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阿q正传》观后感影评精选7篇

阿q正传观后感

  《阿q正传》观后感1

  经典作品的特征之一便是它具有无限开放的阅读期待。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个性化的解读不但给读者自己以审美愉悦,最终也构成一部文学作品丰富的接受史。

  《阿Q正传》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从其诞生以来,“阿Q”就成为某一类人的代名词,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话语资源。

  阿Q——这是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笔下一个不朽的典型。阿Q这个形象,个性鲜明,独一无二;又具有极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体现了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它不仅活在书本里,而且走进了生活,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成为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就象熟悉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和鲁智深等人一样,中国有几个人不知道阿Q呢?而且,这个阿Q,全世界都知晓他,就象哈姆雷特和唐·吉诃德一样,在世界文坛上也负有盛名。这个典型的影响,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Q是个什么样子呢?“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瘪三样”。

  阿Q是很不幸的。他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没有家,多半时间寄住在未庄土谷祠里,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糊口。“割麦便割麦,春米便春米,撑船便撑船”,是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劳苦雇农。阿Q连起码的社会地位都没有。他本来大约是姓赵,但因为未庄的大财主赵太爷姓赵,便被勒令不准姓赵了,并为此挨了一顿嘴巴,还被地保罚了二百文酒钱。象别的人们一样,阿Q也有着七情六欲,也想过女人。可是他的“恋爱悲剧”是这样的可笑而且短促,不过是跪下去对赵太爷家的女佣人说了两句“我和你困觉”,便在一顿毒打和种种罚处中结束了。

  然而,阿Q最大的不幸,是他连灵魂也被一种“鸦片”深深地毒害了,使他不知苦楚地熬过一生,直至糊涂地死去。这就是那使人逃避现实、自我超脱、在心理与精神上转败为胜的“精神胜利法”。阿Q就是依仗它来支撑自己活在世上直到离开人间的。你看:

  阿Q是那样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他一贫如洗,却要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阿Q头上长着癞疮疤,极力要掩藏,并因此很忌讳别人提到“癞”、“灯”、“烛”等字。但别人揭短时,阿Q却回答说:“你还不配……”仿佛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阿Q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碰了响头之后,只要想“儿子打老子”,便也就心满意足,反败为胜了。甚至为了解除内心的“忽忽不乐”与“失败的痛苦”,也可以自己打自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阿Q畏强凌弱。在强者面前,他甘受屈辱,自轻自贱。赵太爷不让他姓赵,他不敢抗辩;假洋鬼子打他,他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而在小尼姑那样的更弱者面前,他又放肆欺辱,并且自鸣得意。

  阿Q健忘、愚昧、麻木。被别人打过,转瞬就可以忘却干净。对清政府残酷屠杀革命党人,他无动于衷,反觉得“好看好看”。待到自己受冤被抓进衙门,已经在亡命状上画押时,仍无半点醒悟,却生怕圆圈画得不圆被人笑话。及至被押赴刑场,死到临头,虽然急得有些发昏,却也有些泰然,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身受重重压迫,过着非人生活的阿Q,也有改变现状的原始状态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起来了,他看到举人老爷和赵太爷等人十分害怕慌张,就改变了一向甘受屈辱和痛恶革命的态度,变得“神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的命”,要“投降革命党”了。正象鲁迅后来说的,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革命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但是,阿Q的革命“理想”是十分模糊和混杂的。它除了合理的内容外,还包含了许多荒唐和可鄙的东西,比如“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之类。出于报复心理,他的革命对象既有压迫他的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之流,也有平素打过架的小D、王胡等等。限于眼界的狭窄,他的经济要求则是抢些东西,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到土谷祠来。然而,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阿Q失望之余也就只好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了。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赵家遭了抢劫。于是,机关枪架在土谷祠前,把阿Q抓了去。糊里糊涂地过了堂,阿Q便被枪毙示众,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大团圆”了。

  阿Q,是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落后、不觉悟的贫苦农民。鲁迅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深刻解剖了“精神胜利法”,把它的种种表现集中、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精神胜利法”绝非中国农民阶级本质的写照,更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而是一种堕落、消极的现象,是失败主义矛盾心理赖以维持的精神支柱和无可奈何的解决办法。正象鲁迅指出的那样:“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阿Q,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民族耻辱烙印,令我们深深自省的典型……

  《阿q正传》观后感2

  学完《一件小事》,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经典之作《呐喊》中的另一个故事:《阿Q正传》。故事中的主人公阿Q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觉得阿Q的角色十分可悲,但却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Q使用的精神胜利法。阿Q虽然只是个农村里底层的短工,却鄙视城里的其他人,狂妄自大。比如他因为穷而娶不到老婆,却说道“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阿Q可笑,但其实也是个可悲的人物:他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欺凌,特别是来自有钱人的。可是他的贫穷和地位决定了他只能被他人欺压。阿Q被欺辱后为了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而发明了“精神胜利法”,只是为了用言语自欺欺人来安慰自己。处于社会的底层,又被别人看不起,只能通过自我麻痹来催眠自己,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吧,可是这样的做法终究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如有一次,他被别人打完了,却心满意足的自我安慰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后来他被其他人打的时候,又自我催眠道:“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

  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可悲的,也让人觉得很心酸,因为打不过别人,所以只能靠精神胜利法来逃避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自己被打了心里还能也只能得到一丝丝安慰吧。

  后来,阿Q进了城后赚了点钱,别人对他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就连有钱人赵大爷家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了,都对他恭恭敬敬的,还主动要买他的东西。我认为这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有钱人能受他人的尊敬,而穷人只能受他人欺凌,反抗不了。阿Q没钱没势时,受尽富人的欺凌,而赚到钱后对他的态度又不一样了。

  《阿Q正传》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弊处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是当时老百姓生活的缩影。

  《阿q正传》观后感3

  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我深深为阿Q感到悲哀,他可以说得上是个彻头彻尾卑微到尘埃里的小人物,但造成阿Q这个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就是那个麻木不仁的时代。

  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遗忘和抛弃的人,他表面的高傲却更凸显出自己内心的卑贱。

  被别人打时,他因胆小怕事和无还手之力而自我安慰道:“是儿子打老子”多么可悲又可笑!因不愿面对现实而自我欺骗的精神胜利法,维系着数百万奴隶们的心理平衡,支撑着他们卑微地活下去。而阿Q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罢了。

  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她不想断子绝孙,他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他觉得他喜欢吴妈,于是跪下向吴妈告白,只是那句“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让人觉得似乎只有调戏和耍流氓的成分,而这场恋爱悲剧完完全全剥夺了阿Q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所有权利,同时也剥夺了人性,将阿Q逼迫到了偷窃的道路上。

  阿Q还曾想过革命,但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是革命,想要觉醒也不知道什么是觉醒,最后成为了可悲的替死鬼,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谈资,眼中的笑料。多么可悲又可笑的“大团圆”。革命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人们仍旧不懂什么是革命,只顾兴致勃勃看阿Q送去杀头,群众们的眼睛比狼的眼睛更可怕。那是阿Q从未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他们又钝又锋利,似乎连成一气,咬着他的灵魂。阿Q想喊‘‘救命”却叫不出,两眼发黑再也没能醒来。阿Q死了,死在冰冷的屠刀下,死在锋利的眼睛里,死在封建的思想中。所谓的“大团圆”实质上却是一场吃人的盛宴。

  阿Q,一个悲哀、可笑、卑微到尘埃里的小人物,他一生的悲剧如一面明镜,映射出了一个黑暗封建的社会,那些封建害人的思想和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同时也引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深思和反省。

  《阿q正传》观后感4

  昨晚看了电影版《阿Q正传》,是1981年的老片子,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也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我大概是二十多年前看过这个片子,只是年代太久忘记了很多细节,重新再看竟然触动了心灵,江南的水乡,演员的演技,角色的投入,尤其是人物表情的呈现,真可谓入木三分,好多年没有看到如此真实的国产片,而且还是一个老片子。这类的影片要是重新拍摄,怕是很难拍出这种效果,因为影片注重的是真实性,而非艺术性,这种真实性存在于鲁迅先生的笔下,没有对时代环境和人物的理解,是不可能表现得出来的。

  看过之后,我入戏也很快,在梦中就有了现实版,故事同样很真实,我毫不犹豫把自己变成了阿Q,唯一不同的是结局——我没有画押,缘于我在梦中的清醒,还有对生命的珍惜,以证据不足坚决不画押为尾声。

  然而,于现实之中,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没有阿Q?我竟然也是无语。

  《阿q正传》观后感5

  电影《阿Q正传》是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而拍摄的。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但他的小说迄今为止仅有四部被搬上银幕,这对世界级大文豪来说,作品改编的比例是最小的。象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福斯特等作家的多数作品都已被改编成电影。这四部作品中,《祝福》改编较成功,《药》《伤逝》《阿Q 正传》则贬多褒少。今天主要来谈谈对陈白尘改编、岑范导演的电影《阿Q 正传》的看法。

  一、电影《阿Q正传》的基本介绍

  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最为重要和经典的小说作品之一。鲁迅在这部小说里塑造了阿Q这一极具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所征引和借用。然而与小说文本本身的广为流传相比,根据《阿Q正传》改编的影视作品,只有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的岑范导演、陈白尘编剧、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有一定的影响力。该电影曾获1983年葡萄牙菲格拉棕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电影《阿Q正传》的编创团队,在当时来说,是空前强大的。导演岑范是清末名臣岑春煊的侄孙,岑范导演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偏好。除了其巅峰作品《阿Q正传》之外,他还执导了《林则徐》《红楼梦》《祥林嫂》等电影。编剧陈白尘先生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一流剧作家,代表作有《升官图》《岁寒图》等,尤其擅长讽刺喜剧创作;主演严顺开是当时国内一流的喜剧演员,凭借在电影《阿Q正传》里的演出,他荣获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

  电影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和长短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思想意念或作者的议论等要表现到电影中来,它必须经过适合电影表现的视觉化处理。那些过分心理化、内向化、意念化的小说,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不宜改编成电影。《阿Q 正传》可能也属于不大好改编之列。因为小说有很多作者的议论和阿Q的心理活动,鲁迅先生曾经也说过“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 将只剩了滑稽。”因为很难能有人把阿Q演的拿捏准确生动,很难能把故事画面剪辑得流畅自如。小说可以用文字去描述人物心理,但要表现到电影中,就要经过适合电影表现的视觉化处理,与原著相比未免会有偏差。

  二、电影《阿Q正传》的改编之处

  (一)电影对小说情节的改编,基本上予以完整呈现

  或许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尊重,这部电影比较忠实于《阿Q正传》的小说原著,对小说里的剧情几乎予以完整呈现,没有太大改动。原著中的冲突性和戏剧性情节,直接以人物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而原著中的介绍性、评论性,以及关于阿Q心理活动的诸多精彩文字,则是以画外音的形式,直接诵读原文。这样大量使用画外音的呈现方式,尽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观众对于影像画面的注意力,但却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内容精髓。对于没有读过小说原著的观众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领略原著的主要意蕴。电影与小说不同,小说的语言描述具有灵活性,小说的作者可以运用议论评价这种方法直接介入,引导读者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和角色认同,可以省去许多故事情节。就《阿 Q 正传》而言,小说读者对阿 Q 的认同很大一部分是靠作者的议论,改编成电影后,应把它转化为可见的画面。

  情节的改编包括情节的增加、删除、扩充和改写四个方面。《阿Q正传》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阿Q的一生。但原小说是一种碎片化的叙事,叙事有诸多跳跃,存在有很多叙事空白。电影在基本上忠于原著故事框架的基础上,调整了叙事细节,填补其中空白并删繁就简,电影还补充了很多细节,并改变了原著的一些情节。这些做法增加了叙事的流畅性,有益于故事情节线索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阿Q遭赵太爷打骂在小说中原本显得零碎,电影则将之与阿Q在酒店喝酒之事串联起来。阿Q被赵太爷打时,电影在细节上增加了村民对他的议论和他的回应。在阿Q赌钱被抢被打的故事中,电影补充了土谷祠老头对阿Q的叮嘱,使事件显得立体化。还增加了阿Q与七斤争论白举人得到二十五两还是五十两赏银这样一个无聊的话题。这个添加的细节能很好的表现他们愚昧落后的思想面貌。电影的结尾,酒店老板擦去阿Q赊账的记录,众人在酒店聊天。这也是小说中所没有的。电影还增加了一些类似鲁迅的话。这些增加,既使故事显得首尾完整,也强化了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有的情节补充有助于故事内容的丰富性和意思表达的明确性。如赵太爷纳妾与吴妈求婚事件中,电影增加了赵太太闹绝食藏干粮在衣服里的细节。阿Q调戏小尼姑情节,电影增加了阿Q看吴妈的画面,给阿Q向吴妈求婚埋下伏笔。电影中还增加了吴妈早上去土谷祠请阿Q去赵太爷家舂米的画面,强化了阿Q向吴妈求婚的意愿。这一系列细节的补充,使得阿Q向吴妈求婚显得合情合理,观众不至于感觉到突兀。之后,情节急转直下,吴妈居然要上吊寻死,阿Q竟然因为向吴妈求婚而被迫向赵太爷家赔礼道歉,甚至被迫离开未庄。电影这些富有冲击性的画面,产生强烈对比,使意思的表达更加明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阿Q再次回到末庄,电影增加了阿Q请客喝酒的情节,并明确指出被杀之人为夏四奶奶的儿子。这些改编增强了故事的时代感。小说对阿Q如何成为替罪羊被抓进牢房语焉不详,电影则补充了阿Q作替罪羊的原因和过程,使观众看得更明白。阿Q被审时,电影增加了阿Q自述在末庄销赃的对白,突出了阿Q的无知和天真,增加了阿Q性格的悲剧性,观众在笑的同时杂有一丝丝的悲凉意味。还有阿Q在白举人家“帮过忙”的细节是通过视觉画面(闪回的方式)来表现,加深观众对阿Q 的“举人也不是他妈妈的东西”这句话的理解和认同,也可把白举人为二十五两赏银而告发夏瑜这一事件突出出来,增加了真实感。同时为阿Q以后要革命的动机增加一些铺垫。因为在阿Q 眼里,尽管革命党该杀,但白举人、赵太爷等人更可恶,而革命能使这些人害怕,所以也就幻想起革命来。这是阿 Q 革命的最初动机。

  电影还采取删减与合并的手法对原著的故事情节进行处理。小说《阿Q正传》中,同一件事有多次出现的情形,有时是具体叙述,有时是概括叙述,这在小说中可起到强化的效果。但电影中如果出现太多就可能有重复罗嗦之嫌。电影因此作了简化处理,让该事件一般只出现一次。如阿Q遭人取笑以及与王胡等人打架之事,在小说中经常被提及。电影则将其综合成王胡与阿Q打架,被撞头。阿Q与王胡比赛捉虱子的情节在电影中被删掉了。这种处理虽然对表现阿Q的性格有一些影响,但更有利于视觉效果。正如岑范所指出的那样:阿Q头上长的瘌痢疮,在破棉袄上捉虱子,还要送到嘴里咬出声来。单看这些文字描写,读者还能接受,但作为电影,如果把这些在放大若干倍的银幕上出现,再配上音响效果,那些花钱买票希望得到艺术享受的观众恐怕就坐不住了。

  改写的情节主要有三处,一是夏瑜的牺牲,二是阿 Q 喝醉后对地保说出自己在城里干过的丑事,三是把总要求赵太爷出二十吊钱来悬赏捉贼。先来看夏瑜的牺牲,小说第六章中阿Q对王胡等人说,“你们见过杀头么?好看,杀革命党,好看好看”。小说第八章说到“阿Q 所知道的革命党只有两个,城里的一个早已杀掉了,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假洋鬼子”。小说的前后一对照,我们完全可以假定阿Q在城里看过杀革命党。而改编者把白举人设定为《药》里面的夏三爷,那么这个被杀的革命党就是夏瑜。所以改编者挪用《药》里的部分情节到这里来,简直天衣无缝。再来看第二处。小说中是阿Q 与别人闲聊时说出自己在城里干过的丑事,改编者把它改为阿Q 喝醉后对地保说的,而地保又是赵太爷派人去叫的。这样,能使观众对阿 Q 更加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同时也更加痛恨赵太爷和地保,故事场景也更集中一点,戏份更重一些,毕竟这是阿Q 走向末路的开端。这一部分演员的表演也比较到位。再来看第三处。小说中把总带着兵包围土谷祠捉拿阿Q时,没人敢冲去,于是把总悬赏二十千钱。小说中这样描写除表现这些兵丁怕死和一些反讽意味外,没有其他含义。改编成把总要求赵太爷出二十吊,而在捉拿阿Q时只悬赏五吊,其余落入个人腰包。这充分表现了当时的官场腐败、政治黑暗,也正是这种社会性的因素加上阿 Q 的性格因素才促成了阿Q 的悲剧。

  (二)人物与故事场景的设置

  小说《阿Q正传》篇幅较长,人物众多。在电影中有不少人物发生了变化。如小说中的“我”不见了,而鲁迅出现了,请鲁迅出场后进入正文。如果抽去作者的议论,阿Q这个典型便会失去灵魂,原著的风格也将无存。如果要保存议论,则发议论者就不好不出现。请小说的作者鲁迅出现,即是对鲁迅的敬意,也好发起议论。还安排进了鲁迅其他小说中的人物如蓝皮阿五、红眼睛阿义等人。吴妈、赵太爷、把总的形象也都比原小说要鲜明。

  电影《阿Q正传》特别注意了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比原著表现出了更多的同情心。电影还通过增强善恶人物的对比,突出强调了穷人之善及不幸,强化了富人为富不仁和帮凶之仗势欺人。具体表现如下:电影中的阿Q外貌更好看,更善良。导演岑范指出:在原著中,阿Q头上长着瘌痢、嘴里离不开“妈妈的”,既有农民式的质朴,有时却又显得十分愚蠢、无知,也颇带有游手之徒的狡猾。考虑到影片拍成之后可能去国外公映,为了不让那些专爱“欣赏和嘲弄丑陋的中国人”的某些洋观众得到满足,我们必须重视阿Q造型。基于这种理念,电影呈现出来的阿Q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有一点可爱的味道。电影还为阿Q的种种不良行为进行了理解性的阐释。如“阿Q调戏尼姑”一事,电影画面是阿Q在众人的怂恿之下进行的,并非完全耍流氓,他自己也被众人戏弄了。电影还将“和尚”摸得改为了“别人”摸得,有意避免了人们对佛教的误会。

  为了强化阿Q的性格特征,电影还增加了阿Q的口头禅的出现次数。如电影中,阿Q的口头禅“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在被赵太爷打时也有出现,而小说中在该处未出现。另一口头禅“君子动口不动手”出现的次数比小说更多。这种手法可称为同语境话语的移用。这种手法在电影中经常被运用,如阿Q被赵太爷打,有人说他是穷疯了,他说“穷,我们家先前比你阔多了。”这在小说也有,但电影在细节上增加了村民对阿Q的议论和他的回应,回应之话也为小说原话。对阿Q这个形象的塑造,电影更多的从阿Q的思想和行动上来表现他的可笑而又可悲、可气而又可怜,更多地赋予这个人物以同情,着重表现“哀其不幸”这一点。鲁迅本意是想描写一种普遍的国民劣根性。在小说中,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放在电影中,如果不加以改编,如果没有更明确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批判对象,则很可能失去批判的力度。由于“精神胜利法”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如果让观众感觉电影在讽刺和批判自己,观众们很难从情理上接受它。因为,观众走进电影院来看电影,大多是为了放松和愉悦,而并非为了来挨骂。而如果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具体的某类人或者某个阶层,观众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在一边看热闹,则显然效果要好得多。

  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跟阿Q处于同样阶层的小D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的形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小D比小说中要强壮些,也年轻些,管土谷祠的老头子形象比小说中要鲜明得多,也更为高大。在电影中,阿Q赌钱输了,回到土谷祠,老头关切地安慰他。众人都来买阿Q从城里带回来的衣物时,土谷祠的老头说:“这回你们都不怕阿桂了”,对村人以前嫌弃阿Q的行为表示不满。老头多次帮阿Q向地保求情,并警告阿Q不要将偷东西的事情告诉别人。陈白尘在《〈阿Q正传〉改编杂记》中谈到了改动的用意说:在《阿Q正传》里,鲁迅对他是笔下留情的,他是未庄里唯一不曾鄙视或伤害过阿Q的人,而且他一直还让阿Q住在那里,可见是有点情义的。因此,电影模仿《药》里夏瑜坟上有花环的情节,让老头子在阿Q被捕时送上用棉被扎成的“棉环”。电影还增加了牢头的形象,阿Q多次被大牢里的牢头欺负。地保在电影中的形象更坏,更令人讨厌。其用意是在将帮凶写得更坏。应该说这些人物的设置都是比较恰当的,利于农民群像的塑造。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编者将白举人与《药》里的夏三爷合二为一,并将《药》中的部分情节移植过来,确实是神来之笔。

  场景的设置上,酒店被突出出来了。因为酒店跟茶馆一样,是农民或者说各种人聚集闲聊的场所,利于塑造农民群像。咸亨酒店原不在未庄,酒店里的酒客在小说中也多无名无姓。电影中出现的酒客形象也比原著更鲜明。电影里的酒客,作为看客而存在。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但酒鬼、酒徒之类一直都为人们所不喜欢。当人借酒浇愁时,酒成为一种精神麻醉品;当人酒后乱性时,酒又成为“恶的催化剂”。阿Q之所以会去调戏小尼姑,一方面是因为酒客的起哄怂恿(酒客的怂恿在小说中没有,在电影有较明显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阿Q喝醉了酒,有了胆气。电影在此对酒民们进行了善意的提醒,对酒鬼进行了批评,使原著中的文化意蕴得到彰显。电影是视觉听觉合一的综合性艺术,人物与场景密不可分,典型人物需活在典型环境中,设置场景时必须同时安排活动于其中的人物。电影这样改编是成功的。

  (三)电影在叙事方式和叙事节奏方面也有诸多改变

  读过小说《祝福》和看过其改编的电影都知道,小说开头约 3000 字的引子以“我”的视点出现的,而改编电影时,导演夏衍把这些一刀砍去,把影片的视点变为全片统一的全知全能的视点,即让摄影机紧紧跟随祥林嫂,使观众看到其悲剧的全过程,这一改变成为这部影片改编成功的最关键一笔。《阿 Q 正传》与《祝福》相似,开头部分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改编成电影就应当彻底的改写,要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出来,陈白尘在改编时,把它开头部分直译成电影,就象文言直译(而非意译)成白话一样。这样“翻译”之后,人物故事的真实感受到影响。这里的“真实感”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的,它不是单纯的现实中事物存在的真假,但观众看电影时仍有很强的真实感。尽管人人都知道阿Q 是个虚构人物,但努力营造真实的气氛和故事,阿Q形象的可信性一定会很强的。影片开始了七、八分钟,鲁迅还在为阿Q编故事。片头部分还打出鲁迅写作的真实时间,甚至“11”号门牌也很清晰。这样改编不利于快速吸引观众进入故事,因为鲁迅的真实性是无法嫁接到阿 Q 形象可信性上来的。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明白故事情节,电影在叙事方式方面也有诸多改变。电影需要将小说中多处出现的概述转换成画面叙事,并根据需要来调整了小说的的叙事顺序。如电影将阿Q遭人取笑与人打架之事,具体转化成了王胡与阿Q的打架,并由此事引出“君子动口不动手”“儿子打老子”等阿Q的口头禅。此情节出现的顺序比小说中有所提前。原著中有不少内容不方便用画面表现,电影则恰当地运用了画外音的手法,如序幕中,电影运用了画外音对阿Q的名字、籍贯等进行解说。阿Q割稻子的事情以及阿Q忌讳说癞的事件,也均配画外音讲述。编剧陈白尘认为《阿Q正传》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之处,在于它从《序》起全篇贯串着作者对阿Q亦即对“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的充满悲愤而幽默的插话。如果电影中抽去它,就是抽掉它的灵魂。因此,把插话作为鲁迅的解说词夹写在故事之中,作为保持原著的一种方法。

  在叙述阿Q“偷萝卜”时,电影告诉观众,阿Q的偷是迫于无奈。原因是调戏吴妈之后,无人肯雇阿Q做事。他坐在河边时,看见小孩吃肉包子,又看见狗在啃肉骨头,在这些景象的刺激下,他才去静修庵偷萝卜充饥。再如“向吴妈求爱”一节,电影暗示:由于吴妈的言行引起了阿Q的误会,导致闹出祸事来,并不完全是阿Q的罪过。为了表现阿Q善良的一面,电影将小说中阿Q要将赵太爷、假洋鬼子、白举人等统统拉出去杀头改为打板子。这些细节在导演岑范看来,鲁迅是针对当时国民的麻木愚昧,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创作《阿Q正传》的。但在改编成电影时,对于原著中那些“滑稽和笑料”,既不能照搬无误,更不能任意夸大。这样处理基本上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凸现出了阿Q 的性格,但让观众站到嘲笑者的行列上,减少小说的悲剧意味和深刻的反思效果。

  在原著中,阿Q向吴妈求爱和阿Q参加革命的事件所占篇幅并不多,但电影给予了很长的篇幅。电影还适度突出了原著中的叙事支线,如较详细地描写了赵太爷家里娶小老婆的纠纷。电影还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小说中仅仅简单提及的阿Q的春梦。因为编剧陈白尘认为:阿Q的一生,除了极其短暂的“中兴”之外,从来不曾得意过。所以他让阿Q在梦中,不仅精神上取得胜利,而且在实质上也获得全部的胜利,这也是精神胜利法的变形。从戏剧结构上说,把这场戏搞得热闹些,也可以让青年观众对《阿Q正传》加强点兴趣。因为银幕上很清楚地告诉观众是阿Q做梦,是戏中戏,所以具有较好的笑点,观众感觉比较轻松。

  电影还压缩了小说的前四章,扩充了最后一章。对此,编剧陈白尘的想法是:前面较多静的描写,缺少动作,为电影和舞台所忌。最后一章《大团圆》,在小说里对阿Q何以糊糊涂涂死去,读者可以掩卷而思,在电影和戏剧里难以如此含蓄,因此增加了一些戏与人,希望是在不失原著的精神下,使得阿Q死得更加糊涂些,而观众却明白些,比如“投革命党”与“投案自首”、抢赵家与在城里偷窃过有意无意的混淆等等都是。电影对原著的这些改编,实质上也是放大了阿Q身上的不足,让观众更好地对照自己,反观自身,从中受到教益。改编成电影之后,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在整体形象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善与恶的对比更加明显。

  (四)电影整体风格偏重于轻松和诙谐,有一定的喜剧效果,主题也发生了部分位移

  相比较而言,电影《阿Q正传》比原著更多一些温情,在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喜剧色彩。小说有刻画中国人的普遍人性的意图,悲剧色彩很浓,而电影《阿Q正传》则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也强化了原著中的“哀其不幸”,弱化了其中的“怒其不争”。电影中,好人与坏人的对比更加明显,阶段立场较为显露。诸如此类的“同”和“不同”,使得电影《阿Q正传》以独立而完整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既觉得熟悉,又感到新奇。改编成电影之后,如果仍旧保持强烈的悲剧味道的话,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众的情绪。所以电影在风格上和主题意蕴上对原著作了很多局部调整,《阿Q正传》整体风格偏重于轻松和诙谐,营造出了一定的喜剧效果,而阿Q的命运是不幸的,但由于他善于运用“精神胜利法”,使他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乐观的面貌,这种情况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让观众在看电影时不致心情过于沉重,既能开心,又能获益。对阿Q少了鄙视之态,多了同情之心。

  阿Q是故事的主人公,但这个角色不好处理,他是个小人物,没有家没有土地靠打短工为生。说话腔调油滑,“和尚摸的我摸不得”,是阿Q的经典台词。如果单纯从小人物的表象去处理,阿Q说话低俗又低三下四,这样一个形象极易让人讨厌。但阿Q的价值不在于他的无聊,他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性的悲哀,精神胜利法。所以闫老师的阿Q绝不是表面的痞,他有让人同情的地方。在鲁老爷干活时,阿Q脱了外衣,手脚利索。这样的阿Q与无数那个时候的农民一样,只是低头干活,只是一个干活吃饭的人。闫顺开的表演,他不仅抓住了肢体语言的表现,连表情也抓住了,憨憨的又带一点讨好的意思。这样的阿Q是不会让人厌恶的。

  在谈话中阿Q忽然意识到无后的大事,与女佣说了要睡觉的话。阿Q的举动是人之本能但他的行为确实不恰当。但还未及厌恶阿Q,就看到了他的可怜。先是吴妈的大哭大闹,阿Q一脸的茫然。接着鲁家对阿Q的追打,闫顺开的处理得当,他躲闪害怕,身材的对比显示了阿Q的可怜。最终衣服被扣压工钱不给,阿Q缩头缩脑的被撵了出来。这一段闫老师的面目表情精彩,演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可怜,把阿Q的那种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演的淋漓尽致。这样也使得电影具有了幽默轻松的风格,喜剧意味较浓,减轻了人物命运悲剧性,观看时不过于沉重。

  在摄影方面,该片秉承了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陆电影所共有的风格,以水墨画般的极简摄影风格,呈现清末民初时期绍兴水乡的真实景象。影片里的绍兴,一方面古朴、秀丽,另一方面破败、颓唐,呈现方式丰富,影片摄影兼具美与旧的审美,也是反思“文革”对于文化传统的破坏。

  在配乐方面的背反性,同样体现得非常明显。在阿Q被绑赴刑场的途中,革命进行曲般的西式音乐雄壮响起,而与这些音乐同时出现的,则是现场无聊看客们的亢奋、欢呼与激越。一方面是士绅阶层们已经革命了的“咸与维新”,另一方面则是底层民众的照旧沉沦、麻木与不觉醒,辛亥革命的失败与不彻底性,在音乐与影像画面之间的这种丰富张力之中,展现无余。

  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阿Q关于革命的梦境的夸张呈现。尽管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式共和国,但在阿Q看来,革命党人的行径,仍然是类似于改朝换代的“反清复明”。他们所臆想出来的革命场景,就是身着为崇祯皇帝吊孝的白衣白甲举事,就是所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就是让自己成为高高在上的士绅,而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成为供他们奴役和驱使的“下等人”。在欢快热闹的传统戏曲音乐当中,阿Q们所梦想的革命,仍然无非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荒诞闹剧。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这里到达了顶点。

  三、《阿Q正传》本身存在适合电影改编的因素

  《阿 Q 正传》能改编,它的情节线索很清晰,从第三章“续优胜纪略”开始,情节的前因后果衔接很紧凑,省略的部分也较容易填补。再者,故事容量也较适中,它是一个中篇小说,相对于短篇和长篇来说较容易改编。小说中主要的事件都是围绕对精神胜利法的刻画而展开,精神胜利法是鲁迅一直所关注的“国民的劣根性”之一。其次,故事性比较强,事件比较多,适于转换成电影故事。《阿Q正传》在叙事上多采用了概述的方式,虽然不大好还原小说中的情景。但同时也给电影改编留下了充足的想象加工空间。再次,地方文化色彩浓郁,适于取景拍摄。小说中的静修庵、未庄、酒店等都带有明显的绍兴地方色彩,因此容易找到拍摄地点。此外,小说线索清楚、情节简洁、结构清晰、以线性叙事为主,也容易为观众看明白。

  尽管原著为传记体小说,采用的是碎片化的叙事,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但在文本之中,存在很强的戏剧要素。正如许幸之所指:其中有阶级的对立,有身价的高低,有经济的矛盾,有爱与欲的纠纷,有奸诈和正义的对抗,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有人性本能的冲突,有真正革命者和冒充革命者。编剧陈白尘也曾指出:鲁迅说《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如果不是过分自谦,就是有意骗人。因为它的本身就存在着一切戏剧电影的要素,根本不需要改编。从故事发展编排来说,按照原著稍加剪裁就行了。当然,将它改编成电影也存在一些客观的不足,正如导演岑范所指出的:因为故事情节为人所熟知,人物的命运也毫无悬念,不能引人入胜。

  1981拍摄的《阿Q正传》,其画质放在21世纪来看,显得非常粗糙。这种不足是当时拍摄器材及洗印技术不够发达所造成的。但人们依然愿意去观看,并不因为画面的不够精美而抛弃它,因为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需要寓教于乐。过于深奥和隐晦的主题不利于影响观众。反之,道理过于浅白、说教过于直白也会使观众厌烦。当然,今天再来看这部电影,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对于各个人物角色的展现,仍然受到政治先行的脸谱化风格影响;而在人物台词的改编上,由于过于忠实于原著,缺乏一些更具现实感和生活感的转化与改编,部分台词演绎时,会有舞台感过强、略显失真的感觉;而影片当中的画外音出现得过于频繁,也多少影响了影像叙事的流畅性。

  《阿q正传》观后感6

  《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最为重要和经典的小说作品之一,自1921年末创作问世之后,就再版不断,流传甚广。鲁迅在这部小说里描述的阿Q这一极具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包括他所擅长的精神胜利法,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各类人等所征引和借用。然而与小说文本本身的广为流传相比,根据《阿Q正传》改编的影视作品,却寥寥可数。仅就中国大陆而言,1982年问世的由岑范导演、陈白尘编剧、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应该就是迄今为止,将《阿Q正传》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作品。时隔36年之后,再来重新欣赏这部电影,可玩味的东西,仍然良多。

  电影《阿Q正传》的编创团队,在当时来说,是空前强大的。导演岑范是清末名臣岑春煊的侄孙,或许正是得益于自己出自名门的家庭背景,岑范导演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偏好。除了作为其巅峰作品的《阿Q正传》之外,他还执导了包括《林则徐》《红楼梦》,以及同样改编自鲁迅小说作品的《祥林嫂》等电影。编剧陈白尘先生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承继五四传统的一流剧作家,其代表作包括《升官图》《岁寒图》等,尤其擅长讽刺喜剧创作;改革开放之后,他又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的开创者。而主演严顺开则是国内当时一流的喜剧演员,凭借在电影《阿Q正传》里的演出,他荣获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届韦维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手杖奖。电影《阿Q正传》之所以能够成为根据《阿Q正传》改编的影视作品里一个空前绝后的版本,显然是跟如此强大的编创团队密不可分。

  或许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尊重,这部电影非常忠实于《阿Q正传》的小说原著,对小说里的剧情予以完整呈现,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原著当中的冲突性和戏剧性情节,直接以人物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而原著中的介绍性、评论性,以及关于阿Q心理活动的诸多精彩文字,则是以画外音的形式,直接诵读原文。这样大量使用画外音的呈现方式,尽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观众对于影像画面的注意力,但却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内容精髓。对于没有读过小说原著的观众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领略原著里的主要意蕴。

  电影的成功改编,还体现在对于鲁迅作品精神内核与主题意蕴的完整把握上。最为明显的例子,就在于编创团队为了更好地展现《阿Q正传》这一小说的主题,在电影当中,借用和融合了鲁迅的很多其他作品里的内容。比如阿Q和他的同伴经常聚会的场所,就被设定在咸亨酒店。等到片末阿Q被处死之后,酒店老板慨叹阿Q还欠着自己四十五文钱,无奈地将阿Q的名字从赊账单中划去。如此两个细节,都是出自小说《孔乙己》。通过这样的情节借用,来喻示阿Q对于众人来说的可有可无。影片中,阿Q被处死的场所,设定在古轩亭口。而在阿Q被处死之前,影片也清楚地交待:有一位革命党人(夏四奶奶家的儿子)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同样是在古轩亭口被处死。这样的情节,自然是对小说《药》的借用。无论是革命党人的死,还是阿Q的死,要么被充作众人无聊的谈资,要么甚至被拿来作为治病的人血馒头。鲁迅对于革命的失望与愤懑,通过编创团队如此的呈现,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只如此,作为深谙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导演和编剧,岑范和陈白尘还在这部电影里,巧妙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的很多元素。比如在描绘赵太爷家里婆媳关系矛盾的那一出戏,就明显受到《红楼梦》里展现大家庭之中众人勾心斗角的情节影响;而赵太爷托邹七嫂把阿Q请来,试图买点好东西,而最终无果之后,儿媳妇随即说了一句“白费了这么多灯油”,这不禁也会让人想起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里,严贡生因为燃着两颗灯芯的灯油,而始终不肯咽气的桥段。无论是鲁迅其他作品,还是中国的各类古典文学作品,编创团队对于它们的借用与融合,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阿Q正传》里反封建、反传统、反思国民性这一大的主题。应该来说,这样的呈现,是相当成功的。

  严顺开先生对于阿Q这一主角的生动形象演绎,实在让人印象深刻,但鉴于之前很多影评,都已经对严先生的表演有过诸多详细分析,本文不妨多谈谈本片的其他一些亮点。在摄影方面,本片秉承着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陆电影所共有的风格,以水墨画般的极简摄影风格,呈现清末民初时期绍兴水乡的真实景象。影片里的绍兴,一方面古朴、秀丽,另一方面破败、颓唐,如此丰富的呈现方式值得玩味。影片的编创团队自然认同需要对帝制传统和充满奴性与不争的国民性进行革新;然而与此同时,刚刚过去的“文革”对于文化传统的激烈破坏,又使得他们对于全盘否定传统的做法,重新予以反思。影片摄影当中美与旧的兼具,正是编创团队对于传统的复杂情绪的体现。

  而在配乐方面,这样一种背反性,同样体现得非常明显。在阿Q被绑赴刑场的途中,革命进行曲般的西式音乐雄壮响起,而与这些音乐同时出现的,则是现场无聊看客们的亢奋、欢呼与激越。一方面是士绅阶层们已经革命了的“咸与维新”,另一方面则是底层民众的照旧沉沦、麻木与不觉醒,辛亥革命的失败与不彻底性,在音乐与影像画面之间的这种丰富张力之中,展现无余。

  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阿Q关于革命的梦境的夸张呈现。尽管革命党人一再强调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式共和国,但在阿Q看来,革命党人的行径,仍然是类似于改朝换代的“反清复明”。他们所臆想出来的革命场景,就是身着为崇祯皇帝吊孝的白衣白甲举事,就是所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就是让自己成为高高在上的士绅,而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士绅,成为供他们奴役和驱使的“下等人”。在欢快热闹的传统戏曲音乐当中,阿Q们所梦想的革命,仍然无非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荒诞闹剧。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这里到达了顶点。

  当然,跟鲁迅的无情批判相比,编创团队在改编时,还是或多或少为这个故事,加入了一点人性的亮色。比如阿Q即便在革命成功的梦境之中,也不忍心将那些欺压和侮辱自己的士绅杀死,而是改为“痛打四十大板”。他的这种善良与隐忍,跟后来赵太爷为了自己的利益,将阿Q无辜害死顶罪的嘴脸,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相比于小说里的语焉不详,电影当中土谷祠里的老人,对阿Q百般容忍和照顾,甚至在阿Q被抓之时,也匆忙给他套上铺盖和行李,防止他忍冻挨饿。而入狱之后,尽管阿Q备受牢头和凶狠狱友的欺负,但同样也有善良的狱友与他同病相怜,相互照顾。上述这些改编,多少体现出编创团队对于劳动人民的朴素感情和对于人性的美好期盼。

  当然,今天再来看这部电影,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对于各个人物角色的展现,仍然受到政治先行的脸谱化风格影响;而在人物台词的改编上,由于过于忠实于原著,缺乏一些更具现实感和生活感的转化与改编,部分台词演绎时,会有舞台感过强、略显失真的感觉;而影片当中的画外音出现得过于频繁,也多少影响了影像叙事的流畅性。在五四运动和《阿Q正传》小说问世即将分别迎来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当今的艺术家们,能够重新推出一部电影版的《阿Q正传》,以弥补先人创作的不足与遗憾。

  《阿q正传》观后感7

  《阿甘正传》,不同于《阿Q正传》的讽刺意味,《阿甘正传》更有一点幽默诙谐的色彩。不同于阿Q的自我安慰法,阿甘更是一个乐天而又不知事的英雄。

  影片一开始便是阿甘自己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忆他的一生,从一个智商只有75的小儿麻痹儿童,到开始会跑步,成为大学棒球队主力,再到参军入伍,来到越南参加越战,他所展现的,并不是英雄般的勇猛与智慧,反而是最纯朴最原始的善良。

  阿甘很傻,很多时候甚至常把妈妈的话挂在嘴边。他不懂别人口中的讽刺语言,每次都信以为真,认真地跟对方解释,结果却是被人笑作是傻子。他在橄榄球队时,不懂整个比赛究竟在干什么,只知道别人一叫他跑,他就跑,叫他停他就停。他在森林里抱起中尉往外跑时,中尉一再说放下他,不要管他,他不懂,他懂的只是要救他。他喜欢和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珍妮,在越南时,每天给她写了无数封信,结果却是通通退回来,查无此人。

  阿甘很真,甚至到不顾一切。为了朋友,他不惜一次次地闯进枪林弹雨的森林,只为了把他的好朋友布巴救出来。在巴布死了之后,他立志有了钱一定买个虾船,实现布巴的愿望,在丹中尉嘲笑他时,他会认真地说,承诺就是承诺。

  他喜欢珍妮,看到她受到伤害,他便义不容辞地冲上前去想帮她脱离危难,当然有些时候是帮倒忙,但他永远不能容忍她受到伤害。甚至为了珍妮,他可以把象征着军人无上荣誉的勋章送给她,只因为她是他的女孩。

  他可以在丹中尉羞辱他之后,心安理的送丹中尉回家,并和他度过圣诞和新年。

  阿甘很直,他敢作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在学校里因有黑人上课而警戒森严时,他会冲出人群给黑人同学捡起掉下的东西;在肯尼迪总统接见,问自己参加橄榄球队的感受时,说自己想尿尿;在总统授予勋章开玩笑地说想看他的伤时,直接脱下裤子给他看屁股上的枪伤。

  阿甘就是那么地善良,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当他发现他可以跑的时候,他便不停地跑下去;他可以不以为意地跟别人讲述他传奇的一生,还有他富贵的背景;他甚至不在乎别人看起来荣幸万分的总统接见,只是用一种“哦,又去了一次”的语气形容他第三次受到总统接见。也是因为他的傻,使他少了那份世俗的负重,也使身边的人不禁被他的傻所打动,在妓女说阿甘是傻子的时候,丹中尉大声地说,不许说他是傻子,气愤地把她们赶走。也对啊,阿甘的妈妈说过,只有做蠢事的才是蠢人。

  其实,他并不想当英雄,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英雄,在橄榄球队,在军队里,在战争中,甚至在乒乓球台上。有人说阿甘是傻子,甚至丹中尉不敢相信国家会把这样的荣誉给一个白痴,但事实就是这样,阿甘这样一个有缺陷的人,不仅在战争中救了很多人的命,更因为出色的乒乓球技,代表国家去中国参加乒乓球赛,众所周知,这次的友谊赛是中国和美国开启外交桥梁的破冰之旅。

  这部片巧妙地将美国几个重大事件串到一起,如肯尼迪遇刺、越战、美乒乓球队访华、水门事件等,把阿甘融入事件中,成为见证者,并以阿甘的角度来看这些事件,少了一份政治色彩,多了一份单纯和简单。阿甘并不是最聪明的,但他却用阿甘精神鼓舞着人们,使很多人致富。

  正是因为他的简单,所以他快乐,当人有了欲望时,就会变的贪得无厌,像丹中尉,像珍妮。当然阿甘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单纯和质朴,也是因为他有一个成功的母亲,是她始终告诉阿甘,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她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会尝到什么。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you're gonna get."这句话是每一个喜欢《阿甘正传》的人都能背出的一句话,他的中文意思是: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这是阿甘的妈妈曾经说过的话,其实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我觉得影片中不断的在向观众讲述不同的人生来证明这句话。

  阿甘很傻,傻得只会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问,他到底想跑到何处?汤姆汉克斯把阿甘的形象饰演的入木三分,傻傻大背头,一身略显滑稽的西装,脸上永远是那副木讷而又傻傻的表情。他以在此片中的表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这已是他连续获得的第二个影帝金像。《阿甘正传》的成功,也使汤姆·汉克斯成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对汤姆·汉克斯来说,那两年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为幸运的一段日子。

  我们比阿甘要聪明,我们智商不会只有75.但我们又比阿甘傻,阿甘傻得只会不停地跑,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而我们却总是抱怨着抱怨那,但却一步也不往前迈。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跑或走,去欣赏,去享受生命中得点点滴滴,起起落落。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有另一扇门为你打开,我深信不疑。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用他单纯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知道得少,反而有收获,知道得多,反而会迷惑„„所以单纯的人容易成功!阿甘善于把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化,简单单纯到了只剩下直奔成功。聪明反被聪明误,再聪明的人都无法完全认清世间万象,运转再快的头脑,也跟不上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生活他没有太大的野心,仅仅只是尽力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一心一意的他也获得了成功。

  人生短短数十载,稍纵即逝而又变幻莫测,但只要有颗象阿甘一样善良,勇敢,诚信,有情有义的心,那样的人生最终注定灿烂辉煌,至少是无悔的!阿甘的一生中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会引导你去羡慕他,你只会欣赏和阿甘一起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个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爱才是真实的!生命的延续!

  阿甘的一生是传奇的!看了很多次每次看了都好感动!阿甘的坚持是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所以他的淳朴执着造就了他的幸福人生!最后他和他的儿子一起等校车的画面正是生命延续的表现人生就像那片飘起的羽毛起起落落!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