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电影《城南旧事》观后感影评(精选12篇)

城南旧事观后感

  《城南旧事》观后感1

  小学的时候,语文书后面有推荐书目,有一本是《城南旧事》——那是老师强烈推荐我们看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一种氤氲的旧日气息扑面而来,在漫天的尘埃里,悠悠然荡入几十年前的北京城。那时车马很远,书信很慢,是我们已丧失殆尽的优雅岁月。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我们拨开时代的浓雾,看见童真的英子,还有她身边纯澈的朋友家人。在孩童的眼里,怎样的世界都是美好的、干净的。1983年,《城南旧事》被改编成了电影,毫不夸张地说,这几乎是改编电影里最成功的之一。读书时想象的情形被导演情景再现了,用极其温柔的叙事娓娓动听地展开了旧日的故事。还有那个聪慧伶俐又善解人意的英子也被小演员演得惟妙惟肖。电影笼罩着散不尽的哀愁,浓烈的相思,采用串联的方式,把途经英子生命的过客都联系在一起。经历了这些,她也终究成长为一个大孩子。其他电影里挖空心思去追求的戏剧性在本片中毫无体现,没有一波三折,没有波澜起伏,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之路:有的人会来,有的人会走,那些过客只会陪你一段路,还有很多很多是自个儿要独自走完的。

  再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仿佛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在驴子的铃铛声中,在佣人的告别声中,在冬日北京的暖阳中,我们的英子怀着无限的眷念,一步一步离开了她铭记终生的故乡。而静止的祥和的北平也被留在了她的回忆里。

  《城南旧事》观后感2

  在这部《城南旧事》中,所有的人都很善良,无论是小偷、疯子还是保姆,其中总是可以看到阳光和光明,有时,一点也感觉不到旧社会的黑暗,然而难过的地方总是有的。那个疯子本来是个好人,因为丈夫是进步大学生,被政府抓走了,自己的女儿也下落不明,于是就疯了,其他人都怕她,虽然她最后找到了女儿,又打听到了丈夫的消息,一家人就要团聚时,却和女儿一起被火车撞死了。那个小偷偷东西,也是为供弟弟读书,最终弟弟拿到了小学文凭,兄弟俩非常高兴,弟弟不知道哥哥为他偷东西,结果第二天,哥哥就被警察抓走了。这两个人,一个疯子,一个小偷,都可怜的是,在幸福离他们这么近时,他们却都永远得不到了。宋妈也是个尽职尽责的保姆,在林家赚得的工钱全寄回乡下的家里,这一年,她正想回去看自己的孩子时,却得知儿子掉河里淹死了,女儿也被卖了,家里的孩子全没了,一家团聚的幸福也没了。主人公目睹了所有的事,最后父亲也积劳成疾而死,一家人又将迁往台湾,在父亲的墓上和宋妈告别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幸福也就在快到来时,破灭了,幼小天真的主人公在看到这一切后,也就长大了。

  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因此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悲哀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但是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虽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但是作者透过正面的描述和反面的烘托,把每个人物的样貌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盈盈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生,藏在草堆里的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散发着芬芳的书,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正因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正因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凄美的歌声萦绕在耳畔,我轻声问自己:可曾记得那时的完美时光?可曾记得那时的天真梦想?可曾记得那时的真挚约定?城南一角,仍有回忆在感伤……

  我的童年,没有门前澄澈的小溪,没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没有夏日老树的荫蔽,也没有金秋丰硕的果实。似乎没有什么可回忆的。直到我看了《城南旧事》。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暖意。正因这样精致的东西已少见,这样的温厚淳和,这样的纯净淡泊,这样的弥久恒馨……

  看《城南旧事》,心变得空灵舒畅,说不上感动,但却已深深地怀念。

  《城南旧事》观后感3

  吴贻弓拍摄的影片从数量上并不多,但一部《城南旧事》就足以证明吴贻弓是一位优秀的导演。《城南旧事》从一诞生便备受关注,如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三届评选委员会“在评选最佳故事片奖的过程中,评委们一致称赞《城南旧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它以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我国20年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表现得意境深邃、富有韵味”;在1985年,中国电影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共44万字,这在同期的电影中是少见的;在2005年中国百年电影系列活动中,《城南旧事》曾经出现了“三场放完了还不行,后来电影节组委会又来商量,说能不能破例再给他们放一场,后来这个片子在那个电影节上放四场,看的人还是很多。到最后的时候,走廊上什么,台阶上都坐满了。”如此看来,电影《城南旧事》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使不同时代的观众如此迷恋呢?我们认为,这与其对别离这种人生存在的永恒方式的诗意呈现有着莫大的关联。

  一

  别离主题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性和普遍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别离的过程,别离构成了人生存在的永恒方式。作为反映社会和人生的文学,对别离自然也就有着更多的表现,甚至由此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母题之一,彰显了古人对人的生存困厄无法超越的哲学反思。这样的一条脉络,可以说从《诗经》一直绵延至今。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屈原的“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显示了中国早期文学中的对别离主题的关注和表现。如果说《诗经》中的别离还带有更多的情感意味的话,那么,屈原对别离的认识,则带有思辨性的色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对别离的认识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中,而且还体现在深刻的理性认知中。如在《古诗十九首》中对别离的生动书写,就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于江淹的《别赋》,则认为“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也因此显示了古人对别离的深刻认知。

  在唐诗中,别离主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这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那样:“唐人好诗,多是征戎、乡旅、迁谪、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在宋词中,“对别离主题的表现却似乎更为执着,也更为深刻。从开宗立派的词坛巨。至独树一帜的词苑名家,无不‘刻意伤春复伤别’,在别离文学的园地里开拓和耕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宋代词人都与别离主题有着不解之缘!”在元杂剧中,别离主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在明清小说中,对别离主题的书写依然构成了文学最为基本的母题之一。典型的如《红楼梦》,其本身便是“别离”的“寓言化”呈现。《红楼梦》在结尾中写道:“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便把别离的况味升华到了哲学的高度。

  及至清末民初,表现别离主题的诗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社会的深刻转型使得人们的“离情别绪”尤为突出。其中,电影《城南旧事》中的《送别》一词,就是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李叔同创作的。李叔同作为一个既亲炙中国文学熏染、又有过留洋体验的知识分子,其创作的歌词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神韵,又有时代的精神,《送别》便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送别》在1920年代到1940年代里,一直作为“学堂乐歌”被学生们所传唱。其中的“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远山”等众多的意象,一方面把中国传统诗词中的“别离”况味渲染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还标示出业已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如此一来,充盈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不仅有“别离”的影像,而且还有直接的“言语诉说”和“音乐表白”。这就使得电影《城南旧事》较好地承继并发扬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别离”主题。

  然而,对于这一点,却为很多评论者一笔带过,缺少深入的发掘。这一方面缘于人们忽视了吴贻弓拍摄电影时的自我表白:“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和摄制组的同志们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原作者实际上通篇只写了两个字,就是‘别离’。主人公和那些相继出现的人物一个个认识了,又离别了,直至最后‘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另一方面,人们也没有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完成对别离主题的重新认知与深刻感悟。这不能不限制我们对电影《城南旧事》的艺术魅力解读所达到的深度。

  二

  电影《城南旧事》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恰好在于其别离主题基本上囊括了别离所具有的所有意蕴,从而使之达到了对不同生存境遇下的别离主题的符号化表现。具体来说,《城南旧事》中的别离主题在电影中起码就具有以下三种基本蕴义。

  其一是电影主人公英子对那些生活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别离。这里的别离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物理空间上的别离,二是超物理空间上的生死别离。人的生存,无疑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下进行的,不同的人对物理空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其既具有某些独特性,更具有某些共通性,这由此构成了人的生存空间的重叠,即人在同一的物理空间上的相逢与相处,但人因其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不同,又最终使得这样的重叠逐渐地分离开来,最终居于不同的空间中。如此一来,空间上的别离就具有了无法更移的必然性。显然,正是别离的必然性,使得人人都具有了对空间分离的相似感受。在《城南旧事》中,英子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分离,就清晰地标示出了别离的这种无法变更的必然性。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等的分离,就把人生的存在方式的空间分离清晰地凸显了出来,这样的串珠式的结构方式既串连起英子三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也清晰地传达出了人生别离的无可抗拒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深的无奈感。这种无奈的况味,在英子与乳母宋妈的分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英子用充满无奈的眼神望着在空间上渐行渐远的宋妈时,吴贻弓把人生在空间上的别离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

  人的生命,无疑是一个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凋零的过程,这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死亡更具有恒久性。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点,是一个无法逆向运行的过程,因此,其恒久性也就具有了必然性。生命从鲜活的存在到冰冷的死亡,从生命承载体来说,既是和世界的别离,也是苟活者和逝者的别离。这样的一种人生法则,在《城南旧事》中获得了清晰地凸显。如果说英子和疯子秀贞的生死别离更多地为空间别离所遮蔽的话,那么,英子和乃父林全文的生死别离,就很清晰地映现了生死别离所具有的况味。在林海音那里,作者用“爸爸的花儿落了”来隐喻乃父的死亡所造成的生死别离,显然,这里的“花儿”不仅指爸爸所养的花儿的凋零,而且还意味着乃父的生命似花儿一样凋零了,进一步凸显了生命嘎然而止所带来的永久别离。因此,英子和爸爸的别离作为一种生死别离,自然也就把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展示了出来。

  当然,英子和爸爸的生死别离,从影片所展现的时间关联上来看,属于已经很久远的“过去”,因此,当英子站在“岁月之尾”来回眸“人生之初”,那些还依稀残存的记忆是和父亲的最后一面以及父亲的墓地,至于当初因为乃父死亡而给其带来的“撕心裂肺”、“天塌地陷”的体验,则一律被消弭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中,这里由此还昭示出了《城南旧事》所要达到的另一种哲理性的宣示:在英子“经过的大事小事也不算少了”之后,在母亲已经回归于死亡的终极形式之后,与爸爸的死亡别离也就被时间之流冲刷地依稀难辨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依稀难辨”将会随着英子作为生命主体的失却而最终化为一种历史的虚无。显示了人生中另一个永恒的存在法则。

  其二是英子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别离。生命作为一个过程,从两个端点来看,固然是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终结的过程,但从生命的运行过程来看,则是一个从无忧无虑、懵懵懂懂的童年到成年的过程,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的成长,也都将经历着童年别离时的无奈。在《城南旧事》中,英子不仅经历了与那些曾生活在身边的人的别离,而且还经历了对童年的别离。如此一来,英子对童年的别离这就把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展现了出来,并使之具有了超越种族和政治的普遍的人性内涵。

  《城南旧事》与其说是带有一定自传性的短篇小说集,不如说是以短篇小说集的形式写就的自传体。在童年的城南记忆里,深潜着时代的风云,隐含着人生的哲理,凸显着时空流转的感喟。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过:“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然而,这样的一种童年记忆,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成为永远的回忆。“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对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如此,对童年的别离也就跨越了种族、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构成了的人生一种“常态”。对此,有人指出:“大凡人性中永恒永动的情感,便当是‘童愁’(无奈何地长大成人后,对垂髫生活的怀恋思绪)和‘乡愁’(无奈何地流落异乡后,对故土风情的怀恋思绪)了。但相比之下,由逝水流年而生发的时间之‘愁’,较之后者的由关山遥隔而发生的空间之‘愁’似更具动人之处,这是因为关山易越而流水不返,‘童愁’普存于社会人人的意象之中。”确实,不管是作为小说的《城南旧事》还是作为电影的《城南旧事》,都成功地把这样的一种人生“常态”下的“童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从而引发接受者的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了感人心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城南旧事》中,童年的别离之所以获得了如此之大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它展现了童年的别离,而且还在于它展现了非常态的童年别离,这就是英子的童年别离是伴随着和爸爸的别离一同完成的,这就使得童年别离具有了更为悲伤的意味。这种情形,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着清晰的彰显。林海音在小说中直接衔接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两个段落,这就在凸显了前面我们所叙及的英子和爸爸的别离之外,还隐含着英子的童年别离。这由此嘎然而止的童年别离,并不是一种正常状态下的自然的童年别离,而是在失却了父亲的庇护后被“遗弃”的别离,这就使别离具有了一种悲剧的意味。

  其三是英子站在台湾的彼岸对曾经生活过的北京的别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1949年以后,“台湾”和“北京”不仅对地理位置具有指代功能,而且还对截然对峙的两种意识形态的具有指代功能。林海音于1960年在台湾诉说着对“北京”的想念,显然在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解读。相对于身居台北的国民党而言,对“北京”的想念不仅隐含着普通的“乡愁”。而且还隐含着“光复大陆”的意志;相对于身居北京的共产党而言,对“北京”的想念不仅隐含着对“故地”无法割舍的牵挂,而且还隐含着“祖国统一”的信念。饶有趣味的是,这两种截然对峙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却在1980年代找寻到了“话语各表”的历史空隙。

  自从1949年大陆完全统一后,中华民国在大陆已经结束;而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无法有效地行使行政职能,由此形成了一个国家内无法互现往来的隔绝状态。因此,“北京”与其说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概念,对北京的别离,也就意味着人生之楫永难抵达的彼岸。正是这永难抵达的彼岸的存在,才在客观上使得别离获得了强化。因此,对别离的北京的“思念”和“走入”既隐含着意识形态的色彩,更显示了人在无法穿越空间之隔时的无奈的生存状态。

  实际上,电影《城南旧事》的拍摄能够得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许可,本身就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诉求。一方面,它体现了大陆对台方略的转变,从当初的武力诉求“解放”台湾,转化当下的“和平统一”。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城南旧事》中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基调,就具有了从情感上对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在这部影片中也不能不糅进更多的体现意识形态话语要求的元素。值得肯定的是,吴贻弓没有把意识形态的话语要求强行地糅合到电影中,而是通过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某些内在诉求融汇于个人化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中,从而使个体的精神诉求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诉求实现了统一。如影片一开始就用“深沉的旁白”标明了“游子”对曾经生活过的“北京”的思念:“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而返观伊明的剧本,则显得过于直白,这就冲淡了生命个体的“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纯净度,使得政治宣教意味过于浓重,如在伊明的片首中,首先映入屏幕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洋,空中黑云滚滚,映入海水中,黑沉沉的浪涛澎湃。星月交辉,海上闪耀着粼粼碧波,歌声起,悲怆而沉寂。”“远隔重洋,远隔重洋,重洋彼岸是我家乡……遥望长空,遥望长空,长空之下我故国……飞雁断,音信绝,故国梦中归,觉来双泪垂”。然后再把镜头移到蜿蜒的长城、前门箭楼。而吴贻弓则顺承着个体精神运行的内在特点,展现了那些岁月的流逝后依然深深地沉淀在个体的内心深处的记忆,即影片开头所展现的童年记忆中的北京独有的民风、民俗、自然风貌等。这些更带有1920年代“北京”色彩的记忆符号,从影片开头的骆驼队伍,到影片结尾的北京外郊坟茔所寄寓的绵绵不断的山脉,都清晰地传达出了“英子”对那些永远逝去的童年记忆和童年情愫的深情回望,使之具有了撼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在《城南旧事》中,有关台湾的元素似乎并不是很多,但从整部影片来看,吴贻弓还是有意识地融汇进了更多的台湾元素,这就较好地宣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要求。如在林海音的原作中关于“大海”的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很喜欢念这课书,我一遍一遍的念,好像躺在船上,又好像睡在云上。我现在已经能够背下来了,妈妈常对爸爸、对宋妈夸我用功,书念得好。”作者在这里根本没有涉及到在哪里看到过海的问题;到了伊明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中,也没有进行更大的“再创造”,只是加上了必要的过渡:“在画片上见过,在电影里也见过。我喜欢海,我念这课文,好像躺在船上,又像睡在云上。我现在已经能够背下来了。”到了吴贻弓的电影中,则变成了“我们从前从老远老远的岛上来,不是要坐轮船过大海吗?”一篇关于“我们看海去”的普通课文,也就承载起了家国大事,凸显了“北京”和“老远老远的岛”之间的内在无法切割的关联。

  在对台湾元素的凸显上,吴贻弓的刻意为之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如贯穿整部影片的《骊歌》,在林海音的原作中,飘落在“天涯海角”的“知交”更注重对“天之涯,地之角”的凸显,而到了吴贻弓的电影中,则注重对“天之涯,海之角”的凸显。这里的一字之差,宣示的是对被海峡切割开来的台湾元素的特别凸显。在对台湾元素的凸显中,最为直白的还是电影结尾时北京郊区的“台湾义地”。北京郊区的“台湾义地”和“苗栗林公全文之墓”影像,不仅缝合了处于不同时空下的“北京”和“台湾”在地域和历史上内在关联,而且还通过“苗栗”民族身份的凸显,完成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理念的特别凸显,显示了导演吴贻弓把“家国大事”的宏观叙事和个体体验完美糅合的匠心所在。因此,吴贻弓对台湾元素的凸显以及对前面所提及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遮蔽,就使得大陆的“和平统一”诉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当然,在1980年代思想解放处于发展的特定氛围中,吴贻弓也注重通过对1920年代“旧中国”的影像表现,凸显了秀贞、小偷以及宋妈的人生悲剧,显示了“旧中国”存在的非合理性。这样一来,秀贞所爱恋的爱人思康也就从林海音笔下的“准是让他妈给扣住了”,转化为吴贻弓影像下的“学生被抓走”,“是死是活那有谁知道”;在“出红差”的影像中,林海音则平行地叙述枪毙的人:“这一阵子枪毙的人真多。除了土匪强盗以外,还有闹革命的男女学生”,到了吴贻弓的影像中,则把了“土匪强盗”遮蔽了起来,突出的“都是学生”,显示了“旧社会”存在的非合理性,这一方面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诉求,同时还证明了“新中国”存在合理性。如此一来,吴贻弓在电影中所强化的“别离”就不仅仅是生命个体所经历的“别离”,而且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已经“腐化堕落”的意识形态的“别离”。

  三

  吴贻弓正是基于《城南旧事》的别离主题完成了对电影语言的变革,使电影中的深刻思想和恰当的电影语言完美地融汇在一起,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

  首先,电影《城南旧事》注重对“对比和重复功能”的使用,这不仅基于对人的“情感重复”,而且还基于中国古典诗歌表现手法。《城南旧事》三个主要故事之间本来没有互相间的因果联系,但“重复的艺术”则把这看似没有内在因果联系的故事,统一于“离别”的主题之下。吴贻弓对此曾说过,“我们至少在表现形式上抓住了‘艺术的重复’这个重要的手段”,影片为此采用了“景的重复”、“音乐的和音响的重复”、“节奏的重复”和“叙述上的重复”等艺术手法。具体来说,这里的“艺术的重复”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艺术的重复”是对人的“情感重复”的真实折射。对情感高度丰富细腻的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别离”是最值得人们“重复”的一种活动。这主要是由“别离”的特点所决定的。“别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既有的情感认同和当下“星转斗移”的时空和对象的错位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的精神活动。一方面,既有的情感认同并没有随着已逝的一切而自然地消失,它还以记忆的形式萦绕在人的心头,使人无法挥之即去,这本身就具有重复的特点;另一方面,当下的时空和对象已经“物非人非”,既有的情感记忆无法实现当初既有的记忆的对象化。这正如希腊哲人所说的,人无法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情感记忆的特点恰好是对踏入河流时那独有一次的记忆。这样的话,人的记忆“重复”的动力正是来自情感记忆无法对象化。因此,《城南旧事》的别离主题便决定了其“重复的艺术”使用的某种必然性和客观性。

  其二,“重复的艺术”正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成功借鉴。吴贻弓“时空复现的叙事策略”固然凸显了“内心体验和个人化情绪”,但这样的“内心体验和个人化情绪”又是植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沃土。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重复的艺术”一直被当作一种最重要的表现手法。这主要是由情感律动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在对别离的主题把握中,已经变化了现实境遇与依然被记忆且被这记忆惯性驱动的情感无法对象化,促使人们对别离有着特别的感知。这就使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有关别离主题的书写,便很重视“重复的艺术”。

  在电影《城南旧事》中,“重复的艺术”与其对重复的节奏的把握是分不开的。在节奏上,导演把影片当作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对此,导演形象地比喻道:“有一片叶子飘零到水面上,随着流水慢慢地往下淌,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水草,叶子被挡住了,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旋涡,叶子在水面打转转来,终于又淌了下去,顺水淌了下去……”。显然,这比喻道出了《城南旧事》在整个叙事的节奏上的重复性特征,同时,这样的节奏又从另一个向度上把生活既有的不疾不缓的状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了对生活概括的哲学深度。

  其次,电影《城南旧事》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具体意象的借鉴。中国古典诗词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表情达意的意象体系。而《城南旧事》正是基于对“别离”主题的把握,再加上其所使用的主题歌《骊歌》也是用中国古典诗词的这一套意象体系来表现的,这就使得《城南旧事》无可避免地借鉴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体系。因此,《城南旧事》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艺术突破,与其说是对世界现代电影手法的借鉴,不如说是对中国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镜鉴。在《城南旧事》中,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借鉴主要体现在“草”、“长亭”、“远山”、“秋天”、“枫叶”等意象上。本文主要就“草”作一简单分析。

  “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作为体现“别离”主题的重要意象经常被诗人们所使用。在诗人的眼中,“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电影《城南旧事》中也大量地借鉴了“草”这一意象。如在电影的开头,作者把摄影机对准了北京香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就是“草”。导演在此把“别离”后的思念倾诉之“意”与摇曳的“草”之“象”有机地融汇在一起,达到了“意”“象”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吴贻弓不仅把“草”当作凸显别离主题的背景,而且还把“草”当作人物活动的直接场景,使得人物的命运和草的枯荣相得益彰。如在“小偷”一场戏中,吴贻弓就把人物的活动舞台置于草丛之中,使衰败院落中荒芜的“草丛”和人的命运悲剧相互辉映。至于影片的结尾,在英子望着宋妈渐行渐远的身影一组镜头时,摇曳的“草”和暮秋时节的“离别”相互激活,渲染了中国古典诗词中那种意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不仅如此,导演还有意识地给英子的眼睛一个近景和特写,并且没有让别离的伤感泪水挂在人物的脸上,正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欲说还休”后“无处话凄凉”的独特手法相切合,使得离情别绪和其发生的境遇达到了和谐统一。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江淹在《别赋》中对别离的想象性描述相吻合:“风萧萧兮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我们如果把“舟凝滞于水滨”删除的话,简直可以把《城南旧事》中最后的别离看作对江淹笔下的影像化呈现。

  当然,导演不仅重视使用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常用意象,而且还善于通过那些能够体现儿童特点的生活场景的影像化表现,完成了对别离主题的凸显。自然,这也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营构范畴之列的。在影片《城南旧事》中,导演把北京特定地域下的那些能够表现儿童成长的共同记忆,如藤箱里的小油鸡、屋檐下的夜雨、悠闲的秋千和轻快的儿歌,以及英子和妞儿荡秋千时的童年欢乐,英子和妞儿手中捧着小油鸡时显露出来的无限遐想的神情,都使观众既有的儿童记忆和观照电影时产生的情感达到了相互激活,从而使“别离”主题直抵观众的心底。这正如导演所说的那样:“很难设想,如果没了小油鸡、小秋千,观众只会凭妞儿的伤痕同情她;很难设想,没有写信,唱儿歌,喂药,送丈夫等等,观众只会凭宋妈失去儿女同情她。感染力的能量,是靠一系列原先看来并不‘重要’的形象信息自然积累之后,才在关键时刻得以顺利释放出来。”《城南旧事》正是把诗歌中所追求的意境营构和具体的电影细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并在“信息自然积累”之中完成了对其主题的表现和升华。

  总的来说,影片《城南旧事》成功地把小说中的内在韵味外化了出来,甚至其电影语言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文学作品。这与吴贻弓对文学作品的透彻理解和对电影语言的成功使用有着极大的关联。吴贻弓在执导《城南旧事》时,已经是人到中年,期间,他所经历的大事小事也不少了,但那些美好的往事,却永驻其心间。对此,吴贻弓曾这样说过:“我们这批导演有很浓郁的理想色彩。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乃至自己的青春年华总不会轻易忘却,常常在创作过程中闪现……包括我在拍《城南旧事》时,大概多多少少、直接或间接地在影片里倾注了自己的理想色彩和美好希望。尽管我们也尝到了‘十年浩劫’的腥风血雨,但50年代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心、人与人的关系、诚挚的追求、生活价值的赢取、青年浪漫主义的色彩等等,这种‘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积极向上的参照体系,总不肯在心里泯灭。”正标明了吴贻弓对别离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既有物理空间的别离,也有生死别离;既有童年别离也有站在大陆对向往的宝岛的别离。因此,吴贻弓和林海音的生活道路和人生遭际上尽管内容差异非常大,但从其外在形式以及由此形式所包蕴的“本质”来讲,又具有极大的同构性。因此,当我们把这种如此清纯的童年情感和那“腥风血雨”成年体味联系在一起时,还会发现,《城南旧事》通过不在场的方式,完成了对人性沦丧和异化的对抗和消解。当历史和岁月把一切都收藏在它那阔达的怀抱里的时候,人生中所有的蝇营狗苟,所有的勾心斗角,所有的功名利禄,为人生永恒的生存方式别离所取代,被千百年来郁郁葱葱中带有凄美的青山所遮蔽。由此看来,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不仅实现了从宏大的革命叙事向微观的个体叙述的转变,而且还通过对别离这种人生永恒的生存方式的凸现,超越具体历史情景的局限,具有了时间上更久远、空间上更辽阔的意义和价值。

  《城南旧事》观后感4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可真是部老片,一听这滋啦滋啦的噪音,就知道是老胶片,当年这片子上映的时候,各位八零九零后的朋友们,好多还没出生呢。

  这部片子,就是1983年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

  这部电影,是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式短篇小说集改编的。原著里有六个故事,导演吴贻弓和编剧伊明咔咔删去了其中的两个,又把剩下四个穿插在了一起,变成一组故事。这就拍成了一部由老北京普通人三段儿生活片段组成的故事片。

  《城南旧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跟小说作者一样,姓林,小名儿叫英子。原籍是台湾苗栗,可她从小就已随着爸妈飘洋过海,来到了北京。她的童年,是在风筝、鸽哨、冰糖葫芦和驴打滚的陪伴下度过的。

  当时正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地上正经历着此前数千年中都没有经历过的风云变幻,军阀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进步势力则在夹缝中艰难地谋求着华夏民族的进步,许许多多的新观念、新思想正从各个角度冲击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但老北京的胡同里,普通住家的日子,还是颇为安详温馨的。小英子每天的主要任务,上学、回家、陪奶妈买菜,以及最重要的——玩儿。

  爸妈是慈祥的;把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宋妈,虽说嘴巴罗嗦了点,可是大大的好人。但是对小英子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老把自己当小孩儿。

  在大人们看来,小孩儿嘛总是不大懂事的,每天除了吃睡之外,就是瞎淘气罢了。所以爸妈虽然慈爱,对小英子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的,但一天到晚总是“你饿不饿啊,累不累啊,谁欺负你啦”之类的,没太关注英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情感上又经历了些什么。

  况且在他们看来,小孩儿也不该知道太多事儿,时候还没到嘛。所以英子偶尔听听大人聊天,还会挨宋妈的批评,“又听事儿,你!”有事儿想问妈妈,也会惹来一顿说,“你这东问西问的,还睡不睡了啊?”这让小英子有点气闷,也有点不服。

  每当生活里边出现了愿意把她当大人看的人,英子就特别喜欢他们。只不过,英子认识的这几个朋友,都有点特殊,所以才有了能拍成电影的故事。

  从情感内核上讲,前两个故事其实差不多。

  在《城南旧事》第一段故事里,英子的朋友是个年轻的女人,叫秀贞。

  秀贞的爹是胡同里惠安馆的长班,秀贞就在会馆里帮忙做事。后来,秀贞和会馆里住的一个大学生相爱,还怀了孕。情郎是个进步学生,被当局抓走枪毙了。孩子生下来,又被秀贞父母遗弃在齐化门底下。秀贞受不了这样双重的打击,疯掉了。这样的境况,加上“未婚生子”的背景故事,可想而知成人世界里对这个女子的态度。大家一方面鄙视她、害怕她,不让小孩儿们和她接触;另一方面,却也用她的故事充当着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谈资。

  在成人的世界里,秀贞被贴上了两个标签。

  首先是疯子,“惠安馆”里的疯子。如果稍有兴趣,再一打听,那她就有是个“失贞的女人”。正是这两条,让秀贞失去了与任何成年人平等交流的可能。所以当林英子进入到她的世界之后,秀贞愉快的接纳了她,还把自己的感情、心事,说给英子听。这给了英子在正常人的世界里从来不曾获得的。

  所以啊英子喜欢秀贞,也同情秀贞。一个每天打扮得干干净净,穿着旗袍、模样秀美、身材婀娜的漂亮姑娘,既没有满地捡吃的,也没有无缘无故地打人骂人,怎么就是疯子呢?是个伤心可怜的人罢了啊。所以英子愿意和秀贞玩儿。当秀贞求她帮自己找丢了的女儿时,英子也真心实意的去帮忙。

  可北京城那么大,一个丢了七八年的孩子,到哪儿去找呢?无巧不成书吧。英子家旁边的胡同里,也住着个小姑娘,叫妞儿。经常和英子一起玩儿,可爱极了。

  可是妞儿老挨她爸妈的打。问她为什么挨打,不肯说。课终于有一天,妞儿从爸妈的身边跑出来了。

  她告诉英子,自己不是爹妈亲生的,是打齐化门那儿捡来的。

  诶,这让英子想起了秀贞。而妞儿的脖子后头,也正有秀贞女儿独有的记号——一块指甲盖儿大的青记!英子就带病冒雨领着妞儿去和亲妈相认。秀贞太激动了,妞儿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

  秀贞决定连夜离开北京,去天津,大约是为了躲开妞儿的养父母,英子不舍,跟着俩人在大雨里跑了好久,终于昏倒在路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医院里了。

  秀贞母女之后的命运如何?原著小说里写的,英子醒过来的时候,母亲和奶妈正在谈论这事儿,俩人已经被火车轧死了。《城南旧事》的导演吴贻弓,大约是觉得这个事儿 还是不让英子知道为好,所以在电影里没有明说,只是用卖报人的叫喊草草带过,说铁道边发现了一对母女的尸首。

  这个故事里写的,是英子人生中第一段正式的友情。然而对于当时中国的时事也多有暗示。妞儿的生父,作为进步学生而被枪毙了。电影里也多次出现了大街上出红差杀人的镜头;甚至英子的父亲林先生,也经常给那些“了不起的新青年们”以资助。温情平缓的叙事之下,其实是有大时代的脉搏在跃动的。实际上,这种手法也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始终。

  《城南旧事》观后感5

  简介

  20年代末,家住北京城南的六岁小姑娘林英子与经常呆呆站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疯”女人秀贞成为朋友。秀贞年轻时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秀贞十分同情,并偶然找到了秀贞离散六年的女儿妞儿,但不久后,母女俩被火车碾死。

  搬家后,英子又在附近荒园中认识了为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偷东西的年轻人。英子认为他很善良,但不久后巡警抓走了这个年轻人,使英子非常难过。

  九岁那年,英子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淹死、女儿被卖掉的事情后,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反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病逝,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离开北京,同时,带着种种疑惑离开了自己的童年。

  影评

  《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观众重温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魏楚豫评)。

  《城南旧事》就仿若是一本古色古香的名著,虽然它在今日看来已然稍显老旧,但电影的每一帧都将本自经典的文字变作了光影的艺术,透过孩子视角的展开,童年记忆中淡淡的哀愁构筑了电影特有的底蕴,质朴的温情使人真正走进了主人公英子的童年,而那关乎离别的隐痛与《送别》这首歌的契合,给让人如此难忘,令人每每回想起这一佳作,“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悠扬的旋律便涌上心头。

  《城南旧事》观后感6

  记事以后,长大之前日子,叫做童年。我的童年,是外婆的膝盖和夜晚的星星月亮,是月季花上的虫儿和外公的竹镊子;是柳树下挖知了,爬上高垛子摘到树枝上的柿子。对我而言,那是最快乐和难以忘怀的。

  《城南旧事》讲述了小英子在北京南城生活的一段童年经历,风物虽不同,然而当我们回望,怀恋却不会不同。

  随着阵阵驼铃和“长亭外、古道边...”的曲子,一幅正宗老北京社会风貌徐徐展开:骆驼队、井窝子、话匣子、换绿盆、换火柴、油酱店...小英子和家人搬到了从台湾搬到北京胡同。

  活泼可爱的小英子被疯女人秀贞错认为是自己失踪的女儿小桂子,她不害怕秀贞,反而常常来看望她、听她说话,知道了小桂子父亲思康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杀,秀贞正是在双重打击下才疯的。英子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小伙伴儿妞儿被毒打逃了出来,她偷听父母对话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她要找回亲生父母。英子偶然发现她身上胎记和小桂子一样,冒雨带她前去和秀贞母女相认。

  搬到厂甸之后英子在荒草丛生的废弃院子里认识了小偷,为了供弟弟上学他不得已才偷窃。英子没有把他当坏人,却在无意之中暴露了小偷的信息导致他被抓捕。

  朝夕相处、精心照顾英子和弟弟的保姆宋妈,得知自己儿子早已死去,女儿被丈夫卖掉了的真相,痛苦无奈,权衡劝说之下,她决定离开英子一家返乡。

  与疯子、小偷、妞、宋妈相处的点滴中,小英子像个百灵鸟,像个小精灵,她善良好奇,给她们带来欢乐、慰藉。

  对于悲剧小英子还浑然未知,她本能地为别人的伤心而落泪。孩子纯真的视角过滤掉了沉痛,眼泪是时代的阵痛和忧伤。

  这不单是一个孩子的童年,还有裹挟在历史中的一代命运,老北京人文社会风貌的变迁。

  很多东西她还不懂,不懂宋妈为什么不自己带孩子?为什么到她家当老妈子?为什么她赚的钱又给别人去?

  或许不懂才好,不懂的时候是最快乐、最挚诚纯粹的时候,也最打动人。

  就像秀贞问:“我是个疯子吗?”

  英子告诉她“我喜欢你。”

  小偷问:“我是个坏人吗?”

  英子说:“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每个故事结束,便会响起那首熟悉的旋律“长亭外,古道边... ...”

  父亲接着也离世了,小英子的童年也仿佛一下子结束了。

  送别了身边的人、事,小英子也送别了自己的童年。

  《城南旧事》观后感7

  叮当叮当——那是什么?哦,骆驼队来了,停在英子家门口。傻傻的英子站在一只骆驼前,边看它咀嚼边学着,嘴巴也一动一动的,歪着头,半眯着眼,还挺津津有味呢!台下,同学们一阵骚动,我们都在内心笑,笑英子的幼稚滑稽,笑英子的天真可爱。影片就从这一幕开始。

  (一)熟识秀贞

  第一次看到秀贞,英子却在拥抱秀贞的那一刻被宋妈领回了家。英子一步一回头,秀贞也含情脉脉地望着她。渐渐地,趁着玩的当儿,英子也喜爱秀贞。英子是一位胆大细心的孩子,明知秀贞是疯子,还与她接近。在秀贞哭的时候安慰她。在秀贞口里,英子得知秀贞变疯的原因,秀贞的心上人是进步的北方大学生,被警-察抓走下落不明,他们的孩子小桂子出生就被人偷偷扔掉。小英子同情秀贞,就同意帮忙她寻找小桂子。

  (二)雨夜送别

  当小英子得知“小桂子”就是朝夕相处的玩伴“妞儿”时,她立刻让妞儿和秀贞这对母女团聚。这是孩子一颗火热的心,英子多么乐于助人!在看到秀贞与妞儿团聚拥抱的那一刻,英子笑了,笑得甜甜的——那是帮忙了两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得到的快乐的。但是,她们与英子离别得太快。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远景的镜头画面之后,英子望着她们的背影晕倒了。大雨中,画外传来了卖报人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这对于幼小的英子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因此英子病倒了。这含蓄的手法十分耐人寻味。

  (三)结识“小偷”

  在荒草原里,小英子遇见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萦绕在他俩头上的乌鸦的嘶鸣和噪声似乎就暗示着宿命的杯具。“奔窝窝头供弟弟上学,我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小偷是好人!但现实社会却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偷盗别人钱财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有一个细节,我注意到:当小偷在被警-察抓走之后,与英子对视了几秒钟,然后意味深长又无奈地离去——他是多么期望再多看这完美的世界,看这可爱的小姑娘一眼,但黑暗的社会让一个好人硬生生地逼成了坏人!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伤感!

  (四)家人离去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的一方石碑。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忧伤。之后,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回家乡去了。这时,英子趴在马车后座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生活的家园和精神巢穴。随着马蹄声的渐行渐远,影片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意味。

  第一次观看《城南旧事》,就被里面的情节感染了。我喜爱小英子歪着头,半眯着眼的可爱的模样和她那双会说话会提问的大眼睛,喜爱那首触人心弦而又忧伤的送别歌。林-海音的童年是一首淡雅忧郁的诗,含而不露,含而不伤。而影片里透出的却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相思……。

  《城南旧事》观后感8

  小时候看过电影<城南旧事>是以一个小姑娘的心里去看的,就像小主人公英子。在英子的眼里,成人的世界充满迷惑与不解。那时看完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前天看完小说版<城南旧事>,很难得,作者写这篇小说时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是她始终怀着一颗孩子似的心,因此能写出这么优秀的耐人寻味的作品。我以一个妈妈的心态感悟到,教育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原因的,他们透过这些行动了解和感知世界,因此,如果有一个时期孩子突然变得喜爱什么或者厌恶什么,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只好好陪伴就能够,如果他们需要我们帮忙自然会告诉我们,如果想自己挑战自己,我们也不必伸出手帮忙。此刻就一个孩子,我们表现的过于紧张了,眼睛紧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猜测孩子的想法,很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作为孩童时的心态,因而越看孩子的有时就越明白不了。这就构成了对立,或许能够说是代沟。孩子们经常会说,大人们真个性!是的,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变得这么神经兮兮的样貌!我只期望自己和孩子的差距能小一点,我发奋持续着那一点点童心,我期望自己能明白孩子的想法,期望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城南旧事》观后感9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明白《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城南旧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小英子记叙了自己在北京度过的童年时光:她结识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做朋友,其实她并不疯,只是正因丈夫回老家没有回来,孩子又被他妈送人了,因此悲哀过度。而小英子呢,帮秀贞找到了孩子,但母女俩在回老家的途中双双丧命在火车轮下;小英子而后又结识了一位小偷,他并不坏,只是为了供成绩优异的弟弟上学才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的,但小英子不留意说漏了嘴,让便衣把他抓了个正着,使他锒铛入狱。最后,爸爸正因革命户外操劳过度,撒手人寰,宋妈也被她的丈夫接回了家英子从此长大了。

  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电影的结尾,父亲去世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就在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七次枫叶的变换,配着悲伤的音乐,代表着时刻一次次的变迁。宋妈走了,小英子也走了,宋妈骑在毛驴上,英子跪在马车上,扭着头,彼此不舍的望着,直至化作模糊的一点,消失在一片悲哀之中。

  家人走了,英子父亲的墓并没有冷清,有不少当代进步青年来主动吊唁父亲,在父亲的坟头放上一束花,再郑重的鞠三躬,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敬与怀念。可见,当时小英子父亲的信仰与地位,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英子的父亲只能暗暗地帮忙热血青年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直至病死。

  电影中小偷的主角也让我记忆深刻,那个人(书中代之小偷)在弟弟的毕业典礼上高高兴兴地抚摸着弟弟的头,一副很满足的样貌,弟弟却不知道哥哥供他读书的钱是偷来的。那个人告诉小英子,让她好好学习,不好像自己那样没出息,要干这样的勾当才供得起弟弟读书。其实,从此看出了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学习是为自己而学,并不是为他人而学

  电影看完了,看着眼前划过的演职表,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这时,同桌又哼起了那首《离别歌》,曲调中的悲伤又一次涌上了心头

  《城南旧事》观后感10

  记得着名作家巴尔扎克以前讲过这样一句话:“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由此可见,童年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而在这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部关于童年的电影,它便是作家林海英的着作——城南旧事。

  大家可能已经看过了这一部电影,从中讲述的是英子童年在北京城南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十分感人,打动人心。当然,这一部电影中最能给而留下深刻印象的的任务当然是故事的主人公,英子了。

  英子于二十年代末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她有许多特点,如天真,爱问,善良乐于助人等等。但是在我认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善良和乐于助人。她的被人称为“疯女生”的邻居秀贞是她来到北京城南所交到的第一个朋友。秀贞以前与一位大学生暗中相爱,并且怀了孩子。但是自从大学生回了老家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秀贞的小女儿小桂子也被家人扔到了城墙下,生死不明。当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英子知道以后,就想要帮忙她。在英子知道妞儿的生世和小桂子十分相似,并且发现妞儿脖子上的胎记时,立刻带她去见秀贞,让她们分离多年俩母女团聚。但是在团聚的第二天,她们就不知去向了。

  不但如此,英子还十分同情一位憨厚而善良的小偷,()正因她知道他并非是自愿做带着骂名的小偷的,是正因他要筹齐弟弟的学费,让弟弟上学罢了。但是正因英子的一个失误,将一件证据交给了便衣警察,使得他被巡警抓去,造成了英子童年时的小小悲伤。

  这一部电影讲述了作者英子二十年代末的悲伤与快乐,离别与重逢,能使人悄然落泪,期望大家也能去欣赏这一部电影。

  《城南旧事》观后感11

  在一个春风拂面的下午,我满怀期盼地准备着看《城南旧事》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头就展现了这幅景象——一列骆驼从英子家的小胡同经过,整个胡同都荡漾着清脆的驼铃声,这清脆的驼铃声也飘进了英子的童年。

  开头所述小英子是从台湾迁居过来的。她当然也保留着台湾人民的淳朴、善良。

  这个小胡同有一个专门收留大学生的惠安馆,当时经常有大学生被抓走。门前站着一个女生——素珍,素珍整天叫着“小桂子,小桂子……”。宋妈说素珍疯了,爸爸说素珍傻了,但是善良的英子却经常找她玩。说着说着,素珍把小桂子的事情不由自主挂在嘴边,英子知道了,原来小桂子是她的亲生女儿,之后失踪了,生死未卜。素珍对英子说:“小桂子脖子后面有块胎记,如果找见了,说赶紧让她回家,我不吵她也不骂她。”之后,英子偶然发现整天和她玩的小妞子脖子后有一块胎记,跟素珍描述的一模一样。就把小妞子带回了惠安馆,小妞子便和素珍走了……

  英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爸爸便把英子送去学堂。英子的一篇课文叫《我们去看海》,下课了,一个同学问她:“你看过海吗?”英子说:“好像看见过,我听妈妈说,我是从很远的一个小岛上搬来的。我都分不清海跟天。”放学了,几个男生在踢皮球,英子去捡球,却无意中发现了小偷藏的赃物,之后被暗探发现,把小偷给抓走了。英子至今还愧疚不已。

  一天,德先叔回到了小英子的家。小英子和他弟弟妹妹都烦他,正因他一点也不理孩子,只知道整天呆坐着。英子爸爸妈妈也烦他,整天都要给他做好吃的,之后德先叔和兰姨娘走了。

  小说第五章有个很好玩的名字,“驴打滚儿”,讲的是宋妈的儿子小栓子去世了,但是一向不说,都憋了一两年了,宋妈跟黄板牙骑着毛驴走了。

  英子的爸爸病倒了,一向住着院。小英子今年要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英子想着爸爸就在台下一样,硬着头皮过了毕业典礼。但是,过了不久,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了。英子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什么东西都要懂得珍惜,晚了就再也来不及了。

  《城南旧事》观后感1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城南旧事》。这部影片是被称作台湾祖母届的人物林海音所写,讲述了林海音童年在城南旧事的悲欢离合。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内容是:片中的主人英子五岁时跟随母亲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在这里,小英子认识了许多朋友。而他们又相继离开了她。惠安馆内被称作疯子的姑娘秀贞、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因病去世的爸爸。她们都是教会英子做人的道理的人。

  本片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着特别的理解和看法。她的身上有种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有颗助人为乐的心。有一次,她为了让别人一家团聚,竟然把妈妈的手镯拿去给他们做盘缠,这几乎是一个成年人才有可能做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说起这些,我就会想起我们身边的人。那些人看到别人摔倒在地也不去扶一把,看到别人做坏事也没有及时制止。真为那些人感到脸红。以后首先从我自身做起,让我们共同向影片中的英子学习吧!她那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