达到“间离”的效果,比如我们可能比较熟悉的《四川好人》、《人就是人》、《三毛钱歌剧》等。

  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才华,也拥有足够的名望,甚至拥有足够多的红颜知己,你本可以活得非常舒服甚至放肆,却为何还要如此固执地颠覆和挑战?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偏偏要把一手好牌打烂,偏偏要把众人艳羡的日子砸碎,偏偏要承担绝大多数人认为可以理所当然逃避的思索……当黑暗笼罩世界,当苟且取代远方,当犬儒欺世盗名,当信仰沦为笑话,他们坚持继续舞蹈,因为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创造光。布莱希特不是任何一种主义的俘虏,他曾多次表明最重要的是自由与和平,布莱希特不是自己理论的暴君,他曾多次指明“陌生化”不是完全排除“共情”,最重要的是让观众通过戏剧开启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仅仅掬一捧同情的泪。他是黑暗中的舞者,但他并不孤单,他的舞姿中有莱辛、席勒、歌德为代表的德国文化传统,有从狄德罗到科格兰的法国表现派风情,更有无数坚守自我、坚信远方的平凡英雄的影子,而这些人才是人类真正的脊梁。

  1956年8月14日23点45分,柏林,肖瑟街。58岁的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自己的寓所与世长辞,最后的遗言是:“让我安静地去吧……”根据布莱希特生前遗嘱,他拒绝组织任何告别仪式,并拒绝在葬礼上致吊唁词……布莱希特在他的长诗《致后生》里,曾非常详尽地描述了他所经历的时代,然后他对未来的晚辈说:“你们,从我们沉没的潮流中/浮生出来的你们/记住/假如你们说起我们的弱点/也要说到我们那个黑暗的时代/你们不曾经历。”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8

  《黑暗中的舞者》,一听就是一种黑暗的世界,让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好处,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种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温柔的情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那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爱。

  女主角莎蔓的坚强的女性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族的遗传,莎蔓的眼疾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失明。但是她毫无怨言,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我的生活,在暗地里为儿子攒钱,自我无时无刻把手里剩下的钱藏起来,只为儿子的眼睛能够好起来,彻底地摆脱眼疾。当艰苦的日子来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总是呈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么的平凡啊!她能够安然的应对周围的一切。

  母爱是伟大的!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在享受着这份伟大的母爱,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妈妈的嘱咐当成是刺耳的唠叨声,有时候会把妈妈的责骂当成是妈妈对我们不好……熟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啊!只是我们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母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你有烦恼时,它会轻轻地抚慰着你的心;母爱像一颗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开心时,它会让你得到应有的甜蜜;母爱像一个美丽的笑脸,在你遇到困难时,它会激励着你,让你勇往直前……

  莎蔓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纯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莎蔓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明白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同时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将上绞刑台时,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她选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9

  感觉心中有很多东西想倾吐一下,但是不明白该怎样动笔,想起朋友那句“想表达什么就直接表达出来”的文论,我还是慢慢地在灰白的页面上打出了字。

  有人说此刻的人活得太压抑了,所以看电影、戏剧等便成了抒发、释放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不明白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或者说不明白这方面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有多大,只是今晚我是实实在在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哭得走出图书馆的地下多功能厅时直低着头不敢让人瞧见那张泪迹斑斑的脸。

  在黑压压的地下多功能厅里,看着主人公耶莎曼以一个善良的弱小者的身份被生活、被社会的黑暗与作为人的渺小的无奈慢慢吞没,及至慢慢地走上死刑台,旁观者的心也慢慢地变得沉重了起来,变得困惑起来。为什么那样一个一心只想挣足钱为儿子治疗家族遗传的眼疾的母亲、那样一个一心只痴迷、追求着自我心中的音乐剧梦想的女人,不能好好地活着,不能享受着作为人而应当享受的人的权利与幸福?她辛辛苦苦、日夜工作攒钱有什么错?她用生命护住苦心为儿子积攒的手术费有什么错?如果真的有错,那也是错在不该生下带有遗传基因的孩子,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想把一个小婴儿抱在怀里”,又何错之有?都说法理不外乎人情,但是为什么这人情之网就不为她而开呢?人生于世,是为万物主宰,但是,当比尔为了那笔钱而不惜出卖良心时,当律师因为无辜者没有钱打官司而狠心置人命于不顾时,当社会的执法者因为条条板板的律令而不管那些真情切切的喊冤语时,究竟是物役于人,还是人役于物?这一个个的“不解”,随着剧情的进展不断地在心头加重,直到我走出图书馆,回到明朗朗的宿舍。

  本来以为观后感之类的东西最佳者就应是抒发观看之后最直接的心灵震动,而不是用生硬的文学评论术语来对其手法进行一次长篇探讨,毕竟各种手法、技巧都是为到达前者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当那些最直接的感情刺激慢慢消退后,我发现自我眼睛依然红红的脸竟然笑得这么甜、这么美,让人有一种入画的感觉。我明白这种莫大的快乐的缘由——因为享受了一场富有艺术内涵的文化盛宴。这部戏的亮点之一就是它没有像很多作品一样去磨合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一正常的审美要求,而是异笔突起,将人生的最黑暗的一面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而且这种灰色面的展现也不一样于很多的杯具,它让人的眼泪不仅仅是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流,也为人的命运而流,让人能切切底底地感到一种生命的无奈、可悲甚至绝望。它将人的懦弱,人的渺小,人的善美很好地展此刻了人的面前。而为了到达这种目的,制作者也颇具匠心,把音乐剧很巧妙地融合在戏中,在人物身上,让音乐来传达人的内情绪感、人的生命追求,以及浓浓的母爱,同时也让音乐来舒缓灰色的感情基调、舒缓紧张甚至有点让人近于窒息的气氛。这部戏能够到达赚人眼泪、引人深思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音乐在剧中的巧妙利用,因为音乐升华了主人公。相信看过这部戏的人都会对剧中那

  种旷远的歌声、都会对主人公在音乐中那种陶醉的、幸福的笑忘怀不了吧。

  《黑暗中的舞者》!我仿佛看见耶莎曼在漆黑的舞台上忘我的起舞,嘹亮而动情的歌声在空旷的舞台上回荡着,舞台中心那点光明慢慢地,慢慢地渗透开去,慢慢地将整个舞台的每一个角落照明。这个舞台,不仅仅是人的舞台,也是艺术的舞台!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0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太艺术的电影。这次去看这部电影大概缘于我在前一个博客里写过的一篇同名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能够说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唯一无法具体说出观后感的影片,因为这之间夹杂着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怜悯、有愤怒、也有感动。也许芳的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这绝对是一部让你看时思绪几近崩溃,看后情绪又十分郁闷的电影。

  对于女主角,我确实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为何能够如此坚强地生活、如此乐观地应对自我将瞎的事实但却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为自我的无辜做出最后的声辩。或许这之中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义气和她的从容淡定以及许许多多的作为一个女性而言难得的优秀品质。但是我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骂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别人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和阴险的计谋伤害了她之后,却依然那么执着地要为那个卑鄙小人去保守一个会致她自我于死地的秘密。

  对于女主角,我也确实有太多的感动。感动她对于音乐对于舞蹈的执着追求,感动她应对无望人生的坚强乐观,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作为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或许只有一种爱的力量是最为强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们总是不求所报地为自我的子女争取他们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够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那份深沉的爱的呢?如果体会到了,那为何子女回报给父母的爱总远比不上母亲所给予她孩子的爱呢?觉得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大多不会用语言告诉她的孩子她的爱,这一句“我爱你我可爱的孩子”似乎成了母亲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这一沟让木讷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妈妈最深切的爱。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既然爱,那就要勇敢地说出口。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1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能够说是自好莱坞成功塑造《雨中曲》这一经典歌舞片之后的又一成功之作。而两个影片中,两种舞蹈也向观众展示了现代舞蹈的发展,并透过对一个热爱舞蹈的平民的刻画,表现她对舞蹈的感情,刻画出舞蹈这一逐渐走向平民,走向更人性更生活化的的艺术。

  从故事剧情上看,《雨中曲》是平和发展的,而《黑暗中的舞者》则是提取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艺术,用舞蹈与暗藏的节拍表现出来。这也让观众看到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更少受到政府或者传统理性的约束,向以前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探索。也像各领域的艺术一样,逐渐丰富并体现不一样的好处,在其中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无声节拍,内心节拍。影片的每一个带有节奏的情节都被导演捕捉,并由女主人公用不专业的舞姿,跳出影片的旋律,跳出心中的感觉,跳出观众心中的旋律。每一个动作都用平凡的动作、平凡的唱功、平凡的事件,用舞蹈展现出来,与《雨中曲》中的舞蹈不一样,《黑暗中的舞者》的动作更加形象,虽然从视觉美感看来,《雨中曲》似乎更胜一筹,但是《黑暗中的舞者》的舞蹈从资料表现上看,更是在叙述主人公的内心。随着节拍,爆发出发达国家被压迫者的吼声。而影片的每一个恶性事件发生之后的舞蹈,更是向观众展示了女主人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以此带给观众震撼和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带给观众反思。

  生活化的舞蹈。前面说过,《黑暗中的舞者》在生活中,提取每一个细节,用舞蹈展现出来。在影片中,观众能够看到主人公在家里,在铁路上,在工厂里,当意识到什么节拍的时候,主人公会合着节拍,边唱边跳。动作并不专业,并没有刻意的设计,但是她却比平常舞蹈所展示出来的内涵更多,更贴切,也更易让人们理解。从这方面,我们也看出了舞蹈的变化——由只有少数人跳的专业舞蹈,变成了生活化的,更多在意人内心的舞蹈。

  舞蹈演绎生活。《黑暗中的舞者》的剧情围绕女主人公悲凉的身世进行,在故事的叙述中,结合着舞蹈,用不一样的手法向观众展示内心世界。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性化,这一思想也融入艺术中,现代舞就是很好的例子。芭蕾舞用舞蹈讲述一个故事,民舞展现一个个人物,现代舞展现内心,夸大表现。但我们却从《黑暗中的舞者》简单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她的故事,她的痛苦,她的坚韧,犹如在看一个纪录片电影,只是这是用舞蹈,在电影中合着节拍、旋律,带给观众一阵阵的震撼与心灵的冲击。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体会,在体会后用我们的肢体把我们的理解,展现给自我,展现给观众,展现给社会。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2

  《黑暗中的舞者》,一听就是一种黑暗的世界,让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好处,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种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与最温柔的情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那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爱。

  女主角莎蔓的坚强的女性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家族的遗传,莎蔓的眼疾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失明。但是她毫无怨言,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我的生活,在暗地里为儿子攒钱,自我无时无刻把手里剩下的钱藏起来,只为儿子的眼睛能够好起来,彻底地摆脱眼疾。当艰苦的日子来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总是呈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么的平凡啊!她能够安然的应对周围的一切。

  母爱是伟大的!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在享受着这份伟大的母爱,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妈妈的嘱咐当成是刺耳的唠叨声,有时候会把妈妈的责骂当成是妈妈对我们不好……熟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啊!只是我们还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母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你有烦恼时,它会轻轻地抚慰着你的心;母爱像一颗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开心时,它会让你得到应有的甜蜜;母爱像一个美丽的笑脸,在你遇到困难时,它会激励着你,让你勇往直前……

  莎蔓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纯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莎蔓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明白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同时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将上绞刑台时,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她选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3

  昨日发生了一件个性具有戏剧性的事情,那就是我居然在国际盲人节里看了电影《黑暗中的舞者》。PS:绝对不是本人的刻意安排^_^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太艺术的电影。这次去看这部电影大概缘于我在前一个博客里写过的一篇同名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再次申明:绝对不是受了电影的影响,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能够说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唯一无法具体说出观后感的影片,因为这之间夹杂着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怜悯、有愤怒、也有感动……也许芳的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这绝对是一部让你看时思绪几近崩溃,看后情绪又十分郁闷的电影。

  对于女主角,我确实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为何能够如此坚强地生活、如此乐观地应对自我将瞎的事实但却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为自我的无辜做出最后的声辩。或许这之中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义气和她的从容淡定以及许许多多的作为一个女性而言难得的优秀品质。但是我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骂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别人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和阴险的计谋伤害了她之后,却依然那么执着地要为那个卑鄙小人去保守一个会致她自我于死地的秘密。

  对于女主角,我也确实有太多的感动。感动她对于音乐对于舞蹈的执着追求,感动她应对无望人生的坚强乐观,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作为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或许只有一种爱的力量是最为强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们总是不求所报地为自我的子女争取他们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够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那份深沉的爱的呢?如果体会到了,那为何子女回报给父母的爱总远比不上母亲所给予她孩子的爱呢?觉得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大多不会用语言告诉她的孩子她的爱,这一句“我爱你我可爱的孩子”似乎成了母亲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这一沟让木讷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妈妈最深切的爱。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既然爱,那就要勇敢地说出口。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4

  昨日发生了一件个性具有戏剧性的事情,那就是我居然在国际盲人节里看了电影《黑暗中的舞者》。PS:绝对不是本人的刻意安排^_^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太艺术的电影。这次去看这部电影大概缘于我在前一个博客里写过的一篇同名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再次申明:绝对不是受了电影的影响,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能够说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唯一无法具体说出观后感的影片,因为这之间夹杂着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怜悯、有愤怒、也有感动……也许芳的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这绝对是一部让你看时思绪几近崩溃,看后情绪又十分郁闷的电影。

  对于女主角,我确实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为何能够如此坚强地生活、如此乐观地应对自我将瞎的事实但却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为自我的无辜做出最后的声辩。或许这之中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义气和她的从容淡定以及许许多多的作为一个女性而言难得的优秀品质。但是我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骂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别人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和阴险的计谋伤害了她之后,却依然那么执着地要为那个卑鄙小人去保守一个会致她自我于死地的秘密。

  对于女主角,我也确实有太多的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并不是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太艺术的电影。这次去看这部电影大概缘于我在前一个博客里写过的一篇同名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能够说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唯一无法具体说出观后感的影片,因为这之间夹杂着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怜悯、有愤怒、也有感动。也许芳的形容比较贴切,那就是这绝对是一部让你看时思绪几近崩溃,看后情绪又十分郁闷的电影。

  对于女主角,我确实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为何能够如此坚强地生活、如此乐观地应对自我将瞎的事实但却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为自我的无辜做出最后的声辩作文吧wWw。ZuoWen8。Com/。或许这之中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义气和她的从容淡定以及许许多多的作为一个女性而言难得的优秀品质。但是我却还是忍不住想要骂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于她在别人用极其卑鄙的手段和阴险的计谋伤害了她之后,却依然那么执着地要为那个卑鄙小人去保守一个会致她自我于死地的秘密。

  对于女主角,我也确实有太多的感动。感动她对于音乐对于舞蹈的执着追求,感动她应对无望人生的坚强乐观,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作为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或许只有一种爱的力量是最为强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们总是不求所报地为自我的子女争取他们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够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那份深沉的爱的呢?如果体会到了,那为何子女回报给父母的爱总远比不上母亲所给予她孩子的爱呢?觉得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大多不会用语言告诉她的孩子她的爱,这一句“我爱你我可爱的孩子”似乎成了母亲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这一沟让木讷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妈妈最深切的爱。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既然爱,那就要勇敢地说出口。感动。感动她对于音乐对于舞蹈的执着追求,感动她应对无望人生的坚强乐观,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作为母亲所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或许只有一种爱的力量是最为强大和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们总是不求所报地为自我的子女争取他们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这个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够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那份深沉的爱的呢?如果体会到了,那为何子女回报给父母的爱总远比不上母亲所给予她孩子的爱呢?觉得这或许是因为母亲大多不会用语言告诉她的孩子她的爱,这一句“我爱你我可爱的孩子”似乎成了母亲永远难于逾越的鸿沟。这一沟让木讷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妈妈最深切的爱。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既然爱,那就要勇敢地说出口。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5

  《黑暗中的舞者》从片子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一样,即以一卷长达3分钟的白色画布为开始,慢慢地画布中有细微斑点跃然其上,长号声恰到好处地响起,悠悠声让人更加莫名,也让人觉得有点心慌,因为不明白这样的开头将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当观众还在想像这镜头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色彩开始缓缓变化了,从一片白茫茫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到路边飘落的黄叶……它的变化一刻不停,即使我们没有发现。

  影片中,音乐部分几乎是由主人公用自我的歌声来完成的,这样一部音乐片不一样于大多数的音乐歌舞片,它没有漂亮的演员面孔,没有抒情的音乐旋律,更别谈豪华的场面和美轮美奂的舞蹈。它只是主人公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唱黑暗的世界中自我小小的卑微的幻想,唱自我终将埋葬在黑暗的世界里。主人公只是一个人在尽情地歌唱,尽可能地完成生命的绝唱。在她眼中,世界同舞蹈与音乐是一体的,在轰鸣的机器节奏中起舞,在火车的奔驰中起舞,在庄严的法庭中起舞,在无情的断头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号,是对命运压迫的反抗,正像它的电影海报中向人们诉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的阴影里,她凭着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主人公左躲右闪着每一天的不幸,但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出现奇迹,黑暗的世界最终埋没了她倔强的身姿。影片最后,主人公即使在被判绞刑的法庭上,也没有说出事实的真相为自我辩护,她依旧信守与比尔共同许下的“沉默是金”的诺言。在完成给儿子治病的夙愿之后,塞尔玛选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卫死去的比尔的尊严。可应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让人难过的是当纯真与粗鄙的生活遭遇时,总是个性容易破碎。

  是啊,从开头到结束,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预知。公平与无知肆无忌惮无所不在,却又理所当然。画面在变,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理解还是拒绝,欢迎还是规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可能存在期望和失望。

  那既是这样,就尽情地不要有所顾忌地舞动吧,在黑暗中舞动自我的灵魂。

  《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16

  这天我们又看了一部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我先说一下我的感想吧。透过连续几次看电影,我发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才发现自我每次看的电视都好单调无味,没有什么个性的感想和启发。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就应看一下对自我有好处、有感触的那些电影,我当然也不能再沉迷于什么偶像剧了,因为这个档次不一样,不能让自我更加的成熟。

  《黑暗中的舞者》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母爱的伟大,一位坚强的母亲为了自我心爱的儿子,宁愿自我失去生命也不愿意让亲爱的孩子和自我一样失去光明。一位靠着一点点微薄的工资经营着自我的生活,拼命的积攒钱,为的就是给自我的孩子治病—治眼睛。因为这篇电影的主人翁耶莎蔓自我的视力就很差,基本上看不见,生下来的孩子当然遗传了自我的病因,所以极力挣钱,藏钱,为的就是自我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她还是安详坦然的应对生活。直到有一天,当自我发现自我的钱被比尔偷走的时候,那时她的心凉了一下截,那但是她的命根子。她不顾一切的去要回自我的钱,尽管比尔的妻子说话难听,说她勾引自我的丈夫,但她还是跑上楼去找比尔要回自我的钱,但是比尔为了自我的利益极力抢住钱,莎蔓忍无可忍,无奈之下用枪杀死了比尔。

  在被绞刑的法庭上,莎蔓一点也不害怕,怕的是自我的孩子不能够完成手术。即使到了最后关头,她也没有说出真相,没有真正的为自我辩护。最后还是出乎意料,吊死了。但她还是很害怕,一向哭,应对死亡时,她也会因害怕哭得一塌糊涂,哭得异常丑陋。当有可能洗脱罪名但要以儿子的眼科手术为代价时,她还是固执地让人绞死了。当听到自我的孩子完成手术时,她毅然唱起了她最爱的音乐。

  比尔和他的妻子无比狠毒,用语言伤人,用卑鄙的手段抢夺别人的钱财,这种可耻的行为,试问谁能够忍受,但是善良的莎蔓死到临头还是维护了比尔的尊严,因为“承诺是金”,这当然就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这篇电影确实感触很多,为这位死去的母亲不值,心里痛恨,痛恨那些卑鄙的小人夺取了她宝贵的生命,心里惋惜。回想到自我的母亲,每年也是拼命的工作,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自我的儿女吗?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一向惹自我的父母亲悲哀,一向让他们担心,我们要明白“天下父母心”,在这大好青春的年华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就应体谅一下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要人为父母,更因该能够体会到这种情绪。

  在那里我祝愿所有的父母亲身体健康,你们辛苦了。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