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麽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麽這種“偶然的機遇”隻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華羅庚(中國)
确實,科學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來的,必需要付出汗水與努力,而對于我們這樣一群學生,顯然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去研究科學,去了解科學,那麽我們怎樣才能接近科學了解科學呢?我把汗水撒給了《學生探索百科全書》。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千百年來,人類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斷擴展着對神氣大自然,對奇妙的科學以及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在永不停頓的對未知領域的探究中,人類建構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動物爲什麽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麽回事?我們能不能跨越時空?這些問題一直伴随着我,爲了解開這些我不懂的“迷”我選擇了《學生探索百科全書》,我希望它可以給我帶來這些我不懂得的問題的答案。
這本《學生探索百科全書》共分爲三章——自然探索、科學探索和曆史探索。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讓讀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點分爲若幹節,各節在結構設計上均采用場面宏大的主圖以及精彩紛呈的配圖以增強視覺沖擊力,讓讀者在準确的文字描述、嚴謹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輕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識。
讀過這本書之後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對我帶來的好處。
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來自宇宙深處的信息、漫長的生命之旅、“自由號”衛星的驚人發現……等等等等,這些知識無一不豐富了我的知識,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并且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用這些書上看到的自然知識來保護自己,這書呀!真好!
在第二章的科學探索中,我了解了無處不在的黃金分割、四色之迷、尋找“幽靈粒子”、我們能不能穿越時空……等等等等,這些知識又是我了解到了科學,學會了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發展,科學的分析這些重要的東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聞異事我也可以通過科學說法來解答他,這些知識都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讓我不斷的健康成長。
在第三章的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絲綢之路、奧林匹克邉訒钠鹪础<柏W後、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曆史使人明智,因爲了解曆史,可以學習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錯誤作風,這樣可以使人們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爲自己鑄造一條平平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識讀物給我們帶來了多麽大的益處,在這個講究科學的時代,如果我們不多學習一些有關科學的知識的話,我們肯定會被這個時代所漸漸的遺忘,我們隻會一點一點的落後,選擇一本好的科普類讀物吧,相信它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
【第2篇】
新年伊始,我饒有興趣的讀完了《萬物簡史》(比爾·布萊森著 嚴維明 陳扈 譯 接力出版社出版)。這是我第二遍讀這本書了。
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風趣的筆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收入筆下。驚奇和感歎組成了本書,曆曆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于人們了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于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湧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将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隻是看看會有什麽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筝;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
爲了紀念發現元素周期律的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第101號元素被命名爲钔,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元素,有意味的是,門捷列夫是一個性格古怪的人,不僅不承認一些新事物,也令人難以相處;著名的生物分類學家林奈經常用一些粗俗的名稱來命名一些生物,甚至按照生殖器官來對植物進行分類;戴維發現了12種元素,占那個時代所知元素總數的五分之一。然而,他竟沉迷于吸一氧化二氮(笑氣),最終因此而喪命;溫度計的發明者,荷蘭儀表制造商華倫海特把溫度計上的冰點設在32度,把沸點設在212度。瑞典天文學家攝爾西烏斯則在自己的溫标上把沸點設在0度,把冰點設在100度……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萬物簡史》的作者在書中介紹了大至宇宙,小至微粒子的許許多多匪夷所思的現象。
本書在講述科學的奇迹與成就的同時,還浸潤着濃郁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全書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一千古命題作了極爲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産生全新的感悟。
本書2003年5月在美國出版後,連續數十周高居《紐約時報》、《泰晤士報》排行榜最前列,榮登亞馬遜網站2003年度十大暢銷書之列,在年度科學類圖書排行榜中,本書更是勇奪桂冠。2004年初,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爲2003年度最佳科學著作之一。2004年6月,又一舉奪得了由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圖書大獎——安萬特(Aventis)獎。
【第1篇】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中国)
确实,科学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来的,必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而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学生,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科学,去了解科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呢?我把汗水撒给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回事?我们能不能跨越时空?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为了解开这些我不懂的“迷”我选择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带来这些我不懂得的问题的答案。
这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共分为三章——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对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自由号”卫星的惊人发现……等等等等,这些知识无一不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用这些书上看到的自然知识来保护自己,这书呀!真好!
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等等,这些知识又是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择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第2篇】
新年伊始,我饶有兴趣的读完了《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著 严维明 陈扈 译 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第二遍读这本书了。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
为了纪念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第101号元素被命名为钔,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元素,有意味的是,门捷列夫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不仅不承认一些新事物,也令人难以相处;著名的生物分类学家林奈经常用一些粗俗的名称来命名一些生物,甚至按照生殖器官来对植物进行分类;戴维发现了12种元素,占那个时代所知元素总数的五分之一。然而,他竟沉迷于吸一氧化二氮(笑气),最终因此而丧命;温度计的发明者,荷兰仪表制造商华伦海特把温度计上的冰点设在32度,把沸点设在212度。瑞典天文学家摄尔西乌斯则在自己的温标上把沸点设在0度,把冰点设在100度……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物简史》的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大至宇宙,小至微粒子的许许多多匪夷所思的现象。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本书2003年5月在美国出版后,连续数十周高居《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最前列,荣登亚马逊网站2003年度十大畅销书之列,在年度科学类图书排行榜中,本书更是勇夺桂冠。2004年初,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最佳科学著作之一。2004年6月,又一举夺得了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Aventis)奖。
上一篇:读红色经典有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