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寒假之中,領導将這本書發到了我們每個教師手中,聽到這個書名,我就猜想:領導發這本書肯定是有一定的用意,于是回到家迫不及待的開始讀起來。
讀完之後,我想:真的如我所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又難免要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失敗。每當這時,如果不能正确對待,心中産生不滿,那麽必定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就是一個經常抱怨的人,從不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有牢騷,就開始自言自語抱怨個不停。我有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例如:駕車到煙台等地,遇上堵車開始抱怨:破煙台不好,這麽多車。遇上天氣不好,下雪天車爬不上坡。我就抱怨:什麽破車?又抱怨我老公不買好車?遇上工作中的活沒幹完,教導主任又開始催,我又抱怨:催什麽催?還讓人喘氣嗎?遇上學生學習學不會,又抱怨:什麽樣的爹媽怎麽生出這麽笨的孩子?…….類似的牢騷很多很多,在發這些牢騷的時候,我确實天不怕,地不怕.無所顧及.但是從沒想過,别人聽到了我的牢騷是什麽感受,不僅會降低我個人的形象,而且還會傷害同事之間的感情.更爲重要的是,這是我面對人生的一種消極的方式.損人又不利己.有人會說,不抱怨怎麽讓人發洩,不抱怨會不會得病?現在想想,不抱怨其實就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棄挫敗而去積極面對,尋找追求新目标的最佳方式。隻有真正做到不抱怨,加上努力和拼搏,工作才會更加愉快,人生才會更加美好。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爲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不抱怨表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中我扮演很多角色:妻子、女兒、母親。積極的人生态度包括對家人的寬容,對長輩父母的耐心、孝心;對丈夫的溫柔、體貼之心;對孩子的責任心等。如果我們面對家人的時候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份愛,我想我們的家庭會更和睦。在學校裏,我扮演的是下屬和孩子們的家長,學生家長的朋友。積極的人生态度還包括對領導的支持鼓勵,對學生的“四心”,對家長的真罩摹kb有服從領導的下屬,才是一個積極向上、不斷進步的下屬,隻有将别人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那樣,才能用心換來心的溝通。如果在面對工作的時候能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努力,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抱怨,我想我們的生活肯定會豐富有趣許多,因爲在不好的事我們也能快樂的享受,我們的身心都會愉悅的。我想:讓我們做一個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人,這才是領導發這本書給我們的最終目的吧。
老師們,試着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曆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着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爲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讓我們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抱怨吧!
【第2篇】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麽可能會不抱怨?這分明就是對這個充滿了抱怨的世界裏最大的抱怨。
我從小就養成了抱怨的習慣。媽媽正在做飯,突然發現醬油沒有了,而我正在寫作業,媽媽突然打斷我的思路:“你去買一瓶醬油回來。”“爲什麽,我爸不是正在那兒看電視。”在一旁看電視老爸:“讓你去,你就快去,别廢話。”我撅起大嘴,甩搭着胳膊,十分不情願的去了,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抱怨,直到回到家裏我還在抱怨着,甚至在吃晚飯的時候我還在抱怨着,第二天跑到學校依然和同桌抱怨着,就這樣抱怨成爲了我擺脫不了的習慣。說到這個例子,我想說我們抱怨的太多,是因爲我們弱小,我們無能爲力,我們認爲這樣做不公平。媽媽正在做飯,她不可能放下鍋去買醬油,可是爸爸正在閑着,而我不敢反抗的原因是因爲爸爸是大人,他的權力比我大,我除了抱怨兩句無能爲力,但在當時我們并不認爲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長大了以後,才發現,打醬油這樣的小事是根本不值得抱怨的。我有幾個朋友分别在不同的單位上班,其中有一位是大企業裏的人力資源管理(HR),有一次我們在一起吃飯,他和我講了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事情。他們大企業的辦公室除了老總自己一個辦公室以外,其他人都是坐在一個大的辦公室裏,爲了好管理,他們人力部一共有六個中層人員,他們六個人并排坐在一起,而部門的總監就坐在他們六個的前面,這樣做就是爲了監督他們更好的工作,總監還有另外一個工作就是給他們六個人打分。他們的工作性質就是誰先完成了任務,誰就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我的朋友是一個小菜鳥,他每次總是最後一個完成,所以總監就不給他很高的分數,所以到了年底,他隻得到了B,在他們公司裏如果聯系兩年評估是B就要面臨着下崗,所以他壓力很大。我們在一起吃飯他一邊吃一邊抱怨着,聽着他抱怨我沒有勸他我還時不時的添油加醋,雖然我沒見過你們總監,但是我覺得她一定是一個滿臉橫肉的老家夥,爲人尖酸刻薄,聽我這麽一說,我的那個朋友更加的無休止了,幾乎那頓飯我們沒有别的話題,都圍繞着他的總監在進行,吃完飯後回到家我媽媽問我:“你們今天吃的什麽?”我居然回答不上來。細細想來,我們從一個朋友的角度上,我們并沒有幫上他,反而是讓他更痛苦,當我們聽到他正在抱怨的時候不但沒有制止他,而是和他一起抱怨,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讓朋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是加劇了他對他們總監的不滿,加深了矛盾,如果真有一天他失去了工作,來找你幫忙,那時候你們在抱怨總監的刻薄是沒有用的了。
再說一件事情是我和我媽媽的事情。好多人羨慕我每天回到家裏,就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這一點的确我要比你們幸福很多。但是接下來我要告訴你,我媽媽每天做飯用油不會超過20克,鹽也一樣。她用老年人的做飯養生的标準給我一個大小夥子做飯。每天飯菜清湯寡淡,無色無味。所以我幾乎每天都在飯桌上抱怨:“媽媽你今天的鹽又放少了。”“少吃鹽健康”“媽媽我是年輕人,少吃鹽我會渾身無力,不像你們中年人。”“看誰做飯好吃去認誰當媽”我媽繼續說:“你趕緊結婚,我可不伺候你了。”接下來老媽就開始無休止的抱怨,這頓飯吃下來,嘴裏沒味,心裏也沒了滋味了。抱怨有的時候會傳染,就像是在身體裏有個開關,你覺得你抱怨的是對的,可是有人比你還委屈。
其實,我們抱怨的話題無外乎就是以上幾種情況,認爲不公的事情我們會抱怨,對工作的不滿我們會抱怨,對家庭的瑣事我們會抱怨,一切在沒有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抱怨是無意識的,也就是我們從來不認爲自己是在抱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漸漸地發現自己抱怨的真多。抱怨的越多,越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我不敢說讀完這本書,我就不抱怨了,但是有幾點認識:第一,抱怨是一種徒勞。無論我們怎麽抱怨都不會改變事态的發展,該是你做的一樣都少不了,有時候抱怨還不如痛痛快快的吵一架,這樣起碼心裏的是舒服的。如果你沒有勇氣去和你的領導吵架,我建議你也不要在背後竊竊私語的抱怨,那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第二,抱怨是對自己的第二次傷害。有些事情看起來很不公平,但實際上也是公平的。因爲從你的角度上看,你的天平多少會傾向于自己的一方,但實際上你看不見别人的背後有不爲人知的故事在其中,就像我的那個朋友,總監爲什麽會給他打很低的分,他工作很拖沓,從來都是最後完成任務,而他總想着如何能投機取巧,卻從未看到别人的努力,這就是他認爲的不公平所在,最後他無休止的抱怨是對自己的第二次傷害。第三,抱怨就如同傳染病,他會在空氣中彌漫傳播聽到的人會感染。這就是爲什麽我們要選擇紫手環,一方面是杜絕我們的抱怨,另外一方面也是讓我們在說話前要三思。我們不可能把耳朵閉上,但是我們可以把嘴閉上。即使再愚蠢的人,如果他一言不發,他也是智慧的。
《不抱怨的世界》是改變生活的開始。我們讀這本書不能抱有太功利的心去閱讀,改變自己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養成的抱怨的習慣,我們要使自己沉靜下來,冷靜的想一想,我們到底在抱怨什麽,有沒有必要去抱怨,如果真的到了不抱怨不可的地步,我們可以選擇放棄。如果還有理由繼續堅持,我們就不要找借口,最後我也想對至高在上的領導們說一句話:當我們不再抱怨不公的時候,也懇請領導們不再抱怨我們做的不好,不抱怨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之上。
【第3篇】
這個月讀完了不抱怨的世界,自己的收獲蠻多的,本來我還覺得不就是不抱怨嘛,還用得着寫一本書?隻要我們不抱怨就可以了,那用這麽大費周章的去寫這方面的文章嗎?而且還那麽暢銷,實在搞不懂,因爲有這個疑問在,所以我就閱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感覺自己之前的見識太湵×耍槐г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其實大有文章,它不僅是一種行爲,一個習慣,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積極樂觀的去看待身邊的所有事物,包括不甚如人意的事情,他改變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幫助我們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方式去看待所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遇到任何的困難和痛苦挫折不順心的事情時,都可以讓我們發現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福禍本就相依,但是身處俗世,難免不會爲了一些小事影響了自己的心情,過于糾結那些小事,而忽略了真正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通過真正的習得不抱怨,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于自己想要的事物以及真正想過的生活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标上,而不是讓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浪費在了去躲避去糾結那些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上。
不去怨天尤人,期許自己在新階段的事情,就會引來更多的平安和喜樂,當你把眼光放在生命中美好的一方面,你就會關注他,問題的關鍵在于你選擇把眼光放在缺憾的一面還是美好的一方面,不抱怨是轉化這個世界的意識,把抱怨轉化爲行動的力量,去接納生活中的各種人事物,從而達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首先我們可以先找到一種監督自己的方法,每次當自己發現自己說出抱怨職責的話的時候,有事情的去發現自己的這種行爲,堅持21天不說任何抱怨的話,我們的話語表達了我們的想法,這可以讓你成爲更快樂的人,你會傳送出樂觀和希望,和其他的樂觀的人相互吸引,是自己身處于快樂愉悅的氣氛之中,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做起,想要做一個快樂的人,就要能掌控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規劃生活,容許自己表達哀傷和痛苦,允許自己爲人。通過改變言語不說抱怨的話達到一種思維的改變,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書裏面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關于我們爲什麽會抱怨:因爲抱怨可以獲得同情和注意力,以及避免我們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情,心裏相信什麽,身體就會表現出來,或者是自誇,體現在你比别人優秀這方面,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但是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就是從失敗走向失敗并依然不改熱情
我們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自信并且又有安全感的人會吹牛嘛?自然不會,自尊自重并且認同自己的長處,接受自己弱點的人,可以悠然自得的不需要别人告訴自己自己有多棒,也不需要别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抱怨的産生是因爲自我肯定的缺乏,認爲自己沒有獲得這個的能力,其實我們的内心是我們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我們與他人的關系也源自于我們和自己的關系,你對别人不可能比對自己還好,一切的都從自己開始。我們不刻意去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就會跟着他人的腳步混混沌沌的度日,你是個什麽樣的人,就會在你的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力,每個人都是人性大海洋裏面的漣漪,打造着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特别喜歡書裏面的這句話,寫在最後:凡是你所渴望的,你都有資格得到,不要在找借口,朝着夢想前進!
【第1篇】
寒假之中,领导将这本书发到了我们每个教师手中,听到这个书名,我就猜想:领导发这本书肯定是有一定的用意,于是回到家迫不及待的开始读起来。
读完之后,我想:真的如我所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难免要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每当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心中产生不满,那么必定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是一个经常抱怨的人,从不控制自己的脾气,一有牢骚,就开始自言自语抱怨个不停。我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例如:驾车到烟台等地,遇上堵车开始抱怨:破烟台不好,这么多车。遇上天气不好,下雪天车爬不上坡。我就抱怨:什么破车?又抱怨我老公不买好车?遇上工作中的活没干完,教导主任又开始催,我又抱怨:催什么催?还让人喘气吗?遇上学生学习学不会,又抱怨:什么样的爹妈怎么生出这么笨的孩子?…….类似的牢骚很多很多,在发这些牢骚的时候,我确实天不怕,地不怕.无所顾及.但是从没想过,别人听到了我的牢骚是什么感受,不仅会降低我个人的形象,而且还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面对人生的一种消极的方式.损人又不利己.有人会说,不抱怨怎么让人发泄,不抱怨会不会得病?现在想想,不抱怨其实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弃挫败而去积极面对,寻找追求新目标的最佳方式。只有真正做到不抱怨,加上努力和拼搏,工作才会更加愉快,人生才会更加美好。书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却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不抱怨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中我扮演很多角色:妻子、女儿、母亲。积极的人生态度包括对家人的宽容,对长辈父母的耐心、孝心;对丈夫的温柔、体贴之心;对孩子的责任心等。如果我们面对家人的时候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份爱,我想我们的家庭会更和睦。在学校里,我扮演的是下属和孩子们的家长,学生家长的朋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包括对领导的支持鼓励,对学生的“四心”,对家长的真诚之心。只有服从领导的下属,才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下属,只有将别人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那样,才能用心换来心的沟通。如果在面对工作的时候能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努力,心怀感恩,用一颗宽容的心投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过多的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抱怨,我想我们的生活肯定会丰富有趣许多,因为在不好的事我们也能快乐的享受,我们的身心都会愉悦的。我想:让我们做一个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这才是领导发这本书给我们的最终目的吧。
老师们,试着加入“不抱怨”活动吧!不要匆匆经历这个过程,这不是赛跑,而是一种过程。从带着紫手环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变,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种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的挑战。让我们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抱怨吧!
【第2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不抱怨?这分明就是对这个充满了抱怨的世界里最大的抱怨。
我从小就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妈妈正在做饭,突然发现酱油没有了,而我正在写作业,妈妈突然打断我的思路:“你去买一瓶酱油回来。”“为什么,我爸不是正在那儿看电视。”在一旁看电视老爸:“让你去,你就快去,别废话。”我撅起大嘴,甩搭着胳膊,十分不情愿的去了,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抱怨,直到回到家里我还在抱怨着,甚至在吃晚饭的时候我还在抱怨着,第二天跑到学校依然和同桌抱怨着,就这样抱怨成为了我摆脱不了的习惯。说到这个例子,我想说我们抱怨的太多,是因为我们弱小,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认为这样做不公平。妈妈正在做饭,她不可能放下锅去买酱油,可是爸爸正在闲着,而我不敢反抗的原因是因为爸爸是大人,他的权力比我大,我除了抱怨两句无能为力,但在当时我们并不认为抱怨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长大了以后,才发现,打酱油这样的小事是根本不值得抱怨的。我有几个朋友分别在不同的单位上班,其中有一位是大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HR),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他和我讲了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事情。他们大企业的办公室除了老总自己一个办公室以外,其他人都是坐在一个大的办公室里,为了好管理,他们人力部一共有六个中层人员,他们六个人并排坐在一起,而部门的总监就坐在他们六个的前面,这样做就是为了监督他们更好的工作,总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就是给他们六个人打分。他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谁先完成了任务,谁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我的朋友是一个小菜鸟,他每次总是最后一个完成,所以总监就不给他很高的分数,所以到了年底,他只得到了B,在他们公司里如果联系两年评估是B就要面临着下岗,所以他压力很大。我们在一起吃饭他一边吃一边抱怨着,听着他抱怨我没有劝他我还时不时的添油加醋,虽然我没见过你们总监,但是我觉得她一定是一个满脸横肉的老家伙,为人尖酸刻薄,听我这么一说,我的那个朋友更加的无休止了,几乎那顿饭我们没有别的话题,都围绕着他的总监在进行,吃完饭后回到家我妈妈问我:“你们今天吃的什么?”我居然回答不上来。细细想来,我们从一个朋友的角度上,我们并没有帮上他,反而是让他更痛苦,当我们听到他正在抱怨的时候不但没有制止他,而是和他一起抱怨,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让朋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是加剧了他对他们总监的不满,加深了矛盾,如果真有一天他失去了工作,来找你帮忙,那时候你们在抱怨总监的刻薄是没有用的了。
再说一件事情是我和我妈妈的事情。好多人羡慕我每天回到家里,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这一点的确我要比你们幸福很多。但是接下来我要告诉你,我妈妈每天做饭用油不会超过20克,盐也一样。她用老年人的做饭养生的标准给我一个大小伙子做饭。每天饭菜清汤寡淡,无色无味。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在饭桌上抱怨:“妈妈你今天的盐又放少了。”“少吃盐健康”“妈妈我是年轻人,少吃盐我会浑身无力,不像你们中年人。”“看谁做饭好吃去认谁当妈”我妈继续说:“你赶紧结婚,我可不伺候你了。”接下来老妈就开始无休止的抱怨,这顿饭吃下来,嘴里没味,心里也没了滋味了。抱怨有的时候会传染,就像是在身体里有个开关,你觉得你抱怨的是对的,可是有人比你还委屈。
其实,我们抱怨的话题无外乎就是以上几种情况,认为不公的事情我们会抱怨,对工作的不满我们会抱怨,对家庭的琐事我们会抱怨,一切在没有读《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抱怨是无意识的,也就是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抱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渐渐地发现自己抱怨的真多。抱怨的越多,越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不敢说读完这本书,我就不抱怨了,但是有几点认识:第一,抱怨是一种徒劳。无论我们怎么抱怨都不会改变事态的发展,该是你做的一样都少不了,有时候抱怨还不如痛痛快快的吵一架,这样起码心里的是舒服的。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和你的领导吵架,我建议你也不要在背后窃窃私语的抱怨,那样是一点用都没有的。第二,抱怨是对自己的第二次伤害。有些事情看起来很不公平,但实际上也是公平的。因为从你的角度上看,你的天平多少会倾向于自己的一方,但实际上你看不见别人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其中,就像我的那个朋友,总监为什么会给他打很低的分,他工作很拖沓,从来都是最后完成任务,而他总想着如何能投机取巧,却从未看到别人的努力,这就是他认为的不公平所在,最后他无休止的抱怨是对自己的第二次伤害。第三,抱怨就如同传染病,他会在空气中弥漫传播听到的人会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紫手环,一方面是杜绝我们的抱怨,另外一方面也是让我们在说话前要三思。我们不可能把耳朵闭上,但是我们可以把嘴闭上。即使再愚蠢的人,如果他一言不发,他也是智慧的。
《不抱怨的世界》是改变生活的开始。我们读这本书不能抱有太功利的心去阅读,改变自己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养成的抱怨的习惯,我们要使自己沉静下来,冷静的想一想,我们到底在抱怨什么,有没有必要去抱怨,如果真的到了不抱怨不可的地步,我们可以选择放弃。如果还有理由继续坚持,我们就不要找借口,最后我也想对至高在上的领导们说一句话:当我们不再抱怨不公的时候,也恳请领导们不再抱怨我们做的不好,不抱怨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之上。
【第3篇】
这个月读完了不抱怨的世界,自己的收获蛮多的,本来我还觉得不就是不抱怨嘛,还用得着写一本书?只要我们不抱怨就可以了,那用这么大费周章的去写这方面的文章吗?而且还那么畅销,实在搞不懂,因为有这个疑问在,所以我就阅读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之前的见识太浅薄了,不抱怨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其实大有文章,它不仅是一种行为,一个习惯,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积极乐观的去看待身边的所有事物,包括不甚如人意的事情,他改变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方式去看待所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遇到任何的困难和痛苦挫折不顺心的事情时,都可以让我们发现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福祸本就相依,但是身处俗世,难免不会为了一些小事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过于纠结那些小事,而忽略了真正我们需要注意的事情,通过真正的习得不抱怨,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想要的事物以及真正想过的生活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标上,而不是让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了去躲避去纠结那些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上。
不去怨天尤人,期许自己在新阶段的事情,就会引来更多的平安和喜乐,当你把眼光放在生命中美好的一方面,你就会关注他,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选择把眼光放在缺憾的一面还是美好的一方面,不抱怨是转化这个世界的意识,把抱怨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去接纳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从而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先找到一种监督自己的方法,每次当自己发现自己说出抱怨职责的话的时候,有事情的去发现自己的这种行为,坚持21天不说任何抱怨的话,我们的话语表达了我们的想法,这可以让你成为更快乐的人,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和其他的乐观的人相互吸引,是自己身处于快乐愉悦的气氛之中,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做起,想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能掌控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规划生活,容许自己表达哀伤和痛苦,允许自己为人。通过改变言语不说抱怨的话达到一种思维的改变,进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书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关于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因为抱怨可以获得同情和注意力,以及避免我们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心里相信什么,身体就会表现出来,或者是自夸,体现在你比别人优秀这方面,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失败,但是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就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并依然不改热情
我们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自信并且又有安全感的人会吹牛嘛?自然不会,自尊自重并且认同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弱点的人,可以悠然自得的不需要别人告诉自己自己有多棒,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同来肯定自己,抱怨的产生是因为自我肯定的缺乏,认为自己没有获得这个的能力,其实我们的内心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源自于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你对别人不可能比对自己还好,一切的都从自己开始。我们不刻意去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就会跟着他人的脚步混混沌沌的度日,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在你的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力,每个人都是人性大海洋里面的涟漪,打造着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特别喜欢书里面的这句话,写在最后:凡是你所渴望的,你都有资格得到,不要在找借口,朝着梦想前进!
上一篇:我的大学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