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影评(精选16篇)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

  一场对人物细腻的刻画,一场在命运中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在电影中,看见了大家的努力不懈,流动的情绪;看见热情闪烁在每一个演员的瞳孔里,闪闪发亮。

  因为电影,我们将电影里的美丽结局套至现实中,有着现实里的假,虚幻的真。《萤火虫之墓》充满了情感,因为战争,只有自己和妹妹逃离家中。在没有家人可以依靠,他们带着水果糖的盒子,到处去跟人要一杯水来填饱肚子。连一杯水都舍不得喝的哥哥,决定留给他幼小的妹妹;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家时,他已经被炸碎了!万般不忍地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抬上救护车,决定与妹妹好好地活下去。这一幕,令人有着无限的感伤。

  欣赏电影时,我总会觉得世界剩下我与电影,投入在其中,其中有主角的欢笑、配角的衬托,有导演的安排,戏剧的张力。而在看电影的那段时间,可以忘记全世界,不受时空的限制。因为电影,我的眼界开了;因为电影,我们的妄想实际了。

  然而,我在电影看见了大家的努力不懈。这部电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电影的完成,都耗费了许多的心力与时间,而这一部,让我感受到:没有家人的帮助,一定会很伤心难过;而他们却能乐观面对,令人钦佩。在电影中,最完美的结局,就是将不可能化为可能,让大家永生难忘。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2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看过一遍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悲剧电影,影片讲述了战争受害者孤儿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

  日美战争期间,敌机狂轰滥炸。 14岁的清太背着年幼的妹妹小节到处逃命,躲进防空洞,可是母亲却被炸伤而死。他们二人被迫居住到婶婶家。清太瞒着妹妹,说妈妈在医院。婶婶得知清太的母亲已死,就给清太的父亲写信要钱,但他的父亲没有回信。婶婶嫌弃他们兄妹二人吃闲饭,就越来越苛刻。最后,清太与小节搬到了一个旧防空洞生活。

  懂事的清太非常能干,他和活泼可爱的妹妹把防空洞变成了乐园。夜晚,无数萤火虫漫天飞舞。可是萤火虫只能存活一个夜晚。清太看见小节在埋死去的萤火虫,清太问小节:“你在干什么?”小节难过地说:“我听婶婶说的,妈妈死了,也是这样埋得。”他们都哭了。

  恶劣的环境使4岁的小节严重营养不良,并且起了湿疹,他们没钱看病买药。清太听说当海军军官的父亲早已经战死了,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 可怜的小节躺在防空洞里饿死了。不久,清太也饿死了。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我伤心得流出了眼泪。战争真是太可恶了,它让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全部死去。如果没有战争,清太和他的妹妹小节就会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影片最后,无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照亮了夜晚,可爱的小节拉着哥哥的手,快乐的吃着糖果,漫天的萤火虫在飞舞,仿佛祝愿他们在天堂找到了幸福。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3

  最近,我看了电影《萤火虫之墓》。电影讲的是:在二战后期的日本,一个小孩失去了母亲,和他的妹妹一起生活。他们先是在姑姑家住下,前一阵住的好好的,可后来美军天天开始轰炸所以姑姑开始嫌弃他们拖后腿,于是一天比一天不耐烦。后来姑姑甚至说哥哥游手好闲,有时间玩却没时间干活,于是兄妹2人开始自己煮饭。

  直到有一天,哥哥忍无可忍,带着妹妹去一个山洞隐居。在山洞的有些日子,他们过得悠闲自在,在野外嘻嘻哈哈,抓萤火虫,在小河戏水……后来,妹妹因为营养不良而生了一种穷人治不好的病,由于哥哥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开始偷东西,第一次偷东西被人发现了,他被打得惨不忍睹。后来哥哥每当美军轰炸就出去偷东西,所换得一些钱能暂时稳定妹妹的病情。

  但是后来妹妹的病情加重,哥哥也担当不起。于是哥哥把身上仅有的钱用来换吃的,无意中他听到日本战败了,无条件向美国投降,他一直坚信活着的爸爸也死了。于是他心急的不得了,立刻去回去看妹妹。但妹妹已经快饿死了,当哥哥赶到时妹妹睡着了,也死了。哥哥后来埋葬了妹妹,把妹妹的骨灰收到了糖果盒里。后来,哥哥在车站中饿死,在天国,他终于见到了妹妹……

  看完了这部片子,我很震撼。从前我一直以为日本人都是坏的,但这部片子告诉我,日本人也很可怜,他们被强迫去参战,老百姓吃不好,穿不暖,还要躲避***的轰炸,还有不少人被***炸死,被疾病缠身,被活活饿死……其实,战争并不能解决什么,只会给人们带来灾害,大家想想,如果成年人都去打战,有不少都会被打死吧,侥幸逃生的,也会被疾病和痛苦折磨,走投无路的人们只能去抢劫,杀人。这样又会有很多人受伤。

  看完了这部片子,我知道了,世界大战是恐怖的,当日本被***炸到时人们就意识到了世界大战的威力,其实我们因该珍惜生命,爱护和平,不要让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4

  这是一部值得人们都去观看的动画,但我觉得最应该认真去看去思考的其实正是日本人自己。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补真正的历史,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但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又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是的,作为民众的日本国人也只是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国家所带去灾难的国家的人民,这句问话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其实《萤》并没有表现对美军的仇视,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杳无音信,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冷言冷语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防空洞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为了在黑夜里给防空洞带来光亮,哥哥清太抓来萤火虫放到了两人蚊帐里,看着洞中飞舞的萤火虫,哥哥带着兴奋给妹妹讲起了自己去父亲的军舰观看阅军的情景,激动之余唱起了军国主义激励士气奔赴战场的军歌,并摆出了开枪的姿势,然而接下来的一刹那,清太沉寂了下来,看着自己与妹妹的处境,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父亲,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随着萤火虫的飞舞而消散殆尽。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对发动这场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抨击,曾经鼓舞着人们奔赴战场,带来的却是飞蛾扑火的灾难,那些鼓吹战争的谎言,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了底气。

  当影片接近尾声,清太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先是发问“投降了,那我们岂不是战败了!”本以为他会带着战败耻辱的心情继续发问,然而接下来这句却是“我们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这才是当时日本国民最真切的渴望。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没有阻止悲剧的继续,海军的全灭,父亲的阵亡扑灭了最后一丝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济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绝望的自语“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影片中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切合实际。作为哥哥,清太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养活妹妹和自己。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又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生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他去农田里偷盗,结果被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警署。

  “那天,姨妈告诉我,妈妈已经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来自己一直隐瞒的事实,妹妹早已知道,此时清太积压的悲伤再也按捺不住了,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泪,但在妹妹面前他还是强压着悲伤哽咽着,没有发出声来。

  “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都那么快死?”

  当节子埋葬死去的萤火虫时这样问着哥哥,这让人不免联想起樱花来,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有着短暂的盛开和绚烂的凋零。比起樱花,萤火虫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它生活在夜间,在黑夜里发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残喘而又挣扎的希望,然而当黎明的曙光真的出现它的光亮却消失了,惨淡的死去,又有谁能为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借喻在这里变得明朗,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的结局……

  其实何止这两兄妹的命运如此凄凉,动画只是借两兄妹的遭遇来表现这整个时代的悲剧,片头哥哥饿死在街头,到了晚上有人来清理街道时,除了清太还有几个孩子躺在一边,其中有的已经不行了,不过,剩下能够救活的又有谁来救呢?

  作为国人不得不撇开动画,想想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在为日本无辜生命落泪的同时,是否应该想得更多一些呢!我们才是被卷入这场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我们战败,或许连萤火虫的命运都比不上。想到国产动画的发展,也许国内的审批制度是严格了些,但我们的制作方也做出了一些这样的动画,想不出什么样的审批能限制得了。不要总让年轻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伤中,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萤火虫之墓》不但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生动的描绘了这样环境下人情的冷暖,当远方的姨妈得知兄妹两人的母亲已去世,又得不到作为海军军官的父亲的援助时,开始后悔收留这对孩子。夜晚的饭桌上,同样的一锅饭为兄妹俩盛的是锅中稀汤,而自己的儿女碗中却是满满的食物,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做得如此露骨,连拿起饭碗准备吃饭的女儿,在看到身边只有四岁大的节子在喝着稀汤时,都红起了脸来。当兄妹俩最终被逼走时,姨妈那自私的嘴角冒出的最后一句话“我没勉强你们离开,是你们要走的。”当她为兄妹俩的离开而得意的准备回屋时,却听见四岁节子欢快的笑声。

  随着生活的日益艰苦,节子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当哥哥背着病重的妹妹来到医院时,却只是得来了“只是营养不良”这样的答复,“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就行了”听得这话气得清太嚷道“我连吃都吃不饱,还能说什么营养!”在这样饱经战乱的年代,甚至连瓶抗生素都难以找到。

  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的妹妹一日比一日消瘦憔悴的身体,观众的心也好似青苔一样,就好像上面放了块铅石一般难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哥哥,你吃吧……”

  “为什么不吃呢,嫌太硬吗?”

  当清太用救济金买来食物时,却发现病重的妹妹已产生幻觉,将纽扣当做糖果吃。

  “哥哥,你真疼我。”妹妹看起来更加懂事了,然而这却成了妹妹说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早在动画的开始,便用倒叙的方式道出了兄妹双亡的事实,当故事进行到结局迫近之时,人们却仍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还苛求奇迹的发生。

  动画的最后,深夜里清太孤独的坐在妹妹火葬的木炭余灰边,嚼着手中脏兮兮的饭团。渐渐的,画面变成了暖红色,哥哥手中的饭团也变成了以前妹妹最爱的糖果盒,身上破旧的衣服变成了整齐的制服,耳边再一次传来了妹妹清脆的声音,

  “哥哥……”

  在萤火虫的照耀下,妹妹从不远处跑来,拿起哥哥膝上的娃娃,接过哥哥手中的糖果盒。

  “夜深了,快些睡吧。”接着妹妹便枕在哥哥的腿上安然入睡。空荡荡的夜幕下,只留下这对兄妹依偎着的那模糊又微小的身影,还有萦绕夜空中的萤火虫。

  镜头缓缓抬升,透过依稀的松木放眼望去,兄妹俩入眠的山脚下竟是灯火通明的高楼与金碧辉煌的大厦。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战火过后的日本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然而,萤火虫却不能够迎接这新时代的曙光。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5

  最近刚刷了一部电影,名叫《萤火虫之墓》。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二战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看完这部动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没法儿体会战火纷争带来的悲惨,但影片中的几处共鸣深深触动着心弦。

  一,作为家中老幺,有个哥哥确实是一种幸福。不管是吃零食还是平时的家务活,对哥哥撒个娇,总能吃到更多的糖果,总能成功的把家务活甩给哥哥,然后像个大佬一样,站在凳子上,拿着鸡毛掸子,指挥着哥哥干这干那,满脸骄傲的模样。影片中的哥哥清太,对妹妹节子情感是真,也让人感动,宁为太平,莫作乱离人。

  第二,小时候家中突遭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经济非常困难,家中日常靠着那几大缸的腌菜萝卜过活。但是,母亲总能在艰苦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简单的快乐,有时候是路边的一束野花,有时候是菜篮子里变出来的大西瓜,有时候是口袋里掏出的小龙人奶糖。尽管生活困苦,但母亲从没有怨言,也从不奢求别人的帮忙。别人能帮得了一时,但帮不了一世,自食其力永远是正解。影片中的哥哥,带上妹妹前去废弃防空洞进行艰苦生活的时候,附近的那位农民伯伯给予兄妹两的帮助也不算少,不仅在开始时免费借用了手推车,还给他们赠予了茅草和悉数鲜蔬,且在哥哥多番前来讨要食物而萌生出一种厌烦情绪的时候,还作出了“呼吁影片中的哥哥前去生产小组”以及“回到亲戚阿姨家”的建议,只可惜倔强的哥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明晃晃的又将这一“工作”和“回家”的建议忽略掉,并作出前去另一家讨要食材的行动。在那个年代,又哪有人能够如此慷慨呢?

  哥哥携伴妹妹于废弃防空洞生活的这几个月时间,事实上就变成了逐渐将妹妹引领向死亡的不归旅途。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亲人,我们都想做正取,但其实连坚持锻炼都做不到,怨恨别人和这个世界,获取别人的仁慈作为生活的支撑是要饿死人的,困难到来,总有人熬不过去,也总有人熬过去,而我们,应该追求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起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的人。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6

  和平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幸福的享受生活,不用经历生离死别,也不用为了一顿饭而绞尽脑汁。战争是残酷的,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或许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带来绝望的感受。但有很多电影动漫以及音乐在表达着战争的残酷,每每看过这类东西后都很值得我们去深思。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动漫——《萤火虫之墓》。很感人,也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部动漫。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战后期的日本。影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影片开头,一名14岁的男孩正在慢慢走向他短暂生命的尽头,这是在战败月余后的日本。一名少年,正在院子里埋藏着物资,空袭开始了。在随处的烟火中,清太背着妹妹节子四处躲避着空袭,可兄妹俩的母亲却在空袭中丧生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清太能做的只是把妈妈身死的消息瞒着年幼的妹妹。在空旷的广场上,哥哥强笑着为哭着找妈妈的妹妹表演着单杠。夕阳下把兄妹俩瘦弱的身影拉的很长,这一幕不经让我很是心酸。或许那一刻起,哥哥试图扛起所有悲伤,为妹妹撑起一片晴空。

  兄妹俩只能去投靠亲戚。然而战争使人变得疏远,物资的贫乏更是使人自顾不暇,彼此冷漠。寄人篱下的感觉是很不好的,尤其还是战争时期。越来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来越少的白米暗示他们必须离开,终于,哥哥决定带着妹妹离开,去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就这样他们搬去了防空洞生活。这段时间是唯一的短暂的快乐,没有照明工具哥哥就抓萤火虫给妹妹照亮,没有玩具哥哥就给妹妹讲故事。第二天妹妹节子正在埋葬完成使命的萤火虫的实体,哥哥问妹妹在干什么,妹妹稚嫩的声音说:“阿姨说,妈妈死了要睡在坟墓里”。听了节子的话,压抑很久的清太在也忍不住留下了泪水。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食物也用完了,无奈之下14岁的清太为了和妹妹活下去只能去偷附近的农作物,一天因肚子不舒服的节子而去偷甘蔗的清太,希望以甘甜的汁水治好节子,无奈被主人捉住,并知道周围丢失的农作物都是清太偷的。被送进警察局的清太出来后看见节子赤脚在门口等他,伤心的他背着节子回去了。后来清太为了不让节子饿肚子每次趁着空袭时,冒着生命危险去住户家里偷食物。每次找到食物或物资时清太都很兴奋。一次典当完物资回去的清太捡到节子的木偶却发现节子躺在旁边的草地上,清太赶紧带着节子去看医生,当节子掀起衣服看着满身的痱子和骨瘦如柴的身体时,顿时很是心酸。医生告诉他是因为缺少营养的缘故。后来他抱着节子离开了。为了让节子好起来,清太取出了妈妈留给他们的钱,无意中听到了战败的消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爸爸再也回不来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清太束手无策。而回到防空洞的清太,这时节子以虚弱的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毫无生气。手里拿着哥哥给她的西瓜都没能做起来,就这样节子一直没能睁开双眼。战争结束了,家家户户传来欢声笑语。但清太这边却是另一种样子。最终清太火化了妹妹的身体。把骨灰放进了当初给妹妹的糖果盒子里。清太的结局正如影片开头那样,毫无生气的在车站里,手里拿着妹妹的骨灰盒子,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看完整个影片后,整个人都很压抑,甚至整整好几个星期我都没有缓过来,每每想到节子那瘦弱的身体,和躺在那里及清太无助的样子都让我很心酸和压抑。先不论这场战争的对错和抛开名族的情仇。就单说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在战争面前,人的生命有如萤火虫般脆弱,无辜的永远是平头老百姓和弱势群体。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和平,正视生命。好好的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生活。

  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部动漫。很催泪很值得深思的一部动漫。虽然很压抑但很感人,也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7

  这是一部值得人们都去观看的动画,但我觉得最应该认真去看去思考的其实正是自己。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补真正的历史,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但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又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是的,作为民众的日本国人也只是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国家所带去灾难的国家的人民这句问话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其实《萤》并没有表现对美军的仇视,有的只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末期,美军对日本采取了长期的轰炸,故事主人公的母亲在一次空袭丧生,作为舰长的父亲也在战争中,留下了年仅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住到了远房姨妈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难免会变的自私起来,随着战势的恶化,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兄妹俩与远房姨妈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和,最终由于忍受不了姨妈的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姨妈家住到了一个废弃的中,日子过得艰苦,但却快活。

  为了在黑夜里给防控洞带来光亮,哥哥清太抓来放到了两人蚊帐里,看着洞中飞舞的哥哥带着兴奋给妹妹讲起了自己去父亲的军舰观看阅军的情景,激动之余唱起了激励士气奔赴战场的,并摆出了开枪的姿势,然而接下来的一刹那,清太沉寂了下来,看着自己与妹妹的处境,又想起了的父亲,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随着的飞舞而消散殆尽。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监督对发动这场战的的抨击,曾经鼓舞着人们奔赴战场,带来的却是飞蛾扑火的灾难,那些鼓吹战争的谎言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了底气。

  当影片接近尾声清太得知日本时,先是发问“投降了,那我们岂不是战败了!”本以为他会带着战败耻辱的心情继续发问,然而接下来这句却是“我们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这才是当时日本国民最真切的的渴望。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没有阻止悲剧的继续,海军的全灭,父亲的阵亡扑灭了最后一丝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济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绝望的“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影片中每一句话语都是那么的切合实际。作为哥哥,清太此时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养活妹妹和自己。

  作为哥哥的清太为了妹妹表现得实在太坚强了,母亲的死一直隐瞒着妹妹,将痛苦独自一个人承担了下来,有努力的照顾妹妹,为了给的病的妹妹做点好吃的去农田里偷盗,结果农夫抓到痛打得遍体鳞伤又送到了。

  “那天,姨妈告诉我,妈妈已经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来自己一直隐瞒的事实妹妹早已知道,此时积压的悲伤再也了,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泪,但在妹妹面前他还是强压着悲伤哽咽着,没有发出声来。

  “为什么妈妈和萤火虫都那么快死?”

  当埋葬死去的萤火虫时这样问着哥哥,这让人不免联想起樱花来,作为日本的,樱花有着短暂的盛开和绚烂的凋零,比起樱花萤火虫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它生活在夜间,在黑夜里发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残喘而又挣扎的希望,然而当真的出现它的光亮却消失了,惨淡的死去,又有谁能为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在这里变得明朗,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

  其实何止这两兄妹的命运如此凄凉,动画只是借两兄妹的遭遇来表现这整个时代的悲剧,片头哥哥饿死在街头,到了晚上有人来清理街道时,除了清太还有几个孩子躺在一边,其中有的已经不行了,不过,剩下能够救活的又有谁来救呢?

  作为国人不得不撇开动画,想想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在为日本无辜生命落泪的同时是否应该想得更多一些呢!我们才更是被卷入这场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如果我们战败,或许连萤火虫的命运都比不上。想到的发展,也许国内的审批制度是严格了些,但我们的制作方也做出一部这样的动画来,想不出什么样的审批能限制得了。不要总是年轻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伤,忘记了自己的伤痛。

  《》不但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生动的描绘了这样环境下人情的冷暖,当远方的姨妈得知兄妹两人的母亲已去世,又得不到作为海军军官的父亲的援助时,开始后悔收留这对孩子。夜晚的饭桌上,同样的一锅饭为兄妹俩盛的是锅中稀汤,而自己的儿女碗中的这是满满的食物,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做得如此露骨,连拿起饭碗准备吃饭的女儿,在看到身边只有四岁大的在喝着稀汤时,都红起了脸来。当兄妹俩最终被逼走时,姨妈那自私的嘴角冒出的最后一句话“我没勉强你们离开,是你们要走的。”但当她为兄妹俩的离开而得以的准备回屋时,却听得4岁节子欢快的笑声。

  随着生活的日益艰苦,节子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当哥哥背着病重的妹妹来到医院时,却只是得来了“只是”这样的答复,“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就行了”听得这话气得清太嚷道“我连吃的吃不饱,还能说什么营养!”在这样饱经战乱的年代,甚至连瓶的难以找到。

  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体,观众的心也好似一样的难受,就好象上面放了块铅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哥哥,你吃吧

  ……

  为什么不吃呢,嫌太硬吗”

  当清太用救济金买来食物时,却发现病重妹妹已产生将石块当做蛋糕吃。

  “哥哥,你真疼我。”妹妹看起来更加懂事了,然而这却成了妹妹说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早在动画的开始,便用的方式道出了兄妹双亡的事实,但当故事进行得奖结局迫近之时,人们却仍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还苛求奇迹的发生。

  动画的最后,深夜里清太孤独的坐在妹妹的木炭余灰边,嚼着手中脏兮兮的,渐渐的画面变成了暖红色,哥哥手中的也变成了以前妹妹最爱的,身上的衣服破旧的衣服变成了整齐的制服,耳边再一次传来了妹妹清脆的声音,

  “哥哥……”

  在萤火的照耀下妹妹从不远处跑来,拿起哥哥膝上的娃娃,接过哥哥手中的,

  “夜深了,快些睡吧。”接着妹妹便枕在哥哥的腿上安然入睡,空荡荡的,只留下这对兄妹依偎着的那模糊又微小身影,还有萦绕夜空中的萤火虫。

  镜头缓慢抬升,透过依稀的放眼望去,兄妹俩入眠的山的脚下竟是的高楼与煌的大厦。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8

  萤火虫之墓,带给你无法预估的心灵震撼

  01

  影片介绍

  本片是由宫崎骏漫画改编制作的一部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了在大战末期,男孩和妹妹受战争的迫害父母双亡,而由此颠沛流离。最终,身首异处的故事

  电影是以男孩的自述形式所展现的,男孩的一句:昭和20年9月21日的夜晚,我死了。奠定了影片哀伤的基调,给人以浓浓的惆怅感,战争的残酷与兄妹两人两人的弱小,给人以无限唏嘘。

  02

  自侃自乐

  小伙伴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影片中有很多可以独立出来的唯美片段。少年与小女孩在海边玩耍的笑声,仿佛是对战争伤害的一种治愈,又好像是一种讽刺。

  萤火虫为兄妹俩照亮黑夜,驱散恐惧。萤火虫之光是光明与希望之光,只是这光太短暂,短到只能活一个夜晚。

  这是否暗示着即使在战争中保持微笑、坚强,也终究抵不过残酷的战争?(小编想,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萤火虫的之梦的毁灭来自少年爸爸巡洋舰的沉没,来自妹妹在神志不清中死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萤火虫之墓既是萤火虫的坟墓,也是孩子的坟墓,是希望的坟墓。如同影片中小女孩的台词:“(天上的轰炸机),好像萤火虫。”战争毁灭了一切。

  战争并非是遥远的过去,只是我们恰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罢了。比如大家都会了解到的叙利亚战争,这便是我们生活的时代真实发生的。

  战争,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在战争面前,生命是廉价的,一切的抒情也是廉价的。

  希望战争这一争权夺利的工具,不会伤及到其他无辜的身上。

  战争之论

  03

  战争中成长的孩子们有心理阴影,很少有机会接触教育,所以加剧了心理阴影恢复的程度。他们很容易被教唆成雇佣兵,也很容易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战争结束后给人们带来的更是心理上严重的创伤。直面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不少人都看到家园变成一片废墟,因战争而家破人亡。

  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人世,有谁能无动于衷?只有阴霾笼罩头顶,废墟中重现的已不是光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创伤是巨大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对战争警惕性,居安思危。

  萤火虫在黑暗中寻找着光明

  殊不知它只是在奔向埋葬它的那一方矮矮的坟墓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9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里那些渐渐消逝的美好,你就能体会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

  这部动画片(1988、导演:高畑勋),忘了是什么时候看的,只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哭得很心痛,当时想得很坚定,此生不再看第二次。可是,听到作家去世的消息,我鼻子一酸,忽然想鼓起勇气再看一遍。

  《萤火虫之墓》讲的是在空袭中失去了母亲的一对兄妹——14岁的清太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先是寄宿在亲戚家里,被亲戚嫌弃之后颠沛流离的一生。

  投靠乡下阿姨家后,阿姨也不是一开始就嫌弃他们,但是听说他们母亲死了,阿姨便责备清太:“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快写信给你父亲。”两个孩子对于这个家来说,越来越明显地变成了一个负担。

  阿姨拿了他们母亲的和服去换米, 妹妹阻拦、大哭,阿姨略不高兴。阿姨拿着换回来的米,给丈夫和女儿吃饭团,给清太兄妹喝稀粥。妹妹抗议,说那是我妈妈的米,我不想喝稀粥!阿姨生气了:“出去干活的人,才有饭团吃。在家里游手好闲的,只有稀饭喝,我也是喝稀饭。不爽的话,从今往后,咱们分开吃好了。”于是兄妹俩就开始了自炊。

  后来清太索性带妹妹住到了防空洞里,他们在菜地里偷过西红柿、土豆、番薯,清太经常用偷来的蔬菜煮给妹妹吃。 妹妹患了湿疹、拉肚子,看了医生也拿不到药,最终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清太不久之后也饿死在车站。清太死后,他们的灵魂相聚。

  看第二遍时,我终于能够保持平静,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哭得稀里哗啦的。看了一下作家野坂本人的真实体验,有别样的难受涌上心头。野坂小时候曾经死过两个妹妹,也曾经亲自火葬了她们。当时寄人篱下的野坂,迷上了比他大两岁的京子姑娘,而对于小妹妹惠子并不十分关心。野坂承认,他对大妹妹曾经倾注了作为兄长的关心,而对于小妹妹却始终十分疏远。后来粮食越发不足,根本没法好好吃饭,小妹妹于是饿死了。野坂把自己内心曾经存在过的温柔好哥哥的形象,设置为主人公,融入了他与大妹妹的回忆,以及对小妹妹惠子的赎罪之心,写出了《萤火虫之墓》。野坂是这样说起惠子的:

  “妹妹才1岁零4个月,而我却不能当爹当妈地照顾她……我多么希望我能像小说《萤火虫之墓》里的哥哥那样疼爱过她。现在回想起她那凄惨的皮包骨头的死状,我非常悔恨,想让清太替我照顾你。我对你真不温柔啊。”

  ——野坂昭如「私の小説から火垂るの墓」(朝日新聞 1969年2月27日号に掲載)

  在豆瓣上,有人写了一篇影评《我是怎么把妹妹养死的》,给出了1星差评,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它有道理。文章批评哥哥无远见、偷东西还把妹妹拖下水、趁空袭时偷东西换米、藏着母亲的私房钱、没想过去打工挣钱……语气十分悲愤。

  虽然我支持每个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相信动画片解读没有唯一的答案。但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很多老师都会反复强调的观点:不要总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地评判所有的事情。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背景,在当今的时代里,如果一个14岁的孩子成惯偷,我们可以指责他的父母疏于管教,批评他是一个“熊孩子”。但在战争年代,在随处死人的情况下,批评一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偷地里的蔬菜,确实也有点太苛刻了。我曾经看过一个采访,讲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很久没有肉吃,有天夜里,就偷割了村里一头牛腿上的一块肉,几个人煮了吃了。牛最终是痛得嚎叫,一瘸一瘸地走回去的。当年的青年,接受采访时,已经迈入了老年。他回忆当年那口牛肉的香味,脸上仍然带着幸福的微笑。这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对于从来没有“上过山下过乡”的现代年轻人来说,别说割牛肉不可想像,有很多连真的牛都没有看过。如果我们不返回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怎么可能去理解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幸福?

  说清太没头脑、没规划、没远见的,我同意。可是回想我14岁的时候,还在上初中,也会为老师算错了我1分2分而懊恼半天,……我相信很多人处在清太的位置上,会做得比他更好,比如忍辱负重、死皮赖脸地继续寄人篱下,但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和他一样愚蠢。

  所以,我认为,这部动画片,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以21世纪的身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的大人的眼光来批评一个小孩子,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

  还有一种观点,也很值得一提。有人说,这是一部反思日本“战败”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所以是一部烂片,给个1星好了。这种观点,只有半句话说对了,“这不是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但是,这也绝不是一部反思日本“战败”的电影。它是在战争的背景之下,讲述了一对兄妹的悲惨故事。看完整部动画片,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在清太身上寄托的浓浓的忏悔,能听到作者通过清太不停地发出的无声的“对不起”,也能够感受它对战争的强大的控诉力。

  日本作家经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揭露战争对人的摧残。当然,日本的战争文学确实更多地会站在民众的角度上,强调民众也是受害者,进而实现对战争的控诉;而很少站在加害者的立场上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也是事实。我们可以说,日本文学的整体,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但是不能对着一部具体的作品,说,因为你不站在那样的角度,所以你是烂片。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动画片的话,《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什么的,统统都不用看了。

  在野坂昭如去世之后的第3天,我重新观看了有他自传色彩的《萤火虫之墓》,为他送行。也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战争埋入坟墓里,每一个人心中呼唤和平的点点火光,汇聚成漫天的萤火虫之光。

  那一定很好看。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0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日本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

  “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我死了。”短短的一句片头字幕,带给我悲凉的震撼。不知道与我们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爱好和平的电影工作者又是如何反思那场战争的呢?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清太一家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日本太平洋战争的失利,“皇军”不可一世的神话被打破。美军的轰炸此起彼伏,日本本土处于崩溃的边缘。清太的爸爸妈妈都死了,而他和妹妹住到了亲戚家里。可亲戚对他们一点都不好。追求自由的清太和妹妹打算搬出去住。而清太的妹妹却因为营养不良,饿死了。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妻离子散。获胜又能算什么?是得到更多的地盘?还是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他们同时会失去幸福、快乐,这不是那大付出换小回报吗?”

  战争结束后,日本的很多法西斯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要承受带来的巨大伤害的,却是那些无辜的孩子。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朝鲜半岛还是南洋诸国,无数家庭被战争摧残的支离破碎,无数孤儿食不果腹,无家可归。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没有经历过战乱、饥荒等灾难。每当看到电视上国际新闻里,身处战乱中国家的儿童流离失所,我时常感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真好,生活在一个安定强大的国家真好。这部电影非常精彩,有些意犹未尽。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1

  少年啊,少年……

  在那样的战争年代,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奢求什么呢?

  前段时间一部《萤火虫之墓》看得我满心压抑,看完就想写出观后感的,敲字敲了一半,被琐事耽搁了。首先对于热爱这部影片的读者说声抱歉,我是在晚餐时间里观看的(原谅我有一个人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并非不尊重影片及创作人哟)。影片开始之前有简短的导入情节,忙着端菜盛饭的我没有认真观看,只知道好几个流浪汉模样的少年颓倒在柱子旁,接着,不知谁扔出了一个铁皮盒子,叮叮咚咚落在了草地上,随后,铁皮盒子惊醒了草丛间睡着了的萤火虫们,夜幕下旋即多出了许许多多缓缓起舞的小灯笼,妹妹儿的脸亮了,哥哥的脸庞愈发清晰……

  影片开始沿着导入情节,男主清太(哥哥)和节子(妹妹)在公车上,从黑暗到天明,我猜想,这一定是一部温情的影片。

  而后正式进入影片。

  男主清太(哥哥)对节子(妹妹)是无比的疼爱,即使是在战争年代的逃命时刻,妹妹想要落下的娃娃,哥哥也会不顾性命去拾起。这一定是一部描画战争年代却无比温情的影片啊。

  战火从天而降,逃难、防空洞、死亡……母亲已去,姨母暂时收养。

  战乱中,母亲生蛆的遗体火化后,兄妹俩就寄居在了姨母家,寄人篱下的日子必伴随着小心翼翼,兄妹俩相互取暖。影片很多温馨时刻,比如从姨母和哥哥的对话中得知,妹妹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每晚哭闹,好在哥哥无比疼爱,哭闹的时候就各种哄好妹妹的小情绪;比如姨母因为多养两个人在物资匮乏的战乱时刻略有抱怨,说粮食要省着点吃,哥哥就带着妹妹自己买米做饭让妹妹吃到想吃的。

  可是,姨母的唠叨促使了哥哥带妹妹住进萤火虫家园旁的防空洞里。

  防空洞里的兄妹仍然温暖,相互取暖,哥哥呵护,妹妹可爱,下面这张图片触动到了我。

  后来啊,我都不愿意再写下去。

  战争还在,粮食不够,哥哥成了惯偷;妹妹身体虚弱,哥哥去取妈妈留下的钱,得知了爸爸早已去世;妹妹错把弹珠当水果糖……

  在影片即将结束时我搜了《萤火虫之墓》的百度百科,当时想要看看影片的主题以及判断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无意点开了影评,其中的一个影评令我无限压抑,我现在已经找不到发帖的信息了(搜的太多太杂,找不到是哪一篇里看到的了),大致意思是“后来的局面怪哥哥那可怜的自尊心”以及“第一次看痛苦流涕,可是再看时只有细思极恐”,嗯……我先不评价,只略略谈一下我的拙见吧!

  哥哥不该去偷盗,即使再困难的处境,也应该用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或许真的如豆瓣影评里所说,哥哥太过于懒惰,被国家的某些思想残害了(具体什么思想不明说了,就是啥大~帝国主义必胜……),所以即使是马上要饿死了,选择的也是去偷盗别人家地里的瓜果蔬菜、从农民伯伯乞求粮食、趁着居民逃难防空洞时去家家户户搜刮财产……

  我认同网友的观点,“哥哥的思想已经病态了”。战争来临,人人都在逃亡,清太却觉得这是去居民家里搜刮的大好时机,于是,人民逃难,他却欢喜,甚至为自己可以穿梭于弹火中满载而归而骄傲!而猖狂!!

  自尊心没错,年少气盛听不得姨母的讽刺没错,饥饿难耐偶尔摘了居民的瓜果没大错,但是请用好自己的双手啊!

  温暖,是我以为这部影片想要宣扬的主题。但我却从哥哥妹妹的温暖中看到了可悲,战争固然可恨,可是懒惰就不可恨了吗?

  昭和20年9月21日夜,清太死亡。

  后来的后来,哥哥也还是没有选择劳动生存吧!不然,为何离开人世时年纪轻轻却身如乞丐,可怜了妹妹儿~

  可是啊,在那个战争年代,有多少人在逃亡路上妻离子散啊?又有多少个节子无辜离世啊?清太的确可气,可我想谢谢他对节子的温暖始终如初。那个时候的人们,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奢求什么呢?

  这部影片,我不愿再看。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2

  周日下午,我们小记者一起观看了宫崎骏的电影《萤火虫之墓》。欣赏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沉浸在淡淡的忧伤中,不能自拔。

  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日美战争期间,14岁的清太带着年幼的妹妹节子到处逃命。可是当他们到达防空洞时,母亲已经因为伤势过重而离开人世。为了不让4岁的妹妹过早地接受事实,清太带着妹妹来到姨妈家,一开始姨妈以为妈妈还在人世,对他们笑容可掬。可是当姨妈知道了事实, 一切都变了。她冷言冷语,尖酸刻薄,把他们赶到别的地方住。他们只好躲在山洞里。其实节子早就知道妈妈去世,但是她一直瞒着哥哥。然而,由于食物营养不够,妹妹还是一个人走了。清太亲手火化了妹妹,把妹妹的骨灰放进了妹妹最喜欢的果汁糖罐头里。萤火虫再一次飞了起来,可是慈爱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再也不能陪伴他一起看萤火虫了。失去了亲情的清太在一个火车站门口静静地停止了呼吸。

  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小小的清太和节子还没好好享受完快乐的童年,就走向了死神的大殿。或许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死神带领他们进入亲情的天堂,在天堂里和爸爸妈妈相聚。在天堂里,没有残酷的战争,没有刻薄的语言,没有饥寒交迫的痛苦。这样的世界才是清太和节子向往的。所以,他们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很安详,或许这反而是他们期盼的最好结局。

  我们现在的生活对于可怜的清太和节子来说,不正是他们最向往的吗?期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和平!让我们每一天都享受亲情的沐浴,每一天都生活在亲情的天堂里。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3

  《萤火虫之墓》——战争的双方都需要反思

  写在前面,首先澄清,《萤火虫之墓》是高畑勋的作品。好多人误认为他是宫崎骏的作品,呵呵,在那里我代老宫谢谢大家善意的误解~

  催泪弹一般的电影很多,《泰坦尼克号》、《天堂电影院》、《恋恋笔记本》……但第一次让一部动画片感动的泪流不止,《萤火虫之墓》是第一部,一部日本动画片,一部日本人关于战争的动画片,一部日本关于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动画片形式的反思~

  我虽然不是大德兰修女,但是我同样坚决的反对战争,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邪恶的战争。只要是战争,那就必须是罪恶的~

  这部影片就带给了一个新视角,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发起罪恶的战争的邪恶侵略者国内的状况~影片没有任何束缚,完全按照导演的意图细致的表现出了战争出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人性的泯灭到人的最终死亡,不怕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我先赞一下。影片表现了亲戚从收留到厌恶到抛弃兄妹的过程,表现了人与人间的亲情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善良的小兄妹,个性是哥哥,从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性格乖张的流浪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吧,这就是被我们描述成有着吞并亚洲野心的日本,对于战争所做的思考。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悲惨,但是日本同样十分惨烈。在战争中,是没有胜利者的。其实,兄妹的愿望和汶川灾民应对大地震时的愿望一样卑微,就是活下去。日本人做出了这样的反思,提醒自己战争是罪恶的,唤起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

  透过影片,我发现日本是个善于剖析自己的民族,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说明了日本痛定思痛,发奋图强的品质。而我们反思战争,也不就应总是把目光盯住南京不放,如果总是像个弱者一样声讨侵略者种种不义,那说明我们还处在弱势,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如果我们总是跟随主流的宣传,抨击侵略者的暴行,那说明我们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如果总把职责推给当时的执政党,细数当时的首都所遭受的惨痛蹂躏只能说明此刻的执政党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4

  本片描述兄妹二人在战争年代的动荡苦难生活,失去了父母的保护,相依为命。关于影片中饥饿的描述,以至于最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兄妹二人不受姨姨的欢迎独自在防空洞中生活,最后食物缺乏而死。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没有多少地方让我感到同情和感动。因为对于饥饿,我明白的远远比这要凄惨痛哭百倍。

  在59年,我国各地普遍出现食物短缺,最后饿死人的现象。()在我的家乡,村子里的饿死的一家一家的,饿死的人的尸体,因为只有干部们是吃了一点粮食的,有一些微弱的力气,却只够把那些饿死的人抬到河滩去,没有力气再去掩埋他们了,许多人就这样连最后的尸体都没能保存住。

  饥饿的人们开始吃树皮,树叶和各种野菜,发明创造了许多的吃法,此刻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说起59年的树皮qiongmo是多么好吃,而到最后树皮已经吃没了,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去找野菜树叶树皮,一些人出去就不能回来了。有许多人都是要饿死了,被抬到一齐准备急救,最后有少数的人活到了此刻。

  影片中出现的画面环境鲜花绿草,还有许许多多的稻田和蔬菜,这和我国以前经历的苦难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远远没有中国千百万人以前经历的饥饿的苦难和普遍。如果真的饿得不行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花草和稻田,路边还有西红柿,就算是绿树也会被吃光的。如果把当时我国的状况画到动画上,就应就是满目疮痍,没有树皮和树叶的枯干树枝。影片中的农夫依然正常地能够带着茶壶在稻田边照顾庄稼,主人公的姨姨家并没有出现十分饥饿的状况,每一天都有面团吃,说明许多的正常的家庭都是这样的状况,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主人公的挨饿,有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个体的原因是父母不在身边。片头出现的在街头垂死的也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已,时不时有人施舍食物。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影片表现的是一些特殊的个体状况。

  我只能说,这是一部日本的,文艺的,电影。有许多中国人说自己十分受感动,不知这些人是否了解自己国家和自己家乡的人们受到过的百倍的苦难。既然为了日本人的一部动画片如此感动,为何不去了解自己的国人以前受过的更加痛苦的经历?

  了解之后,就明白,有远远比这更加值得用电影去表达描述的饥饿,是中国人以前经历的比这恐怖千百倍的,更加普遍的饥饿。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5

  《萤火虫之墓》——以爱之名

  ​

  人们把情感分成很多种,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但在我看来,任何真挚的情感本质都一样,它们都来源于一个字——爱。

  《萤火虫之墓》这部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青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为了躲避空袭,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影片主要展示了战乱之时兄妹两人相依为命的亲情。影片中,即使被空袭威胁生命,被饥饿寒冷侵扰,饱受寄人篱下之苦,甚至于痛失双亲,但只要看到片中哥哥对节子呵护备至,看到兄妹二人困囿中片刻的欢愉,就如同看到了在暗夜中纷飞的萤火之光。哥哥青太为挚爱之人而活,为爱而坚强,哪怕经历着再多的苦难,他都一直努力保护着妹妹。而支撑着他的正是他对妹妹的爱。

  爱是人至死不休、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之所以为人,也是人有着别的生物无法拥有的感情。科幻小说《三体》当中,三体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主动遗弃了伤心、懦弱、爱情等等会使它们脆弱的情感。三体人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可对人类来说,爱甚至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存在。为所爱之人,死亡也无所惧。

  影片的最后,挚爱的妹妹离去让哥哥痛苦万分。而我想能够被称为挚爱的,一定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人。他可以是爱人,是亲人或是友人,且他们的重要程度足以请进自己的生命。爱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让我和这群人产生了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联系,让每个本是孤岛的人连在了一起。也正是这些联系,宇宙中微不足道,动荡前不堪一击的人,才有了丝丝慰藉。

  只要有爱陪伴,即使深陷地狱,也觉周围有光。影片中,当炮火向人们生存的土地袭来,安稳的生活被恐惧、厮杀、尖叫打破,生命就如萤火般渺小微弱,却也难以舍弃。战争让人们在生死的边缘苦苦挣扎,而爱之光就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苦难有多么的强大,爱就有多珍贵。

  而影片中这份相依为命、彼此温存的感情,也支撑我们走过许多个没有光明的日子。它是小时候打雷,妈妈怀抱里的温暖和安全感,是远在他乡时朋友送来的一盒月饼,也是遇到挫折时父母一通嘘寒问暖的电话。爱,就这样默默的环绕着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就像克里斯汀说的,人生所追求的一切当中,唯有爱,能伴我们度过生命中的任何关卡,不论悲喜,跨过生死。所以,别担心,那份黑暗中的萤火之光,必将照亮你前行的路。

  愿现世安稳,你我都被爱。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16

  《萤火虫之墓》幕后的故事

  作为高畑勋先生在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后的导演的第一部作品,30年前与《龙猫》同日上映的《萤火虫之墓》曾以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和发人深省的内涵打动了无数的吉卜力粉丝。其中许多经典情节相信各位至今想起都忍不住为之动容。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萤火虫之墓》幕后的故事。

  《萤火虫之墓》的创作目标

  高畑在制作《萤火虫之墓》时,首先写了一篇总结电影创作目标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成为了《萤火虫之墓》的企划书和制作发表会的发表资料,剧场用的小册子上也使用了这篇文章。

  高畑先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萤火虫之墓中的清太就像是现代的少年穿越到那个不幸的时代一样。战后已经过了四十年,再没有比现代更能对清太的活法和死状产生共鸣的时代了。就是因为处于现在这个时代,我才想把它做成电影。迄今为止,我们在动画中,一直描绘的都是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的少年少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绝对无法克服的逆境的。这个逆境有可能是变作战场的城市和村庄,也有可能是化作魔鬼的人心。在这种状况下,非死不可的往往是心地善良的现代年轻人,他们可能占了我们中的半数。在动画当中描绘勇气、希望与坚强固然很重要,但首要的应该是去制作能令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的作品。”

  高畑先生的上述想法,通过电影最终一幕兄妹死去之后望着对面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夜景的场面表现了出来。

  “要画出真实的日本人”

  《萤火虫之墓》在电影制作表现上的中心是——“要画出真实的日本人”。高畑勋先生曾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首先,既要捕捉到“完全符合现实主义的日本人的性格”,又要把这个特点并不是基于漫画式的轻蔑夸张,而是在可以保持日本人乃至东亚人的尊严的同时表现出幽默感。其次,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要符合人物的年龄。高畑先生将这些难题交给了负责人物设计的近藤喜文先生来解决。最后,近藤先生圆满地实现了高畑先生的要求。

  另外,为了抓住四岁的节子的神态与感觉,美术监督山本先生四岁的女儿成为了素描模特。制作人员还到附近的幼儿园去观察四岁的孩子。而作为高畑勋先生作品的常态,为了准确地描绘出故事背景,制作中还对各种事物展开深入的调查。大到B29轰炸机的飞行路线、燃烧弹的内部构造,小到糖果罐、录音机等等都在片中得到了真实的还原。

  《萤火虫之墓》小说的原作者野坂昭如先生在看到制作中的画面时大为惊讶,甚至写了一篇名为《动画可畏》的短文来表达自己受到的触动。

  《萤火虫之墓》与《龙猫》的新尝试

  作为新的尝试,在《龙猫》和《萤火虫之墓》中,人物的轮廓线都选用了茶色而不是黑色。通常都是用黑色炭笔描图纸来描绘的,但是黑色轮廓线与两部作品的背景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于是换成了与背景更为协调的茶色。不过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茶色炭笔描图纸的炭笔质量不理想,线条不能很好地留在赛璐璐片上。原本从转写开始应该交给外包公司的机器来操作的工作,最终只好由吉卜力工作室的员工们自己来完成。虽然多花了许多功夫,但茶色轮廓线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也算是值得了。

  “献上被你遗忘的故事”

  自《萤火虫之墓》企划起,吉卜力工作室加入了一名新的文案——系井重里先生。《萤火虫之墓》的宣传语原本是德间书店与新潮出版社两家共同负责撰写,但由于想法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最终得出了不如拜托专业人士的结论。于是便去拜托了当时在业内已经广受好评的系井重里先生。

  交给系井先生的任务是两部电影各自的宣传语和一句能将两部电影联系起来的共用宣传语。最终采用的共用宣传语是“献上被你遗忘的故事”。而《萤火虫之墓》的宣传语,当初有一个提案是:“炉子、被子、蚊帐,还有妹妹和萤火虫”。但最终采用的是“4岁与14岁、想要努力活下去”。宣传语公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之后系井先生担任吉卜力作品的文案长达十几年,为众多的吉卜力作品撰写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宣传语。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