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影评精选18篇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

  看完《西游•降魔篇》,一个人关了灯坐在床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心里憋得难受。在裹着半身被子,将自己蜷缩起来,指尖划过被单,画着圈儿,或者应该说画地为牢更为贴切吧。回忆流淌开来,整夜整夜的哭声烂漫于我耳际,心撕裂着,似乎整个暗夜都在我周围哭了。或许我该放肆地笑吧,噙着泪花。

  无论是西游,周星驰,还是那种生离死别陈芝麻烂谷子的感情戏,对于我来说,都如同鸠毒,使人痴迷,让人沉沦,难以自拔。而且美极,美得凄凉,美得诡秘。像一切吐露出根部隐秘的花,寂寥、幽闭、惩罚,然后再悔恨中疲倦、恒猝、衰老、轮回。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闭上眼,首当其冲的是《大话西游》那段文字。文字是如此脆弱,却又是那样厚重。我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当真爱与你失之交臂后的悔与恨,我知道世界上最重的那句话是那“我爱你”,我也知道了世界最长的期限是“一万年”。当孙悟空吊儿郎当地离开拥抱着的夕阳武士紫霞仙子和城墙下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时,想着那段独白,是酸,是喜,是悲,还是幸福,或者迷茫?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很多人都想复制经典,但当经典可以被复制的时候,经典也就不再是经典了,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情癫大圣》磕磕碰碰的出现了,就如同唐三藏意外地落在了小妖精岳美艳蛛网中。撇开那些外太空的东西吧,荒诞不羁的爱,因美艳清澈纯真的眼神而绽放,因三藏那三根代表爱人之间最神圣誓言的血淋淋的指头而妖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仓央嘉措那句被用着无数次的从大雅到大俗的诗出现在大漠黄沙中: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给这段缠绵悱恻的感情画上了句号,然而又留下一串省略号。

  曾经的任性,那时的愁绪,始终无法参透的是红尘一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今何在的《悟空传》中,我不愿做那自由斗士,我不想求取真经,我只愿在大火中再抚一次她的青丝,她的面颊,听她说一句“天篷……天篷,你好……”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生又何妨,死又何妨,两颗心再也不分彼此。

  有缘未必相逢,无情莫向翠微。人间一堕十劫,犹记桃花未归。慕容雪村的《唐僧情史》全文虽短,但回味万千。忘不了那个叫桃花的小妖的一笑一颦,忘不了那片血色染红的桃林,更忘不了三藏那句“我真后悔认识你,如来。”说的真是文雅,真好听。

  爱,太美,太苦。

  “一万年太久,我要你现在爱我。”

  你知道吗,我一度以为时间会让我忘了她,佛家无疆的大爱会冲淡感情的束缚。可是,当我将她拥入怀中的时候,望着她惨淡的容颜时,才发现我错了。原来锁在内心深处的那一声“我爱你”,说出来是如此容易,如此自然,然而“一千年,一万年”的承诺,现如今却变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

  当悟空即将对我痛下杀手的时候,你终于舍得出来了,因为你不愿意就这样丢了我这么一个虔诚的玩具,编好的剧本还没有演完呢。

  可是之前呢,你又在躲在哪笑看这一切?

  早知结局的你,何苦导演这场戏。

  早知结局的你,何苦要让我们相遇、相知。

  早知结局的你,又何苦要我们生死别离?

  你告诉我!

  你应该在等,等我说出“男女之爱也包含在大爱之中,众生之爱皆是爱。曾经痛苦,才知道真正的痛苦;曾经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曾经牵挂,才能了无牵挂”的瞬间。

  你赢了。

  于是你不再掩饰你嘴角那微微的上扬,因为结果和剧本一样完美。

  我不怪悟空,只怪自己,真的,我真后悔认识你,如来。

  恍惚中,月光下,飘漾的水影中,立着一个水一般洁净的女子,仿佛不沾尘埃。她安静的站在那里,如佛拈花般微笑,不言不语,却让人觉得无比安定。

  有人说 “阿弥陀佛”有时候跟羊驼一样可爱,一个含义。那么,我现在只想真挚地说一句:阿弥陀佛,如来!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2

  在电影《西游降魔篇》中,驱魔人陈玄奘在师父“心被魔所役,要除魔性,留善性”的理念教导下,手持一本驱魔大典——《儿歌三百首》试图唤醒一切众生心性深处的真善美。但是在为争名利、以暴制暴的各路驱魔人面前,陈玄奘显得手无束鸡之力。他一次又一次的惨遭失败,甚至开始对师父传授的除魔理念产生了强烈的质疑。驱魔人们用暴力制服了水妖、制服了猪妖,但是最终在魔性强大的妖王孙悟空面前溃不成军,而真正除尽妖气、救拔罪苦的是由《儿歌三百首》拼贴而成的《大日如来真经》。陈玄奘也终于了悟了一切,“世间皆苦,拯救苦难,普度众生的不是我,而是在天竺的二十二部经书。”于是,他带领着三个化妖为人的徒弟走上了西去取经的道路。

  三次驱魔经历让陈玄奘开悟,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水妖本性善良,因遭人误解而怨恨难平,化为妖怪为非作歹;猪妖乃天下稀有之痴情种,由于妻子的背叛,因爱成恨,积怨成魔,要杀尽天下爱慕美男的女人;孙悟空因自负而被镇压,五百年积怨太深而阴险狡诈。佛教中讲万物众生皆有佛性,但却被“无明”所挡;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却因各种有违本性的“习气”使人离本来的善性越来越远了。所谓的“妖性”,不过是贪嗔痴役使了自由而澄明的心性,心生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因此,以暴力来驱除妖魔不过是摧毁了“魔”的表象,却无法消灭魔之根本。

  孙悟空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强大心魔的象征物而存在的,当心魔强大到任何外力都无法驾驭的时候,只有《大日如来真经》可以将其降服。佛经是最为贴近心性的东西,它劝导人类除恶向善,它有一种召唤的力量,让迷失的心性回归到最原初的境界。那么何谓《大日如来真经》呢?这种神奇的力量又来自何方?在我看来,电影的处理十分高妙:《大日如来真经》是被不识字的段小姐用撕碎的《儿歌三百首》拼贴而成。这是否就意味着《大日如来真经》就是《儿歌三百首》?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如此。

  佛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它的所有道理最深刻也最朴素。富尔格姆在《我需要知道的一切》中说:“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他在这篇文章谈到儿童主日学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最高深的智慧。其实,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它所阐述的关于生活、做事、做人的理念都是最为质朴的,和我们童年学到的道理一样贴近心灵,但是,随着贪嗔痴疑慢带来的烦恼习气不断侵蚀了我们的心性,我们找不到它了,它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也早已忘记了那些曾经最为基本的准则和美德。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当心性为魔性所绑架的时候,人类露出了可憎又可怕的面目:如水妖一样恨满心田;如猪妖一样残忍丑陋;如猴妖一样焦灼抱怨。因为心魔,人类急功近利、怨愤难平,这个世界充满了暴戾和倾轧。因为心魔,人类之间相互残杀,对大自然过度索取,这个世界成为了欲望的宣泄站。当人类在加速度前行而已经忘记了死亡存在的时候,当人类在肆无忌惮的开发而已经忘记了将要为此付出代价的时候,灾难总是如期而至。灾难似乎总是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提醒狂妄自大的人们:时刻都要保持着一颗敬畏心。信仰的缺失让我们丧失了敬畏心而无所畏惧,因为不知心魔的可怕,我们为所欲为。因为心性被魔性所奴役,催发了一个可怕的五浊恶世,却不懂得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心净则国土净,息心才可以息灾。

  由此可见,找回我们久违的心性是多么重要,信仰的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无量众生的心性中。当我们回归了自己的心性的时候,则会心生敬畏,对人类,对自然,对生命。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3

  记:这观后感很早写了,每个年代都有它的记忆特征,比如七零、八零后,对于“无哩头”自然不陌生,出家后再来看哑然失笑,再做修改。

  很久没看影片,觉得很难找到一部让自己欢喜的影片。淡淡然的心境下偶然观看了《西游降魔》片,之后内心忍不住虚掌合十,一声恭敬“阿弥陀佛”,感谢导演于末法时代以如此现代的手法,精彩展现陈玄奘降心魔之路。不知道影片的票房如何,但是坚信它的理念带给观众的远远超过了那世俗货币所能衡量的价值。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

  提起此片不得不提《大话西游》,如果说《大话西游》里至尊宝西行的“觉性”让人勒腕痛心的话,那是导演对佛法的出离心仍有欠缺的认识,或者是为了切合国人看影片对不圆满爱情的虚吁而作,不去作探究。当年看了影片,感叹:至尊宝——爱情乌托邦的符号,他是个孤独的西行者,西行非乃他所愿。影片里爱情的故事赚取了观众的诸多的泪,看他为救心上人不得不戴上金箜咒撕咬魔怪愤怒的吼声,“不戴金箜怎么救你?戴上金箜怎么爱你?”矛盾痛苦的张力打动了观众的心。难如诗说“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时隔至今看了《西游降魔》感叹,犹如一恍了悟的佛菩萨呈现给观众修行者的了悟之道.影片一开场主角不顾众人的逼迫误解仍坚持救护众人。这是否可解释为“菩提心”!为救度众生发誓成为“驱魔师”也就是成佛!又如:在拒绝段小姐时,陈玄奘吼:每次我要发誓驱魔成佛,你都来诱惑!经云:因地不纯,果招迂曲。足见这影片主角愿力起点即高、大、上。

  影片借用魔暗喻心魔。内心无明,欲望、嗔恨、愚痴来时皆为魔。水魔、猪魔、猴魔无不是内心无法平息的烦恼魔,降魔其实就是降伏心魔。《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观经》云:是心做佛,是心做魔。《起信论》云:一念不觉生三系。是故当观照自心。

  传承以往的风格,影片不失无哩头风格,夸张搞笑的表情,亦庄亦邪的表演,令人捧腹。例如“空虚”降魔师的出场:远远而来一群着白色纱衣的女子,簇拥着一白衣男子,扬起的花瓣让人遐想仙风道骨,不沾尘气。镜头由远而近,令观众不胜晕倒的是:一群想象中的美女竟然是一群上了年纪容貌丑陋的婆婆,着白衣男子脆弱的书生体质,苍白的脸上对比强烈的黑眼圈,自负的一句:“作为第一是空虚、孤独的,我们出场要与众不同,低调低调—咳—咳-。”颤抖的声音刚落,旁边撒花的丑婆婆吼:“那花还撒不撒?你叫我们撒还是不撒?工钱你什么时候给?”无情撕裂的西洋镜令观众再次皆晕。仔细去观察思索,生活中我们为了所谓的面子、名声,而掩盖实相的装点、打扮比比皆是。向外寻求幸福、快乐;向外降伏种种不如意,就如堂吉科德般拿着剑四处去找假想敌战斗!无非是盛装之下暗藏着自私自利的脓包。修行难道不就面对自我的脓包进行清除手术吗?影片里的场景让观众大笑之余是淡淡的哀伤,耐人寻味!

  陈玄奘降魔的过程是他的修行心理路程。在降水魔的过程,当他对水魔大唱儿歌的时候,令观众大笑。一部师父传的降魔《儿歌三百首》,乖乖你就能回来了吗?一颗着魔的心就能释怀醒悟过来了吗?令玄奘失望的是,还不如段姑娘一个降魔口袋来着厉害,一瞬间就把魔给兜起来还毫发无损。这使对师父的有了一丝疑惑。世俗最不理解最难做到的即是一颗柔软的慈悲心,“我为人人”对众生始终一颗柔软的慈悲心,正是影片里的师父给以玄奘的《儿歌三百首》,要他始终相信每一众生皆有一颗本真的善心。在他每次降魔失落归来,师父开导述说因由,每个行为的结果都有它因由,循循善诱让他一次次坚定信心。这也让人思维,所谓诸法皆空,因果不空。

  影片里爱情的桥段唯美感人,而这里也不例外。而对爱情的认识和放下是最这部影片灿烂辉煌之处,也是和《大话西游》的区别之处,它跳出了窠臼。西行者为度众生不近女色,当他面对爱情的诱惑,心在纠结战斗。师父街边偷吃鹅腿看似破戒而又耐人寻味的教育:“我心里没有鹅腿,而你为什么心里放不下。”“镜花水月”,虽然让玄奘有所悟,而当月夜下,那炫美的人儿踏歌而来,轻慢的舞姿,痴痴的心意,怎能令人不琴器散落,心有所散?正是这痴痴的爱不顾生死竭尽全力护他而死时,他决然而然狠心誓伏诸魔。爱情也是爱,它是大爱里的小爱,对众生的爱真诚平等而无有期限。就算能摇天憾地的魔于对于玄奘来说他也是所爱的众生,就算这魔毁灭他身体他仍要虚掌合十渡他救他爱他。佛法里四弘誓愿“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因为对众生的大爱,无论多艰辛,他真诚面对自我,降服心魔。

  影片的结局:在如梦如幻的祥和宁静之中陈玄奘给与服帖的魔在菩提树下授记皈依。结束语记不清了,是佛陀对陈玄奘的一些对话:“人生本来就是苦,有爱才有执着,有执着才有放下,男女的爱也是种爱,它是大爱里的小爱~”而西行者正是给与众生无私的大爱。菩萨,也即菩提萨埵,译“觉有情”也译做“勇敢的心”。为利益众生勇敢降伏心魔,觉悟有情,的确不错。在这炎热的夏季,学修之余作此玄谈。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4

  魔在何方——《西游降魔篇》观后感

  由于在工作中经常和年轻人打交道,为了更好地了解时尚,不至于太OUT,我最近看了不少流行的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非常好,看后连夜写了一篇影评,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部电影,写的时候李安还没有获奖。《泰囧》挺搞笑,过后没什么印象。唯有对《西游降魔篇》的感觉有点一波三折。

  我当年是周星驰的超级影迷,这次看《西游》全家出动,想重温一下快乐的记忆,没想到电影出乎意料地暴力和血腥,感官刺激很强烈。看了一段后,感觉很乏味,因为对周星驰的电影太熟了,知道他导演的思路折腾来折腾去无非是想完成自己四、五岁时未完成的心愿(专业术语unfinish)。后来居然在喧嚣的音响和刺激的画面中睡着了,而且睡眠质量相当高,醒来的时候看了个结尾。当时感觉这是个十足的烂片,没什么意思,谁料后来它的票房直冲十亿,让我目瞪口呆,感觉不可思议。

  静下心来整理一下思路,慢慢有点明白了,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没有感觉,是因为年龄和职业的关系,年龄让我少了冲动和欲望,职业让我能够及时调节心态,降低焦虑。环顾一下周边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对这部电影的感觉才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西游》,那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出现什么场景和声音”,而心理学对焦虑的定义是“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情的担忧”,两者是如此地吻合。

  漫天的雾霾、浑浊的河流、飞涨的房价、不敢吃的奶粉、掺了马肉的牛肉、兑了塑化剂的酒、不断加码的的业绩要求、捉摸不定的人际关系、变幻莫测的婚姻爱情------这些都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无法预知的事情越多,人的焦虑就越高,而这种感觉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排不出泄不掉,郁积在心里就形成了“心魔”。看《西游》的时候,电影中的“魔”和自身的“心魔”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我们就会觉得电影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这也许是《西游》票房大卖的原因吧。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焦虑除了带给人沉重的压力,也会给人穷则思变的动力。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与其在焦虑中消极地应对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既然外界的压力无法把控,不妨先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面对焦虑与压力的“心魔”,积极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接受现实,怀抱希望!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5

  电影明星有一条很好的职业发展路线,那就是演而优则导。优秀的演员对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自己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最为关键的是怎样把这两样实现在别的演员身上。星爷话不多不爱沟通,也不注重人际交往的“礼节”,他做导演很多粉丝都有担忧。

  “功夫”、“长江七号”都是星爷自导自演,算是他从演员到导演的过渡作品,这两部电影中规中矩,在我的评分体系中算是中上之作。这部降魔篇,星爷脱离了表演,算是他作为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影片的一开始,陈玄奘(文章饰)作为驱魔人去帮助村民收服水妖。水妖原本是好人,被村民误认为人贩子而打死,抛尸江中任兽吃任鱼食。他怨恨难平化身半鱼半兽的怪物回来报复村民。

  陈玄奘使用最原始最淳朴的方式驱魔,试图利用“驱魔大典”来唤醒水妖心中的真善美。但他失败了,多人被水妖所杀,包括一名四五岁可爱的孩子。水妖最终却被身手不凡的驱魔人段小姐(舒淇饰)所收服,而见证这一切的陈玄奘也有了些许动摇。

  师父告诉他,一刀杀并不是真正的驱魔理念。驱除魔性,留住善性,才是最好的驱魔理念。儿歌三百首,就是要唤醒妖魔心中的真善美,是真正的驱魔大典。

  半信半疑中,陈玄奘再次被师父打发上路,这一次他要面对的是猪刚鬣。猪刚鬣原本是个外貌丑陋的痴情种,被妻子与奸夫所害,死于九齿钉耙之下。最终他因爱生恨积怨成魔,化身猪妖,专门残害爱慕美男的女人。

  这只猪妖法力强大,谁要能降服他,谁就是江湖第一驱魔人,还能拿到高额的赏金。祖传驱魔人的段小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一番打斗之后,段小姐和陈玄奘败下阵来,只得逃跑。

  逃跑途中,陈玄奘为段小姐疗伤止血,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见到和摸到妙龄女子的身体。而段小姐也被不为名利只为造福大众的陈玄奘所吸引,想要嫁给他。

  面对段小姐精心策划的求爱,陈玄奘不为所动,陈小姐一气之下撕碎了儿歌三百首。就在陈玄奘愤而想走时,他们遇到了猪刚鬣,一番打斗后两败俱伤。此时又有三名厉害的驱魔人赶到,他们自然是为了名利而来,猪刚鬣受伤而逃。

  陈玄奘的师父告诉他,要对付如此厉害蛊惑人心的猪刚鬣,需要找到妖王孙悟空(黄渤饰)才行。去找孙悟空,不只是一段艰难的路程,更是一次更大的冒险:孙悟空凶残至极狡诈万分,已经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500年。

  陈玄奘顺利找到孙悟空,而在识破他的计谋之后,用真心打动了孙悟空,段小姐也跑来帮忙。月圆之夜,段小姐用歌舞演绎猪刚鬣为老婆写的定情之词。猪刚鬣果然闻声而来,而孙悟空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收服猪妖。对付恶人的,还得是恶人才行。

  陈玄奘离开之时,为想看月亮的孙悟空扯断了洞口的白莲花:他终于上当,这株莲花才是孙悟空真正的封印。个子虽小但妖气重的妖王孙悟空在被困500年后,终于重见天日。他轻松杀死了3大驱魔人,还当着陈玄奘的面把段小姐打成灰。

  只是孙悟空没想到的是,被段小姐撕碎的儿歌三百首,被她亲手拼凑起来后却变成了唯一能降服孙悟空的“大日如来真经”。坚定不移的陈玄奘,口诵经文,成功收复了孙悟空。至此,陈玄奘3大徒弟聚齐,义无反顾的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这部电影具有典型的香港魔幻电影风格:场景不大,演员不多,却能拍出大格局;同时也具有星爷电影的典型风格:欢乐、眼泪、温情、恐怖俱在。

  文章和舒淇的演技自是不必多说,我想着重夸的是黄渤,他的演技在所有人之上,在我的评分系统里能拿到9.5以上的高分。正是因为他的锦上添花,我才决定写这篇影评。

  后来我又看了星爷的美人鱼和伏妖篇,我觉得我之前欠星爷的电影票,算是还清了。

  ————

  当我还在上学时,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我长久的困惑,今天一并写出来大家可以讨论:既然放下屠刀立地可以成佛,大家回头拿起刀杀人作恶,不是可以更快成佛吗,为何还要一心向善艰苦修行百世呢?

  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些被恶人所伤所杀之无辜之人,比如段小姐,他们怎么算呢?如果他们前世是恶人,也可以立地成佛,似乎没有必要此生受此劫难;如果他们前世是好人,似乎更不必受此劫难,是自讨苦吃还是被逼无奈?

  世人多追求身后事,算不算自讨苦吃?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6

  天才总是有些类似。

  多年前,水晶夜访张爱玲。谈到创作时,张爱玲说,一个故事总要酝酿一二十年,自己才写得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周星驰也是用了四年慢功夫,才创作出《西游降魔篇》。

  《西游记》小说凡一百回,笔墨多在孙悟空,却不在唐僧。其后数百年,影视作品里的唐僧形象也一样单薄,长相好、懦弱、不近女色,甚至絮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周星驰的电影,向来善于拍小人物的成长。但当这个小人物是唐僧时,一切都更加不同了。唐僧这个形象遭遇周星驰,好像汉朝的张良在圯桥之下,从黄石公得了《太公兵法》,从此他可以有另一番天地。

  可以这样说,《西游降魔篇》这个作品,不仅拥有超凡的想象力、精绝的剧本、完美的剪辑、精彩的3D特技制作,周星驰还通过对唐僧的塑造,表达了他对人性和佛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歌咏。

  文章演的唐僧甫一出场时,只是一个状如乞丐,有着爆炸头的好人。他手里没有降魔剑,只有《儿歌三百首》。捉到了妖精,就给他唱儿歌,要唤起它的人性。中间,这本儿歌被段小姐撕得粉碎,后来又因为段小姐不识字,阴差阳错却为他拼成了一本《大日如来真经》。儿歌变成佛经,这是非常厉害的一笔。这是说童谣、童真亦如佛经一般庄严有威。中国的道,也是将本心、初我、天然,看得比一切都重。六祖慧能听佛经,会意处也只是拈花微笑。花亦是天然。

  电影对天然的歌颂,还有一个段小姐。但段小姐除了天然以外,另有一种烂漫之美。比如山间溪边一蓬野花,生于山川之间,不长于瓦肆勾栏,因此可以别有野趣。她与唐僧的关系,是一个烂漫执着之人和一个天真执着之人的纠缠,共同点是两个人都纯净。段小姐屡屡救唐僧,诈他、偷偷跟随他,在盈盈月光下对他表白,只是因为单纯的相思。唐僧“巍巍磐石不可动”,后来段小姐因他被孙悟空打死,死前躺在地上喃喃对他道:“一万年,太久了,我只要现在。”亦是一种单纯的想要留住此刻。

  这是爱情里最高的“献身”,也如佛的舍身,可以“求仁得仁何所怨”。

  唐僧抚尸大痛,他刚明白男女之爱是怎么回事,爱就逝去了。而自己的女人是被未来自己的徒儿打死的。这也好比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一灯大师和裘千仞的宿仇大过天,最后却收了他做徒弟。一个人要用慈悲管束伤害过自己的妖,凡人只可思之,无法效之,这是佛的放下。慈悲心说到底就是放下。周星驰构思的这种人物关系,令人悲痛之余,不禁击节。

  影片中的孙悟空,为衬托唐僧而存在,被周星驰创意又合理地设计成是一个丑陋、凶残、暴戾、狡诈的妖精。唐僧对他没有威胁,他却生生揪光了他的头发。这就像佛教传说里世尊释迦牟尼以身饲虎,割肉喂鹰,佛是因为虎和鹰的衬托,才是佛。如今,唐僧的剃度也是因为孙悟空的凶残而六根清净。我之前看《地藏菩萨本愿经》,看到地藏菩萨曾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内心震动,也只是草草而过。如今才知道菩萨渡人,是自己先要在地狱受折磨,才能发起别人的善心。

  段小姐活着时,曾取出自己的法宝手镯,带在唐僧手指上做定情信物。唐僧却举起一块石头欲砸断手指。段小姐死后,这个手镯被唐僧戴在孙悟空头上,化为束缚他魔性的紧箍咒。周星驰真是才大如海,想象力竟如此宏阔。又如孙悟空之前他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也不是压在实体的山下,而是压在绝美的荷花之下。多么灵动有佛境。这般由情见性,有性见佛,由佛摄魔,几个道具已经全部讲足。这一出周氏喜剧,他承接香港喜剧电影的搞笑元素,却因为周星驰在人物挖掘上的苦心孤诣,到达非同一般的境界。我们跟着唐僧见死见生见佛,真如亲历黄粱一梦一般。

  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每一个毛孔都有天才的气息。周星驰将因为这部电影,跻身国际一线导演。因为他用最高明的手段,最奇魅的3D技术,使这部电影“在艳异的气氛下,人性呱呱地叫起来”。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7

  猴年不说猴是很不厚道的。六小龄童是否上春晚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炒作也好情怀也罢,只要都能心平气和的,热闹一下也无可厚非。

  六小龄童塑造的大圣形象,因为出现的早,因为用心,因为独一无二,所以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催生的对86版西游的喜爱,又会转回了那个被说烂了的词:情怀。不管这个词如何烂俗,里面包含的情感毕竟是真的。真的东西,就值得好好珍藏。

  对于猴子本身来说,六小龄童塑造的形象是一种经典演绎,但不是唯一。把日版西游(就是这货激发86版西游问世的,也算是有所成就)和情癫大圣这种节操碎一地的放到一边,还是有很多颇受认可的别样猴王。首先动画版的大圣基本上都不糟心,从早期的《大闹天宫》到马脸大圣归来,不一样的大圣一样的英雄气概。

  真人版电影中也不乏可圈可点的猴子形象,张纪中版西游认真说来,仨徒弟的造型还更符合原著一些,两部大话西游更是深入人心。周星驰做了导演后拍《西游降魔篇》,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个很危险的选择,因为不管作品如何,势必面临着两个比较,一个是六小龄童的大圣,一个是他自己的大圣,而且这两个对手都是标杆级别的。

  好在观众对于新造型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黄渤用表情和动作表现了猴王的调皮阴险;而现了原形的大圣更符合原著里“干瘪小个雷公嘴”的形象。再加上宽仁逗趣的师傅,假面示人的八戒和身怀绝技的驱魔人这些风格各异的角色,把观众挑刺的注意力有效地分散了。

  《降魔篇》里有很多标新立异的设定。儿歌三百首与大日如来真经合二为一,用儿童的天真纯美来诠释佛理。八戒那张固定表情的假脸,也很好地表现了了报复以貌取人的复仇心态。

  影片取巧的地方不少。帅八戒的那张塑料脸的由来,就是回避陈炳强作为新人演技上的不足。八戒的造型处理得当,把缺点化为了角色特点,只是这种取巧不能每次都奏效。

  舒淇和黄渤笑场的镜头和“老葱”阿姨的不断问“为什么不早说”等也是演员没随剧本走的部分,直接将这些应该NG的片段保留,可以解释为增添了人物自然的表现和呆萌的搞笑,但还是免不了有很浓的违和感。

  喜剧标签适合周星驰这个演员,但是不适合周星驰这个导演。包括功夫在内,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中即便充斥着喜剧桥段,也往往有个黑色的帽子。在《降魔篇》里,这种黑色幽默更加明显。鱼妖八戒和猴子,每一个都是狠角色,杀人不眨眼已经是小字眼了,吃人眨不眨眼都不一定呢。和无厘头相比,爱情似乎是周星驰导演的影片更想传递的主题。

  《大话西游》里有心只羡鸳鸯却无力逆天的无力与无奈,都融在了卢冠廷似唱似念的那首《一生所爱》中,曲淡意广。这首歌没随着影片一起火起来,是个遗憾。《降魔篇》保留了无果而终的“小爱”,《一生所爱》也换了套词再次登场,或许又是“情怀”在作怪,感觉新词少了些许味道。

  灰飞烟灭前的舒淇,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和承诺。好在这个幻想的世界里,鬼和轮回是存在的,片尾风沙卷起的不知是残念还是灵魂的幻像,算是个安慰吧。去人欲留佛心才能隔绝凡间苦楚,这个理念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始终存在。和这个固有理念相比,更让人无奈的,是在选择佛性和人性上的不自由。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越无从选择。臭猴子如此,光头和尚也是如此。踏上取经之路的唐僧眼中流露出的不是坚毅,更像是四大皆空。作为平常人的我们,能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一回事,想不想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凡夫俗子的结局是可以在烂俗中美好的:少林足球抱得光头美人归,长江七号原地满血复活,如来神掌拍出了个幸福美满的糖果店……身为凡人,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作品到人品都经常引发争议的周星驰,是否也向往这样的世俗平凡,也说不定。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8

  时而疯疯癫癫,时而正经无比。

  时而浪漫花心,时而痴情专一。

  时而傻傻乎乎,时而才华横溢。

  时而懦弱怕事,时而舍生取义。

  过往电影中的周星驰,不完美,很多缺陷。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形象,大多讲的却是普通人的故事,道出草根们的悲欢离合,演出平凡人独特精彩。从奋斗到逆袭,给人无尽的动力和幻想。无厘头的演技,却能演出你我最真的痛。看到了他,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些或快乐或辛酸的过往曾经。欢笑过后,满是凄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十三亿人心中,有十三亿个西游记。

  做为演员,他独一无二。做为导演,他也独一无二。西游降魔篇,则是星爷心中独一无二的西游世界。西游交待电影背景,降魔篇则是原创故事。情节精彩,节奏紧凑,堪称全片无尿点。

  有人却被吓尿了,说此片故事过于暗黑惊悚,镜头血腥又残忍。说此片太过重口,小清新们痛心无比。说此片毁掉美好记忆,小白兔们童年崩塌。西游记,本就是个妖魔横行的世界,真乃白天不懂爷的黑。妖怪的世界哪有这么美好?暗黑的情节更能凸显人间炼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妖怪吃人,烤人,就像补充维生素ABCDEFG,一天不吃人,一口气不能上五楼。

  就像人吃红薯呀,生吃红薯,还是烤着吃。你有想过红薯的感受么?只会想着生着吃很脆,烤着吃很甜。别有一番滋味。

  一部风格这么明显的B级片,cult片,血腥暴力爽到极点。身为暗黑系的拥趸者,爱这部电影爱的不行。气氛太好,导致电影院很多熊孩子都被吓哭。大陆真该快点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熊孩子不能进入电影院看,自然就不会被吓到,观众们也不用担心被小孩的喊叫声烦死。

  心灵鸡汤喝多了会腻,我比较喜欢心灵虎鞭汤,西游降魔篇就是这种感觉:重口中夹着幽默,猥琐中带点清新,吐槽却不失公允,色色的却挺热血。第一眼看着想笑,体会深了却心酸。刺激受众情绪G点,让其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貌似重口,实则黑色幽默,刻画出诡异恐怖的妖魔西游世界:

  水寨上,父亲在女儿面前被鱼妖吃掉,女儿在母亲面前被鱼妖吃掉,最后连母亲也被吃掉,一家三口丧命鱼口,惨到了极点。而这间隔,母亲问陈玄奘:“你死过老公么?”一系列对话下,悲伤放大成了莫名的笑点,黑色幽默到了极点。

  黑店高老庄,诡异到极点。眼看是帅哥,实则是猪妖。眼看在烤猪,其实在烤人。京剧小帅哥,满面是油光。邪魅猪刚鬣,酷似马里山。不言语都是好风景,一张嘴吓哭老百姓。这么一重口的货,做得一手好人肉叉烧,还有个悲惨的身世。不得不让人赞叹星爷渲染气氛的能力确实强。

  而细节方面也做的非常用心:儿歌三百首封面上的童子,意指佛祖诞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也为后面的儿歌三百首化为大日如来真经埋下伏笔。

  很多人不满此片的原因,觉得片中孙悟空堪称史上最丑,毫无一分大家幻想中的英明神武的齐天大圣的模样。但说实话,黄渤演的孙悟空猥琐是猥琐,但最出彩:

  妖王之王孙悟空,入地府销死籍,上天宫盗蟠桃。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完胜天庭诸多神仙。好不威风,谁料遇到如来佛祖,受到五行山压身,吃铜丸喝铁水之劫难。从齐天大圣到阶下囚,失去自由五百年,怨念是如何的重?老版西游电视剧,孙悟空初出五行山。就甘心拜入唐僧底下,任劳任怨,做牛做马。可妖王之王哪有这么容易屈服?

  此片中的黄渤把孙悟空的怨念狠辣狡猾,演的及其到位。为骗陈玄奘上钩,把自己的经历笑称为:“想当年,我手拿着两把西瓜 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来回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过!”为掩饰自己的怨念,不惜夸奖心中最恨的如来:“所以大日如来真经,真是好,真是秒,真是呱呱叫。”

  骗得玄奘拔掉洞口封印莲花,解开封印,逃出五行山后,便狂性大发杀掉三个驱魔人,狂殴玄奘,秒杀段姑娘。嗜血妖猴凶性大发,万妖之王当之无愧。

  把西游降魔篇看做一个单独的故事就好,关于爱情,与大话西游真的没有可比性。玄奘段姑娘小儿科的爱情没法超越悟空紫霞之恋,对白也不曾有大话经典。

  降魔篇:“一万年太久了,我要你爱我,现在” 。

  大话:“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

  四根老葱,肾虚公子,玄奘跳的排骨舞,悟空教段姑娘跳舞,喷血不止的三煞,玄奘与悟空的基情香蕉,都挺有笑点。女神段姑娘月下舞,也挺文艺小清新。个个有亮点,人人皆搞笑。

  故事很精彩,台词很幽默,让人蛋疼的是结局实在太过仓促。打着打着,玄奘使出大日如来真经,一招如来神掌砸在悟空头上,于是世界春暖花开,悟空温顺的看着玄奘,一副超级赛亚人乖宝宝的模样。因由都没讲清楚,孙悟空就老实的戴上了金箍。好似啪啪啪,眼看就快要高潮,男主秒射,一切戛然而止。大话西游承载了太多记忆,西游降魔篇不好比较,也无法超越。过弱的爱情线,也让人感觉离经典就是差了一点点。于此,只能用一句歌来形容:

  悟空你不懂爱,如来神掌会掉下来。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9

  .

  很欣慰的看到有这么多的人争论该片的好坏。

  正如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总比读书的时候评论主旋律电影必须口径一致要好的多,任何一个敢跳出来持反对意见的都可能被众人斥为思想怪异。

  当然辩影片的好坏不等同于谩骂人,对于“凡是星爷的片子都是好片,说星爷片不好就是傻x”的喷子们,你们好好去想想这个话出处是那里吧,这里没人给你们五毛的。

  至于星爷的这部片,我只能给这部片2颗星。而且,这两颗星分别是给曾经看了n遍的《大话西游》,与给曾经的让我捧腹大笑的,又能产生共鸣的星爷。但从《降魔》自身评价一颗星都没有。

  如果说《降魔》是《大话西游》的续集,显然在剧情上没有延续之前的情节;如果说《降魔》不是《大话西游》的续集,为何又处处在借用《大话西游》中的乐曲让观众在二者之间产生联想呢?明显的在吃《大话西游》的老本,狗尾续貂式的毁掉了经典。

  一直喜欢以前星爷的电影,因为他能将略带自私却又怀着远大志向的平常小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而在笑过之后还会让观众产生共鸣。像《九品芝麻官》由贪官变聪明清官的包龙星、《食神》里的找回自己事业与爱情的史提芬周、《破坏之王》里内心自卑但想追求爱情的送外卖小子阿银、《国产凌凌漆》里被国家遗弃却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废弃特工凌凌漆、里面的角色不仅能让人开怀大笑,更能让人产生共鸣。这是星爷的电影与其他喜剧片,特别是香港的“无脑喜剧片”最大区别。

  而在这之后星爷电影开始刻意的增加了许多的恶搞成分,尽管可以博得一笑;尽管有出色的特效,但却始终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

  不管是用文字方式讲故事也好,拍电影讲故事也罢。第一重要的永远是情节,而表述手法亦是门艺术,演员更是次之。一部电影的好坏,早在剧本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七八分。在我看来,星爷更适合当演员而不是该行做导演。

  星爷编写的剧情大抵都是在最后坏人即将得胜的时候,忽然出来个类似如来神掌的神器,毫无悬念的将坏人打死。你早干嘛去了?都有了这利器,还需要什么正义的猪脚与坏人打呢?反正到后来都会被各种毫无悬念的方式终结掉。如果今后都这么编剧倒是简单了。

  没空剧透,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下两个实在无法容忍的虎头蛇尾匆匆结束的情节:

  其一,到最后也没有表唐僧是如何感化三个劣徒的内心:因为捉到再放了就把劣徒感化了?虽然三个徒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也不至于就这么轻松的心服口服的被收服了吧?你这徒心地转化的也微快了点,人家孟获还七擒七纵才搞定呢。

  其次,唐僧如何了结心中爱的那个人?人是死了但唐僧就这样心里存着份曾经的爱情去取经?尼玛,这是一代高僧啊,一个刚刚失去心爱恋人的唐僧取经去了啊!尼玛,这也太敢编了啊。尼玛,寺庙去多了吧?难道在星爷的世界观里,唐僧与现在寺庙里的那些白天上班,晚上抱儿子的和尚是一样的吗?

  引用《大话西游》里托生后的菩提老祖对孙悟空说的那句话:“给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大哥,看你穿得挺文艺范的,你的头发都半百了,怎么编剧还这么稚嫩啊?贴近点生活好不好啊!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0

  这是一个放下与交代的故事,也是星爷熟悉的套路,在喜剧的面具下讲述心里的故事。至于你乐与不乐,懂与不懂,讲故事的人并不在意,只是想讲个故事。

  事先声明,个人非常喜欢周星驰,但绝不会偏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哈姆雷特,在这里不谈论对错,只说想法。

  第一遍看西游降魔的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没什么感觉,只是觉的有点乱。前两天完成了N刷,有些感想便记录了下来。

  感想一:乌合之众的茫然与精英的利己主义

  在这里我姑且把普通民众定义为乌合之众,举例即为小渔村的渔民们,一方面沉浸在材米油盐酱醋糖的日常小生活中;另一方面又像缺乏主心骨的墙头草一样,对事物的认知仅凭感性,在所谓的精英的指引下懵懵懂懂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姑且将驱魔人看作是这部影片中的精英们,其特征是具有一身本领,能够相对逍遥自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以天残脚、空虚公子为代表的驱魔人却是一心追求自身名利。

  感想二:有关玄奘

  贯穿全片的故事线很简单,不过是玄奘收复三个徒弟的过程,玄奘与故事中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一个侧头侧尾的连男女之间的小爱都无法接受的善人,一心只想为救助众生脱离苦海。正如师傅所说的:我心中没有鹅腿,吃了也无妨。还有那句就差一点点。到底差的是哪一点呢?玄奘一心想的是天下众生,却不知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一心想解救众生,却连自己心中的小爱都不能直面。天下苍生本要一视同仁,面对害人丧命的水妖尚且愿意用儿歌三百首来唤醒它心中的真善美,却不能直面自己心中的欲望。不敢直面即为不能一视同仁,不能一视同仁又何能普度众生。也许这就是师傅口中所说的差的那一点点。如此看来,难怪在面对水妖跟猪妖时总是失败也是顺理成章的。这正对应了孙悟空杀死段小姐之后,玄奘成为了高僧。此时的玄奘已经能够承认自己对段小姐的爱,不再认为这种爱是不正当的,将人生的小爱与世间的大爱真正的统一起来。玄奘已经不再是玄奘,而是一个脱离自身肉体,能够将世间万物看作一视同仁的独立于一切的思想。此刻才能勾起人心中的真善美,才能普度众生。

  感想四:有关周星驰

  谈到西游降魔很多人就会将其与前作《大话西游》系列进行联系,又想起那段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去珍惜,假如上天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希望对那个女孩说一句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个爱情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任谁读来,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夹杂的浓郁的惋惜和爱恋。再想一下玄奘抱着段小姐的场面,此情此景恰是”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的珍惜“,这一次的剧本却是一万年太久,就爱你现在。曾经的孙悟空是星爷,如今的玄奘也是星爷。曾经的爱你一万年,曾经的意气风发,曾经的风华正茂,如今的一万年太久,就爱你现在,如今的垂垂老矣,如今的放下执念。或许也是一种交代。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家之言仅供娱乐。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1

  好不容易从春节的应酬里面抽身去看了看《西游》,当《一生所爱》熟悉的曲调伴随着面目全非的歌词又一次回响在影院中,恍然,距离我第一次看到《大话西游》已经至少十四五年了,虽然《大话》里面的摄影效果、布景技术、特效和今天比起来真是已经落后了不止一个时代,但是今天看起来,光依靠故事本身来撑起整部电影的模式依然让人心中充满温暖。毕竟,经典就是经典;经过了时间,经典依然还是经典,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是电影制作里面有没有星爷就可以决定了的。

  可是,我们一定要让星爷拍出经典吗?当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又释然了,经典难求,穷十年光阴,也可能等不到一场经典盛宴,何必又这么将这种执念放在心里。《西游》中妖魔为何而成妖魔?放不下执念就是妖魔,当执念在心中扭曲成怨恨就是妖魔。

  抛却要求星爷一定拍出经典的这种执念之后,怎么样评价这个《西游》呢?我想,“诚意”二字星爷是当得起的,故事中间大环节的布置紧凑,之间的搞笑桥段也出现的不突兀,该用CG动画的时候用了CG动画,该炫耀3D效果的时候炫耀3D效果,从动画和3D效果里面可以看出,钱,是实实在在地砸进去了,中规中矩不糊弄。单是这样老老实实做电影的这种操守就值得我们捧星爷一下了。很看好这部电影,虽然,它还没到经典的级别。

  5星永远留给经典,所以,给4星,推荐看,去影院最好看3D的,值那个票钱。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2

  今天闲来无事,将在电脑里的下载已久的西游降魔慢慢的欣赏的一遍,起初只是当做笑料之类的来看看,但是关闭电影之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段寨主死去是的表情,在我看来玄奘充满了无奈。

  我不知道人是不是都是这样,在自己拥有的时候都是不知道珍惜的,一旦失去时才后悔莫及。看到玄奘追求大爱舍弃小爱,不禁使我想起高中时代懵懂的爱情。为了学业,为了可以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就把自己封锁起来,以为这样可以努力的去学习。犹如朱熹曾提倡的戒欲一般!这是多么的可笑和荒谬。

  对于我们来说,何为青春,青春就意味着折腾,意味着不停的去尝试你该去经历的东西。当玄奘看到深爱自己的短寨主死去的时候,我无法体会他的心情如何?但是我知道,尽管他还活着,但是心已经死了!

  我们不能相信世界上的美好,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的阴暗和不自信,如果只有死亡或者彻底失去才能让一个人感觉到另一个人的真心,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3

  很久没有和爸妈一起看电影,那天带他们去电影院,到了门口,还在犹豫到底要看什么。商量了半天,选了西游,买的时候已经没有联排的座位,只有分开坐。

  一开始就很暴力。确实不建议10岁以下的小朋友看,那天我看完回去,睡觉真的做了恶梦。这个世界的邪恶和暴力本来就一直存在,那么蛮横的、不讲道理的存在,我们认为人类发展几千年以后如今已经步入文明,但看看现在的中东、看看东北亚就知道,人类连起码的安宁都没有得到。怎么面对邪恶与暴力?这一直是个问题。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通常是以暴易暴,用更大的力量去制服邪恶的力量。就像舒淇扮演的驱魔人干的事。而,这种简单可操作的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却很可能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善者为了众生安宁不得不苦练内功才能制服恶者(当然,经常的结果是失败,就像文章演的玄奘,力量怎么苦练与妖怪相比也明显不是一个量级),而恶者心里想的也是同样的事。结果就是,为了制服对方,双方暴力指数都直线升级,最后只能是生灵涂炭,无辜者遭殃,人类也只能里和平和安宁越来越远。想想今天在各个国家间(当然,个中孰是孰非,谁是善者,谁是恶者这个问题太过复杂,这里没有能力展开)进行的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如果那些高科技新式武器有一天不得不启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不是危言耸听,世界要乱起来会很快。

  如果不通过以暴制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对付这个世界的邪恶和暴力?有的,答案就是《儿歌三百首》。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舒淇问文章靠什么驱魔,文章掏出《儿歌》的时候笑了。我只知道,从那一刻我就明白,周星星这部电影的“野心”真的是太大了,或者说他本人的“野心”真的是太大了。他要讲的东西已经超过了电影和故事情节本身,什么喜剧,什么明星,全都是他的配菜。他要讲曾经在《功夫》里讲过的事,又超过了《功夫》里讲的事,《功夫》告诉我们,再高的人也要低调,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面对更强的力量,只有心甘情愿的臣服才是正途。而这里,他想说的是不再仅仅是力量对比的强弱,不再是你比我高,我比你强,真正“高”的是人间的真善美,是人世间没有大小之分的各种爱,它们也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普照所有生灵的真正的永恒。只有它们才能真正从内部“制服”邪恶,使之心甘情愿的归顺善,而不是只从外部战胜它。人性本善,只要持之以恒,去恶扬善的良愿终可实现。只是这个时间,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代计算,要以什么计算,我也不知道,也许有一天,人类真能幡然悔悟,放下屠刀,停止杀戮,相亲相爱,直到永远……

  最后,悟空打碎了佛主的石身,一股更大的力量却从外太空而来,这股力量推着坐在电影院椅子上的我,这不是宣扬佛法无边吗?心想,这个情节能通过审查真是不易。又来又想,周星星想讲的可能也不一定是佛法的力量,世间一切善、一切真、一切美、一切爱,都有它们的力量。不一定要皈依佛主、立地成佛才能获得它们,在尘世,也同样可以获得。关键都在自己是否有获得它们的愿望。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4

  最近听说星爷导演的一部新片《西游-降魔篇》十分火爆。刚上映3天票房突破2亿,近期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便也欣赏了一遍,看完后觉得这部片子的确很有深意。就又看了第二遍。在网上找了一下影评,觉得影评说的实在比较粗浅。就试着学学人家影评一下,先屡顺一下思路。同时讨论几个问题。

  一.人物与剧情

  剧中主要人物只有两个:陈玄奘(文章饰演)和驱魔人段小姐(舒淇饰演)。其他人都是配角。影片的主要线索就是“寻求大爱”,“降妖”只是一个过程。影片从渔村“降鱼妖”开始到影片最后玄奘在一片绿色中渡化孙悟空,看似很简单,但是很有深度。整个影片能够说是为陈玄奘“悟大爱”而设的一个局。但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有一条暗线,就是陈玄奘的师傅,就是那个吃鹅腿的那个胖和尚经常蹲坑处后面墙上的画。

  二.驱魔人范畴

  影片中表面上把能降妖捉怪的都叫驱魔人。其实不然,从影片中暗示,驱魔人分为两类:佛家和道家。其中陈玄奘、段小姐以及段小姐带的那几个跟班的都属于佛家。而后面出现的打酱油的三个驱魔人--天残脚,空虚公子以及使虎拳、螳螂拳的那个都属于道家范畴。

  为什么下这个结论那?其实影片中都有给出。在陈玄奘要去找孙悟空的时候遇到了段小姐的那几个同伙,其中一个女的说:“我们是从西方来中原打妖的。同行如敌国,未杀妖怪,先杀驱魔人”。这说明了什么,无疑他们是佛家一派的,而且还引出了我后面说的“佛道相争”的概念。

  那又从什么地方看出三个的打酱油驱魔人是道家的哪?“空虚公子”其实能够理解为“虚空公子”。道家讲求的是“无为”正与“虚空”对应。还有就是“空虚公子”的兵器是剑。而只有道家是用剑的,佛家不用剑。所以断定他是道家传人。而使用虎拳和螳螂拳的那个驱魔人从拳法上使用的是“形意拳”。而形意拳又属道家所创。那此人属于哪派自然不用再说了。天残脚这个功夫只是在电影和武侠小说里面出现,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历史根源,所以没有很强的论据来说明他也是道家传人。但是导演既然把他们三个放一齐了,我想导演也是这个意思。

  三.佛道相争

  影片中有两个主题思想,第一个很明了。“明大爱,普渡众生”,这是佛家思想。第二个主题思想比较隐晦,那就是“佛道相争”。影片从开始到结束无时无刻不再体现这个主题。

  从影片开始,一个“神棍”道士骗渔民到高家庄两个男女道士,再到影片最后孙悟空收拾了三个道家打酱油的驱魔人。时时刻刻都在暗示“佛道相争”。但是基本上是“褒佛贬道”。但是这也是和西游记原著相符的。当然了,贬低一个无疑是为了突出另一个。

  四.借古论今

  一个有思想古装影片我想必须会想到借古论今。那么影片是如何借古论今的那。那么我们从电影的第一个桥段“降鱼妖”后开始。

  降服鱼妖后,陈玄奘回到他师傅哪里,他师傅说:“这天你在河边碰到的那个水妖原本很善良,他在河边为救一个孩子而被村民误以为是人贩子,将其打死还抛尸河中任鱼群和野兽饮其血食其肉,他怨恨难平啊,化作半鱼半兽的水妖回来报复村民。”这段剧情其实在讽刺当今做好人好事反被讹的现象。例如近期好心人扶老太太反而被讹诈的事情。

  第二个桥段高家庄“降猪妖”未果后,陈玄奘又回到他师傅哪里,他师傅说:“这猪妖原名叫猪刚鬣,生得和猪一样丑,是个情种,他对媳妇无比痴情。可他的媳妇却嫌他丑而和一个美男通奸,还合谋用九齿耙将其打死。他因爱成恨,积怨成魔,誓要杀尽天下所有爱慕美男的女人。”编剧借用这个故事讥讽那些“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涵”的女人,换句比较流行的词就是“外貌协会”或者叫“外貌控”。

  第三个桥段是陈玄奘到五指山寻求降妖之法,在洞中孙悟空所说的一段话---五百年前,我还是个少不经事的小弥孙,那时候跟佛祖有了一点小过结,就被佛祖用大日如来真经给我打了下来。我也意识到我的错误所在。所以我就把自己关在了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五百年了我一次都没出去过,我就在这认真的研究大日如来真经的大道理。此桥段暗喻此刻有本事、有潜力的年轻人得罪了领导,而被领导“穿小鞋”,不得不委曲求全,说昧心的话这一事实。

  三段故事,三个暗喻说完了。但我想说的还没有完,那里我还想讨论一个词--“魔性”。影片中的三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身上带有魔性。“魔性”让他们迫害无辜的人。那他们的“魔性”又是怎样来的哪?回答是因为他们都有一段过去。说到那里我想大家也明白我想说什么了。既然影片是借古论今。那么我们就说说这天的事。此刻很多年轻人因为某个人、某个事伤害了她(他),就回来以扭曲的心态来报复其他无辜的人。举个例子吧,此刻好多年轻女孩因为一段失败的恋爱经历就心态扭曲,认为世上没有好男人,我想这个是很普遍的现象吧,呵呵。

  五.人物的姓氏

  在影片中,唐僧一向都叫陈玄奘,而不叫“唐玄奘”。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之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唐僧俗家姓陈。之后又仔细的想了想,这个名字起的是很有讲究的。这部电影说的是唐僧取经前的事情,他的师傅总是说他:“你还差了那么一点点。”这就说明当时唐僧还没有资格加入佛家的行列,只是个俗家半吊子驱魔人。所以沿用了他俗家的姓氏。

  段小姐为何姓“段”?我想此“段”乃彼“断”也。“断”就是放下。在影片的最后,陈玄奘领悟后说道:“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痛苦才明白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这正是段小姐和陈玄奘的师傅要到达的目的。

  六.影片中的观音菩萨

  其实影片中段小姐和陈玄奘的胖师傅是一个人,那就是观音菩萨。那有何为证哪?听我道来。

  第一,很明显,段小姐用的无定飞环最后变成紧箍咒戴在孙悟空的头上。

  第二,凭啥段小姐就能把撕碎的儿歌三百首拼成大日如来真经啊。

  第三,在第一个“降鱼妖”的桥段中,最后段小姐说了一句话,以后有什么这种事情呢直接找我就能够了,....,如果有钱的话就捐献一点出来吧。说明她就是观音,有求必应,要香火钱。

  第四,陈玄奘的师傅身后那堵墙上面画的画,还有他师父对这三个妖怪的往事了如指掌,就说明他师傅不是一般人。

  第五,在陈玄奘高家庄降猪妖未果回来的时候,他师傅第一句话就问他:“玄奘,你爽吗?你泡妞了。”他如何得知此事,当时只有陈、段二人。说明段小姐和陈玄奘的胖师傅根本就是一个人。

  第六,陈玄奘的师傅每次让他去一个地方,怎样段小姐就莫名其妙的出现。尤其是五指山的洞里。影片里说没有人能找到,陈玄奘的师傅告诉他方法他才找到的,凭啥段小姐一会就跳进来了?

  以上六点论据足以说明段小姐和陈玄奘的胖师傅是一个人,那就是观音菩萨。影片中段小姐那几个跟班的,我想也是菩萨之类的,只但是不是重点,全是打酱油的,哈哈。

  七.影片中的两个致敬

  片中的歌曲沿用了《大话西游》的片尾曲《一生所爱》,这正是星爷向刘镇伟和他的作品致敬。影片中还出现了天残脚和如来神掌。这说明了星爷对少时的影片《如来神掌》仍是记忆犹新的。其实在《功夫》中早已体现。只是在《功夫》中,如来神掌是从天而将的掌法。而在这部片中,如来神掌更加厉害了,是从宇宙中打出的掌法。

  八.影片与《大话西游》的关系

  我在网上看到了好多评论,说《西游-降魔篇》和《大话西游》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除了《西游-降魔篇》沿用了《大话西游》的片尾曲之外,两部影片没有任何联系。

  还有人说这部影片不太好,和《大话西游》没法比。这个观点我不太敢苟同。《大话西游》的确是一个经典,它是刘镇伟95年的作品。但是刚出的时候真是无人问津那,一年多以后这部片子才开始火。说句比较中立的话,星爷的作品还都不错,没有太垃圾的。想一想星爷用了5年的时间打造了一部作品会那么差劲吗?还有就是星爷随着年龄的增长,影片会有必须的深度。所以《西游-降魔篇》和《大话西游》两部影片没有可比性。只是你看没看懂的问题。

  九.观影后的感受

  我自认为《西游-降魔篇》是一部十分好的片子,很有深度。但是我想这部片子票房虽然那么高,不必须所有人都能看到它的深度和蕴意,绝大多数人是看热闹。而在不久前上映的一部片子《泰囧》票房之高是让我很难理解的。这么一部垃圾片子能有这样的票房反映了什么?我想答案就是-----此刻的人太浮躁,没有思想,盲从,是非观念淡漠。同时电影公司为了赚钱,为了票房,出品了太多的垃圾电影,好电影难得一见。我期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像《西游-降魔篇》这样的影片以丰富我们的精神层面,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5

  1994年12月上映了《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那时的自己还是个孩子,记不清何时看的《大话》,只记得用vcd看的,当时只看热闹,没看懂剧情,连时空顺序人物关系都没看懂,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无意间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理清了头绪,也看到了影片中所谓的“一万年”。

  2013年2月,《西游降魔篇》王者一出,全无敌!对于这部影片先不说质量好坏,必须会卖出超高的票房!即便所有人都说坏,也必须有络绎不绝的人去买票观看,甚至更多的人等待高清出现。就凭《大话西游》的底蕴和影响,加上周星驰的名字,就会让无数八零后拭目以待。在中国乃至世界,只有周星驰有把《西游》资料“恶搞”的资格,换了别的导演则会被口水淹没。当然我是这个心态。

  《降魔篇》的剧情和画面,与前两部截然不同。3d版的3d效果一般,比不上《变形金刚3》的效果,也许和不同影院和座次有关。画面制作我是一点不懂,无从谈起,只是剧情能够作为一家之言,简单一说。玄奘作为驱魔人拿着《儿歌300首》以真善美驱魔天下。他靠的不是外在的武力,而是内心的信仰,信仰的力量。眼看鱼妖杀人,无力救人之后,他开始对信念的力量动摇,怀疑自己。在师傅的点化下,他重拾信仰,坚持住自己的“大爱”,不为段姑娘“小爱”所动,又岂是真不为所动?不是,只是他坚持自己的大爱,看不清错与对,直到历经险阻“小爱”之人死去,凭借“大爱”自己收复“妖王”孙悟空,才明白以前的信仰并不完全,大爱小爱都是爱,小爱是大爱的一部分:玄奘以前不懂爱。这世间多少男子,曾有自己所谓的信仰,寻便千山万水,有过迷惘,有过坚持,不惜一切,直到一路走过不能回时,才痛苦的修正或放下以前的信仰,有了新的信仰。

  对于鱼妖,猪妖的描述,都是善恶人性的讨论,现实残酷的折射。鱼妖因救落水儿童含冤而死,怨气过重化做鱼妖反嗜渔民,尤其是开端杀死了女娃的父亲,后面女娃几经渔民救助,可为生死一线,最后还是葬身鱼妖之腹。虽然过程充满戏剧化的元素,逗的观众有过几次发笑,但剧情紧张气氛压抑画面血腥,不适合低龄儿童观看,还有就是对孙悟空奇丑无比“妖王”,第一大反派形象的塑造,恐怕小孩子很难理解这样的颠覆,当然孩子还不懂小爱,不懂孙悟空,不懂周星驰。于是这是成年人的影片,里面的笑场只是羽毛,真正的骨骼是一滴一滴贯穿在整个剧情中的“大爱”“小爱”人性,真善美,信仰,现实残酷,成长,转变,颠覆的思想。这是喜剧中却把完美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却是塑造杯具之妙处。善良之人,含冤而死,化作鱼妖。嗜杀渔民甚至是婴儿,忘了自己当初的死也是为了救儿童而死,反而嗜杀儿童婴儿。人性泯灭之极,转变之极端。事实也的却如此,现实也许比这还残酷!人性至善不伤蝼蚁,泯灭至恶则可食人!再说来,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在经历了世事蹉跎,风云变换之后,信仰崩溃,人也变了。就像有句话大体这样讲:如果有天我变得没心没肺了,请记得我也善良过。

  对于猪妖,由于老婆与美男偷情,并为奸夫所杀,死后化为猪妖,化身美男子,杀尽天下爱慕美貌之女子,杀人后尸体置于猪腹,做烤猪夹烤人肉,画面恐怖恶心,让人大跌眼睛之处确实猪妖之人形却是一油面美男子所饰演,实在颠覆了猪八戒肥头大耳之形象,当然妖身还是猪头人形象。猪妖由情爱生大恨,沦为祸害民间之妖魔,却在月圆妖力大增之时,不忘前世姻缘,还是为情所“困”而被诱入陷阱。即使转变为大奸大恶,人性泯灭之徒,在内心深处依然有以前善良的影子,或者是最初的根源的东西。即使人极力否定最初的自己,并由之堕落改变,在内心深处却依然活在从前。试问世间男女之小爱,多少情侣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分开,甚至有些人否定了感情观,发誓再也回不到过去。跟过去的影子一刀两断,变得面目全非,轻浮玩世不恭,然而事实上却依然活在最初,活在以前的阴影里。也许一句话更会陷入过去万劫不复。过去的影子重现的那一刻,也许真的能够回到从前。但是人的矛盾之处是活在从前的影子,却没有勇气回到以前。多少过往,最后成了再也不见。

  对于妖王,则是一个丑陋狡猾凶残力量强大的存在,星爷大黑我美猴王!孙悟空在形象上和思想上的可谓史上最丑最凶残最狡诈之妖猴。但是这也接近《西游记》原著的描述,孙悟空除了本领通天外,就是一猕猴形象,当然要找一小孩演齐天大圣形象。原著就描述过猴王回花果山轻描淡写杀死许多猎人的事件,但是是在拜师唐憎之后啊,而所有的影视剧都没有塑造过美猴王的残暴形象,至于狡诈嘛,俗话说猴精猴精,美猴王属于猴科当然精明,也无异于狡诈!妖猴孙悟空被佛祖困山下五百年,说自己已经悔改却在欺骗玄奘去除神符失败后,依然帮玄奘“秒杀”猪妖。可见孙悟空是奸诈隐忍,在玄奘摘除荷叶破了封印,山蹦妖王显。美猴王形象矮小,丑陋,凶残恐怖,法力强大,杀光驱魔人,段姑娘保护玄奘而灰飞烟灭。星爷是怎样啦!怎样如此塑造孙悟空形象,这肯定和他对感情的理解有关,对至尊宝,《西游1.2》里面孙悟空,都是周星驰的情感缩影,如今的妖王孙悟空和驱魔人玄奘也同是周星驰的缩影。星爷对媒体说过:当时太年轻,不懂爱。我想如今他懂了,至少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要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即便是至尊宝,孙悟空对紫霞仙子刻骨铭心爱恋的男子,也一样能够化身为丑陋凶残嗜血无视“大爱”的妖猴。究竟是什么改变了

  星爷,改变了美猴王。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永远不会再重来,有一个男孩爱着那个女孩。

  最后段姑娘和玄奘的对话,当时感慨万千,醒来后却记不清如何说的了。。。。玄奘(x)段(d).段姑娘那句:哈哈,最后被我抓到了,还说你不在乎我。

  d你爱我嘛?

  x从第一眼遇见你我就爱上你了。

  d有多爱。

  x很爱。

  d有多深。

  x很深。

  d多久。

  x一千年(哭泣)一万年。

  d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死)

  此时玄奘发现300首拼出佛家真言,化身金身罗汉,召唤如来,幻化出如来神掌收服孙悟空。

  玄奘:男女间的小爱也是大爱一部分。最后总结:

  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心碎,了却心碎。

  短短16字,字字千斤。只有依然记得自己故事的人方可体会其中奥义。

  由于自己时间,经力有限,只看了一遍,还没看懂,如同一个迷路小孩,就像当年不懂《大话》一样,等出了高清版再看几遍。风言风语,一家之叹。

  人最后悔的莫过于:放下了不该放下的。但是生活已是另一番模样。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相顾无言的微笑,简单的寒暄也掩盖不了过去,但有了眼前那么过去的则应是风轻云淡的释然。再次见面,一句好久不见,也胜过再也不见。毕竟都已是过往。《大话西游》的一万年,是否还在。如今的《降魔》只争朝夕,又会怎样。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6

  《西游:降魔篇》:坚持与突破

  作为2012年贺岁档创造票房奇迹的两部重磅电影,《西游:降魔篇》(以下简称“《西游》”)与《泰囧》的比较无比避免。同样喜剧片的类型定位,在前作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新晋导演徐峥与首次退居幕后的周星驰也貌似心有灵犀。期盼徐峥很好的作品,但我更喜欢《西游》,不仅仅因为周星驰对个人艺术风格的坚持与突破,也为那最美的舒淇和最动听的《一生所爱》。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再五年。不断拉长的创作周期彰显了周星驰在电影创作中的谨小慎微,少而精的作品带给我越来越陌生而又熟悉的周星驰。《西游》很惊喜地让我看到周星驰远离过去夸张表演元素或屎尿屁类低级搞笑手法的决绝。去符号化伴随风险,但也为最后不用再听到石斑鱼那句因夸张而经典的“我靠”而庆幸。注重叙事结构营造喜剧效果,这是《泰囧》所欠缺的。例如上身符的那场戏,笑料十分密集。周星驰在电影特技方面的努力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3D效果还是人妖转化的画面技术,都货真价实。

  但《西游》的很多桥段还是贴上周星驰个人标签的,个性化元素的存在提醒着我这仍旧是一部周星驰作品。开篇渔民暴打陈玄奘那场戏,与《功夫》中阿星对阵平民窟类似,就连众人被抛空中的造型与阿星片尾处大战斧头帮也有相似之处;陈玄奘对沙悟净大唱儿歌,是否让你想起了那首经典的《OnlyYou》;驱魔人的喷血模仿《唐伯虎点秋香》的对穿肠;孙悟空出场时的神经质反差,像极了《功夫》中的火云邪神。

  周星驰电影一向在讲述小人物逆袭的故事。《少林足球》中功夫的不得志,《功夫》中黑社会底层喽啰的被利用,《长江七号》更是直接被塑造成一个民工。小人物社会底层的艰辛予以观影者巨大的认同感,也赋予了周星驰对底层人物愚民思想的衍射空间。《西游》同样如此。陈玄奘作为驱魔人由于功力有限无法拯救小女孩而内心痛苦,而渔民有眼不识驱魔人反而信奉道士骗术。第一个被推下水的渔民是点睛之笔。周星驰创作主角贴合当下很多人的心态,一方面作为社会底层郁郁不得志幻想一朝成功,一方面却深深鄙视和厌恶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物。这也是周星驰电影得到大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游》系列不完全是《西游记》的故事,而是借用了书中人物还原了周星驰心目中的定义与理解。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的背景设置很扎实,放不下心中执念与精神痛苦扭曲了人之初的本性,就成妖成魔了。陈玄奘因小爱领悟大爱而一念成佛也有始有终,证明周星驰在主角背景设定及心理历程发展的揣摩上下足了功夫。

  对佛与禅的了解,除了胡金铨那部《空山灵雨》,香港导演基本都在捞偏门。《大话西游》就是如此一部被曲解的作品。《大话西游》描述的是至尊宝是否带上紧箍咒的两难困境。不带则失去法力无力拯救亲朋,带上则务必献身佛法和心爱的人永远说再见。《情癫大圣》中的唐僧甚至直接在雪地写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绝句。孙悟空与唐僧的顿悟是被逼,而不是自然。《西游》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之所以追随唐僧西天取经,是因为被收服,而不是内心真正的解开枷锁的大彻大悟。关于这一点,周星驰延续的是刘镇伟。佛法无边仅仅是外在的力量,而非内心深处的领悟,十分可惜。

  2012年贺岁档最大的成功属于黄渤,这位其貌不扬的底层演员迎来商业价值巅峰。除了《泰囧》、《西游》的票房神话,《101次求婚》也获得了近2亿票房。《疯狂的石头》中的一鸣惊人,《疯狂的赛车》奠定个人江湖地位,管虎执导的《斗牛》获得金马影帝,甚至是《杀生》中巨大反差的伟大表演,乃至2012年贺岁档的成功,一切源于个人不懈的努力。期盼他下一部与管虎合作的作品。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7

  微博上,公知大V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呈一边倒的局面——电影牛,导演牛。大致如此。也有人毫不犹豫地预测《西游降魔篇》在2013年春节刚过就将刷新去年底《泰囧》的票房纪录。如此声势,让不少想给周星驰挑挑刺的都不好说点什么了,免得被大伙鄙视。但看《西游》在春节档的势头,创造新的票房纪录也绝非空想臆断。《西游》完满的电影叙事和惊人的想象力,不是普遍存在只想一时夺人眼球的国产电影的奇技淫巧可比的。

  周星驰的电影,我向来很喜欢看,但一向不喜欢那些将“后现代解构主义”及类似哲学观点强行植入或者挖掘出来的作法。90年代,数量巨大的周星驰电影无疑影响了无数国人,周星驰也成了年轻人心中“无厘头偶像”。进入21世纪,周星驰作品骤减,这让喜欢他的部分影迷有时间“深入解读”周星驰电影,大概也就在那个时候(本世纪的前几年),有一顶叫“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帽子戴给了周星驰。当然这种说法也仅仅在网络被传播,提及。估计周星驰本人也对此种对其电影的解构也是一头雾水。人家本来就想拍喜剧讲故事的嘛。

  2000年之后,周星驰的身份逐渐从演员向导演转换,作品也是几何级递减。除去《长江7号》这部完全颠覆周星驰风格的温情电影,《少林足球》《功夫》则全面展示了周星驰作为导演在动作类型片领域别树一帜的电影审美,是其作为导演的代表力作。当然周星驰的电影少不了感情,少不了无厘头,而多出来的是动作题材的天马行空,是想象力的胜利,是对视觉效果的颠覆,这些都让人直呼过瘾。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星驰与喜剧片的关系,就像黄渤与喜剧片的关系。这好比大多数人不明白黄渤歌唱得也很不错,而周星驰的动作片也是风格鲜明。其过人之处不是他有别人请不到的武术指导,而是他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力加入武指设计好的动作里,所以最终呈现出完全风格化的影像。电影《功夫》的最后那场打戏,阿星、火云邪神、包租婆夫妇的每一个武打动作都并不新奇,但他们打出了“风生水起”的效果,呈现出夸张而有真实质感的画面。毫不夸张的说,2004年的《功夫》所到达的视觉效果及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在当时华语电影界中无人企及,而即便是在电影技术日臻发达的这天,也很少有超越《功夫》那种想象力的电影出来。

  如今,《西游降魔篇》颠覆了人们对周星驰想象力的想象,也颠覆了观众对西游记的认识。人物方面,孙悟空不是美猴王,而是性格暴烈、杀气十足的“谢了顶的疯猴子”。猪八戒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蠢笨憨呆的老猪,而是食人无数的巨型猪妖。沙和尚被编排成一条含恨复仇的“嗜血鱼妖”。剧情上,和《大话西游》相比,《西游》显然更贴近原著,讲的是唐僧降妖收徒的重口味故事。舒淇饰演的驱魔女“负责”剧中的浪漫感情,而这条线索让我想起了黄舒骏的那句歌词“台湾的女孩舒淇最美”。此外,还有电影中并不新鲜,却依旧让你发笑的无厘头对白。

  天命之年的周星驰,还是那个有想象力的周星驰,而他对商业电影的认识也越发成熟全面。他掌握了过人本领,那就是能把故事讲得完整、完满。这一点在《西游》里表现的尤为出色。电影将浪漫感情、无厘头搞笑、重口味动作等诸多元素融进一部作品里,丝毫不显臃肿,反而在剧情上从容完美,调和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对于成人而言,这电影里就应有你的菜,但影片中确有血腥重口味之处,儿童不宜观看。称之为《暗黑版西游记》不是没有道理。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8

  继一代宗师之后,又来了一个看完真的不明白是好是坏的华语片,他的亮点和他的弱点一样突出,他的叙事套路和中心思想一样的不太清晰,我总觉得片里降魔这个事到底就应怎样收场,所谓的大爱,化解妖魔心中的戾气,究竟怎样做到周先生自己也没太想清楚,于是最之后一个万佛朝宗彻底囫囵带过这一段,所以别的不提,我其实对结尾是不满意的,因为谁都明白最终玄奘是要收服悟空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收服,往简单了说是打服,往深刻了说是感化,但不管怎样解决,降服妖王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扣子。沙僧和八戒虽然仇恨社会也是刻骨之狠,但似乎仍然是个人问题,也就算是小狠,那么用个人之力收服能够说的过去,但悟空虽然语焉不详,但和如来之间就应是有点《悟空传》那种寓言性质的反抗的,这么简单就收服了?有点憋了一口气最终没解决的难受。当然其实要解决这个真的是很难表现,想的再远一点,如果这种刻骨的反抗能做出来,那这片是不是还能上映,说不定都得画个问号了。。。

  关于剧情的讨论到此为止吧,因为总觉得对于这个电影,他最大的卖点并非真正的情节,而是那种极具颠覆感的整体气氛,能够说这是我看过的妖最像妖的故事。之前的华语魔幻什么白蛇传,画皮之类,都走的是一种唯美的路子,是生怕吓着观众的。但周先生这次的作品证明了,国人不是吓大的,暗黑路线真的能够走,只要能上映,观众是能够理解真正穷凶极恶,阴森恐怖的妖的,这一步走出,确实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气象,那就是幻想中丑恶的东西出来了。私以为这一点不仅仅在视觉冲击力上,而是对于整个片的气氛那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先把丑恶做出来,作为比较的玄奘的行为才显得勇敢。你看异形和看奥特曼心态绝对不一样,虽然本质来讲他们都是打怪兽,你比如降妖的时候,对面是个黄圣依或者周迅,她再怎样特效,给观众的心理冲击力仍然是极度不足的,所以对抗这种妖也不会给人什么真正好处上的紧张感,只有上来一个异形一样的真妖,真的用最原始血腥的方法屠戮百姓,敢于对抗他才显得震撼,而收服之后还能原谅并接纳这种穷凶极恶之物才更让故事的主题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纵向的比较,周先生给华语奇幻片大大的前进了一步,相信以后还会出现更邪更狠更狂的妖,而故事的感染力也自然能够大大的上一个台阶。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横向的看,咱们的视觉效果真的是同志仍需努力,这个片的想象力真的是十分到位的,三次降妖做的气氛细节俱全,必须要说的话,差的就是那点技术力了。我不是说这片的效果不好,在华语片里真的算很好很好的,但横向的看,咱得承认真的还有差距。本来这个片靠的就是用效果镇住你,然后才能出来降妖的感觉,可此刻的观众都是看惯了好莱坞的,什么毁天灭地怪兽机器人大妖怪长发鬼没见过,所以看着这种CG,起码我觉得,还是有很强的廉价感的,于是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气氛不得不受到了损害,这不是导演编剧或者演员任何一方的职责,真的是做不出来。尤为明显的是真人和CG结合的部分,确实还是不太行,这点放在别的片上可能不那么明显,但是毕竟这个片的主打就是这种黑暗的气势,我觉得对整个片的水平,技术力确实拉了后腿。如果能用顶尖的好莱坞团队打造,如果能在一个更宽松的审查条件下,这片必须能更经典。

  至于表演觉得但是不失,文章同学算是最好的,他本来就有那种青年屌丝逆袭天下的劲头,同时这也是周先生最擅长的活,所以很靠谱。舒淇小姐剧情简单,人物性格无变化而且讨巧,本来没问题,但是一嘴生硬的国语真的要减分,有点跳戏。黄渤大叔本来就是一个突破性的悟空,所以不能说好或者不好,因为他确实演出了新意,你觉得不好只能说是你不适合这种感觉,不代表人家做的不到位,实际上我除了觉得年龄有点大到不反感他的出演。剩下虾兵蟹将存在的好处本来就是无厘头的恶搞,只要有点笑果即可。只但是这是我头一次觉得周先生的恶搞段落有点剩余,这个片的气氛实际上是很苍凉的,所谓降魔是化解那些人心上的怨恨,总是突然插进来一段无厘头,感觉不是很好。这就像蜘蛛侠你摔个跟头搞搞笑没关系,但黑暗骑士翱翔夜空的时候突然来个撞电线杆就不太舒服了。但是这无厘头是标志性的东西,更何况绝大多数状况下处理的还行,大家也要这个品牌所以也就忍了吧。

  总的来说,这片有新意,确实能看到一些本质上的突破,这是只有有实力的导演才能做到的事,但同样是因为如此,导致了导演的创意突破了华语片目前的制作水平,结果只能是出了一些遗憾。在故事方面同样,这件事说到这个地步,最后还是用一记简单的万佛朝宗来解决问题,我也挺遗憾的,但是这可能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喜剧之王功夫长江七号,星爷最后都是只能用比较脱离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这毕竟还得是一个团圆剧。真要用悟空传的结尾,那电影经典是经典了,先不提篡改名著过但是的了审查,大部分观众说不定得带着愤恨离场,这也有违星爷的本意。另外就是,虚空公子的剑真的很网游。。。再另外,原先悟空和猩猩队长长得好像。。。最后的另外,呃,星爷你真的没玩过阿修罗之怒吗,我怎样觉得那个宇宙大佛那么那么的眼熟呢。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