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归途列车》观后感影评精选13篇

筑梦中国观后感

  《归途列车》观后感1

  《归途列车》是一部独立纪录片,它以2008年的春运为大背景,通过记录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城乡对立下带来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张丽琴一家是四川一户普通的农民之家,丽琴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她从小被外父母抚养长大。在老一辈农民的眼中,读书,而非打工,才是能真正脱离贫穷的道路。但丽琴却选择打工而非继续读书。这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

  影片将矛盾凸显于一次次的春运之中。在外打工的父母和女儿,唯有在春节时分才能和亲戚朋友们聚首,而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又往往在大团圆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具有悲剧色彩。在团圆饭的饭桌上,导演范立欣不断地在女儿丽琴,父亲,母亲,祖母间切换特写镜头。观众们可以看到,在父母一次又一次语重心长的教导丽琴要努力学习之中,丽琴的表情是灰色而阴郁的。

  即使是一部独立纪录片,《归途列车》仍带有类型片的故事节奏,在缓慢推进了一个多小时的故事后,家庭矛盾作为类型故事的高潮,终于爆发了。

  丽琴在父母对她选择打工的不满言语之后,脱口而出一句“老子要出去”,这彻底惹火了父亲,父亲立刻扇了丽琴几个耳光,父女两人很快撕扯起来,在这时,丽琴冲着镜头嘶喊:“你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

  再此谈论范立欣饱受争议的引导性话语的拍摄纪录片手法并非重点,而应该探求是什么造成了父女两代人的割裂。倒带至前一分钟,父亲说:“你认得什么?你只认得钱!”女儿说:“没错,我就只认得钱!”

  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致使丽琴偏离了原有的成长轨迹,她发现通过打工可以赚到充足的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衣服,烫自己想烫的头发。影片的结尾部分,丽琴进入一家夜总会打工,夜色里,她衣着时髦的背影消失在黑暗的居民楼里。这也象征着她再也回不去接受教育的轨迹中去了。

  张丽琴一家,是中国万千农民工家庭的缩影,他们的家庭被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硬生生地分裂了。经过坎坷的老一辈,总是对张丽琴叨念只有读书才能迈出农村,出人头地。而张丽琴却认为,钱才是万能的,只要赚到钱,就已足够。

  农民工在每一次迁徙之中,与家庭,与农村,与城市,都产生了巨大的撕裂感。在城市,他们是加工生产的最低端环节,赚每月两千块的工资;在农村,他们又求神拜佛,保佑子孙平安;在家庭中,他们面临着子女渴望跳脱农村的叛逆。

  镜头扫过火车站一张张焦灼的脸庞,他们渴望跳脱,也渴望被城市所接纳。但最终他们只能被围城坚决地拒绝在外面。他们分散成成千上万的个体,汇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在每一个加工工厂的缝纫机旁重复机械的劳动。只有在春运时分,汽笛声仿佛一声号令,召集八方来客,汇聚成汹涌的人群。我们才能知道,他们的数量到底有多么庞大。

  当你在火车站,看到穿着军大衣,肩扛尿素袋,睡倒在候车厅长椅上的人们,也许会从他们沟壑纵深的脸上看到两个时代的悲剧。

  祝每一位读者都能早日回家,早日团聚。

  《归途列车》观后感2

  何处的归途?| 观影:《归途列车》

  抢了三天的动车票没有抢到,在感叹抢票大军实力强大之外,我更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大家在春节这个节日,不顾一切的要回家,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如此耗时耗力的完成几千公里的迁徙。

  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记录片《归途列车》。

  这部片子由中加合作制作,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长纪录片奖

  * 亚太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

  * 多伦多电影节十佳电影

  *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 第53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

  * 第31届加拿大电影学院奖基尼奖最佳纪录片奖

  * 第33届新闻及纪录片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

  纪录片围绕一个四川农民工家庭从07年到09年的春运故事,带我们走近每年一次,全世界最浩荡的人口迁徙。

  但这部电影又不仅仅是关于春运。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春运迁徙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留守儿童。

  外出

  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挣钱,从四川广安到2100公里外的广州打工。

  在女儿丽琴一岁大的时候,就把她留给外婆。母亲素琴心里虽然不舍,但还是走了。每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都会因思念女儿而难过流泪。

  夫妻俩用挣来的钱,供孩子读书,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每一年,他们都为买春运火车票而焦头烂额,他们努力挤进春运大军,先坐两天硬卧到重庆,再从重庆转大巴到广安,到广安后再坐一段渡轮、一段中巴才到家。

  即便如此折腾,春节回家的意义,也毋庸置疑。

  但只顾挣钱,这个家庭也付出了意外的代价。

  “我只认钱”

  女儿丽琴由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和父母的感情并不好。她曾在外公的坟前哭诉,我不想见到我爸妈。

  在她看来,父母根本就不关心自己和弟弟。他们只会唠叨,让自己和弟弟努力读书。

  但是在丽琴的身边,大多数同学都外出打工了,没有几个人在学习。

  在朋友的影响下,17岁的丽琴也辍学去了广州,在一家服装加工厂打工。

  在她看来,大城市是“自由”“理想”的象征。在那里,她可以烫头发、跟朋友逛街、买新衣服。

  父母一心想劝女儿回去上学。在春节前,收拾了女儿的东西,带着女儿回家。

  在火车站,由于连降暴雪,湖南段的线路停电,火车无法运行,乘客被滞留多日。

  后来据媒体报道,08年的这场雪灾,导致广州火车站总滞留人数超过50万。

  好不容易回到家,父女之间却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冲突。

  妈妈问弟弟,要不要我回来陪你。弟弟说:不。

  女儿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说张洋你放心,她不会回来带你的。

  在女儿心里,父母每次说会回来陪自己和弟弟,但也只是说说,实际上根本不会回来。女儿认为,钱很重要,父母为了挣钱,不要她和弟弟。

  父亲质问女儿,你怎么知道我们不会回来。父亲还指责女儿在外打工变了,变得只认得钱。

  在争吵中,女儿激动的说,自己是“只认钱不认人”。父亲骂“你滚出去”,女儿说“老子就要出去”。

  “老子”这个词,激怒了父亲,父亲认为女儿冒犯了自己,冲上去就是两巴掌,边打边问“哪个是老子?”。女儿还击,父女俩扭打成一团。

  最终,女儿被父亲打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

  仇人相杀不可怕,可怕的是,依然有爱的一家人,因为隔阂和误解,爱变成了恨。

  而此刻,对父母的恨,在女儿心中已经形成了一道不可弥合的裂隙。

  归途

  春节过后,女儿独自离开广州,去到深圳的一家夜店打工。

  在后来的采访中,母亲陈素琴说,女儿已经不再叫他们“爸爸妈妈”,称呼都是“你、我、他”,也不再跟他们一起回家,春节都是等他们走了,她才回来。他们甚至不知道女儿现在在干什么。

  女儿每个月都会给外婆寄钱,回家后会给弟弟买新衣服,带弟弟吃火锅。女儿也总给外婆说,父母没关心她。

  陈素琴在和丈夫的一次聊天中说到,自己不回家陪孩子,是因为放心不下丈夫。两头无法兼顾,必须舍弃一头。

  最终,为了不让儿子变得像女儿一样,陈素琴决定回家。

  丈夫将妻子送上了归途的火车。

  两难与无奈

  全片流露出满满的无奈和两难。

  父母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挣钱,因为留在家里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更不用说养活子女。但是在外打工,就势必无法陪伴子女,错失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必然会造成两代人情感上的隔阂。但是,难道他们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

  子女也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从小就没有父母陪伴,与父母在感情上有隔阂,心里有太多的委屈,对父母有太多愤怒。但是,难道他们就愿意恨自己的父母吗?

  也许父母在挣到钱回家后,会对曾经的遗憾尽力弥补。但是,有些心里的裂隙,也许永远都无法弥合。

  心理学家认为,在童年期,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会导致孩子与父母情感上的断裂,孩子永远也不可能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像正常人一样的亲子关系,不论之后如何修复。

  但是,这到底是谁的错?

  写在最后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即中国每10个儿童中,就有2个留守儿童。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内遭遇过意外伤害;43.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49.4%经常没完成作业;46%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烦躁,39.8%经常感到孤独,37.7%经常感到闷闷不乐。

  许多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指数和冲动性都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父母外出打工,一部分父母会让孩子跟随自己去到城镇,孩子变为流动儿童;另一部分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只能让孩子留在家乡,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北京大学在2012年完成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对8990位0-15岁儿童进行追踪访问,结果显示,从父母陪伴、早期教育、生活环境几个方面来看,流动儿童的状况都比留守儿童要好。并且,流动儿童比留守儿童主观感觉更幸福。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等方面都更为欠缺,也更加孤独。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父母不把孩子带在身边?

  因为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生存环境恶劣,他们通常居住在拥挤的工棚,集体宿舍,地下室。他们很少休息,甚至法定节假日的休息都得不到保障。

  他们处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在许多打工城市,他们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

  而即使通过自身奋斗有了条件,可以把孩子接到城市居住,他们还是得面临诸多政策限制,比如,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教育制度,这些教育制度和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入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当地政府财政不支持,当地学校不接纳。即使能幸运在当地入学,他们也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而在许多地方,即使有户口的流动儿童,也无法享受当地的医疗保险等公共福利。

  面对种种问题,父母只能忍受亲子分离,将子女留在家乡。大量的留守儿童由此产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心理隔阂与情感断裂,也由此产生。

  这道裂隙,不仅存在这些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身上,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这也是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裂隙。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何处是归途。

  《归途列车》观后感3

  农民工张昌华和陈素琴在女儿一岁的时候离开四川去往广州打工,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回家一次。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挣多点钱让子女能够有书可读,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十六、七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外地奔波,制衣厂里夫妻二人从事着简单而又机械的工作,从他们的眼神里看不到光彩。生活的重压让他们疲惫、木讷,脸上泛不起一点点波澜。

  2007年初他们费尽周折总算买到了回家的车票,这次回家父亲给女儿带回来了一部手机。女儿很开心,但相比物质她更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爱与守护。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父亲重申了要姐弟二人好好学习,自己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没过几天父母又踏上了列车,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他们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子女的身上。

  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与呵护,两代人之间慢慢有了深深的隔阂,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儿叛逆而又坚毅,她并不觉得读书、出人头地是什么好的事情,对她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从她的脸上能够看得到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表情,她说家始终是一个让她伤心的地方,自己要离开这里,把为外公上坟烧纸的事情托付给了弟弟,自己则像父母那样到外面寻出路了。

  女儿来到了广州,和朋友逛商场,烫了卷发,她喜欢这样的生活。父母对女儿辍学打工的事情感到痛心,他们来到女儿打工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劝说她回家上学,分离太久的他们连亲情的沟通也显得脆弱和笨拙。最后他们决定2008年的春节带着女儿一起回家。可这次的归途因为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比以往变得更加困难,60万人滞留在了广州站,在如同潮水一般的人海中三口人挤上了火车。到家后女儿希望母亲能留下来带弟弟,可是因为言语不当惹恼了父亲,父亲和女儿厮打了起来。父母的用心不被理解,女儿渴望得到关爱得不到满足,所有的这些在这里集中爆发了。

  火车又一次开动了,女儿去了深圳,在酒吧找了工作。母亲还是没能留下来,又随着父亲打工去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制衣厂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撑不住纷纷破产,弟弟也上初中了,两难之中的父母不得不对生活妥协,父亲把母亲送到车站,母亲踏上了归乡的列车,父亲默默离开。

  《归途列车》观后感4

  《归途列车》是由中视远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影片由范立欣执导,于2010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进行了首映。荣获第83界奥斯卡奖纪录片奖提名、多伦多电影节年度十佳影片、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全球纪录片最高奖项“伊文思奖”等十余个奖项。

  外国人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去匆匆,却要奋不顾身。2006年春节前夕,当时还是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的范立欣,联合同事、摄影师孙少光、哥哥范立明,用七八万元个人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开始拍摄中国春运的故事。

  范立欣在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找到了张昌华这个有着十几年打工史的普通农民工家庭。拍摄总共进行了三年,三年中范立欣和摄影师每年春节都和主人公去抢购火车票,五次往返于广东和四川。2008年春运,受冰灾影响,摄制组和千千万万农民工一起被困在广州火车站,好几天才等来一辆火车。

  三年时间,无数个真实的镜头,将一个普通农民工家庭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和默默无语展示在我们眼前。看的时候,我需要很努力才能压住眼泪,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熟悉的场景、身临其境的感怀和无力改变的痛楚。

  “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2008年,春节前夕,广州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

  因雪灾而陷入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天几夜都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瞰,只看得见黑压压朝前涌动的小点,唯有颜色鲜艳的雨伞打破这黑色的沉闷。人群没边没际地向外伸展,伴随着巨大的嘈杂声。

  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像张昌华一样的打工者,他们舍不得用辛苦赚来的钱买一张机票,火车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

  他们睁着熬红的眼睛,不死心的等着。忍受严寒、潮湿,驮着装满全部家当的编织袋,渺小得像一只蚂蚁。

  每个人都想回家,一旦有什么消息走漏,人潮就开始骚动,警察只好拉起人墙,竖起栏杆,试图控制人流。每个人都挤得面目全非,但能做的,只是捡起包袱,擦干眼泪,继续走,淹没在浩浩荡荡的人潮中。

  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武警战士拦住了他。

  “你们真是没有体会,你今天在这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

  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十几岁小女孩,哭着被人群挤了出来,背上的大包被挤掉了,她在旁边歇息了一秒钟。一个武警帮她把背包放回肩膀上,她拉了拉带子,头也不回,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哭着又冲回人群中。

  导演范立欣说,每次看到这个镜头,他都会流眼泪。

  “我很能理解,那个小妹妹为什么一秒钟都不能耽误,这是她回家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赶上这班车,就意味着一年不能见到家人。他们必须踏上一班列车,别无选择。”

  春运仅仅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对张昌华一样的家庭来说,艰辛的奔波是为了仅有的希望。因为,春节可能是他们一年中唯一能感到幸福的时刻,与家人重聚、享受天伦。

  就像张昌华在片中所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改变命运的困境

  远行,是为了改变命运。

  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十六年前,奔赴广州打工,在一家制衣厂工作,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通宵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狭小破旧的临时住所里,唯一的希望就是每年春节的团聚,看见女儿丽琴和儿子张洋的成绩单。

  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他们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却知道农民的孩子,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去,走出去,到城里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才能活得像一个人。

  所以,每次和孩子通电话,陈素琴的第一句话总是,“考得怎么样?”最后的叮嘱也总是“一定要好好念书。”

  但他们一心为孩子的辛劳,并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

  常年的缺失,让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陈素琴春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儿子张洋要成绩单,发现成绩倒退了,以前是第三,现在是第五,就开始批评张洋没有努力。

  被批评的张洋嘟着嘴,说了一句,“我就是不想好好学。”

  陈素琴追问,张洋便将余下的话硬生生吞下了肚里,不再吭声。我猜,他想说的是,“你们从来就不在我身边,没有陪我上学,没有辅导我作业,为什么一回家就指责我?”

  片中冲突达到极点的,是张昌华因为女儿丽琴自称“老子”,气不过,大打出手,扇了丽琴的耳光,将她打趴在地下。

  冲突的起因,是母亲陈素琴说自己明年不去打工,回家好好带孩子。女儿丽琴忽然激动地说,“你们根本就是无心要带,却有心的说!”

  这句话激怒了张昌华,两人在争执中,丽琴气急之下说出了,“老子就是不想读书。”

  张昌华夫妇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他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但命运的困境却是,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孩子在心理上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疏导,会导向逆反的行为。女儿丽琴听不进父母的劝解,执意退学只是逆反的一个表现。

  在陈素琴的记忆里,女儿最后一次喊她“妈妈”,是2008年春节从广州回老家时。

  “挤车时她和八九个女孩突然倒地,幸亏十几个保安上来围成一圈把她们拉起来。我冲过去攥住她的手,她喊了一声妈妈,把我拉得紧紧的。”

  陈素琴抹着眼泪告诉记者,“现在她不给我们打电话,招呼我们用的是‘你、我、他’。我们甚至不知道她在哪里,在干些什么。”

  外婆唐廷瑞说:“孩子其实很好的,就是脾气太犟了,总是说父母没有关心她。”

  这是一个难解的困境。

  对亿万农民来说,想改变命运,就得赚钱,要赚钱,就得去大城市打工。去外地打工,就没有办法陪孩子,可是失去父母的陪伴,谁来带这些留守乡村的孩子走出灰暗贫乏迷茫的青春期? 这些孩子的教育该怎么办?

  最终,希望与现实是宿命般的南辕北辙。

  梦想超载的城市

  在《归途列车》里,女孩丽琴和她的父母都将改变命运的梦想寄托于广州这个大都市。

  然而,造梦的人太多,梦想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物,以千篇一律的包装随着轰鸣的火车驶入城市,城市真的能接纳这些梦想吗?

  与父母争吵后的丽琴,只身来到深圳,做了酒吧服务员,那里群魔起舞,乱象丛生,她今后的命运会如何,不得而知。

  在一篇影评里,有人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你很小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白马王子。他不仅身份显赫长得帅气,还拥有豪华奢侈的宫殿。他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喝不完的琼浆玉液以及穿不完的华裳丽服。只要嫁给他,一辈子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于是,你从不懂事时就开始刻苦用功,不管暑天寒冬一路悬梁刺股拼了命学习各种知识礼仪,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嫁给这个王子。终于你学有所成,顺利把自己带到了王子面前。正当你想将一生托付于他时,却发现原来你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其中一位。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落而难过,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嫁给你的白马王子。这个白马王子,就是承载了无数人梦想的城市。”

  最终,丽琴的梦想被淹没在了一个又一个工厂和酒吧里。她纺着自己买不起的牛仔裤、端着自己喝不起的威士忌,在夜夜笙歌的南国茫然面对现实。

  《归途列车》里的家庭,是中国亿万农村家庭的一个小小缩影。

  像张昌华夫妇一样的农民,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在城市里为人们建漂亮的房子,宽阔的柏油路,然后,在春运的时候,像鱼罐头一样把自己塞进列车,爬山涉水,碾转反侧,回到久违的家,与一年未见的儿女相见,却彼此无话。

  十五年的拼命工作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正面而积极的变化,他们用十五年时间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同时,搭上自己女儿的前途。不是他们想离开家,只是没得选,他们也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人潮里,只是没得选。

  看到最后,我理解了影片英文名“Last Train Home”的真正含义。时代的列车飞速向前,在它身后的人只有拼了命地奔跑,悲伤的是,哪怕拼了命奔跑,也依然会有人赶不上最后一趟车。

  把一个家庭的故事

  生生剥裂出来搬上银幕是残酷的

  但他们的

  劳累、悲伤、纠结、困顿

  都是真实存在的

  《归途列车》观后感5

  《归途列车》:如果可以,不想再看见这样的片子

  如果可以,我相信,你并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片子。

  因为它拍的太好了,所以,也就让人太难受,酸楚,难过。

  《归途列车》是2009年上映的中加合拍片。

  导演范立欣,纪录片界如今赫赫有名。

  这部片子获奖满满 ——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长篇(VPRO IDFA)奖

  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纪录片评审团大奖提名

  亚太屏幕奖最佳纪录故事片奖

  吉尼奖最佳纪录片奖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非小说电影奖

  《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

  2010年金番茄奖“有限发行影片”和“最佳外语片”中,排名第一

  然而,这是部看了会很心酸很沉重,又因而充满悲悯的纪实片。关于春运,关于打工浪潮,关于留守的孩子与老人,关于我们活着为什么。

  正是春运期间,火车站拥着满当当的拎着大包小包的人群。他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一年辛苦,就为回家一次。

  我们为什么离开?又为什么回去?有人说,回不去的才叫家乡。常常,回去了发现一切都变了。

  这是“伟大的陶瓷”写的一段影评——

  这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式故事。革命般的春运人潮,为家打拼的民工夫妻,留守生活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这片子所以的组成元素都是我们熟悉,但就是这些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的东西,在这片子里展现出来,却有些“触目惊心”,无论是春运还是民工家庭。

  “触目惊心”的不是春运的人多或是家庭矛盾的剧烈冲突,而是这片子散发出那种难以名状的无力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位父亲,这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的形象,片子里出现很多次他面部表情的特写,隐忍而深沉。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十几年,尝尽各种冷暖,却依旧无法避免女儿跟自己一样,走上无止境打工的路,而他对女儿的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对命运的愤怒,都在教训女儿那一段爆发。那些由无奈所积攒成的愤怒在这位中国父亲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片中的最后,夫妻俩为了照顾和监督小儿子学习生活,决定回去一个人。片子也是以父亲送母亲走之后离开的背影作结束的。他们依旧恪守着传统的理念,不希望弟弟走上他姐姐的“歪路”,而这一旦发生,会将他们十几年的付出和取舍击得粉碎。看完全片之后,我对“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有个更加人性化的认识。

  有人觉得这部片子很多地方摆拍的痕迹有点重,但是它所展现的东西是切切实实值得这个社会更加卖力的去思考的。被尊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有个恪守的信条就是“纪录片记录的’结果要真实’”,这是他对纪录片价值的基本判断,也将创作者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提到了至高位置。

  这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那些自己不曾真正接触过的人和不曾真正体验过的生活的认识,而之前我们的认识都是固化的、“疲惫”的。

  IMDb上,网友这样说——

  有力量的片子能改变人的思维认知,《归途列车》是其中之一。它讲述了一个清晰、真实的外来务工人员故事,提醒着我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惜福。

  这部纪录片无好人恶人,它是一个宏大社会变化的缩影,片末呈现出无法预测的结局。

  它让我感受到了10岁时,看1948年《偷自行车的人》的体验。《归途列车》带给了我相同的震撼。

  我不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是否也曾经很多次经历过春运期间买票难,回家难的过程。我不知道你怎样看待那些曾经逡巡在火车站带着大包小包衣着邋遢的农民工,但我想,生长在这片土地,总有一刻我们会泪流满面,无法释怀,一种复杂的情绪盘旋在胸中,难以表达。有空看看这部片子吧,有什么感受,发来和我们说说。

  祝春节快乐!归途,一路顺风!

  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

  共享生命之美|滋养内心的力量

  保持独立精神|对自由一探究竟

  让美和智慧引导我们前行

  《归途列车》观后感6

  《归途列车》中的人情冷暖

  第一次观看《归途列车》是在重庆,2014年大三的纪录片课上。当时看的是大陆网传版本,没有英文字幕,因为熟悉重庆话,所以纪录片里的四川话对白都能直接听懂。在观影的时候,我喜欢把自我同电影当中的人物进行主角对换,把自我放到电影发生的场景中,用心体会主角们当时的心境与矛盾。因此,第二次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依旧很有触动。但是比较前后观看的两个版本,我发现了一些细微的不一样之处,此刻的DVD版本中,字幕替代同期声的地方明显增多。导演为何在最后的版本中这样处理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站在电影分析的角度,开始了一趟探索《归途列车》中人情冷暖的心灵之旅。

  一列车的背后

  大家都说这是一部讲春运的片子,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部讲外出务工者生存、家庭、情感状况的片子。导演范立欣采用剧情片的手法,拍摄一个纪实题材,有主人公,有铺垫,有矛盾冲突,所以很能抓住观影者的眼球。在影片当中,导演把春运形容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迁徙,每年约有1。3亿的外出务工者,将在春节前,回到离工作地几千公里之远的家乡。在这场浩大的迁徙过程中,火车是他们首选的交通工具,因此,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成为他们这群人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往往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他们需要排好几天的队买票,有时候甚至只能买到站票。但无论如何,能过年回家同亲人团聚就是对他们一年辛苦工作最大的安慰。因此,春运大潮的主力军就是这群外出务工者。

  全片有两次出现春运大军的镜头,一段是在开头2006年春运,一段是在中间部分2007年春运。导演透过春运作为切入点来讲述春运背后的人和事。片子的主线是讲述一户外来务工者的家庭,透过这个家庭来表现这整批人群的特点。父母亲一代在外打工赚钱,孩子留在老家上学由祖父母带。能够看到在这群人当中,父母亲与孩子的交流是微乎极微的,他们期望自我能多赚钱让孩子继续读书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在孩子们心中,始终认为父母是为了钱才离开他们,父母对自我的照料养育远不及祖父母。因此,片中的小女孩张琴才会有各种叛逆的举动,纠其根本就是一种向父母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女孩的叛逆全过程,摄像机完完全全地纪录了下来。其叛逆情绪的高潮,也就是整个片子的高潮,在67分钟的时候,女孩顶撞父亲,父亲出手打女孩。

  所以,从整体来看,春运大潮只是一个现象,在这个现象背后的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才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东西。从大方面来看,有中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农民不能依靠自我的田地养活自我,务必出来找工养活家庭。教育差距使得这一部分人只能在车间流水线上工作,付出繁重的劳动力,却只有很少的薪水。户籍等问题使得孩子们不能在父母的工作地上学,因此,这些外来务工者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家里年迈的祖父母照顾,长期分离。从小方面来看,这种亲人分离,就引发了留守问题。这群留守在偏远乡村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对父母充满了不满情绪,看着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获得钱和自由,因此,也逐渐萌生了逃离这座山村的想法。他们不明白读书受教育对自我的重要性,只能透过自我的叛逆行为,向父母发泄不满情绪,殊不知,是对父母外出打工付出的心水的无情践踏。

  视觉传达VS旁白讲述

  整部影片的画面很富有张力。无论是描述群体的镜头,还是主人公家庭的镜头,导演都擅于捕捉人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整部片子没有旁白,只有交代时光地点的字幕以及主人公的同期声。在第一次观看影片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父母亲两人坐在船头的那番对话,资料大致为每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哭,会吃不下饭,务必要先吃饭才能看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两人突然坐在了船头,不是在船舱里。此刻看来,也许是导演故意的安排,为了拍摄效果。但是紧之后又发现,在之前版本中主人公说话的声音是能听见的,但是后面的这个版本却只能听见一句对白,其余都用英文字幕显示,同期声由环境音给遮盖了。同样的状况还出此刻女孩张琴的自述,奶奶与孙子孙女的对话等处。所以,在这个版本中,对话讲述的声音也有必须比例地减少。导演的用意在何处呢?

  在我认为,导演是在尝试运用视觉传达的方式,讲述故事。视觉传达,指得就是透过看画面让观众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通常,在很多纪录片开头,会有旁白讲述这部片子的背景,但是在这部片子当中,导演直接放了一大批人在火车站外等候,涌入站台,挤上车厢的镜头。他用画面语言告诉观众,我要讲一个和列车相关的故事。而后,镜头转向广州的工厂车间工人们在劳作以及四川回龙村老人和小孩在乡村劳作。其中,有简简单单的字幕告诉观众时光和地点,以及一些必要的介绍。例如,这座村子只有老人和小孩,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出门务工了。很简单地引出了这批外出务工者的现状和家庭状况。而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都是基于画面和对白。张家两口子买了很久的票,最后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从广州到家,他们要坐火车,再坐船,再转坐大巴,能够说是跋山涉水。镜头记录了他们在外工作的辛苦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其中,片中母亲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在琴一岁的时候,她就把琴扔给了祖父母,看着幼小的琴,心里十分痛苦,大家都劝她等琴大一点再走,但是为了给琴一个好未来,没有办法,她务必走。观众能够透过看到母亲脸部痛苦的表情,联想到那个骨肉分离的画面,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导演同样只

  放了几句对白,就把声音调低,放上了背景音乐,用字幕告诉观众。当时我留下了眼泪。这种透过看,理解情感的方式,增加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导演透过镜头带着观众体验,而不是透过旁白讲述告诉大家。因此,我想导演的这种处理,从很大层面上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

  是否为民族志电影(ethnographicfilm)

  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议题,是因为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同我最近看的许多民族志电影很像。《民族志电影概述》中对民族志电影是这样描述的:“民族志电影通常指的是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借助于影视拍摄与制作技术,以视听形式对某一族群的社会、历史、文化、民俗信仰活动等给予描述与记录,通常类似纪录片,但是它更强调人类学知识的表现。”结合我在视觉民族志课上学习到的JayRuby(1975)对民族志电影提出的四条标准,几乎能够给民族志电影列出三个特征:一是要有田野调查,深入调查对象;二是要描述纪录一族群的社会文化现象;三是要表现人类学知识。在我看来,具备这三个特征的就能够称之为民族志电影。

  在拍摄《归途列车》之前,导演就前往广州的各个工厂做调查,并且挑选出了张昌华这一家做为代表。外出务工者,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他们身上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代表了社会一个阶层的文化现象。导演挑选出的这一个家庭是这群外出务工者家庭中普通的一家,但十分具有典型性。在这家人身上表现出的矛盾,其实就是这整个群体的矛盾。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这一群体的社会文化现象。整个拍摄过程,当然也是田野调查的一部分。导演和摄制组同外出务工者们一同抢春运火车票,一同挤火车,一同体验这种生活的辛酸。因此,我认为《归途列车》已经具备了作为民族志电影的第一、二两个特征。第三个特征,表现人类学知识。在那里,我不得不提及1986年由美国着名导演罗伯特。加德纳拍摄的《极乐森林》。这部有着长达10年争论的民族志电影,开启了视觉民族志电影的先河。他首创了不用旁白讲述只用画面记录来表现人类学知识,我认为,范立欣同样采用了与其相似的方式,创作了《归途列车》。

  《归途列车》表现的人类学知识能够概括为如下这幅图表:

  由图中红色箭头可见,最后,有一部分像琴一样的孩子,选取了像他们父母一样城里打工赚钱,踏上了新一代外出务工者之路。

  以上三方面资料,就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所有思考。之所以被其吸引,是因为无论站在社会、个人还是文化时代的角度,都能发现它是一部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的片子。全篇影评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归途列车》观后感7

  这部影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当代农民工的悲苦。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从片子中我们看出,女儿对父母是很想亲近的,但由于自小分离,感情疏远,双方都无法相互理解。从中我们看到影响他们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父母也觉得自我跟孩子没有话说,孩子也不听父母的话。相比之下,女儿觉得爷爷奶奶才是更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陪伴他们长大。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父母以为孩子带给更好的条件的出发点外出打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终女儿为了自由或是一种报复也离开学校、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尽管不适应,但她觉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关系较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对妻子是很关爱的,比如帮妻子洗衣服,给他倒洗脚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没有跟丈夫一齐外出打工,那么女儿与妈妈的关系不会这么糟,而夫妻关系倒是会出些问题,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农民工生活的进退两难,以及在金钱与亲人间的艰难选取。

  从家庭功能角度来看,这个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为了给儿女更好的生活选取外出打工,赚钱以给予他们好的学习条件,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但很显然,这个家庭没有满足最后这一功能,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分离造成双方缺乏沟通,很难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这个家庭也在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这对夫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我看到家里农田的收割全靠老人与孩子,的确觉得外出打工的代价太大了,让孩子一个人处理这么多事情,不叛逆才怪,这也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根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的心理状况是令人关注的。家庭是给其成员带给情感安全,心里安定的港湾,但显然,影片中的家庭没有做到这一点,女儿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我的朋友,而不是自我的父母。

  那里我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我的一个亲戚家在黑龙江,现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儿从小随父母搬家,他们在大连工作过3年,随后转战北京,在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儿的学业很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样做打工妹,这样的生活中,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在还未成年的岁数,就去赚钱养家,是一种潜在的悲哀,或许短暂的自由与快乐让人看不到痛苦在哪里,但在春运回家的人潮中,我们就会深刻体会到那样一种北京离乡的酸楚。

  我认为在赚钱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孩子的成长问题,不能以为孩子打拼的名义,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

  以上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一些感悟。

  《归途列车》观后感8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先是搜了一下简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感觉电影里的故事背景和我家里及其的相似。从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了自我的影子,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或许其他同学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的是感动和同情,而我看完之后,却是心疼和无奈。

  我的父亲在这二十年里是一向在外打工,我的母亲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也外出打工了。直到此刻我上大三,依旧还是在外地打工。每年也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但是在家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天。我的爷爷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就去世了,所以这么多年我和我哥哥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齐。说实话,我对父母也是没有太深的感情的。虽然没有像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那样叛逆,但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也在心底抱怨过,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能在自我的身边,而我没有,也就是这样,我慢慢的不喜欢和父母讲我的心事,总是一个人承受着。我想电影中的那个女孩子可能也是这样吧,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不明白怎样和父母交流,不明白如何表达自我的心事,所以一交流就会吵起来,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我想我是理解她的,她这样闹腾也只是想让父母更加关心自我。想想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但是并没有选取像她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只要我成绩考得好,就会得到他们的肯定,这样他们就会关心我了。所以我从初中到高中都一向十分努力得学习,从普通班考到竞赛班,从全校几百名考到全校前十名,支撑我前进的动力就是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肯定。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我才开始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开始了解父母的难处,看到电影中她的父母的生活,才想到自我父母的不易。他们肯定也会像电影中的父母一样,每一天重复着无聊的工作,每年都要为买火车票发愁,每年都要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火车,每年都是万分不舍地离开自我的家乡外出打工,也会因为打了自我的孩子而难受的几天吃不下饭,也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习整夜睡不着觉。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回家都会先看看我们俩,看到长高了,长大了,就笑的合不拢嘴,也会很高兴地把新买的手机给我和哥哥玩游戏。

  还记得有一次哥哥生病,发烧住院了,爸爸打电话说妈妈哭着说要回来照顾我们,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电影中那位母亲因为担心小儿子的学习成绩,无奈选取回家照顾他。而我也有同样的经历,高考的那半年,母亲想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到我就读的高中附近租了一间房间,照顾我。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母亲也在附近找了兼职在做。

  但是直到此刻我和父母的关系并不会很亲切,每次打电话也不会像寝室其他同学那样聊家常,给他们说自我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每次都说不了几句话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所以也很少会给他打电话。但是我是想和他们讲讲的,只是不明白从何说起。

  也许,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无奈吧。

  《归途列车》观后感9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我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十分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明白,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那里并不适应,长时光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我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就应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齐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个性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明白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最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绩单,并为她弟弟能取得的较好成绩而自豪,这似乎能给他们这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带来改变命运的期望。也就是在这个春节,出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遭受了父亲的第一次的殴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我闯荡和赚钱的决心。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护的长发,只身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张丽琴刚开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卖啤酒,老板教育她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对此她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着自我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张丽琴和全国甚至包括全世界的华人一样守在电视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他们对祖国的强大和辉煌的事迹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含着热泪,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国健儿身上产生,并祝愿能获得更多。张丽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光,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对于灯红酒绿和劲歌艳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边的那些年轻的男女一样,在鬼火般闪耀不定的灯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声中,也扭起了在寂静的农村永远不会扭动的舞姿。……而离深圳不远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张丽琴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儿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儿子和家庭。张丽琴的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朴实农村妇女,她一方面担心家中的孩子,期间给村中的神灵们烧心许愿期望她女儿张丽琴能变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终,他们还是把最重要的期望留给了孩子。

  这部纪录片是年轻的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忠实记录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艰苦生活,个性是每年的春节回家过年,那真是一场地狱之行的真实体验。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大奖,个性是那清新而真实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是这次清华美院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导演范立欣期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他想从一个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试图透过这种纪录片来影响这些在校的并将来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们,期望他们关心一下这些底层的农民工们。

  《归途列车》观后感10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我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应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死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归途列车》观后感11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取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但是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留意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我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光想自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取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透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这样的想法摆在现代中国社会多少已有点陈旧落伍,但它依然是广大农村人口心中亘古不变的城市移民梦。

  陈素琴夫妇的家乡,在镜头里的美近乎诗意,恬静、纯朴、与世无争,然而这一幅完美悠然田园画卷,在现实中只能酝酿着世世代代的贫穷与落后。年关,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后在随时可能吞没自我的汹涌人潮里身不由己,机械地被裹挟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动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为终点是他们血脉相连着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和家,是城市荒漠里他们心中日夜守候的灯塔。收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的女儿是开心的,被问及成绩面露腼腆之色的儿子是听话的,家中的老母暂时是健康而满足的,这一切都为他们积蓄起了再次回到那个嘈杂、单调、清冷的加工车间的力量。城乡差距注定要改变他们的地缘,改变他们骨子里对泥土的亲近,城里比乡下宽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唤着他们背井离乡,怯生生地踏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经济飞跃的进程中,乡土中国悄然隐退,每一处村落都寂静寥落,忧伤绵长。

  城市不仅仅不计后果地将陈素琴夫妇这样的成人剥离他们的土地,更时刻引诱着他们的儿女。于是我们毫不惊讶地发现长大了的丽琴根本不愿读书,执意也要城里挣钱。这个本背负着父母远大理想的少女放下了她自认为枯燥又无望的生活,成为城中世界里又一颗微渺的尘埃。这个举动几乎瞬间击碎了父母赖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们手足无措,只是言语笨拙地进行劝说,自然无果。这一次,三个人一同返乡,父母在又一轮令人窒息的等待与拥挤中忧心忡忡,女儿察觉的却是眼前世界的荒谬与无序。他们三人的世界观,早已在距离的分隔中大相径庭。

  观众再次被提醒,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期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好处。(4)

  影片的最后,劳动力日渐衰竭的陈素琴犹豫着是否就应回家看儿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辙,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不能体会自我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将一个人在外地苦苦支撑的丈夫。走还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亚笔下庄严的“tobeornotto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难解的最高命题。

  《归途列车》观后感12

  我觉得这个电影真实的反应了我国的一些现状,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政治色彩,呈现出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我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光想自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取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透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

  尽管自我对春运的疯狂景象已经感同身受过,但是当2008年初那个雪灾之春的真实景象出此刻荧幕上的时候,心中还是为之一震。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他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步警战士拦住了他。“你这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话,只是轻轻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其实我们都一样难。是的,不是他们想离家,只是他们没得选;他们也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里,只是他们没得选。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反映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隔阂问题,因为我自我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把我放在外婆家,我很能理解片中的女儿张丽琴无法宣泄的叛逆,无法疏导的躁动。是的,小时候,当看到其他父母如何般关心呵护他们的小孩时,自我心中总是暗自感到难过,与她不一样的是,我外婆很好。片中张丽萍的爸爸妈妈都认为在外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明白,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张丽萍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

  真的,我期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能重视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毕竟那关乎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期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好处。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古代田园生活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只道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归途列车》观后感13

  《归途列车》影片讲述了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子女学业来到广州打工,但女儿丽琴最终选择退学离家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途列车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晚在清华美院看了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感到每个镜头背后都下了不少功夫,带着诚意拍的,总体来说很可以。但有困惑,导演强调讲述农民工的故事,那么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界限在哪里呢?纪录片当然也是在讲故事,影片开始展示两代人的矛盾线索时,我就在心里担心后面会看到更为激烈的冲突,因为按照这个主题的逻辑以及故事片的逻辑,都应该有这样的冲突出现,当然这是真实的家庭悲剧,背后则是社会问题,看的人确实很冲动,但,看到父女发生口角和打斗时,仍然感到非常的不忍。那耳光一次次在公共空间里被播放,被怀着各种动机的观众所观看,这让人有点困绕。女孩突然转向镜头大叫“不是想看真实的我么?这就是最真实的我!”这一刻,被记录者猛然地把记录者从镜头后拖进叙事中了,这时不禁要问那个老套的问题:该怎么理解所谓的“真实”?

  镜头切入到一个家庭最私人的空间里:少女们睡前的谈心、夫妻睡前的对谈、一个家庭除夕夜的激烈冲突……镜头如此深入到隐秘的个人不幸中时,是否真的捕捉到了在它到来之前“本来”的“真实”?

  影片的叙事技巧以及背景音乐的使用等等又让我反过来想,如果以故事片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效果?比如,《三峡好人》里的男主演是个真实的小人物,他的个人生活和机遇对这部影片产生一种很好的契合。再打个比方:《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故事,但它同样具有震撼力,而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纪录片,要怎么才能恰当地呈现“真实”?

  也就是说,这种通过真实人生剪裁出来的纪录片叙事和带有强烈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和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魅力,以及伦理。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特别里面记录到2008年春运,南方暴雪,广州站旅客滞留的场景太可怕了,调动军*维持秩序,那场面竟然有点像是暴*了,人们挤来挤去,还有一个大叔呵斥一名士兵不让他翻栏杆。这似乎是当时CCTV上看不到的。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这样的想法摆在现代中国社会多少已有点陈旧落伍,但它依然是广大农村人口心中亘古不变的城市移民梦。

  陈素琴夫妇的家乡,在镜头里的美近乎诗意,恬静、纯朴、与世无争,然而这一幅美好悠然田园画卷,在现实中只能酝酿着世世代代的贫穷与落后。年关,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后在随时可能吞没自己的汹涌人潮里身不由己,机械地被裹挟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动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为终点是他们血脉相连着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和家,是城市荒漠里他们心中日夜守候的灯塔。收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的女儿是开心的,被问及成绩面露腼腆之色的儿子是听话的,家中的老母暂时是健康而满足的,这一切都为他们积蓄起了再次返回那个嘈杂、单调、清冷的加工车间的力量。城乡差距注定要改变他们的地缘,改变他们骨子里对泥土的亲近,城里比乡下宽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唤着他们背井离乡,怯生生地踏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经济飞跃的进程中,乡土中国悄然隐退,每一处村落都寂静寥落,忧伤绵长。

  城市不仅不计后果地将陈素琴夫妇这样的成人剥离他们的土地,更时刻引诱着他们的儿女。于是我们毫不惊讶地发现长大了的丽琴根本不愿读书,执意也要城里挣钱。这个本背负着父母远大理想的少女放弃了她自认为枯燥又无望的生活,成为城中世界里又一颗微渺的尘埃。这个举动几乎瞬间击碎了父母赖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们手足无措,只是言语笨拙地进行劝说,自然无果。这一次,三个人一同返乡,父母在又一轮令人窒息的等待与拥挤中忧心忡忡,女儿察觉的却是眼前世界的荒谬与无序。他们三人的世界观,早已在距离的分隔中大相径庭。

  观众再次被提醒,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意义。

  影片的最后,劳动力日渐衰竭的陈素琴犹豫着是否应该回家看儿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辙,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不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将一个人在外地苦苦支撑的丈夫。走还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亚笔下庄严的“tobeornotto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难解的最高命题。

  又是一年春运时,像陈素琴一样的农民工们又一次踏上了归途。每一张焦虑的脸庞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挪步都夹杂着一言难尽的辛酸。坐在电脑前没有经历这一切的我此刻恍惚不已,不明白已成为全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的中国为什么让她最广大的人民过着这般没有尊严的生活;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历史渊源流长的国家,竟在短短几十年里失了最原始的社会根基。

  不知为何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归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诗句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

  下午不想工作,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新出的《新精武门》,看完后,颇有些失望,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借着名人效应,借着豪华的场面讲些老套的故事,捞些票房罢了。之后,在网上偶然看到《归途列车》这部电影,觉得是国内少有的电影题材。反映国内大多数的素材一向是为国内知名导演们所不屑的,他们只对票房和收入感兴趣。殊不知电影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带给人们快乐的体验,也向人们传播真善美。而在国内,电影的第二项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只沦为娱乐和赚钱的工具。题材和内容大而空,脱离最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看电影如同看天上的星星和童话世界的故事。

  看过片子,很有感触。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虽然父母没有出去打工,但艰难程度甚至尤有过之。因此,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类似纪录片的电影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政治色彩,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相对于真实的生活,那些所谓的大片就似在无病呻吟,显得苍白无力。距我上中学的年代已经近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可下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程度却没有多大改善,甚至要离家打工,常年在外,经受亲人分离之苦,子女不能理解之痛。电影的一幕幕如同亲历,忍不住几次落泪。

  看过片子,心情沉重之余,原本也有一份期望和欣慰,希望这样的片子出自国内导演之手,这样至少表明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是关注的。这样的片子在国内实在太少了!国内能有这样反映农民工的写实纪录片实在是国人之幸。查了下导演,略有些失望,导演范立欣虽是华人,但已加入加拿大国籍。凡是比较写实的,尤其是涉及下层老百姓艰辛生活,批判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似乎都要和国外粘上点边儿,难道我们国人和zf都没有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非要借老外的地方才能示众?起初我也和广大国人一样,对老外处处和国人作对愤愤不平,我们自己的事情,换论不到你们说三道四。可现在反过来一想明白了,我们难道还没有老外关心和同情自己的同胞?我们自己对熟识无睹,不去关心,还要以此为耻,害怕别人把她示之以众吗?再换个说法,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同胞有更多的同情和关注,老外的这些所谓的“别有用心的关注”怎么可能被政治所绑架?本来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掩着遮着。如果我们自己关注了,报道了,老外没什么办法,他只能支持我们,它再攻击我们,就显得他们冷血,失却道义;如果我们自己不关注,正好给他们口实,说我们冷血,人家有理有据,再对照我们的媒体,由不得人家的民众也得到这样的认识。

  除了政治,根本原因是某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己要面子,遮遮羞倒也罢了,但如果把自己千千万同胞的苦难也当作会使自己有失体面的事情而不加关心的话,则是误国。

  网上看到一些帖子抨击范立欣是在迎合欧美人胃口,讥笑祖国母亲的贫瘠,为个人谋取声名。实在是可笑之极!如果这些人认为这样做不对,我倒是想问问他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对的关注?”如果一个导演因为拍摄题材的影片引起广大人民思想共鸣、同情和关注,并因之而成名的话,那也是他为其优秀的工作应得的荣耀。这是任何工作所具有的因果逻辑,诽*这一过程的人倒是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只对西方国家的批评和攻击敏感,对自己国家的另外一面却熟识无睹。并且,是任何国家都有的社会现象,谈不上就是国家的阴暗面。我本人从影片中看到的是下层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艰辛和浓浓的亲情!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没什么不可以让老外知道的!难道非要掩盖这些,让老外仅知道中国很强大,很富有,没事可做,世界上到处惹事,处处可以威胁他们,满世界散布?超人也有缺点,何况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近期在国外听到了太多的老外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的误解,很不是滋味,这固然有国外媒体的“功劳”,可也不乏我们自己的原因。本想反驳,可我自己也感到自己的反驳是多么无力,因为我知道国内媒体未必就比国外媒体可信,彼此半斤八两而已。我自己越来越不自信自己对于一些事情的了解是否逼近真相。因此,我每次不会刻意去徒劳地争辩什么,只是类比于我对他们国家的感受,建议他们将来的某一天去中国看看,真实的中国不是他们想像的那个样子,有些方面可能更好,有些方面也可能更糟。

  期待国家政治改革的步子再大一些,认识到民众不是与政府对立的力量,而是可以作为监督的积极力量促进改革的进程,在民众监督与政府行使权利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真正的和谐和稳定。拿纸包火是徒劳的,只有因势利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是上上之选。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