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1

  2018年7月15日夏日炎炎,外面的天气虽然是火辣辣的,但是我的心情却无比兴奋,因为我要和爸爸妈妈参观军事博物馆。

  一进入大厅,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一层主要展示的是各式各样的飞机和火箭。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内容。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军博的地下一层,在这里我们跟着童悦自然的张老师和莎莎老师以及其他家庭共同参观了地下一层的展厅。

  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大炮和坦克。通过张老师生动的讲解,使我了解什么是野炮、高射炮、加农炮和榴弹炮以及迫击炮,并对它们在战斗中的作用有了了解。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加农炮与榴弹炮的发射轨迹,老师用炮弹模型和爸爸做了一个小游戏,通过抛炮弹使我们明白了加农炮的发射轨迹是直线,榴弹炮的发射轨迹是抛物线。

  另外我们又利用贴画和图纸分别设计自己的战略图,在战略图里我和爸爸妈妈充分利用大炮的各自作用,把各种大炮摆放在不同的地形位置,保卫家园,抵御敌人的侵袭。制作好战略图后,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对自己的战略图进行了讲解。我的战略图主要考虑到敌人入侵的方向,做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通过讲解,让我成为了一名小军事家。

  参观完大炮,我们就进入到坦克的展厅。这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坦克,有虎式坦克、苏联坦克、日本坦克等。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坦克的轮子的构造和坦克各部件的制造商,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都是一些知名汽车制造商,如奔驰、宝马、大众等。

  走到展厅的最后是一架美国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对于坦克的命名使我们对美国的六星上将潘兴及美国的军官制度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快愉快的军事之旅结束了,我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很大,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这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2

  你想亲眼看一看老班长留下的那枚金色的鱼钩吗?

  你能想象的出邱少云烈士胸口仅存的皮带扣和上甘岭上满是弹片的焦土是什么样子吗?

  你听说过在32天里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步马枪吗?

  你想亲手摸一摸威震全球的“东风快递”(东风系列导弹)、一代代“歼”系列战机和一艘艘威武战舰……吗?它们在哪儿?

  我来告诉你!它们就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暑假中,在北京进行红色之旅的我再次走进了革命军事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向毛主席的汉白玉全身雕像鞠躬行礼。

  绕过雕像,一枚仿佛随时都能飞入云霄摧毁目标的深绿色DF—2型弹道导弹就会在各类战机的簇拥下首先撞入眼帘。

  这枚DF-2型弹道式导弹全长21.314米,弹体直径1.652米,起飞重量29.78吨,最大射程1300千米,可装备核弹头和常规弹头。

  站在它挺拔的身影下,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就想问一问:在从未打过败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强大的“东风家族”的保护下,请问现在还有谁——再敢像以前那样,欺负我们?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入军博馆的负一楼。因为在这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八方的各种重武器。

  你看,它们有的是看起来那么不可一世的、带着耀武扬威的USA标志的美式装甲车,坦克和重炮们。当然,也少不了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各国军队的轻重火炮和各式重武器。

  在我看来,它们除了是战利品,更是列强们侵略我们、欺辱我们的铁证!同时,它们更应该是先辈们誓死不做亡国奴,奋起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丰碑!

  提到战利品,再没有什么比那架由四架被击落的U2残骸拼起的U2飞机展品来的让人内心振奋了!

  这在很长的时间里,(听当过特种侦察兵的姥爷说,尤其是过去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几乎想飞到哪侦查就飞到哪侦查的美国高空侦查U2飞机(比其他飞机飞得高,飞得快,打不掉),却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中,就被我国击落了五架!

  从那以后,中国的领空再也不是谁想来就来想怎么就怎么了!而这累累的战果,也被我们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谦虚”的称为“飞的也不高嘛!中国人民用竹竿子轻轻一捣就捣下来了!”

  看着眼前的这一件件在战斗中夺来的武器,虽然它们早已冷却了体温,但是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没有散尽的硝烟气息,我脑海中开始不停的浮现出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浴血杀敌的场景——谢谢你们,奋不顾身的革命先辈们!

  下午五时,博物馆要闭馆了。我不得不跟随着人流向外走去。内心仍然激动澎湃着的我觉得,如果不留下些什么,就对不起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和这一件件丰碑式的展品。

  于是,在军博馆的留言簿上,我郑重的写下了“山河犹在 国泰民安 谢谢你们”这些大字。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它还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中国少年,最需要肩负起什么。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3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长征就像一曲浩瀚的史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一道道坚强的路线图和不屈的身影。万千怀揣高尚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的战士们,踏上了漫漫征程。在那个内有国民党围剿外有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前辈们用生命保留了我党的有生力量,用精神续写着共产党人无私无畏无敌的神话!

  还记得1935年国民党军对中共的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我党由于战略指挥错误,损失惨重,死伤一万多人,被迫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在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四道防线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损失惨重,于是放弃与红二六军团回合,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等地。我们的人数已经锐减为三万人,这是党生死存亡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横渡乌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和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每一条的行军路线都包含着党的精心筹谋,都包含着无数为了生存而感动的故事。

  从长征和开始的背景来看,长征是对我党的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长征初期的损失惨重,我党总是能不断发现不断纠正,对于一个年轻的政党来说,这也是我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能在艰苦的夹缝中求生存,能从错误的决定中不断修正,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情况,灵活机动调整策略,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的中,我党始终以先进性作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朝气。历史一再证明,一个不断追求真理,善于与时俱进,用于理论创新的党,必定是一个先进的党,一个大有作为的党,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谱写出更加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国家、民族牺牲一切,在行军途中,战友倒下了,接过他的重担继续前进,继续着他没有完成的任务。一位炊事班的班长在爬雪山时折回去为队伍运食物,由于体力不支倒在半山腰,队友找到他后,发现他的怀里还揣着两个舍不得吃的热山芋......一个战士倒下了,他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仅有的7根火柴交给身旁的战友。长征中的血与泪早已凝固成对于革命胜利坚定的信仰,对和平安宁幸福国家的渴求,照耀着共产党执政下的千秋万代,永不褪色。

  长征精神在昨天更在未来,我们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和壮丽史诗,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80年后,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长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我们更要将长征精神融进我们的血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4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二十一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5

  深秋时分,雾气弥漫,北京似乎被蒙上了薄纱,有点沉抑,总让人不是那么释然而处之。10月16日清晨八时许,我们准时到达我航培训中心外,集体整装待发。约半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军事博物馆外。

  排队进入后,映入眼帘即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巨幅题字,不时也勾起我儿时记诵的情景。从记录1934年我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的展板,走到长征结束时镌刻着革命烈士的巨幅名列榜单,循着历史轨迹,于历史遗物和领导人真迹间感受着长征时期的艰难与困苦。突然的转移,长期地流离,四处为生,夹缝生存间,军民如鱼水般一家亲。不管是飞夺泸定桥,还是过草地、爬雪山,每一段艰难疾苦时期,红军以非常的意志、韧性的坚持以及灵活地处理,一步步地丈量着10省、25000公里。有人幸存,有人不幸,更有人缅怀和感念,凡留下来的人生活在当今和平幸福的大时代里,无不感怀艰苦岁月带给自己的珍贵精神财富。

  高中时期,翻开政治教科书里民族精神这一小节时,书中总会讲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句话。此刻的长征精神恐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不仅与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同时更与具体的实际的过往相联系。无论是长征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心,还是长征时期各种鲜活典型事迹的发掘,于今时今日而言,无不深具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90后的一分子,曾几何时,我们被冠以“垮掉的一代”。因为我们被视为不知进取、心性不坚、不知劳苦和内心脆弱的“温室花朵”。当然,出于一分为二的观念,暂不论争论双方的观点。但90后所处时代里幸福和和平可能就是常态,与为了基本生存挣扎的历史阶段渐行渐远,我们可能很难再感知最为真实的长征情景,那么以历史遗物来进行情感机制背后的怀想总是真实可行。

  生活中总有困厄,不用执拗地坚持鸡汤式地安慰,长征过程告诉你坦然处之,寻求灵活变通之法加以解决。人生路程上总有懈怠和放弃,不用强装和压制欲念,长征艰难指导你懂得倍加珍惜,不再吹毛求疵。心态上总有起伏不定,长征困苦告诉你也许目前的状况并非最坏的境遇,看似的安稳不是最安稳,看似的最不安稳未必不是安稳。

  对我而言,印象中,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语词已被无数次引用之,字节上的组合形式早已烂熟于心,但留给我的感知,却希望是鲜活而绝非机械地随意鼓吹。

  漫步校园,早习晚修,一天的生活不亦乐乎。有人强烈质疑说,这不就是文艺小清新的无稽之谈吗?我的回答很简单。大学学习时光短暂而珍贵,走出校园,很多事情都要从事,校园故事情节再也不会在社会里温馨上演,暂不论社会残酷竞争与否,至少在特定的时期,我坚持做特定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学习不仅仅要为保证基本的毕业要求而功利地求取成绩,更重要的是集实用性的智识于一身。因而苦作舟时,不用过分地强调苦闷与无聊,因为学习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关键是务必保证灵活应变,哪怕幸苦异常,俗语常言:“在顺境中做出成就里有什么向别人炫耀的资格呢?”况且这样的做事心态其实早蕴含在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里,详见于中华典籍。这样来看,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组成部分绝非简单的历史铸就,因为敏锐的文化心理已识别之。若说竞争,细想起来,真是和自己斗争,与过分的欲念斗争,与偏离较远的恶念斗争,与颓废颓丧的生活斗争。大学学习也许只是为自己而学,无论你起初抱有如何、如何的心态,等到你快要走完四年时,不用文艺地回头,就发现不想被教化却已被教化,不想被改变却已被改变,即便有人说口头强调都是假的,实际上或多或少地,坚持、韧性、心性和智识都潜移默化地帮助自己成长着。

  我想,从一个小切口的角度来看待长征精神的指引,兴许更有真实的意味存留于心。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6

  参观《东北军事文化博物馆》有感

  《司马法》上说 :“国家虽然强大,如果喜欢战争就一定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如果忘记战争就一定有危险。”—— 题记

  2017年 6月18日林甸县作协纪念“百年林甸”,文学创作推荐会时张永生馆长讲述了他的家史,他的祖辈都是可歌可泣的抗联英雄。

  他六岁的时候看见爷爷头上有一块很大的疤,就问爷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这么深的疤?爷爷回答他,那是被日本鬼子活埋时用铁锹砍得很深的疤。

  日本鬼子把老人家活埋后就走了,当地的百姓看鬼子走远后救出了奄奄一息的老人家,老人家才侥幸存活了下来。

  会后他带作协的全体会员参观了东北军事文化博物馆。

  东北军事文化博物馆,位于林甸飞泷四季温泉院内,是5月15日正式开馆的,这是林甸历史上第一家军事博物馆。

  在走进展厅走廊的时候墙上醒目的红色的八个大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是那么的庄严肃穆。

  展品有抗美援朝用过的电台:爆破筒;珍宝岛战役时用过的暗药箱;苏军解放东北的冲锋枪……

  展品之丰富,品类之齐全,涵盖时间段之广超出了我的想象。 看着咄咄逼人的、闪着寒光的各种枪支,此时的我激情澎湃。我能从冰冷的玻璃下,触摸到烈士们手中的温度,和那一颗颗灸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心!

  一件件的藏品记录着一桩桩往事,经历了一次次洗礼,镌刻了一断断历史。

  一件件展品控诉着日伪铁蹄侵华的血泪史。

  此刻我感受到了当时国破家亡的屈辱,想到了当时的中国人民,民不聊生的苦难与哀怨。

  我们无比热爱我们的大地,因为她的任何部分都是美丽的,而且她的美多姿多彩,正因为和祖国母亲的血肉相连,时刻感受到祖国母亲心脏的跳动,当祖国母亲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挣扎和呻吟的时候,当看到祖国母亲被侵略者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时候,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用炽热的生命之火点燃了反抗的火把。

  在历史上,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知道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更知道救世主就是我们自己。

  那一张张烈士的照片为我们揭开了战争年代,革命烈士浴血沙场的一面。 我的耳畔不时地回想着,马占山总指挥奋起领导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14年的第一声的枪响。寸土必争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当看到杨靖宇将军的遗像时,眼前不停地闪现着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在1940年2月23日这一天孤身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5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孤身奋战在最后一刻的英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当我拿起了通信步话员王成的报话机,豪迈地喊着“我是王成,向我开炮”的豪言壮语时,仿佛看到了他和指挥部的联系,报告高地上的敌情,指挥炮火进行准确打击,压制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的情景。

  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找到他的遗体的时候,他的手指上,还套着爆破筒的拉环,遗体的旁边,是被炮弹炸扁了的沾满血迹的报话机。

  谁的牺牲不是锥心般的疼痛啊?真的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永远忘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案,那一天侵略者杀死了我30万的同胞,那一天血流成河,那一刻山河为之呜咽,草木为之动容……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们的战友用自己的青春、健康、热血、生命,上下一心,浴血奋战,奋起反抗,损失虽然惨重,但是中国人民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使亲爱的祖国战胜劫难铸造出了一个坚不可摧,不可战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8华诞之际,我们在安享幸福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为捍卫祖国主权而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因为在我们每一寸土地的下面都有一个我们需要告慰的烈士。如果不是他们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而献出的热血,我们这块土地是否早已沦陷了呢?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现在的中国再也不会像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那样,唯唯诺诺地签订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了!

  东北军事文化博物馆的创建,了却了革命先辈的一个心愿,也是对革命先烈在天之灵的告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为中国公民一定要警钟长鸣,勿忘国耻,一定要教育中国人民的子孙后代爱党爱国,薪火相传!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7

  周日,信步到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参观,只见人山人海的观众,讲着各种方言排队领取参观票。北京的天气虽然很热,但是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热情更高,他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聚集在军事博物馆,表现出对我国军事斗争历史的极大关注。

  参观也流行快餐文化

  在各大展厅的实物面前,大批观众匆匆而过,无暇认真观看说明和展品,而是手持各色精巧相机,拍几张照片了事。熙熙攘攘人群充斥着大厅每一个角落,闪光灯此起彼伏,为争得一个照相的最佳位置,大呼小叫声不绝于耳。整个展览馆空气中弥漫着照完就走,不求消化的快餐文化。

  在“功臣号”坦克面前,照相的人群就像排队抢购的队伍,一个接一个鱼贯而行,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就在这里前台湾省长、民进党主席陈水扁20年前也来到北京,在这里拍照留念。在室外兵器陈列广场,我看到了1969年珍宝岛战斗中缴获的苏制T-62型坦克实物。在那次战斗中,苏联军队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对我珍宝岛进行侵略,但是被我军炮火炸断了履带,瘫痪在珍宝岛中方主航道一侧,后来苏军发现我军利用夜色用拖拉机向我方一侧拖拽被击毁坦克时,立刻集中炮火轰击,在争抢不利的情况下,苏军开炮炸塌乌苏里江冰面,让T-62沉入江底,我抢不到,也不让你得到。尔后,我军迅速调集海军北海舰队潜水员,秘密潜入冰冷的江底,将钢缆挂钩准确挂在T-62坦克上面,在我边民拖拉机的强大拉力下,坦克徐徐滑向中方江岸,乘着苏军还在睡大觉的朦胧夜幕,T-62被拖拽登陆,而后迅速被铁路运往北京进行分析检测,那个鼎鼎大名的T-62坦克就是现在陈列在军博的实物。实际上每一件陈列的实物背后都有一个回味绵长的精彩故事,但是T-62坦克展品前与军博所有展品一样只有一尺见方的小展板,上面惜墨如金的寥寥几个汉字,就连这件展品在哪里缴获,被哪支英雄部队、哪位战斗英雄缴获的,其中发生了哪些血与火的故事等等都没有。只有简单的型号,几个冰冷的数据,仿佛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在这里都集体失语,变成了简单的快餐厅,来自五湖四海的可怜观众只能望物兴叹,摇头而去。

  军博的层次代表国家的最高水准,它全景式展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悲壮史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史实的编排,对历史实事求是的评价,还原历史的场景展出都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的真实回望,对军博也提出了更高的历史要求。

  一进军博宏伟的展厅,那幅著名的《开国大典》油画高悬在墙上,但是奇怪的是,这幅记录新中国成立瞬间的油画居然采用的不是原稿,而是文化大革命中作者董希文被强令修改后的与历史相悖的修改稿,画面右侧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高岗莫名消失,而且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的服装均为灰色,真是篡改历史脸不红。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毛主席、朱总司令都身着黄呢军装,历史就是固化的时空,它不以后人的意志改变而变化,也不以个人地位沉浮而改变。作为权威的国家级博物馆的军博,岂能悬挂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宣传画,而且是涉及重大史实的历史瞬间。

  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我国军事战线成就叙述,显得的重点不突出的散乱。实际上,建国后,新中国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第一代领导人留给我们的“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防脊梁。按照历史事实,军博在记录新中国国防武器研制历史时,应当以“两弹一星一艇一机”为主线,即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运-10大飞机。在这条主线两侧方可链接各种武器和系统的研制结果,这样整个情况就显得脉络清楚,有骨有肉,血肉相连。

  对西路军历史的叙述,要注意近年来西路军史实的发掘工作结果,和包括徐向前、李先念、王首道在内的西路军将领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和不断面世的资料对历史事实的还原,这段历史涉及十余万西路军将士悲壮的人生际遇和不公正的遭遇。

  对每件珍贵展品的说明都要以历史的自觉认真对待,因为那不是没有生命的冰冷展品,而是在牺牲了数千万同胞后,在尸山血海中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是党史、军史、国史的活化石,其珍贵程度再过几百年才显出空前绝后的价值。因此,对每件展品,军博都要组织专家对其整理,大幅度增加对历史事实的介绍文字容量,特别是对展品的非凡来历,内中涉及的人物和英雄姓名等,让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众能够详细的了解历史,真实准确的掌握历史。应当尽快摒弃那种利用简单数据解读厚重史实的不负责任作法。

  军博展品的陈列不仅有历史,还要有未来,特别是对于武器历史的叙述,要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大阶段。过去的武器已经没有秘密可言,现在的武器有些已经解密,例如,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机歼-10轻型战机、兼有歼击轰炸功能的歼轰-7飞豹战机、先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99G坦克等,以及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科技经典之作,超视距技术、隐形技术等,但是遗憾的是,上述解密成就都没有在军博展览中得到应有的反映。着眼于未来,应当设立未来的概念性武器馆,例如,已经公开展示的我国暗箭无人机、代表着我国空军作战理念的改变和设计思想的进步,已经引起外军强烈兴趣,不妨让我国观众一饱眼福。其它诸如,中国航天站、火星探测器、大推力运载火箭、登月车、磁流体潜艇、隐形战机,以及美国的宇宙航母、濒海战舰、第五代战机设计概念等。要通过展览,让观众既知道我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了解与世界先进军事科技的差距,激发青少年一代为发展中国国防力量贡献力量的热情。这才是军博所应当达到的理想效果。

  组织编写展品解说词、图片和历史背景介绍书籍、明信片,设计军博展品玩具、照片等,利用军博展厅内的销售柜台向观众出售,军博展品原则上都可以制成纪念品、玩具实物、CD、纪念邮票、照片、文化衫、印有展品标志的纪念帽子,钥匙链、不干胶贴、扑克牌、扇子等等,这也是与世界各国博物馆都有相关纪念品售卖的惯例接轨。堂堂的军博不能只卖那些与历史毫无关系,与军博展品没有关联的简单的军事玩具、武器拼图、压缩饼干、高价饮料等。军博在管理上也应下功夫提升质量,多从观众角度考虑问题,以争取最好的服务效果。例如,某些展厅连博物馆行业最起码的参观方向指示牌都没有,观众进入时居然不知晓左拐还是右转。与此同时,军博要建立解说制度,每天分批次、定时解说,并将时间表公示。解决观众乘兴而来,懵懂而去的参观弊病,让军博成为我国军史展览和军事教育的中心。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8

  顶着炎炎夏日,怀着一颗沉沉甸甸的心情,来到主题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军事博物馆参观,感慨万千!

  进入展厅前,一大批军事文物和装备立刻让人眼前一亮,精神抖擞了起来。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乘坐过的轿车,成了参观者第一个驻足观看的重点。

  进入展厅,建军八十周年成就展按专题进行了编排,分为“战略决策 辉煌历程”、“军事过硬 钢铁长城”、“铸牢军魂 永葆本色”、“勤俭建军 保障有力”、“自主创新 跨越发展”、“牢记宗旨 建设祖国”、“面向世界 维护和平”七个部分。

  展厅内展示了毛泽东主席观看大比武时打过的沙袋、周恩来总理亲拟的炮击金门广播稿、195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签到簿、研制原子弹使用过的手摇计算机、解放一江山岛插上203高地的红旗、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请战书、抗美援朝时邱少云牺牲时紧握的冲锋枪、抗洪英雄李向群穿过的救生衣等等珍贵历史文物。

  一件件历史实物、一组组珍贵图片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突出成就。军队的职责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也做出了较大调整,由保家卫国增加了投入地方建设,危难时候抗洪救灾等等。在国家保卫,在百姓需要救助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

  看祖国目标多宏伟,看步伐多稳健,光明在涌现!

  祖国啊,您永远繁荣,永远坚强,永远强大!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9

  又到周末了,可老师留了不少作业,足足要做一天,幸亏这周不是上个星期,因为上个星期五语文老师留了两张小报的作业,幸亏没有周记,不然我非得吓晕上十几天不可。

  大部分作业被我干掉后,我决定和姐姐去消遣消遣,可到哪里去好呢?有了!就和姐姐去离家不远的军事博物馆吧!正巧国家规定到博物馆参观一律免费,真占便宜!

  还没进博物馆,就看见博物馆旁边陈列着几十门“红衣将军”大炮,原来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衣将军”呀!

  进了博物馆,只见大堂的中央耸立着一尊毛泽东像,足足有四层楼高。我们还看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枪支弹药和文物,从“鸦片战争”看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看到“中许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幅爱国华侨的画,上面有雄、虎、蛇、蛤蟆、鹰等动物和一些抽大烟、睡大觉的人,其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蛇代表德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而那些吃喝玩乐的人则代表我们中国人。这幅画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放松警惕,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国家,不自强、自立就会被人欺负、挨打。

  通过这个展览,我仿佛穿越了时间长河,看到了过去的事物。知道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10

  今年的暑假,妈妈给我报了去北京的夏令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旅程。

  到了北京的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军事博物馆。那天,烈日炎炎,虽然大家挥汗如雨,但我们都兴高采烈的。李导说:“大家进去随意参观,10点准时门口集合”。“耶!”同学们哗的一下都争先恐后地进入了军博。

  一进大门,一座石像立在大门前,他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进入大厅,中间摆着一组石头雕刻的红军石像,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一样。再往前看,那是一杆红军用过的枪,旁边还放着一件破旧的衣衫,我再看看自己的衣服,可知那时的人们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只木舟,那是一艘真正的木舟,红军就是驾着这样的一艘木舟强渡大渡河,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想到刚才在军事博物馆的外边,还有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科学发展是多么快啊!往里走,玻璃箱中摆放着一串铁链,这是什么呢?啊,原来是飞夺泸定桥上的一部分铁链,可见当时的战争是那么的激烈、残酷!军事博物馆里面还陈列着抗日战争中收缴的日军的一些刀和枪,这些都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历史。

  一看表,9:50了,我们就要集合,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军事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我感受到,如果没有红军的奋勇杀敌,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