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盲山》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盲山观后感

  《盲山》观后感1

  《我就是演员》第三期,里面出现了《盲山》的片段,虽然短短十几分钟,可内容却十分的令人揪心......

  看完《盲山》这一电影,除了愤怒,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了。盲山所折射出中国长期不断社会问题------人口拐卖。

  为此,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上世纪90年代,大量的被拐卖妇女以超过我们认知的方式而存在,1991-1995年,获救的被拐卖女性就有80555人,跟没获救的女性相比,这个数字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白雪梅是个大学生,寒窗苦读数十年,终于毕业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努力的寻找工作,病急乱投医,认识了一个老乡,跟着一个叫吴经理的人倒卖药材,却被骗到了陕西农村,7000块钱被卖给山里的老光棍之后,她几乎经历了所有被拐卖到山区女人的悲惨遭遇——被所谓的“丈夫”蹂躏,被村里的男人眼馋,被当作生育工具利用,被买她的男人殴打等

  白雪梅第一次逃跑,村民一拥而上,将她抓了回去,好一场齐心协力的邻里帮忙,实则是一群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村民是盲的。

  刚开始她还对山里的人抱有期望,白雪梅天真的去找村委会求助,却不知那些人早已是拐卖者的帮凶,再一次次绝望之下,她选择了自杀,被黄德贵及时发现,救了回来。捡回一条命的白雪梅依然倔强,黄德贵的母亲为了让她安下心留在山里过日子,便请来了村子里同样被拐的妇女和她来谈心,帮忙做思想工作。

  白雪梅在洗衣服的时候,从小路出发,经过千辛万苦翻过了一座大山,终于到达了公路上,好不容易来了一辆面包车,明明可以逃回去,因为没有3块钱,司机拒载,面包车刚走,黄德贵他们就追了上来,将白雪梅抓了回去又是一顿毒打,司机也是盲的。

  一次次的逃跑失败,一次次的毒打,白雪梅渐渐变的顺从,偶尔也会帮忙做些家务,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她认识了黄德贵的表弟,他是山里唯一的高中生,也是位老师,实际就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以送书的名义不断的接近白雪梅,长期的来往让白雪梅对他产生了情感寄托,满怀希望的认为这位“老师”能帮助她逃离苦海。他们之间的事情被黄德贵发现了,这位没有担当的“老师”背起行囊离开了山区。白雪梅意识到自己被骗可是她依旧没有放弃逃跑的信念,她深知逃跑没有钱是不行,于是她用身体和小卖部的老板进行交易换取了40元。

  经过跋山涉水,走石淌水,终于到达了公路,乘坐面包车来到了镇上,眼看可以逃离成功了,不料黄德贵等人赶了过来,白雪梅拼命的恳求司机师傅不要开门,可最终抵不过黄德贵等人的一根烟,那些人强行将白雪梅从汽车上拖了下来,在拉扯的过程中惊动了警察,可警察丝毫没有过多询问和调查,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为了让黄德贵对她放松警惕,她努力的干农活,闲来也会教教书,可是她依旧没有放弃继续写信,可是每一次都石沉大海。殊不知邮递员每一次都把她写的信交给了黄德贵,然而这一切她也是从她学生李青山的嘴里得知,李青山告诉白雪梅自己愿意当她的信差,帮她邮寄,然而李青山却是她唯一的希望......

  令人更讽刺的事情,白雪梅居然怀孕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女娃娃都被沉塘 了,简直就是草菅人命,迂腐至极,她开始害怕起来,害怕自己的孩子也难逃一死,结果生了男娃娃,在她绝望之际,她的父亲赶来了,父女重逢并没有抱头痛哭,白雪梅没有哭泣,只是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因为她深知眼泪是没用的,她已经哭干了所有的泪水,为了离开,白雪梅狠心丢下孩子,黄德贵母亲眼看白雪梅被警察带走,喊来村民把路堵了起来,警察举起了枪依旧是没有什么作用,黄德贵的母亲躺在警车的前面,扬言要走就从她身体上压过去,黄德贵的母亲实际上是个无耻加无奈的妇女,一次次的对白雪梅造成精神上的折磨。

  无知的刁民,两个爱莫能助的警察,权宜之计,只能将白雪梅暂时留下来,白父不放心也和女儿一起留了下来,黄德贵等人防止警察再次来把白雪梅带走,于是把白雪梅转移到“安全地区”,白父当然不从,于是两人扭打起来,看到黄德贵骑在父亲的身上殴打他,白雪梅长期以来的囚禁、无助、绝望、愤恨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于是白雪梅拿起刀砍向了她所痛恨的黄德贵......

  《盲山》折射出很有社会问题,官不管民,法不治罪,肮脏龌龊的事情就发生在眼皮底下,触手可及,视而不见,各扫门前雪,毫无道德底线,胡作非为。终究把这座大山变成吃人的地狱,

  《盲山》是上世纪90年代的故事,里面片段即使在现在这个和平时代也屡屡出现。

  1、医疗环境差,医德败坏,看病的代价大,民众对医院的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愤慨溢于言表。

  2、影片讲述的是女大学生被骗后所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接受了高等教育,何以会被骗到如此荒凉之地,这无疑是对教育一种失败的体现,高等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明辨是非,以致于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容易误入歧途。

  3、人们的职业道德下滑,天高皇帝远,官官相护。

  《盲山》观后感2

  “你说这是爱情,其实这只关于生殖。”

  这句话是在《盲山》的豆瓣影评里看到的,好长的一个影评。

  那样的一个年代

  本来想说是“一个那样的年代”,虽说是一样的字眼,却总感觉一个那样的年代充满了敌意,而不像那样的一个年代给人的感觉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阅历的浅显使我不能明白、甚至不能理解,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有些庆幸,那个时候我没有出生,或者还只是个孩子;有些庆幸,我的家乡不是在那些地方,翻过大山也不能遇到汽车;有些庆幸,故乡的村民虽有时也恼人,却不会让人心生恨意。说逃避的心态也好,终归那些悲悯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都可以承受的。

  都说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那伊始的时候,应该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般。就像解放战争结束了,新中国也成立了,可是在新国家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匪患,就在前几年还能看到类似《大西南剿匪记》这样的剿匪电视剧霸占荧屏。那么,新的变革下,即使没有黑暗、相信黑暗也会复苏。

  八九十年代,工业匮乏,一个村里也不能多有几辆机动车,大部分人仍然靠务农、纺织等谋生,少数人选择了走出村落,去所谓的大城市打工。我没有经历过,只是依稀记得,小时候很少看到爸爸,因为县里有一个工作叫抬砂子,一天满勤10块钱。这个时候家里能有人考上大学,简直可以用祖宗庇护来形容,因为那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一个家族的希望。或者说那是一个缺乏教育的年代,不仅仅是经济的落后。

  希望

  你叫白春梅,一个素净的名字,白代表着洁白无瑕、春象征着复苏与希望、梅预示着坚强;你叫白春梅,一个刚在90年代末毕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你叫白春梅,因急于为家里分担却又没有工作,遂进入人贩子的圈套。也从此,你无白无春,只剩梅。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用来形容你是万万不够的。就像开始说的“你说这是爱情,其实这只关于生殖。”你的婚姻,便是坟墓。

  我有些恼自己在看电影前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尾,所以在每一次你出逃的时候,那份隐匿在内心的悲愤愈是强烈。

  屋外是觥筹交错和道喜寒暄的热闹场面,鞭炮响了,客人也到齐了,你听得到他们贺喜的声音,这是你的婚礼,婚礼本该是新生活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可是,你分明双手双脚都被捆绑着,嘴里被东西塞着。鞭炮停了,客人散了,他的脚步声显得那样清晰,这便是绝望的开始。

  这不是你第一次见这个男人,前两天的屋外你就见过他,那时候他的爸爸在在给人贩子数钱,7000块。这便是你的价格。

  这是他第一次扑向你,你用尽力气把他踹开,你跪下求他放过你,他冷漠对你说:只要你不跑,就会对你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无数多次,即使一次不成功,次数多了呢?

  第一次,你的身体被霸占,你还知道挣扎;后来的你便是挣扎也不会了,我想那应该是绝望的心情吧。可是你并没有放弃。你争取每一次机会逃跑,总觉得山的那边就是另一个世界,就是新生活的开始,就是希望。

  你的希望是通过自己的逃跑,离开这个肮脏的地方,于是有了自杀和第一次逃跑,第二次逃跑,更多次的逃跑。那次你被司机因为3块钱路费而拒载;那次你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给另一个男人,只是为几十块的路费,分明到了镇上,分明上了车,却因为司机收了他的一支烟,你又被逮回去,看着紧抓汽车的双手,真的想把那个司机狠揍一顿。

  你的希望寄托在小叔子身上,希望他能够带你离开,你以为他是不同的,毕竟是个知识分子,他也说村子里就只能和你有话说。可是我只看到了他的贪欲,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贪欲。他把你对他的期望,当做可以无限占有你的鱼饵。而你绝望深处找到的藤蔓,终是不肯撒手的,或许你也会感到恶心,但是没有办法。以至于你们被发现的时候,他只是低着头抽烟。

  你的希望是那个邮递员,这是一件多么可恶的事情。你邮寄的信件,终归会回到他的手上,我甚至有些庆幸你不知道信件都会到他的手上,因为不知道、便会抱有希望。后来小男孩看到了,并告诉了你,在我内心暗自沉沦的时候,突然听到小男孩说他帮你寄信,阴暗的心才复又明亮起来。

  你的希望是你的家人能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你,并把你带回家。终于你的爸爸来了。若是被拐卖不久,你应当是充满委屈的扑到爸爸的怀里哭诉;而此时,你只是淡淡的说道:你怎么才来。

  而,我的希望是,村委会的村主任,有良知的村民,收税的公务人员,好心的司机,视察工作的领导,甚至是被拐妇女的集体反抗,不愿你用那些肮脏的交易和歇斯底里的呐喊去拯救自己,这近乎没有人性的地方,终究是不能让人看到希望,哪怕警察都来了,你仍然走不了,你挥刀的时候,我有一丝快意。

  人性

  人性本复杂,即成了永远思考的问题。所谓历史局限性,便是将人物置于某个环境中,形成的特殊见识。即便是相同的境遇,价值观的差异性也是立竿见影的。《盲山》中那种近似野蛮的行为方式,仿佛远古,踏雪而来,无处寻觅。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性呢?

  偏僻的村落里,生活着同样的一群人,盲目、无知且又野蛮的人。当看到那个男人的父母一起帮着扒开你的衣服,让他强行进入,没有任何的前戏,你听着他的喘息声,心该是坠到了谷底,谁敢说这是爱情呢?这真的只是关于生殖。父母强帮着儿子进行房事,牲畜也不过如此。

  无人过问你的心情、冷暖。男人的妈妈告诉你女人嫁谁不是嫁呢,适应就好了。她让村里其他被拐来的妇女来劝你,我想她们能劝的不仅是适应这个糟糕的环境,更是让你对于逃跑绝望。闲聊时她的话题也只关于你的肚子是否有动静,村里人会问,她也便会答,还会向你投来一瞥。可我还看到扒开你衣服时她的一丝犹豫,她跪下求你以及对你说的对不起。这便是她的人性,可能于心不忍吧。

  一个无用的男人,兴许在那样的生存环境那个男人也是挺不错的,但终究只让人心生恨意。他有错吗?爸妈花7000块帮他买个老婆,他没有花别人的钱,所以他认为没有错。他的老婆是被人贩子拐来的,可是村里很多人的老婆都是被拐来的啊,所以他认为没有错。他打老婆,是村里的人教他的,别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他认为没有错。他的老婆跑了,他出去把她追回来,而且每天还要担心她会不会再跑,所以他也觉得很累,所以他认为没有错。但是,他真的有错。若他对她有一丝爱意,便不会在发现她给他戴了绿帽子之后,他的条件是抵债。从头至尾,没有看到他对她说过一句暖心的话。你告诉她,只要她不跑,你就会对她好。可是你的野蛮除了教会你暴力与粗鲁,再也没有别的。当她拿刀砍向你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是你们两个的解脱。你的人性被隐藏的太深,深到只能看出是一个人的模样。

  这像是一个没有开化的远古时代,而连古猿人都知道用树叶藤蔓遮挡自己的躯体。村子里的人问的都是怎样的粗俗不堪,你今天弄了吗、这里大不大或者那里圆不圆,这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你们都是魔鬼吗?而当这些成为饭后的谈资时,这里生活着的人民是怎样的一种意识形态。若都为生殖而言,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我有些被震撼到,震撼于人贩子拐卖可能带给受害人的无法弥补的伤害;震撼于这样的事情却真实存在,只是报道鲜见,也不会为人所知;震撼于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深渊一样的存在;震撼于自己会痛恨那样村落里关系相互交织后的“团结互助”;震撼于当地干部的所作所为,而我以为那是最大的希望;震撼于教育的匮乏、思想的退化真可以让人“人面兽心”。

  《盲山》观后感3

  《盲山》,不仅仅是群体性“失明”的故事

  背景介绍:

  《盲山》,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一位叫白雪梅的女大学毕业生,试图找到工作来支付他弟弟的学费。在此过程中,遭遇绑架,以新娘的身份卖给了陕西省秦岭某个小乡村的一个村民的故事。

  《法治的本土资源》,苏力先生的一本书,思考了如何构建中国本土的法律逻辑。其中对于“秋菊打官司”的论证非常有启发性。

  我发现我的思考往往都是结合最近看的东西后产生的……这次也不例外。之前在老王同学的推荐下读了苏力先生的《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和《法治的本土资源》,文字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对于我这种法盲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顺便还想起了大一写的法学概论的论文……其中我写的东西真是令人羞愧)。接着上周末瘫床上看了《盲山》,看完心情很沉重,因为把一个充满希望渴望自由的灵魂禁锢在一个狭小闭塞的地方真是极其恐怖了。于是正好就着最近看的关于法律方面的书,再加上几天的思考来瞎说几句。(有剧透!)

  壹

  《盲山》这个电影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耳闻。

  全片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很多,白雪梅本人,她嫁给的村民,村民的家人,欺骗了白雪梅的乡村老师,被拐来的其他妇女,村长,警察……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有可挖掘的地方,被讨论的最多的是那个嘴上说着“我要带你私奔”但实际上只想占有白雪梅身体的老师,以及最后在村民暴力下落荒而逃的两位jc——其实这种关注也多少带有一点社会大众对于某些伪善知识分子以及虚伪公权力的偏激态度。但是为什么大众会觉得这两个角色更为可恶呢?就在于知识分子、公权力都和白雪梅一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来自山区之外的人,他们理应更有所谓“良知”,更应维护正义,然而却都做出了与他们角色期望所背离的行为。在情节发展中,这两个重要的角色其实一开始都被看做白雪梅逃离这个山村的两根稻草,然而到最后却都纷纷被证明是虚假的。

  这种打击相比于一直愚昧的村民带来的打击更为沉重。如果说村民们对于白雪梅以及被拐妇女的行为更近乎一种野兽的本能,他们就像在未被教化的原始社会,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个老师以及jc的角色就好像是看到一个已经进步到文明法制社会的人,衣冠楚楚地出现在面前,下一秒就突然兽性大发,丑陋无比。显然,后者更让人感到绝望——社会的发展仿佛并没有使他们变得更像一个人。

  贰

  但是整个电影给予我最印象深刻的镜头,还是在于jc开车,载着白雪梅就要离开这个山村的时候,所有村民扛着锄头就开始来堵车,“丈夫”口口声声说我要找回我的媳妇天经地义,“丈夫”的妈一口一个要走就从我身上碾过去的撒泼,一堆人硬是拦下了带枪开车的jc。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公权力懦弱,会说这些人真是一点不讲理,但是如果我们想一下背后的原因就会有新的启发。分析一下公权的主张:拐卖妇女犯法,我们要依法处理;村民的主张:我娶的媳妇,我生的娃,我要管教我的媳妇是家里事,你在拆散我的家庭。其实怎么说,村民这样硬戳戳给个这个论据,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来一下子驳倒他。这背后隐含的就是,现代(抑或是叫西方)法制,与中国农村本土的“规则”之间的冲突。这也是今天我想简单讨论的问题:冲突是怎么发生的?

  让我们分别来分析两种想法的立场。

  首先是,“依法处理”的法来自何处?苏力先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又切中要害的问题。其实法律和制度的产生,是来源于人们生活场景的需要的,社会只要在变大,在从一个小群体变到很多很多群体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制度和法律的需要就会增加。人们如果都活在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家族一样的群体中,可能是可以靠一些道义和约定俗成来完成事情,但是当我要和家族外的陌生人去进行交易,到底要用什么东西来规定彼此行为呢?这个时候就需要通用的一些摆明面的制度来约定,家族的这些东西就不再够用。所以制度和法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们交往的需求。在西方国家,法律就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不断与民众的想法磨合,不断加入思想的过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会更加熟悉和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与权力。然而中国的历史里面,有的不是资本社会,而是小农社会,家天下的行事方式。而到后来建设法治国家的时候,引入的法律制度有一种和本土文化的“脱节”,这种脱节在中国农村更加明显,法律的解决方式和逻辑也许并不能被本土的人来理解。

  苏力先生举的例子便是“秋菊打官司”:秋菊只想要一个“说法”,但最后警察带走了村长,这个并不是她要的结果,但是她也说不清什么是“说法”。其实这个就能看出,我们本土对于解决一个问题的期望,和现在的法治解决方式之间是有一点差异的——但显然,我并不在这里做哪一种更好的判断。

  这个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法律虽然在日益完善,但是却缺少了一点思考“本土”法治文化的机会。现在很多人的误区就是,把这种西方法律制度的本土化简单的理解为“在西方法律思想和中国古代思想之间寻找似是而非的联系进行论证”。比如,把什么道家看成和个人人权的保护的对接,在儒家文化中孜孜不倦地寻找和“国际对口”的思想,然后证明“中国早有法制思想只是没有成文成体系而已”。哈哈,然而其实他们之间就是两回事。

  那说了半天多看“本土”,什么是本土呢?意味着我们以后就要以村里的方式解决村里的事情吗?显然不是。我无意论证我们要去从村里的约定俗成中建立起法律条款——这个虽然确实是原汁原味的建立法制的方式,但是效率也太低了一点。我只是说,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在法制道路上会遇到这么多问题,然后去思考怎么才能让法制不那么西方色彩,让本土不那么“土里土气”。

  叁

  再来看看村民的论据:“我找我媳妇回家有什么错?”。我们大可以从“你娶媳妇的途径非法”“白雪梅自身意愿被违背了”这些点去反驳他,但是我打赌,这个村民还是会一头雾水——“孩子都有了我怎么就非法了呢?”。其实这个时候村民并不是说多么蛮横要知法犯法强占妇女,很有可能就是,他可能真的并不明白我们在这里谈的人权,婚姻自由到底比结婚生子这种天经地义的事重要到哪里去。因为,在我们历史文化中,这一部分好像就没有特别被强调过——我们一直说个人应该考虑更多社会利益,家族利益;女人要从父从夫从子……所以我们发现,现在的法制发展在面对更加传统的规则社会的时候,就更难说服对方。

  其实我也一直在想这种脱节应该怎么去慢慢解决,唯一想到的就是,逐渐把这些东西以更为通俗的方式去向社会的每个人解释,让人们理解法律和权利是什么东西,让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更为偏远的地方,就需要综合一点的处理方式,比如老王告诉我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种,首先要逐渐打开山区的大门,然后逐渐告诉他们现代的形式逻辑。

  什么是通俗的逻辑呢?举个例子,其实在国内我经常会不理解一些浪费时间的手续、一些繁复无意义的规定到底是要干嘛,从来也不会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只会告诉我“你要干啥的话那你就必须经历这些繁复奇怪的规定”。但是在国外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每个人(不管是管理者还是生活中的人)都很善于去解释一些规定和做法背后的逻辑,而且我们会觉得这种逻辑是很通俗易懂的,比如说之前我们仅仅问了一下uber司机一个开车习惯的问题,她就停下来非常细心的论证了这样做的原因;还有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很细心地花时间解释他们一些规定背后的逻辑……生活在快节奏中,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种解释挺费时间的,因为,就算你不说我也会按你说的做的……但是这种任何事情背后都有逻辑支撑着的习惯就会使得他们更会理解各种程序和规定,由此可以猜想他们也许更加理解法律,更愿意把法律应用在生活之中。

  肆

  苏力先生提到了一个法律思想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简单的例子(虽然他有一点点批判了这种做法,但我觉得这其实说明了人们是可以让法律思想走进生活的鲜活的例子)——“犯罪嫌疑人”。也许是媒体宣传的作用,我们现在在生活中称呼罪犯的时候会更经常用“嫌疑人”这一个词语,虽然他是一个法律概念,背后隐含的逻辑是“无罪推定”,平常人虽然没有必要去这样区分,但是当这种区分逐渐被人们的生活场景接受后,其实我觉得是个还不错的现象,至少说明我们带着一种更客观和法律的思想去看案件。

  最后对于所谓“农村”,我还有一点想说的。其实现在网络上对于抖音或者快手这种app充斥着很多的批判都来自于对于某些“农村”的视频博主的批判——觉得他们思想落后,行为鲁莽等等,冠之以“土”“愚昧”等词。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评价不太对。首先是,我们的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存在,农村人口仍然占人口很大一部分,作为一个从农业走出来的国家,网络键盘侠好像没有任何优越的地方能够用来指责所谓的“农村”,来急着把自己贴上文明的标签和农村划清界限。其二是,有的键盘侠觉得所谓“农村”就不该上这种新潮的app来“污染平台”,这就更扯了,所以意思是以后就把农村永远变成没网的封闭地方,然后过着城里人的“高贵”生活这样吗?其三是,这种农村地区的人们开始走出来,开始从互联网了解资讯的现象是很好的,因为从这里开始的每一代,尽管在地域上可能无法和城市交流,但是能通过网络了解现在最为普遍的法治和道德观,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说了这么多,需要点个题。如果《盲山》的故事在一个发展完善的文明社会中发生,那么显然,就是一种社会集体“失明”的现象。但是这个故事,我觉得更多的是在讲群体还未发育好的一双眼睛所面临的困境。如果及时引导,那么它可以明亮起来,如果任他恶化,那么便会陷入可能永远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困境。

  《盲山》观后感4

  这几天,郜艳敏这个名字突然占据了屏幕。一个被拐卖到河北太行山深处的女孩子,竟然在多年之后以“最美乡村女教师”的身份重新回到这个阔别多年的社会。她的“事迹”不可思议地被拍成了一部正能量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在2009年上映。一个被拐卖的受害人,被媒体如此包装之后,居然成为献身贫穷的道德楷模。坏事变好事,狗屎当甜点,令人对这个国家极度扭曲的价值观感到高频地惊讶。

  下面是我三年前所写电影《盲山》的观后感,给导演李杨和主演黄璐都看过。李杨和黄璐把最美乡村女教师背后的真实世界给我们看,用结尾落下的菜刀告诉这个混账世界,“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08年清明的时候,和朋友去江西游玩。因为在安徽段堵车严重,午夜12点才到九江。大巴拐了个弯从湖北绕了一圈,因为是晚上,看不清楚。还记得那时另一个朋友说湖北有好多颜色,我说想去看一看。在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帮助下我们住在靠江的一个酒店。从闲适的九江到美丽的共青城,再到充满着历史意义的南昌城,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风景让我们回味了好久,并且相约20年后再游共青城。然而李杨却摧毁了我对于田园牧歌的所有幻想。

  在《盲山》之前有《盲井》。虽然《盲井》成功塑造了两个以欺骗为生的煤窑游荡黑工,这一形象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也偶有所闻,可是却以稚嫩的王宝强阴差阳错地获得巨额补偿作为结尾,这一戏谑性的结尾使得影片的悲剧性大打折扣。井是一个非常封闭而阴暗的空间,人若陷入其中便无处可逃。然而《盲井》不盲,老天有眼,本来王宝强要成为无辜的刀下鬼,却因其中一个同伙的良心发现而获得意外惊喜。山虽然高,其开放性却要比井大得多。《盲山》之盲,甚于《盲井》,这是否意味着虽然天大地大,却只得长叹一声何处是我家。

  青涩的大学毕业生雪梅跟着陌生的中草药公司的经理外出收购药材。然而故事陡然一转,雪梅喝了一口水之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她被卖到北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影片的拍摄地是陕西省周至县,是昔日老子讲学孔子拜师的地方。影片中除了雪梅的扮演者是电影学院出身,其他人都是当地的普通人。他们并不觉得这样一个揭丑的影片真的揭了他们的丑,有钱拿,干什么都行。回家,是雪梅的信念,直到有了孩子,也未曾熄灭过。然而一个绝望接着一个绝望,直到雪梅手中菜刀的砍向“丈夫”黄德贵。每一次绝望,都毁灭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念。

  老家的村里就有从西南买来的媳妇儿。好多年过去了,她似乎已经忘记了家乡的口音,一口地道的徐州本地话。有一次婶婶问她想不想回家,她有点不好意思,说还是想的,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这里了,而且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家里要好得多。婶婶就没再问,幼小的我似懂非懂。不知道雪梅如果被卖到东部沿海而不是偏远的北方山区,会不会再举起手中的菜刀?

  倘若将欺骗、强暴、诱奸和乡人的冷漠去掉,这会是一部恬淡的乡村田园牧歌纪录片。幽静的山村、悠远的山歌、洁白的羊群和朴实的面孔,这一切不都是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们精心描绘的隐士生活吗?然而这也是悲剧性最深刻的地方。贫穷、弱势就意味着道德吗?每一个乡人都长着一张与我的乡亲同样的脸,一样的可爱。在这一部田园纪录片中加上收费的官员和吊儿郎当的村委会主任,不过就是最普通不过的乡村风景,平淡,带有一些无聊的无赖。他们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倘若放到大城市里面,也会成为被凌辱的对象。可是当他们在可以凌辱的人的面前,一样连畜生都不如。当黄德贵的父亲和母亲按住雪梅让儿子强暴的时候,我们得昧着多大的良心才能把贫穷等于道德呢?贫穷从来都不等于道德,反而是道德的试金石。

  逃跑吧。为此她忍受了黄德贵的强暴。在虎穴之中,她甚至误以为德贵上过高中的表弟黄德诚真的爱她真的愿意帮助她逃跑。黄德诚在课堂里向孩子们教授孔子拜师,向雪梅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叫黄德诚,道德的德,诚信的诚。这个经典的自我介绍,可能已经成为很多知识人的梦魇。原来道德和诚信想要的,也只不过是雪梅的身体。随着雪梅将黄德诚送她的书撕碎丢进燃烧的炉灶中,知识就一文不值,传统文化也不能成为她的救赎。文化与良心没有关系,与爱也没有关系。

  村干部来德贵家收养猪费的时候,听到被锁在屋里的雪梅的求救呼喊,无动于衷,却对德贵说,拾掇媳妇儿要像收费一样,要来硬的。我的心又狠狠一沉,良心想要蠕动一下,却是不能。圣经上说,权力是用来赏善罚恶的,所以我们应当顺服权柄,这是一切世俗政府合法性的来源,也是我们可以安心做人民的保障。可是当权力变成唯物的工具时,它已经没有了合法性,因为权力不能分辨善恶。要想富多种树,少生娃多养猪。粉刷在墙上的醒目的白色的大标语想说的已经再明显不过,这个政府要的只是钱。养猪可以赚钱就去养猪,生娃浪费国家粮食就不要生娃,娶媳妇儿要花很多钱就去外面买一个,不管是女大学生还是女医生,只要是个女的就行,好看的就加点钱。这个政府以为生命只是一堆肉和不知道是什么的意志组成的个体。领导要来视察,理所当然地村里要做些安排,喇叭里喊着要清扫屋里屋外迎接领导检查,不要影响村里的形象。于是这些被拐卖的妇女只有被丈夫们当作需要清扫的东西带到山里暂时躲藏。黄德诚带着孩子们挥动小旗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尽管领导的车绝尘而去,根本不看他们一眼。这样的场景我们多么熟悉,如今看着自己儿时的表演,心里的绝望又添了一层,原来,在国家面前,儿童的尊严是这么弱不禁风。国家以国家的名义向人们索取,国家却不能成为人们的救赎,国家不为人舍命。你声嘶力竭地欢迎国家的到来,国家根本不看你一眼,人格化的国家就成了怪物。

  在99%以上的时间雪梅没有放弃过逃跑的信念。偷跑,寄信,甚至出卖肉体换来小卖部老板的40块钱去坐公车。然而每一次都会被活生生地抓住,在希望来临之时硬生生地被拉回地狱。同村有好几个女人也是被拐卖来的,如今生了娃也跑不掉,就不再想着逃跑了。同被拐卖的陈姐成了雪梅在村里的安慰。同经苦难能让人产生同理心,说出来的话也富有安慰人心的力量。可是这种安慰带给人的信心和盼望若不是真实的,总有坍塌的一天。如另一个被拐卖的妇女所说,活着真没意思。对了,陈姐的扮演者就是被拐卖的,她的丈夫为了每天20块钱的片酬,打她逼她参加电影演出,还以演员家属的身份去剧组蹭吃蹭喝。这样的无赖形象,我们熟悉得很,是不是?

  逃走吧,翻过那座山,到了大路,就好办了。这是陈姐给雪梅的盼望。盼望成了雪梅的逃城,让她以为只要翻过山到了大路就到了逃城,见到光明了。可是这逃城终究是假的,因为不论如何尝试,甚至已经坐上了到外地的公共汽车,还是被梦魇般的黄德贵给截回来了。围观的村民和冷漠的干部,都成了黄德贵犯罪的帮凶。李杨试图寻找一个现世的救赎,钻进一个世俗的逃城。然而拼尽全力之后发现自己只能被困在这个再中国不过的小山村,直到一切的盼望消耗殆尽。雪梅的父亲找到了这里,黄德贵打他,阻止他抢走自己的媳妇儿。此时雪梅只剩下了挥动手中菜刀的力气,这是她所有的勇气,是李杨的自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也不跑了,跑不动了,那就去死吧,不过要死大家一起死。这一刻,人终于为恶所胜,或者说人从未胜过恶。山是盲的,人是瞎眼领路的。

  死亡是这世界唯一的逃城。这世界看似开放,其实就是一个小山村,我们一直盼望翻过那座山,或者渡过那片海,以为那边就是自由的。可是翻过那座山,发现自己仍然被恶死死咬住。我们其实无路可逃。李杨的寻求到此戛然而止,剩下的只能是没有救赎的悲剧,把国内公映版的结尾改为民警救出了雪梅献给伟大的广电总局。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拐卖的雪梅,魔鬼将我们从伊甸园骗到了这个世界,交在德贵的手里。我们试图寻找回家的办法,然而我们终究和雪梅一样,和李杨一样,忍受痛苦,出卖肉体和灵魂之后发现自己无处可逃,甚至连家的方向都模糊了,等来解救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只能以木讷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问:你真的是父亲吗?除非我们相信一个真实的盼望,一个无需我们写求救信而一直在寻找我们的父亲,一个一定要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只能由一位真正的明白人告诉我们,他以自己的性命作为担保,这条路一定是可以通向自由的。口说无凭,若非此人为救我们真的死了,善于怀疑的我们总是要问一句:你骗我的吧?

  2012年的最后一天写下这篇文字,也算是对这一年的总结。在忐忑中有向往,然而和雪梅一样,希望等来的是更大的绝望。2013年的第一天发出来,也算是对今年的愿景。重新受洗归入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真神,在教会有了更深的委身,看到那么多爱我的弟兄姊妹,突然觉得手里的菜刀可以放下了。这一年我在绝望中躲进了灵魂的逃城。

  《盲山》观后感5

  很多年前就听过《盲山》这部电影,在国外拿了大奖,导演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但是由于对此类题材电影不是很感冒,加上自己身边也发生过同类型的事情,因此主观的认为这部电影也讲不出什么新东西,也一向没有把这部电影找出来看看。上学期在学校上影视名作欣赏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心中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冷静下来想想,似乎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看过《盲山》的人,大部分都会义愤填膺的批判和指责那些买卖人口的人。我想说的是,对于电影中利用假老乡关联将女主角卖到山里去的老板,我们能够对他千刀万剐,不用可怜半分。但是,对于从老板手里花巨资(7000块钱对于一个山村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把女主角买下来的山中农夫,我们是不是能够多一些明白呢。我绝对不是鼓励买卖人口,只是期望能够站在农夫的立场上为他们说一两句话。[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一向都是用来形容比我们更强的人,很少有人会联想到那些比我们还要弱的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新中国建立后,一位老将军回到了他以前奋战过多年的山区,寻找他当年的房东大娘。当他花费很大的精力最后找到了房东大娘,拉着她的手说明来意时。已经双目失明的大娘说了一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想起我们山里人了?”听了大娘的话,老将军的眼睛顿时涌出了泪水。看到这个故事,我也是被震撼了一下。确实,当年我们依靠他们山里人打下了江山,但是我们在建立自己的国家后又迅速的将他们给忘了。建国六十年,全国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蓬勃发展着,而山里,个性是偏远山区,却还是生活在解放前的那样一种状况。千万不好说他们不思进取,懒于奋进。他们当年愿意为了那虚无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跟着一群与自己完全不一样世界的知识分子干革命,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会不愿意为了更实际的,更让自己受到真正实惠的经济和生活状况而奋斗?是我们给他们的帮忙和关心太少了。我们把国家建设的重点都放到了大中小城市上去了,我们连农村都顾不上,更何必是那些看又看不到,去又去不了的山区呢!我们的行为虽然还用不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形容,但是说忘恩负义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再回到电影上来吧!电影中的,山区农夫和他的家人花了7000块钱从那个杀千刀的老板手里买来了被拐骗的白雪梅作老婆,这是他的罪恶,但似乎这个罪恶又是他不得不背负的。村里的女娃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少了,而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他不得不这样做。有人会说,他为什么不请托媒妁之人为他说一门亲事呢,非要用买的。我们能够想想,在那样的一个家庭及周边生存环境下,会不会有女性选取来呢?我们似乎真的不能指责男主角,他本性善良,勤劳愿干,只是他没法选取自己的出生,他没法选取他所要生存的环境。在那样一个想出去都要坐大半天的汽车的山里,整个村庄只有一个似乎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老师,我们还能对他有什么更高的道德和品行要求呢。而且我们能够看到,在将白雪梅买回来以后,男主角并没有立刻对其施暴,应对白雪梅的自然反应——辱骂和反抗也没有暴怒而起。而是给她时刻,让她自己明白自己的处境。至于之后对白雪梅的施暴,是在村里其他男性的怂恿和讽刺下才进行的,而且这也是必然的,这是他买回白雪梅的最基本的目的。我们还能够看到,当男主角企图强暴白雪梅,遭到白雪梅剧烈反抗未果后,他没有先暴打白雪梅一顿,再对其进行侵犯的“礼貌人”的举动,而是自己虽不甘却也不忍地退了出诛仙游戏名字大全

  来。而后才在父母的指责和“帮忙”下再次对白雪梅进行侵犯。在对白雪梅进行侵犯之前,我们苏沪还能感觉到男主角对她的淡淡的爱,虽然这种爱是被爱者白雪梅极端厌恶和恶心的。而男主角在之后的生活中对白雪梅的打骂,这是男性“赏花——摘花——毁花”心理的必经过程,只是凭借对自己妻子的强大的爱,绝大部分男性会主动放下最后毁花的过程。而在电影中,男主角对白雪梅只有淡淡的爱,这种淡淡的爱是难以抵挡大男子主义的,个性是在那封闭的山区里,从小就受到男权主义深度影响的男主角的心里。

  我们就应为白雪梅最后逃出山村感到庆幸,我们也就应为男主角花了7000块钱买回来了一个孩子而庆幸。我们能够哀男女主角的不幸,但是我们似乎不就应怒他们的不争。我们不能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下批评和指责在一个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的错误,就像我们不能随意否定历史人物的举动一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同样,不处其境,不批其人。

  《盲山》观后感6

  阅报纸的社会版,常常会在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中看到诸如“女大学生遭诱拐”之类的新闻,我们只当它是生活的边角料,用来存为经验主义的教条,告诫自己,告诫孩子,不好轻易坚信别人。它的社会效应充其量如此,对于事件本身并不具任何好处。

  是的,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一点也不新鲜,我们司空见惯,却也视而不见。有人说李杨的电影《盲山》根本就是一出法制在线,其实这部电影讲述的“女大学生被拐卖”这个故事的确有太多社会借鉴的成分,但它的好处在于,它是放大的,它是以一整个大荧幕的苦难来让人们正视的。

  看《盲山》的过程,从愤怒到失语,最终觉得一切的情绪都是枉然,正因它的“盲”,“盲”的那么全面,“盲”的那么彻底。

  记得从前在《那山那人那狗》里看到的大山是苍翠的绿色,它纵然沉默无言亦是生机勃勃,山歌嘹亮,民风朴素,满目都是实实在在的顶天立地,就宛如我们在黄金周从城市奔赴边远的山区,我们感叹风景秀丽,感叹溪水潺潺,感叹乡民的朴实,浮光掠影地走了一圈,回到城市里过安逸的生活,然后不断遥想乡村的完美。

  然而在电影《盲山》里,依然是高山流水,依然是远离市嚣的村民,依然有城市难得见闻的羊群和山歌,朴实依然在,但它不再发光,它竟然是恶臭的,朴实延伸而来的“盲”成了所有罪责最有力的借口,它背离我们的法律,背离道德,背离人性,但它用“盲”承担了所有的不义,如果说“无知者无罪”,那这“盲”难道该获得我们的原谅?

  《盲山》里,被拐卖到陕北山区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所遭遇到的一切是社会新闻的细节化,我能够想象那些被拐卖的女子被强奸、强迫生子、与外界一生隔离的状态,但却不曾想过她们在这过程中挣扎的种种,不曾想过“事件”之外那些人的一切态度。李杨做了一只无功无过的显微镜般的主角,他的任务就是将渗透在这拐卖事件中人们丝丝缕缕的行为呈此刻世人的眼前,他要用村民的“盲”来比较所谓有知者的“盲”,无疑,是一次令观者尴尬的提醒。

  女大学生白雪梅被用七千块的价格买下,从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了交易的物品,她的“丈夫”在老父老母的呵斥和帮手下强奸了“老婆”,同样作为女生,“丈夫”的老母亲只会对这个女孩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女生家嫁谁不是嫁,你给我儿子做媳妇,不会亏待你的……”,我不确定这个母亲有多少恶,她成为帮凶大部分的成分可能只是觉得七千块不能白花,只是觉得儿子需要传宗接代。你愤怒,你憎恨,但是无用,这种大山深处的原始与无知,是让愤怒都显得无力的。仿佛你对着一个失聪者大吼大叫,而对方只见你嘴唇的蠕动,却丝毫也无法接收到你想表达的一切。

  除了白雪梅的“丈夫”一家,还有那道貌岸然的小叔子,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表面来行无耻之实;村委会主任对白雪梅的求救置若罔闻;邮递员这厢拿了雪梅殷切递出饱含期望的求救信,那厢就把信交到她的“丈夫”手里;村民们对这个被买来的“老婆”也只是不断夸奖雪梅的“丈夫”艳福不浅;这种原始的生存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一面带来朴实,一面也带来因无知愚昧而导致的野蛮与恶。而更令人无言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恶理所当然地认可,而并不视其为恶。这是大山内人们的“盲”,是被高山阻隔的,与外界道德和法律认知的背离。

  然而令人难过的是,山外的世界竟也是难堪的,而这种难堪却又那么真实地存活在我们的周围。

  白雪梅曾有两次翻越大山逃到公路上,第一次在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上正因三块钱的车费而遭到司机的拒载,让她被“丈夫”抓了回去;她自此明白逃出去需要钱,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小卖部老板讨价还价,最终以四十块成交,她揣着这钱最后买了二十块的车票乘上了长途汽车,眼见着就要脱离黑暗,却看见“丈夫”一行人在车门外,她泣不成声地恳求司机千万别开车门,然而司机、卖票员以及全车的乘客,就这么眼睁睁地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并且心安理得地看着雪梅被他的“丈夫”带走。

  跟大山深处的“盲”比起来,这种山外的“盲”还要让人觉得可怕。它摆脱了原始、摆脱了愚昧、摆脱了无知、摆脱了隔绝,却更生冷,更凛冽,宛如一把尖刀般不留余地。一切未伸出援手的观者,其实在这罪恶里又何尝不是扮演着帮凶的主角,纵然没有做什么,但这无为比行凶还让人憎恶。

  白雪梅最终在一个小学生的帮忙下与外界取得联系,得到警察的解救,她最后带着一场噩梦般的经历和父亲一齐离开沉默无言的苍山,这样的结局几乎就是报纸新闻的格式,警察是她们苦难的“救世主”。

  然而我知晓,《盲山》在嘎纳放映时是有着另一个迥然不一样的结局:“丈夫”的母亲以死要挟,村民暴动,以至于警察不得不停车离开,让女孩的父亲留下,虽然警察说必须会回来营救,但第二天当女孩的父亲要带女孩离开时被男生们抓住,并遭到殴打,女孩情急之下拿刀把男生砍了。然后黑屏,电影结束,这个结局更黑暗更绝望,然而我却更愿意坚信它是真的,更坚信这座高大的“盲山”也许是无法翻越的。

  我们国内可见的是一个安全的,贴合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版本,就像电影里省委领导来大山视察,却早早知会村委会。听一听村委会的广播里是怎样喊的吧:“谁要是败坏了咱们村的名声和形象,一切后果由他自己负责,我们绝不会对他手软。”因此领导还没到来,被拐卖的妇女们就被藏了起来,领导们看到的是一个民风纯朴,风景如画的和谐山村,于是满意地离开。他们要的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被制造出的真相,它欣欣向荣,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深刻更刺骨的“盲”?

  也许,社会罪恶的制造者从来不是个人,也从来不是小团体,它是一个社会的整体罪恶,是直接实施者,装聋作哑者以及我们这些视而不见的观者们共同的罪恶。

  这种无法翻越的“盲”是眼盲,是法盲,是文盲,更是心盲。

  《盲山》就是讲一部中国八十年代初贩卖人口的社会问题。正处於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年代,女大学生毕业后急於四处找工作帮补穷困的家庭。不料却成为人口贩子的目标,谎称招入中药公司,佯装上山与农民商谈中药生意时,7000元人民币留下女大学生白雪梅。接著电影进一步生动地展现了白雪梅与农民们一次又一次地逃脱与阻挠的过程。

  用“今年最好的一部电影”来形容,也许有些过高荣誉,正因前面《色戒》珠玉在前,实在难以超越。但说它排进前五,就应绝对没有问题。电影的力量来源于它的真实,导演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向大家呈现出这样一部现实意味的影片,是最明智的选取。

  “盲”,很容易让人第一个想到“盲人”,但是电影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大脑完全被瞎的村民。买回来的老婆还那么理直气壮,还说娶媳妇都得花钱,城里人花钱更多,他们好像以为全天下的老婆都必定是用金钱买来的。用7000块换来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值的。整个电影就是讲述这样一个被拐卖到闭塞山村并企图逃脱的女孩的悲惨命运。整部电影都在陕北真实的农村实景拍摄,全片真实的还原故事环境,让我们觉得那就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社会,影片里没有出现一样家用电器,连手电筒都没有,家里面也丝毫没有一点“电”的存在。好像那样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个世界的“盲点”,即便是电影开头字幕告诉我们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是这个时刻概念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换成“21世纪初期”它在中国一样存在。因此也不用为片中看是那么多的穿帮而嘘气。

  村民“盲”,村政府“盲”,那个大山里好像之前只有一个老师有点高中文化,也只有他有过走出去的渴望,可现实的环境让他无法逃脱,他尝试了多次失败,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他。因此,他是最能明白她的感受,不仅仅仅只是想逃出去那么简单,那是他们对外面完美生活的向往。最后,他走了,我以为最终他会回来救女孩,正因她好像是那一刻唯一的期望所在。结果他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出现,试想如果真是他最后带领警察来解救了她们,他们会在一齐吗?他们回相爱的走下去吗?我觉得不会。他们在特定的环境逼迫下,纵然走在了一齐,但那其实是一种无奈,也是当时唯一的选取,如果他们一齐走出去了,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他们还是会继续最原始的冲动吗?我不知道。。。

  电影中有三处,对我的感受个性强烈,一是她第二次逃走,换来了40块钱,上了公路,上了汽车,真的以为她这次就成功了,心里也是那样去期望的。但是也知道这样走对电影的伤害,或者说电影的味道会全部变了,心里面那样去想,是真的期望她这次能成功逃出,正因越是以后的机会就越是渺茫,但同时心里也很清楚,绝不会是这样。否则它就没有这么多期盼和赞誉的声音,自我挣扎与电影同时进行,交相辉映。

  第二处是那把菜刀出此刻镜头里时,坚信很多人看到那里,都会有那种想法,脖子就在眼前,还低着头,满脸的泡沫,绝佳的机会,但是如果那样了,后果是什么呢?她逃出去了,然后这一辈子开始另一场逃亡;或者她用另一种残酷的结果来解脱这次受难(比如因杀人而入狱等等)。还是挣扎,因电影而延续。

  第三处出现电影的最后,同被拐卖来的姐妹临到最后决定回头。她是无奈的,被迫的,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上吊的老爷子,一辈子都在狱中,已经将他的心彻底消磨得无棱无角,他已经无法再次回到以前的生活。她的姐妹也是如此,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决定认命低头,命已经无法改变。。。

  结局被大家讽刺,这样的和谐是正因在当前的和谐社会使然。字幕出来“中国公安机关一向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解救出无数被拐卖的妇女,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很是和谐。很多人争议,挖出原版的结局:“他娘躺在面包车前,公安不得以停车,然后回到村长办公室,公安就走了,说必须回来营救,女孩的爹留下,结果第二天她爹要带她走,被男生们抓住,开始打她爹,她情急之下,拿刀把男生砍了,黑屏结束……”。显然后者的落笔更震撼,更有力,也因此把电影由高潮抬升上了顶峰。我却认为第一种结局也很好,一来得以顺利透过审查,让更多的大众看到这部好电影;二来,给野蛮的,原始的,低级的现实一剂强心针,一扫整部电影的阴霾,让我们感受到望眼欲穿的阳光。

  最后要说,中国有这样的电影出现,是中国电影的福音,只是我们知道中国电影大有期望,尽管道路重重,但是前方总有光明在指引!

  剧情附:

  一个来自四川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雪梅,被人贩子所骗到一个山区内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

  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

  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忙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

  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忙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在警察的帮忙下,她最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

  该片的导演李杨说:“我想透过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透过一个女大学生被骗子卖到山村里给老光棍当老婆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中国当今农村的现实,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畸形的尖锐复杂的人口买卖问题,对中国社会的拜金主义进行批判,对人性中的种种丑恶、贪婪,残暴、欺骗进行无情的揭露,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爱的回归和良知的回归。”

  无论是先前的《盲井》还是《盲山》,一个“盲”字,道出了当前主流社会对中国当前社会一些现状的忽略,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其实像《盲山》里边情节,只是进行了很少艺术加工的社会纪实。

  在“我”的故乡山西,就有很多的来自四川、云南一带的被欺骗来的女性被迫不得已的当了本地人的老婆。有些妇女有抗争,但是几次失败之后,尤其是生儿育女之后,也就理解了这样的现实。当然也有一些妇女由不情愿转为了自愿,正因这些被骗来的妇女一般来自贫困山区,而且在这些地区女性的地位十分的低。而在我们老家,女性的生活条件好的多,因此也有些妇女自己留下后也说了一些她们本地的女生过来。因此正如在片子中所显示的那样,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仅仅仅是一个法制的问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由于性别比例失调和一些社会的问题,才有了人口贩卖的土壤。《盲山》由一个典型的事件,不仅仅仅是揭露一个法律或者人权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从深层次反应了社会的内在问题。

  因此,在看完影片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存在妇女贩卖的土壤?为什么在一个本地存在法制和政府组织的环境中那些妇女却逃脱不了?从邮递员把信件偷偷的又还给黄德贵,到村主任对白雪梅求助的应付推脱,还有那些原本善良的山民透露出的愚昧,这些绝不是简单的法制建设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就应直面这些问题,给与这些社会现实更多的关注,给与这些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让他们不再以“盲”的面目出现。

  PS:

  该片被称为“2007年最具震撼力的中国电影”,戛纳当地时刻11月20日早上11点,入围“一种关注”的中国影片《盲山》举行了首映式。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正因真实的力量和人性的共鸣,获得了首映式上全场观众长达3分钟的掌声,这绝不是礼节性的掌声,这是所有观众对这部精彩真实的影片而回报的尊重。

  《盲山》是导演李杨的第二部作品,这部继续着第一部《盲井》真实纪录风格的电影,正因有着更宽广的视角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当天的首映式上,这部作品使得一千多人的放映大厅座无虚席,很多晚到的观众只能坐在每排座椅最边上的加座上。

  显然,《盲山》已经真正赢得了戛纳的一种关注。

  《盲山》观后感7

  电影《盲山》讲一个被拐卖到深山的女大学生,用了很多年的时刻,数次逃跑,最终跑掉/没跑掉杀了她丈夫的故事(两个结局)。我觉得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虽然被拐卖很悲惨,这也是因果报应。既来之则安之。

  人本来就是浮萍,飘到那里在那里生根发芽。或者说正因缘分的牵扯而在某处逗留生活。我们的灵魂从高层空间掉落,早已远离了家乡。因缘投胎到某一家来,一齐生活。长大了遇到另一人结合,或许换个地方生活。都是缘聚缘散。但是对于小孩子被拐卖,就不能理解,这是正因有情执。对小孩来说,他跟你只有这点缘分,什么都不记得,在被卖的家庭生活长大,没有纠结反抗,和在亲生的家庭长大没什么区别。对大人来说,只能理解这样的事实。正因情执而痛苦一生似乎没什么必要,四处寻找也无济于事。如果有缘分,将来也会再见的。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和周围的人,父母、爱人、朋友、小孩,都一样,都是因缘而聚因缘而散,只是有些时刻长些,有些时刻短些。而这一世身边的人,未必都是原来在高层空间有缘的人。等到将来回归之时,这些缘全部都会断掉的。知道这一点,何必去执着。迟早而已,大家都要散的。

  被拐卖到深山的女学生,起因是正因她找工作轻信他人,超常了。被卖到一个愚昧的封闭的深山,丈夫还极其猥琐。她无法理解这个命运,认为自己不属于那里。为了逃跑和别人私通。最终跑掉时抛弃了自己的孩子。或者没有跑掉时情绪崩溃杀掉了丈夫。怎样看都是业牵业,业滚业。自己罪孽深重。此生既然有如此悲惨的命运,就就应好好赎罪,善意地对待周围的人。以一个大学生的头脑,未必不能带着大家活出一片天地。因此古人说的逆来顺受不是没有道理的呀。当然这不是说其他人逆来顺受你就好肆意妄为的欺负别人。而是人人都善意对他人,并且人人都能坦然理解命运的惩罚。

  就像此刻网络普遍流行的穿越文,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穿越到外星,或者不知道什么世界。主人公都是理解命运并且越活越厉害了。穿越反而是他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契机。那为什么被拐卖就要不一样?

  我们投胎到世间,由于什么都不记得了。投到哪家不论贵贱不论环境都会开开心心的长大。如果记得前世记忆呢,那你到底属于哪里呢?你到底该执向那一边呢。

  《盲山》观后感8

  这难以说是一篇成型的观后感只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盲山是解禁了的片子。当初被禁是因为触及了社会的敏感问题,有损社会主义形象。通俗点说就是因为它揭短了,所以不让放映。他的前一部作品盲井同样是因此遭禁。导演l李杨说:“我只是希望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去冷静观察,像是在用一把手术刀把流脓的疮口剖开,虽然说在揭短,也很残酷,但总比粉饰好。”我喜欢这种现实的记录。

  盲山讲的是女大学生白雪梅受骗以7000元而被卖入偏僻山村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结局是两个版本。海外上映的是白雪梅是趁黄德贵洗头的时候砍死了他,而后被判处死刑。另一个是白雪没被公安解救。不用讨论哪个结局更真实,因为他们都真实。导演李杨表示,“以前在电视上看见一条新闻,一个女孩被拐卖到山村,为了逃出来而杀了她的‘丈夫’,最后被判处死刑,这个新闻令他感到很震憾”。另一个就看起来比较欣慰些,毕竟很努力的去解救了。可并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令我心痛的是白雪梅一样被拐卖的陈春丽因为割舍不下两个孩子而选择留下。他因循守旧的思想:“反正也嫁不出去了,生活就是这样子的顾得了那头顾不了这头。”她的悲哀的天然母性,狭隘思想最终把它牵绊在盲山里。

  可以说村民是野蛮的。因为他们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落后,教育落后,经济落后,什么都落后,只有女儿嫁出,没有媳妇娶进。在他们思想里,传宗接代,那是大事!所以只好东借西借凑钱买媳妇。有人买就有人卖。于是拐卖妇女就应运而生。虽国家有明文法律规定这是违法的。可黄德贵说:“谁家的媳妇不是买来的,我花7000块钱呢,你要是跑了7000快谁还我!”那是7000啊!或许村名半生都挣不出这些钱,所以每回白雪梅要跑,都要拼命追,不仅黄家追,整村村名都一起追。因为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当然。

  如果说村民是因为文化素质低而情有可原,那么罪不容诛的就是那些有点“文化”的人。那西装笔挺的人贩子干这种丧尽天良买卖,穿着制服的邮差默然收过雪梅的信后转身交给黄德贵,还吐出:“明白,你也不容易。”没养猪也要收费的收费员看着雪梅可哭喊求救哼出:“这是家里的事,我关不上。你狗日的艳福不浅。”黄德贵的弟弟黄德城介绍自己说:“道德的德,诚信的城。”答应帮助雪梅的的也只不过是满足生理上的欲望。这些受过教育披着羊皮的狼,比那些愚昧的村名更加令人、唾弃!盲山,我想盲的不仅仅是落后山区的村民更是那些假面的文化人!

  《盲山》观后感9

  电影盲山反映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某女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时被人贩子拐卖到陕北农村的悲剧故事,影片画面真实,情节写实,给人的感叹厚实,基本上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村落后的原生态面貌。

  看了网友的评论,有的骂那个代课老师是孱头,有的骂邮递员不是玩意,有的骂村委会主任不是东西,有的骂解救的四川警察和当地警察不是东西,有的骂买主黄德贵一家愚昧该死,还有的骂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不是玩意,有的骂山村零售店的店主色胆包天,甚至还有网友骂主角白雪梅无知且无用。

  我认为这些指责都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造成白雪梅最后走投无路,杀掉买主黄德贵的不是白雪梅,而是这个社会,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和政府的不作为。

  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城市的发达和农村的落后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农村娶不上媳妇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必然,于是买卖妇女的不法勾当大行其道。所以单纯指责农村人怎么愚昧落后是不地道的。

  政府的不作为: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比如那个交警,白雪梅向他喊“救命”,这丫居然轻描淡写地说家务事别在大街上吵、别阻碍交通;还有四川来的2个解救警察,完全可以以阻碍公务的名义鸣枪示警,对打砸分子可以紧急处置,可他们居然选择屈服;还有警察办案居然要收解救费;还有农村基层的村委会完全是胳膊肘向内拐,那个村主任则完全是一副土皇帝的做派。

  另外还有白雪梅自身的问题,第一,她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轻易就相信了人贩子的鬼话;第二,她跑到镇上去后,急于坐车逃跑,而不是向当地警方求助。

  剧中所有的人似乎都麻木不仁,但唯一的亮点是李青云这个4年级的农村娃,他为白雪梅寄出了求救信,这和那个麻木不仁的邮递员形成鲜明对比,也和他先前的代课老师黄德诚的龌龊胆怯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他是剧中唯一的亮点,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正义。

  所以,白雪梅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要想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唯有真正落实民主与法制,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否则,这样的悲剧会永远存在、阴魂不散。

  《盲山》观后感10

  山可以代指家山,在南洋和美国,中国也被称为唐山。盲山,应该指的是愚昧之乡吧。

  这样的一个地方,文化教育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生产力水平近乎原始。影片中所反映的拐卖妇女、家庭暴力、强制收税、儿童失学、缺乏医疗保障、无视法律等等问题,可以让观众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如此落后野蛮的地方,人们在生存和繁衍这两大最基本需求上都不能有保障,他们必然会任由本能驱使去做许多可耻的事。

  所以,当女大学生白雪梅被骗子拐卖到了盲山后,她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在逃跑未成、寻死未果之后,她曾将希望寄托于当地人身上。但是村里人却象帮凶一样追捕她;邮递员把她寄的信转给了他的“丈夫”;德信这个在教室里对学生讲德信的教师,乘人之危,以帮助她逃走为诱饵跟她睡觉,白占了她的便宜;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公公”“婆婆”唆使并帮助“丈夫”在床上制服和强奸了她;为了逃跑的路费,她不得不为了40元钱陪村里开小卖部的人睡觉;白雪梅请求村长帮助,村官一笑了之,在他们村里这种事太多了……

  这个村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些可怜可耻之事,其本质原因是当地的人们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这里的人们处于生活资料极度缺乏的状态,人人要努力获取更多,不知满足,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生存安全感造成的。

  在这个时候,影片安排了一个精彩的转机:为白雪梅通风报信的居然是一个小孩子,他因得到白雪梅的爱护,他感激白雪梅在他没钱上学时亲自给他上课,所以跑到镇上发出了白雪梅的求救信。盲山的盲,是环境造成的,孩子却仍然保持了人性中的起码的同情心,具有文化可塑性,他们一定是明天盲山的希望。

  有句歌词说“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在偏僻、落后的盲山,人是本能与环境的奴隶,他们又以更弱的人为奴隶。马克思说得好: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