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1942》观后感影评(精选14篇)

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影评1

  想起上一次观看1942还是高2的时候,现在快两年了,再来看这部电影依然感到无比的震撼。这种震撼可以说是来自于电影的无比真实,可以说来自于对于人性的理解,也可以说是来自于对于那一段惨淡黑暗历史的浩叹。但是不管怎样讲,这部电影如《活着》一样给我带来着无比揪心的痛和感伤。

  还是一步一步从电影的开头到结局说起吧。

  开头电影以蒋介石在1942新年的讲话广播录音开头,可谓别具一心,立刻让我仿佛穿越到了70度年前的中国,我立足于某个城市或者乡村聆听着委员长的讲话,身临其境。接着电影用行书古风的字体开始将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徐徐展开。1942年,河南全省因为特大旱灾发生了“吃”的问题,关于这个吃,到底是吃人还是吃东西。我想两者皆有。造成灾害的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我想两者也皆有。这一灾害造成了河南省300万人饿死,1000万人流离失所。而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了这样一些事情。斯大林格勒战役、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好像上面说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比河南灾害要大,而又好像任何一件事情都比河南灾害要小。著名的人举手投足都会引人注目,造成社会的反响,而广大人民的生死问题却无人问津。这鲜明的对比不可不令人浩叹。随着镜头来到一家地主家里,隔壁村子的人来要粮食,年轻的少东家立刻准备跟他们干,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地主老范上去就跟他讲起往日对他的恩情,可灾荒之年,谁还管这个?不善的来者最终还是逼迫老地主就范,直到最后两个村子的人为了吃拔刀相见,一把火,一切都灰飞烟灭了。随着1942年日本人发动豫北会战,准备入侵河南,加上灾害之年。老东家不得不选择逃荒。可是老东家还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非要把逃荒说成是躲灾,以示区别。其实逃荒和躲灾有什么区别呢?自从灾荒和日本人入侵那一天起,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他继续过着幸福生活的权利就已经被剥夺。但是,他首先已经成为了灾民,他和灾民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罢了。但是没想到逃荒第31天,就遇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于是自己变得倾家荡产。

  他开始真正承认自己是灾民了。

  在逃荒之前,老范还向自己家女儿承诺,这次“躲灾”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 可是随着逃荒天数的一天天增加,返乡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不断断降低,现在他们也只是求生存了,甚至生存也得不到保障,因为一路上饥寒交迫,还伴随有日军的飞机轰炸,最令人愤慨的是沿途的军队不成军,军队只有抢劫老百姓的力气,根本没有打击日军的力气,更别说保护老百姓了。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有秩序一点的强盗而已。一天天的,随着自己母亲、儿媳、女儿的离去。他现在只剩留成和自己的长工栓柱了。可悲的是,最后他一个也没留下。有时候,老天就是很绝情,他对你好的时候,可以让你春风得意,可他要是一发起脾气来,就会让你一无所有,让你绝望透顶而感觉根本没有一套活路可走。最后老范在逃荒路上遇到一个小女孩,他们互不相识,却又相同的经历,家人在逃荒期间全部离去,自己孤独一人,无所依靠了。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老范告诉她,叫他一声爷爷,让她从此跟他。小女孩麻木的叫了,也许是因为悲伤过度而显得麻木,也许是对于未来感到绝望和迷茫的麻木,不过她终于好在可以和老伴结伴而行去面对那看不到光的未来了。

  从整部电影来看,我觉得它至少有3个特点深深的打动着我。1、真实的情节表现。2、对于人性的深刻刻画。3、对于时代的折射。

  首先是第一个真实的情节表现。冯小刚在导演这部电影时确实可是在真实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一个镜头他都在竭力的表现那个时代,都竭力在展现真实。比如血肉模糊的战场,演员的河南音等有助于展示那个时代真实性的东西,全都做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有人会说这么血肉横飞的片子,太过于展示暴力化,影响较坏。其实我觉得历史题材的电影其实就是在展示真实,如果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连真实都做不到那将是不及格的。我们提倡好的方面,同时也不能回避坏的方面,正是坏的方面才让好的方面显得有意义,才显得事情的真实。这部影片要表现战争的残忍和对人民造成惨无人寰的伤痛,如果将战争还是拍得很柔和,不够血腥那就达不到他要的效果,那既是对电影本身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欺骗。

  第二个是对于人性的刻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逃荒中的每一个人对于道德和幸福的追求都在不断的下降。可以看到老范的女儿作为一个女学生,逃荒的时候还带着一只猫,这可真是有钱人才有的雅兴。到了后来,因为饥饿难耐她还是默认了了父亲宰猫的事实,并自己也要喝一点猫汤。自此她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转变,在逃荒途中,栓柱要求给她两块饼干,要和他发生关系,她不同意。后来,自己还不是为了生存而进了青楼服侍一名军需官。军需官问他是不是不愿意,她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所以我才说这部影片通过讲诉这段历史,又再度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第三个是对于时代的折射。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中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官场的黑暗,以及中国武人政治的弊端。在影片中,军队与土匪无疑,公然抢劫难民,甚至开枪击杀难民,跟日本人简直相差无几。军队的职责本来应该是保护人民,不想在影片中他们杀害手无寸铁的难民,视难民生命如草芥。他们有力气杀害难民,没有勇气抗击日本人。如此军队,不败退台湾那真是没了个道理。再想到在1943年的春节的时候,洛阳城竟直接把难民挡在城外,不许进入。闹得洛阳城外难民无一栖身之处,活活忍受饥寒交饿。而此时洛阳城内却放起了烟花。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熟不知知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国民党政府一省的长官汇报天大的灾情竟然都要用赈灾的粮食换做金条来作为活动的经费,连李培基也说这个官场他混不下去了,可见当时的政府有多么的腐败,影片最后一幕写到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似乎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简单明了,一针见血。

  《1942》观后感影评2

  最近看了冯小刚的《1942》。一部2012年上映的电影现在才看也是偶然。看过预告片感觉是一部卖惨的片子,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无非是灾民多悲惨,政府多么无能腐败,然后控诉一下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然后我们在感慨一下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这次看我也并未报太大希望。然鹅……

  然而一定是出乎意料。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先简单说一下故事。

  1942年河南先大涝,接着大旱,又遭了虫灾,庄稼颗粒无收。农民开始抢地主家,吃大户。张国立是个地主,在一次被人吃大户时,被人烧了房子,乱战中,儿子也被打死。张国立带着家人和村里的人一起踏上了逃荒之路。地主的逃荒只是逃难,他带足了粮食和细软。粮食虽多,架不住时间长,路途险,粮食吃光了,地主家也没有了余粮,儿媳妇生了孩子后,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老婆也饿死了。女儿饿的受不了,人贩子来收人时,把她自己给卖了,张国立换到了五升小米。张国立抱着刚出生的孙子逃难,在一次空袭中,他把孙子给闷死了。

  河南遭了灾,但粮食照征不误。省长李培基找指挥作战的司令长官蒋鼎文求情,希望能减免征收军粮。遭到了蒋鼎文的严厉拒绝,还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灾民死了,中国还是中国,当兵的死了,中国就亡国了”。蒋鼎文,实际是个有名的“腐败将军”。

  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为了得到普利策奖,深入灾区,拍了大量的照片,并刊登到报刊杂志上,蒋介石迫于压力拨粮赈灾。粮食拨下来了,又带来各种问题,首先是政府内部讨论一团糟,教育部门认为粮食应该给老师和学生,警察局长认为粮食应该给每天饿着维持秩序的警察,市长认为粮食应该发给城里,因为每次都给农村,结果出问题的总是城市……粮食在发放的过程中,各级官员层层盘剥,贪污受贿,商人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

  影片最后,张国立逆逃荒人群而行,路上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哭已经饿死的母亲。张国立说,“你叫我一声爷,我们就算认识了。”小姑娘叫了一声爷,两个人一起上路。许多年后,这个小女孩成了刘震云的母亲。

  影片很好看,全片146分钟,看的人意犹未尽。《1942》虽然是一部灾难片,但我并没感觉到悲惨和痛苦,相反,看到了一丝喜感,这就是黑色幽默吧。电影好看,也是因为导演用了一些手法和技巧。比如其中有一段,军官和商人勾结,白天贪污赈灾粮,晚上又去逛窑子,新来的这批窑姐就是这批灾民。人物的恶行被塑造到了极点,然后,蒋介石惩治腐败。将这些贪官游街示众,执行枪决,看的大快人心。

  电影的色调的使用也非常好,影片黄绿色,透着一种腐败的气息,还原了当年河南大灾的景象,树皮的正确吃法,人饿了会做什么。

  当年,冯小刚拍完电影后,还上了《锵锵三人行》节目。如果不是冯导最近的逃税事件、《芳华》裸选等一系列问题,我都忘了当年冯小刚还是个很有正义感,喜欢打抱不平,爱放炮的人。

  冯导说:腐败的政府,实际是这个民族选出来的,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弱点。同时也驳斥了现代一些人表达愤怒的方式脏,比如,动不动就要东京大屠杀,强奸日本妇女。民族的信仰缺失,求佛就是交易等问题。

  冯小刚在做客锵锵三人行时,刘震云刚写完他的新书《我不是潘金莲》。

  近些年,冯导或导,或演了多部好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老炮儿》、《芳华》,才华一类的话就不必说了。我写过不少影评,有些电影看了影评可以不用看原片,但这部电影我还是推荐你亲自看看。不用什么深刻,不用什么眼泪,找个时间,用最无脑,最消遣的方式去看,感受一下冯氏电影之美。

  我很喜欢这张海报,人像虫子一样。

  《1942》观后感影评3

  2012年12月9日,我看了电影《1942》。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救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小米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

  《1942》观后感影评4

  如粮在喉——观电影《1942》有感

  一这故事一开始灰尘就已遮蔽了阳光如果你经历过逃亡 呼吸在饥饿中慌张如果你透支过希望 布衣却无蔬食人亡倒在路上 历史之轮转向一九四二的方向恐惧张狂绘出蝗虫遮天的翅膀农夫放弃了村庄如大军溃败背井离乡光 轻如纸张 战乱至国亡光 遭风震晃 山河遇天荒 而我苍颜之祖上亦为粮而辗转彷徨他们跌跌撞撞 葬粮而哀伤 逃亡在世上战乱弄脏泪光 光明不堪传唱 唱者面瘦枯黄而我苍颜之祖上叩首仰望之时可有见过天堂饥荒沸沸扬扬 百田弃于旷 四海湮于荒芒草划破衣裳 裳裹枯体腐疮 疮者疲于抵抗

  二这故事下一幕该怎样拨开灰尘还亡灵一种晴朗原谅我未经历过逃亡 呼吸被新世纪的风吹得暖香原谅我未透支过希望 布衣却有蔬食乐活不解饥荒 历史之轮行至新一世发光的剧场我们捧着昌盛的脚本器宇轩昂于舞台华光饱足的孩子们演出人世间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妙诗行这诗行 所有人放声歌唱 该飞翔的就飞翔 该崇尚的就崇尚这世上 孩子们眼中有希望 该蕴藏的就蕴藏 该伸张的就伸张 而何为希望孩子们会说 醒来有面包和香肠

  再喝碗面汤 装满口袋的糖而追问我们苍颜之祖上他们会说 哦这希望

  如粮在喉上

  《1942》观后感影评5

  1942,距今已是第74年头。与我,隔了几代人。

  年代久了,但还不到一个世纪。就不算太远。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941年。河南开始发生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旱灾。如今,这场所谓的“震惊世界”的灾难,早已被很多我们这样的河南人遗忘。

  这是一个我闻所未闻的世界。

  第一次知道这场灾难,竟是三年以前。2012年,《1942》拍摄完成,曾引起一阵波动。但当时我还埋于书海,对外界几乎一无所知。2013年,偶然在语文资料上看到那篇对编剧和原著刘震云的专访。

  心里是疑惑的。

  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河南历来被标注着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标签,但旱灾竟然惨烈到“人吃人”成为常见是让人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的。倘若当真有这样的灾难,身为河南人怎么会从未听人提及过?!

  那时的我以为,只有我不知道。心里暗暗的骂自己一句,无知。但当我问及身边的同学,却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究竟是怎么了?

  询问开始转向长辈。

  问我妈,她说:不知道。

  再问:没听说过。

  再问,语气也急起来: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我怎么知道。

  我沉默下来。知道再问也没有答案。

  想亲耳听听老人讲讲当年。可惜,我从记事起便生长在没有老人的家庭里。最亲的老人,非死即如路人。再无亲近的老人可问。

  这个时候,越发强烈的羡慕家有老人的他们。家有老似家有宝。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跟所有人一样。有些事若非直白的呈现在自己眼前,便难生敬畏,逃不掉“选择性遗忘”的结果。

  询问无果。

  因为不深刻,我再一次很快遗忘。

  直到,身边有人再次谈起,才想起,更深入的去追溯那段曾经被国民政府刻意掩盖而造成国民几乎毫不知情的历史。

  所有的了解,只能是来自于网络。

  手指在屏幕前敲打着。“河南大饥荒、原著刘震云的专访、电影拍摄的背景、后来的报纸、书籍......一个个进入词条搜索出来。

  当年的纪实图片,一张张细细的浏览了一遍又一遍。照片上人们眼睛里的悲苦,刺痛着我的心。到最后,已经不忍再看下去。

  所幸,还有机会看看当年的孩子、如今的老人讲讲他们当年永远都不会遗忘的故事。

  再查找近些年对当年的亲历者的采访视频。老人大多早已年过古稀。皱纹爬满了他们的脸庞。说起当年,每个人都像是被什么突然刺动,哽咽着泪如雨下。

  几乎没有片刻的停歇,就这样慢慢地翻看着。

  天,开始渐渐的暗下来。我仍然对着屏幕,眼前的字开始模糊,像是被水熏染开来。

  而时间,在一点点的倒退。重回1942,旱灾最严重的时期。

  这场灾难的惨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1959-1961年和平时期的三年经济困难。只可惜,这两场灾难,在历史教科书上几乎没有多少记载。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这种空白,像是一种无言的讽刺。

  1942-1943,河南有300-500万人死亡。

  1959-1961,全国有四千万人死亡。

  1942年的这片土地,让我想起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画面。我们都是读杜甫的诗长大的,但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他所描述的世界。

  2013年的夏天,有幸和好友共游家乡的杜甫故里。我生平第一次开始感触当年的悲苦。两个时代生活的异常相似,恍然让我觉得像是历史的再一次重演。

  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饱受饥饿是什么滋味。如今很少有人能体会。但我知道,也永远忘不掉。这种感触,是很久以前的困苦所赋予我的最大的财富。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现在再去指责当年的政府已经毫无意义。历史只被提及,那只能算是“过去发生的某些事”,记住历史并且承认过错,那才叫历史。

  张国立说:人的尊严,首先从肚子开始。

  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春节一家人吃饭时我和哥哥的那场激烈的争执。已经记不起最初的观点,只记得最后无果而终。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但认识是清晰的,争执中我说:当一个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拿什么去空谈道德和尊严。

  道德需要底线,但这种底线的最基本保障是人首先得活着,有饭可吃。

  如今,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不是为了日后避免“身为河南人不知道河南人自己的历史”的尴尬,而是想成为记住历史的那一部分人。多年之后,再有小孩子问起我们这些大人,含糊半天吐出一句“没听说过”。这种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居室,塌然摧肺肝。

  过去不可能被改写,逝去的人也不可能再得到一次生命,但,愿更多的河南人都对这场灾难有深刻的认知,以此来告慰在这场灾难中不明不白死去的人们的亡灵。

  愿灾难远离人间。

  《1942》观后感影评6

  希望是田埂里开出的花,即便是一望无垠的贫瘠,也能滋长出希望的润泽。

  他怔怔地放开了手,原本紧紧捏住的拳头也慢慢垂下。好像在瞬间,又仿佛经历了跨越千年的鏖战,他虚脱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绝望。然而深处,却依然闪着希望的光。

  火焰中急促地传来“噼噼啪啪”的响声,来自那只做工并不精良的核桃风车。

  他是栓柱。栓柱的信仰,是花枝离别前的嘱托。

  “如今你卖了媳妇,就不能再卖孩子。孩子们有爹了。”

  “不,这是我女儿的风车。我只有这一个念想了。”

  所以,在苟且的活和慷慨的死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哒哒的马蹄像是绝望的奏鸣,夕阳映红了望着它的温婉容颜,浸润了晚霞的余晖轻柔地裹在她身上,这便是她的嫁衣。仿佛轻纱朦胧,晕染了天地,也照亮了她的心。

  她是花枝。花枝的信仰,是一双儿女。

  倘若不是这样,她便不会在丈夫试图卖女儿换粮的时候,歇斯底里地叫喊;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活下来,主动嫁给了憨厚老实的栓柱,与他一夜缱绻之后又将自己买了出去。临走前,她对栓柱说——

  “你来,我的裤子囫囵一些,咱俩换一下吧。”

  这么说来,她应当是爱栓柱的。只不过在花枝的认知里,只有委身于他,才可以将自己一生的信仰托付于他。

  他一步一步地走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久违的阳光晃得他一时无法睁眼,他喘着粗气,几步的平路,像是登了一座高山般让他气喘吁吁。他鼓足勇气地抬头,眼前的景象让他的世界彻底无声——

  弥漫的战火、逃荒的人群、遍地的饿殍……

  这便是他的故乡,1942年的,中国河南。

  他是爷。爷的信仰,是丰沛的粮仓。

  即便是旱灾铺天盖地般袭来,他也从来没有担忧过丝毫。他揣着祖宗的灵位和一家老小,在向西逃荒的路上,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只是暂时“避难”,短则一月,长则三月而已。

  然而,马车被劫,粮食被抢,妻子、媳妇接二连三地饿死,就连他心爱的女儿也沦为娼妓,唯一的孙子闷死在他怀里。

  他还有哪里可去?他还可以跟谁说,“来,我用四升小米换你的车坐一会儿。”或者“你帮了我,过去你赊我的粮食就算清了。”

  时光流逝,终究只剩下他自己,还有他脚下那片血染尘扬的土地。

  《1942》观后感影评7

  今天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太多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国的电影太需要有这样的影片出现了。影片结束时,我哭了。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耐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1942》观后感影评8

  荒凉的乡村路上,臃肿的灾民蹒跚前行。路上风雪漫漫,随时可能断粮,带出来的牲口都已充饥,有人典妻卖儿,有人暗自庆幸。为了填饱肚子,尊严的底线在这条路上低到乌有;日本的飞机几次轰炸,慌乱中自己的战士也会顺手牵羊以强欺弱;不可想象的世界,连牲口也会吃人。

  影片一开始,是一群饥饿的民众跑到财主老范家,想混口饭吃,不料东家欲报兵。一场打斗开始,死伤无数,老范的家被烧,儿子被杀,粮食财物在混乱中丢失不少。一边是被侵犯的无辜财主,一边是饥饿的可怜灾民,该同情谁?怜悯谁?

  原来的财主老范带着妻女、怀着孕的儿媳和一个长工走上了逃荒之路。在万千的灾民中,老范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随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别人早已断炊断饮时,他们还存有不少粮食。看到家里原来的帮工卖女,他也有恻隐之心,周围人看到他施舍小米一个个都充满期待,可惜逃荒路漫漫,灾民无数他一己之力无可奈何,只好说是借给他们。

  家财被溃军抢走,粮食一点不剩,原来养尊处优的他竟合伙偷驴,不幸驴走丢,肉没吃成反丢了帮工性命。女儿娇生惯养,逃荒路上仍带着一只猫,宁肯自己不吃也要喂猫。儿媳产后失血过多又受了风寒,没多久便去世。妻子勉强支撑,到洛阳时也走了。大年三十,有人来灾民区买人,女儿受不了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自愿让老范卖了她。他们一心想逃到陕西,结果到陕西境内了,老范唯一的孙子却窒息而死。现在是真正的家破人亡。原来充满希望,想象着白手起家东山再起的老范不想前行,只愿死的时候离家近一点。路上遇到一个刚死了母亲的孤女,认她做了孙女,以后两人相依为命。

  小安是一名传教士,笃信上帝。看到老范家破人亡,说是他没有信仰,没有听从上帝的旨意。逃荒路上,他一直在劝说灾民信教,为死去的灾民做弥撒。在他的心中,上帝是最崇高的。一路上他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饥寒交迫,日本的飞机毫不留情的扔下炸弹,软弱无力的灾民被欺压,在这些灾难面前,上帝似乎没有帮上一点忙。见到神父梅甘时,他不禁说出他的疑问,这里发生的一切上帝都看得见吗?既然能看见为什么什么都没做?上帝如果都不过魔鬼,那信他有什么用?心中的信仰在现实面前奔溃。其实信仰只是内心的一个支柱,它并不能对事情的发展变化做出直接的帮助,只能让内心平静,增加面对一切的勇气。

  花枝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有着自己一直守护的东西——一双儿女,跟着丈夫带着婆婆出来逃荒,她从未喊过苦叫过累,只是不愿孩子受到伤害。婆婆病重,丈夫欲卖了女儿换点粮食,她宁肯饿死也不放弃女儿。怕自己走后一双儿女没人照料,她主动提出嫁给老范的长工拴驻,又让栓驻卖了她换点粮食带着自己的孩子讨条活命。走之前,她看到栓驻的棉裤破败不堪,又让他换自己较好的那条。她尽了一个母亲的全力!

  灾民的身体一天瘪似一天,身上的棉衣棉絮都漏了出来,没有吃的将树皮磨成粉凑合。干旱加蚂蚱,让三百万人活活饿死而在一些地方官的上报资料里,灾情并不严重。

  白修德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亲眼见证了不可想象的灾情的严重。他的食物和毛驴被人抢走也不在乎,他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许多照片,到处奔走请求国民政府救灾。面对自己束手无策的状况,他只能对神父梅甘说说自己的观点:有人死去我可以接受,让我无法接受的是那么多人颠沛流离,政府却没有任何救援。

  在这条逃荒路上,我很少看到有温情的地方。灾难让大多数人变得麻木,感情变得淡薄,饥饿激发了最原始的欲望,每个人心里都想的是自己和亲人安好,别人如何无所谓。所以就出现了老马这样投机的人,老马原来是县衙的伙夫,在逃荒路上做了巡回法庭的庭长,在他眼里这场荒灾挺好,他只盼望着在这场灾难中折腾些成绩,希望在灾后可以升官发财。没想到后来日本兵来了,他仍旧是一介伙夫,还得夹着尾巴做人,将尊严踩在脚下。更有一些官员私吞政府拨给灾民的救济款和粮食。

  灾难面前,人性的善恶一览无余。真正让人感到的悲凉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灾难中温情的缺失与道德的沦丧。

  《1942》观后感影评9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饥荒时期日军放粮,而汤恩伯那溃不成军的部队却以卫国之名义实土匪之行为。面对一个不保护自己的国家,本身国家观念就不强的中国人在生存和民族大义之间大部分人选择了生存。帮着日本人打中国军队。汉奸呼?非也。

  再说,汉奸本来就只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罢了。

  清朝亡了,我们可以活在中华民国,民国沦落成了一个小岛,我们活在所谓的共和国。哪天共和国覆灭了,我们也依然活在这片土地上。只要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只要是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拥有选择活下的的权利和方式。

  仓廪实而知廉耻,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都是正常人,若他人不负我,我何故负他人。

  选择给四分是因为很少能看到一部中国电影揭示战争的残酷性。1942拍的比集结号好,冯导对大片的掌握已然越来越熟悉。剧本又是由刘震云操刀,保证了下线。1942的特效和烟花技术团队用的还是上次集结号那帮班底,这次棒子们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效看起来挺不错。

  片中蒋介石说的那句: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羡慕的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毛泽东。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负担。可以融合到民众。说这段话的时机安排的恰到好处。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第一次轰炸那场戏。撕心裂肺的呼救,军民互相为生存而打斗。和烈士子女中打头的那个小女孩的演技。

  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活?信仰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还是就仅仅在活。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义、政府之应所为。家庭的意义,家庭之可贵。承诺的意义,承诺之重远高于生命。

  《1942》观后感影评10

  看了新片《1942》。影片不再像《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那样煽情地赚取激情和泪水,感觉《1942》更趋于理性、平和地表述,或许这和原著本身的纪实性有关。

  影片大体分两条线叙事,一条是大人物的政治,一条是老百姓的苦难,两条线在大饥荒的背景下最终交集到一起。党国领袖眼中,更多考量的是时局、政治、战事,愈往下走,角色们考量的范畴逐渐趋于“蝇营狗苟”,高级官员考虑的是政治前途,中下级官员考虑从国难中发点小财……最终在人性这个话题上,集中爆发了。片中日军高级将领冈村宁次“他们是中国人,但首先是人”的台词算是画龙点睛之笔,在灾难中,除了活命,什么都不重要,排在第一的价值观就是“活下去”——尊严、节操、财富都要服务于这个最根本的人性。

  电影开头,在蒋介石的抗日讲话声音中,主创人员的字幕出现;电影结尾,又专门用字幕交代了蒋介石一九四九年退居台湾。这从一个侧面分析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就是失了民心。《1942》要表达什么?是人性,政治,战争,还是历史?或许所有的东西都有,或许什么都没有。有些话,导演不可能说得太透。

  这是一部带着创痛、饥饿和血泪的电影,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它敬畏那些苦难中无辜的逝者,它悲悯被饥饿和苦难伤害的人性,但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影片结束后,突然想到,1942年的河南饥荒,只是二十世纪中国两次最大饥荒之一,那么另一次饥荒呢?有没有必要去探究一下呢?温故1942,我们知道,在纪实文学的笔下,饿死了300万人,而当时政府数据是1600余人。1958-1961呢?只有让历史的苦难大白于天下,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历史课本上的说法是“三年自然灾害”。这一提法值得质疑,我国大约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跨越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几个气候带,自然条件非常多样化,正常情况下自然灾害?只可能是局部性暂时性的,发生连续三年的、全国性灾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且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历史中从未发生过。在生产力远不如现在的古代,都没有见有过全国范围的长达持续三年的大饥荒,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刘少奇早就总结过“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过激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大跃进时的“浮夸风”和“大炼钢铁”)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导致几千万人死亡的灾难型后果的重要原因。

  《炎黄春秋》曾经把责任归咎于一个人或少数人干纲独断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制度:“由于不受任何制约,不听任何反对意见,三年大跃进,饿死了3750万人,成为古今中外最大的暴政。”

  《1942》中张涵予饰演的神父告诉我们: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

  《1942》观后感影评11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头上的乌云,心中的忧伤,全部洒落。”这是影片《1942》的主题曲,这首被改编的基督教歌曲描述了追寻与希望、充满着对生命渴求之情的“大爱”之歌,和电影《1942》沉重的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讲述了1942年的河南人为了生存,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天灾、人祸、国难一系列沉重的打击,电影中有很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千。

  逃荒路上,风雨同舟,人性之光熠熠生辉。在影片中,长长的逃荒队伍,让我震撼,曲折蜿蜒,无尽无头,人们有如蝼蚁一般,渺小而又无助,挣扎在生死线上。留下,没有食物将是死路一条;逃荒,面临的是未知的危险,九死一生。有任何一丝生存下去的希望,人们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逃荒的路程。当看到瞎鹿为了卖女儿给自己的母亲治病时,老东家从自己仅剩的一袋小米中分出一碗给瞎鹿;当看到嫂子没有奶水身子太虚的时候,星星甘愿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猫杀死煮汤供嫂子喝;当瞎鹿看到老东家儿媳妇挺着大肚子一步步艰难的往前挪时,瞎鹿毫无迟疑的答应载着她一起逃荒;当栓柱艰难的挤上火车但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在身边时,他毅然跳下了能给他带来生存希望的火车……太多的瞬间历历在目,让我永生难忘。人性之美在苍凉的冬天里如熊熊的火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表现了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优良品德。

  政府官员,自私冷漠,克扣灾粮失人心。国民政府最高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最开始并不相信会有这么严重的灾荒,认为是被人有意夸大。在灾粮发放的时候,抗日将领蒋鼎文以征收军粮为由,克扣3000万赈灾粮。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亲往重庆为民请命,但面对公务缠身的蒋介石时,确不忍再为领导添堵,从而延误了上报的最好时机,这个一个内忧外患的时间,时局动荡不已,当美国记者白修德深入逃荒线路,发现了这种情况,几经辗转,终于见过了国家政府最高长官,政府迫于国际社会压力不得不进行救灾,但是赈灾粮不是被兵痞扣押,就是被贪官污吏贪占,最终也没有到灾民手里,灾民反而被日本人所利用,用日本人的军粮发放给灾民,让灾民冲锋在第一线。国家的积贫积弱、官员的贪污腐败,官员的不作为,酿成了这样的悲剧,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应时时刻刻和人民站在一起,了解人民之需,解决人民之困。

  灾难无情,外患不断,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卑微。电影中日军轰炸夹杂国民军人的逃荒队伍,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灾民,在战火中血肉横飞化为灰烬,我已不忍心回忆那些惨烈的场面。侵略者的残忍无道,无任何人道主义,不计较任何手段,攻击手无寸铁的人们,实在让人觉得气愤。但是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国民政府最高长官蒋介石和他的妻子宋美龄在雨中撑着伞,他面前是一群军人的遗孤,她们的亲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但是孩子们坚毅的表情或许让他有那么一瞬间的感动,甚至觉得这个国家还有继续下去的基础和动力,所以他蹲下来给他们安抚和许诺,然后在站起来时向他们致敬。有一个桥段蒋介石在怀念自己北伐时候的意气风发,他说:“那时还没什么负担,我可以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从他的语气中可以体现出来他仍有很多的无奈。国富则民强,只有国家强大了,实力雄厚了,人民才能安家立业,才能有财力、有经济能力面对灾难。

  我们幸运,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我们拥有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物质生活丰富多彩,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向电影的主题曲所讲的那样,珍惜生命,充满对生命的渴求,快乐无忧的生活。我们不用忍饥挨饿,我们不用风餐露宿,我们不用翻山越岭,我们也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生活,我们在温室里安安静静的成长,但是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坚定自己的信念,坚信自己的目标,但也不能忘记苦难,不能忘记中国被列强侵害的耻辱,要自强自立,要培养面对灾害和苦难时的能力,做到自我救赎,不能再现代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

  《1942》观后感影评12

  今天怀着一种莫名的心情观看了电影《1942》,不知道这种心情怎么形容,只知道看完之后心里总有种东西在狠狠地纠缠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独没有甜………….

  电影放完了,我们不想走坐在那里说着心里的感受,嗯、感慨吧妈妈,孩子说,我说是的心里很复杂,冯导确实做的很好,电影做的从内容到手法和阵容都没的说,真实的再现了历史,教育了人们战争的残酷,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权利的强大,血腥的场景,人命的低贱,统治者的无情,人心的不足,冷漠的官场,演员精湛的表演,电影都将这些表现的凌厉之极,两级跳跃似的画面转换告诉人们很多……。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和国家的领导人联系在一起,大与小是一样的,当困难出现在眼前时,当孩子需要母亲时,当人们需要帮助时,统治者考虑的不是人的生命,而是自己的宝座稳不稳,那样的政府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大批的难民死亡,军队的损失,国家的危机啊那是国破家散人亡的结局啊。

  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士国人与外国人是一样的,电影中的李主席,外国的记者,他们急人民所及,急生命所及,无奈力量是有限的,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起码在历史上有了他们鲜活的为人的生命而战斗的步伐。影片朔造了最底层的百姓的实际生活,几个家庭的毁灭几代人的命运最后的结局让人有着无法言说的沧桑感,复杂的心里压抑感和心痛感。

  心里很多观后感,电影清晰的画面,人物极致的表演,丰富的电影内容,敬慕的大师力作,又一朵奇葩让我的心情也随着电影涤荡,谢谢冯导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也谢谢演员们又一次的付出。还想着再去看一次。

  《1942》观后感影评13

  今天,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

  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像被人打了一闷棍,我走出影院时,脑袋懵懵的,那残酷而肃穆的影像仍在眼前晃动。周围的人群安静而恍惚,没了往常电影散场时的喧闹。读过一些不同年代的大饥荒记录,虽比《一九四二》更触目惊心,但还是和看电影不同。当你跟随着漫长的逃荒人流在银幕中行进,你会感受到一种更真切、更严峻的拷问。饥饿的人在沉默中一个个死去,把问题留给了活着的人。那些历史事件你并未亲历,但你却感到一种负疚,对这苦难记忆的负疚。电影《一九四二》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500万人死亡。从1942年春开始,河南各地出现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灾肆虐。饿殍遍野之时,国民政府仍狂征军粮并封锁消息,灾民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死亡。这场灾难有天灾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与当年国民党官僚体系的军政矛盾、官员腐败、沟通不畅等有关。从应对大饥荒的迟钝和无序,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即将面临衰落的命运。如电影所表现的,最后还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美国爆出了大饥荒的新闻,并通过与蒋介石的交涉,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赈灾措施。我想冯小刚(微博)和刘震云,不一定读过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书,但电影表现的情节,却似乎在证明森对饥荒研究的结论。只有当人的权利被完全剥夺,才可能导致大饥荒。天灾只是诱因,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言论自由缺失、极权体制等,才是真正导致大饥荒发生的原因。因为极权统治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饥荒的影响,所以不会有任何防范的动力,但民主政府不同,因为要面对公众的舆论和选票,所以会更有效地防范大饥荒的发生。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有时就像一个人一样,会把历史的苦难看作自己的隐私,总是希望人们知道得越少越好。然而,苦难却是历史留给人类最重要的经验,如果我们丧失了对苦难的教育和集体记忆,不仅会导致民众对苦难的麻木和良知的败坏。一旦条件允许,很多人会失去判断自己行为价值的能力,摇身一变,他们可能成为一场新苦难的制造者。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但对幸存者和其他活着的人来说,重新叙述那些苦难的故事,让曾经的苦难重现在当代人的公共记忆中,就是对逝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历史创伤的一种修复。因为只有从苦难的记忆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与扭曲人性的苦难进行抗争。徐帆饰演的花枝为了孩子能活命,把自己卖了;张默饰演的栓柱,为保住孩子的风车,丢了性命。在冯小刚的镜头下,那些被饥饿伤害和凌辱的人开口说话了,讲述那些在绝境中的悲惨故事,讲述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这不只是对他们的伤害,而是对整体人性的伤害。当这些逝者开口言说时,他们或许才有可能走出曾经的创伤和屈辱。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生命在苦难中的尊严。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因为只有铭记这些苦难,苦难才不会在未来重演。悲悯并不是要对曾经邪恶的行为置若罔闻、一笔勾销,而是要更庄重、更严肃地向人们展示历史中的邪恶与苦难。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悲悯也意味着,揭示真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仇恨或报复,而是对历史创伤的修复和对正义的重新寻找,因为并不存在一种可以漠视苦难的历史价值。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

  《一九四二》更像是在代表历史和今天的人们,向当年所有无辜的死难者道歉。电影作为当下影响力最大的公共表达形式,显然承担着塑造公众集体记忆的责任。我们不仅需要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准确,更需要这种影像艺术的叙述与感染力,因为它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只有让历史的苦难昭然若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1942》观后感影评14

  上周末看了冯小刚的大作《1942》,两个半小时下来后,原本怀着轻松愉悦心情入场的我,出来时心中却只有沉重和悲哀,周围的人群在夜色中也格外安静沉默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这部影片真实地记录了1942年发生的河南大灾荒,事实上,这是一段被很多人遗忘的历史,然而这场使千万人流离失所,横尸遍野的惨痛旱灾的确在河南这块富庶的土地上发生过。

  194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降临在了河南,夏秋两季庄稼全部绝收,滴雨未下,蝗虫肆虐,很快整个河南变得赤地千里,老百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吃”的问题。许多人在家乡的粮食吃尽后,不甘愿原地等死,带着一家老小,开始了一场向着山西的逃荒的漫漫长路。

  本片用两条线索来陈述整个影片的内容,分别是河南延津的土财主和他的长工一家,另一条是当时国民党的政府官员。这两条线索形成了两个极为强烈的反差,当财主和长工一家在逃荒路上饱受饥饿折磨和亲人阴阳相隔的痛苦时,国民党政府官员却在繁华的重庆歌舞升平,明知有严重的旱灾却置之不理。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颇具讽刺意味。看完这个电影有三点反思:

  一、希望。老东家作为一个家财万贯的财主,在被灾民毁家后出去躲灾,后来变为逃难,一场日本人的轰炸后彻底变为穷人,儿媳妇在生下小孩后死了,自己的老婆随后也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换米把自己卖了,只剩下刚出生的自己的小孙子。他说到了陕西就把自己的钱财和家重新建起来,此刻孙子就是他全部的希望,可是就在刚到陕西的时候,他却意外地闷死了自己的孙子,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想到***。可是在路上看到了举目无亲的孩子,已死的心此时看到了生机,他牵着小孩的手走向了远方。在大灾大难面前不丧失希望,是我们战胜灾难的法宝,这让我想起我们国家也曾经历许多大灾大难,但是希望让我们走了下去,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希望.

  二、人性。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抓紧侵略,没有良心和人性的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反应人性光辉的镜头:老东家在看到瞎鹿欲卖孩子来救自己娘的时候,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全然不顾日本战机的轰炸,差点丢了性命;花枝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以四升白面把自己卖给了别人……这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面,让我看到在一个人面临生存考验时,还能展现出来的道德,法律和人伦的一面。

  三、鞭策和反思。饥饿的人在沉默中一个个死去,把问题和痛苦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虽未亲身经历,却感到一种负疚,对苦难记忆的负疚。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会把历史的苦难看作自己的隐私,总是希望人们知道的越少越好。然而,苦难确是历史留给人类最重要的经验,如果我们丧失了对苦难的教育和集体记忆,只会导致民众对苦难的麻木和良知的败坏。

  不能忘记那段悲惨的历史,因为它不容忘记。对于历史的凝重感,我们应该时常放在心间,虽然国家早已经不再是积贫积弱的弱小之国,但是“1942”却依然是一个警示,其实这才是被动挨打的真相。只有让历史的苦难昭然若揭,我们才能更清晰的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