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kittenchen
2021-12-11 00:39:30
0

  【第1篇】

  輕輕合上書的瞬間我陷入了沉思……

  《因爲痛,所以叫青春》一書充徹着近來的媒體網絡,著名作家畢淑敏及台灣暢銷書作家王文華等都力薦了此書并作出了高度的評價,《揚子晚報》也在連載中。

  原本認爲此書是對年輕人講的,我們已有了自己的事業,有房子、汽車,且已兒女繞膝,早已過了懵懂之年。但深讀之後才發現書中講的不僅是年輕人要面臨的困惑,而是人的一生中都要應對的問題。

  很慶幸讀了這本有益的書,讓我能重新審視現在的我,讓我看到了許久不曾看到的人生目标。原本以爲自己已經老了,早過了學習、拚博的年齡,但書中卻給人生與時間作出了這樣的诠釋:假如一個人能夠活到80歲,将這一生設定爲24小時,,24小時相當于1440分鍾,而将此分爲80年,每等分就是18分鍾,一年相當于18分鍾,10年相當于3個小時,以此類推……我們離無限好的夕陽西下還很遠,因爲本質上講,隻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輕,更如本文教授所引用的:人生從不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所以無論我們處于人生的何時段都應有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

  書中有這樣一節-“1+1原則”可以改變世界,深深的觸動了我。水滴石穿,堅持的力量可以化腐朽爲神奇,這些看似滐@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有幾人能做到?我們雖不能象比爾蓋茨一樣的異類取得成功,也不一定能成爲莫紮特那樣的天才,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兩個小小的夙願。即使想法看似渺茫,但隻要持“1+1原則”就完全有實現的可能。

  人生雖說僅有短短的幾十年,但如果我們每天堅持用1小時的時間去鍛練身體并持之以恒,那我們擁有的将是健康的體魄。同樣,在生活中,我們如能每天堅持用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去反省、去總結,那麽在這不懈的努力中,你将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在提高自身價值的同時又升華了自身的精神境界。

  看完書的我有些悸動,就象書中所說我們必須活在當下,腳踏實地的走好每步路,摒棄掉自以爲是的借口和惡習,選擇好人生的路,待到遲暮之年,我們可以微笑着回憶曾經的過往-我們不曾後悔過!

  在書中作者還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提示:

  管理時間主要是管理雞肋時間,不要等待某一大塊時間的出現,我們要學會搜集雞肋時間去完成大事情。

  用讀書代替遊戲,用讀報代替上網,用欣賞電影代替看電視,用思考代替發呆,用對話代替發牢騷,

  在攀爬很長的階梯時,眼睛不要盯着最頂端的那一階,而是要專注于眼前最近的這一階。

  【第2篇】

  有時候,總是習慣坐在一段時光裏,靜靜的看着另一段時光。

  有時候,總是忍不住去懷念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候還是個孩子,幼稚、童趣、輕狂以及無知,那時候,會有好多夢想。

  然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随着歲月的侵蝕,小時候的那些夢想也終于在時間裏慢慢的褪去了原本的顔色,周圍的環境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陌生起來。遠離了家鄉,遠離了父母,隻身來到外面的世界。少了父母的約束,慢慢的,也就學會了很多以前不會的東西。在學校,結識了新的朋友,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很多地方。而小時候一起長大的那些小夥伴,現在也早已各奔東西,都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彼此間漸漸的變得陌生了起來。

  一路走過,所有的一切都成了那些年,我的、我們的記憶……

  似乎是在一夜之間,mP系列、手機、電腦等新生物傳遍了大街小巷,一躍成爲了時下最時尚的潮流。而我們也深深的陷入了其中,或許是爲了享受一下遊戲裏的刺激,或許是爲了感受一下時髦所帶來的虛榮,也或許……而我們也好像就是在一夜間便長大了,長大之後,我們都變了,變得謙和,變得熱情,變得不在那麽搗蛋。 可是當我們真正去思考時,才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遺憾,而我們也将背負着這些遺憾再一次上路。

  青春是一個充滿憂傷的字眼。因爲成長,所以痛。因爲痛,所以叫青春。青春,散了場,就是迷茫。

  也許有一天,當我們真正明白的時候,才突然間發現美好的時光已經結束了,而我們卻還有太多的遺憾,還沒來得及細細的欣賞周圍的風光,還沒來得及真正的和每個人說再見,還沒有和我們的青春正式的合個影。青春就這樣突兀的散場了……

  此刻,我感覺自己讀的并不是一本書。它仿佛化身爲我青春的影子,站在我的面前,微笑着,靜靜地聽我傾訴着自己的青春。感觸良多。20幾歲,我在做什麽,在想什麽,能做什麽,可以做什麽。看到這,我笑自己,獨自站在人生的路口,我,我們,這些所謂的年輕人,我們的希望在哪裏。裏面有句話我很喜歡——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

  年輕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字眼。因爲年輕,所以傷得起。

  這種希望,是來自對未來的懸而未決。青春施加給人生的真正壓力,是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感。因爲看不清,因爲對未來一無所知,所以感到迷茫和恐懼。或許20歲,就是專門用來迷茫不安的。

  幾個月以來,渾渾噩噩的就每天上班下班,感覺生活就是複制加粘貼,重複昨天的故事,濤聲依舊,一成不變。很多時候,發覺曾經的夢想已經随着這樣毫無波瀾的生活漸漸找不到蹤影。還在學校的時候,是多麽的躊躇滿志,又充滿激情,想着美好的未來,可謂幹勁十足。可當走入社會後,發覺曾經堅持的夢想似乎太遙不可及,理想确實很豐滿啊,有木有。

  兩天時間,一口氣看完金蘭都的《因爲痛,所以叫青春》,裏面很多文字都像是現實中自己生活狀況的寫照,以前經常叫嚣着什麽什麽傷不起,現在看來,有些東西還是傷得起的。

  或許身邊有人認爲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枯燥乏味,每天都重複着同樣的動作和事情,人生沒有追求和目标,就隻能定型于此。可是,太陽每天都重複的升起和落下,但它是沒有一件事物能夠代替的,它存在的意義和我們的工作不是一樣一樣的嗎。很多時候,我們認爲自己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很長歲月,其實我們都隻是在人生的六七點鍾。原本以爲自己早過了學習、奮鬥的年齡,但好好想想我們離無限好的夕陽西下還遠得很呢。因爲本質上講,隻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輕。正如書中所引用的:人生從不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

  所以,無論我們處于人生的何時段都應有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不要怕痛。

  因爲痛,所以叫青春。

  【第1篇】

  轻轻合上书的瞬间我陷入了沉思……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一书充彻着近来的媒体网络,著名作家毕淑敏及台湾畅销书作家王文华等都力荐了此书并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扬子晚报》也在连载中。

  原本认为此书是对年轻人讲的,我们已有了自己的事业,有房子、汽车,且已儿女绕膝,早已过了懵懂之年。但深读之后才发现书中讲的不仅是年轻人要面临的困惑,而是人的一生中都要应对的问题。

  很庆幸读了这本有益的书,让我能重新审视现在的我,让我看到了许久不曾看到的人生目标。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老了,早过了学习、拚博的年龄,但书中却给人生与时间作出了这样的诠释:假如一个人能够活到80岁,将这一生设定为24小时,,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为80年,每等分就是18分钟,一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我们离无限好的夕阳西下还很远,因为本质上讲,只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轻,更如本文教授所引用的:人生从不嫌太年轻或太老,一切都刚刚好。所以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何时段都应有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

  书中有这样一节-“1+1原则”可以改变世界,深深的触动了我。水滴石穿,坚持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有几人能做到?我们虽不能象比尔盖茨一样的异类取得成功,也不一定能成为莫扎特那样的天才,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两个小小的夙愿。即使想法看似渺茫,但只要持“1+1原则”就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人生虽说仅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1小时的时间去锻练身体并持之以恒,那我们拥有的将是健康的体魄。同样,在生活中,我们如能每天坚持用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去反省、去总结,那么在这不懈的努力中,你将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提高自身价值的同时又升华了自身的精神境界。

  看完书的我有些悸动,就象书中所说我们必须活在当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步路,摒弃掉自以为是的借口和恶习,选择好人生的路,待到迟暮之年,我们可以微笑着回忆曾经的过往-我们不曾后悔过!

  在书中作者还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提示:

  管理时间主要是管理鸡肋时间,不要等待某一大块时间的出现,我们要学会搜集鸡肋时间去完成大事情。

  用读书代替游戏,用读报代替上网,用欣赏电影代替看电视,用思考代替发呆,用对话代替发牢骚,

  在攀爬很长的阶梯时,眼睛不要盯着最顶端的那一阶,而是要专注于眼前最近的这一阶。

  【第2篇】

  有时候,总是习惯坐在一段时光里,静静的看着另一段时光。

  有时候,总是忍不住去怀念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还是个孩子,幼稚、童趣、轻狂以及无知,那时候,会有好多梦想。

  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岁月的侵蚀,小时候的那些梦想也终于在时间里慢慢的褪去了原本的颜色,周围的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陌生起来。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只身来到外面的世界。少了父母的约束,慢慢的,也就学会了很多以前不会的东西。在学校,结识了新的朋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地方。而小时候一起长大的那些小伙伴,现在也早已各奔东西,都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彼此间渐渐的变得陌生了起来。

  一路走过,所有的一切都成了那些年,我的、我们的记忆……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mP系列、手机、电脑等新生物传遍了大街小巷,一跃成为了时下最时尚的潮流。而我们也深深的陷入了其中,或许是为了享受一下游戏里的刺激,或许是为了感受一下时髦所带来的虚荣,也或许……而我们也好像就是在一夜间便长大了,长大之后,我们都变了,变得谦和,变得热情,变得不在那么捣蛋。 可是当我们真正去思考时,才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遗憾,而我们也将背负着这些遗憾再一次上路。

  青春是一个充满忧伤的字眼。因为成长,所以痛。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青春,散了场,就是迷茫。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明白的时候,才突然间发现美好的时光已经结束了,而我们却还有太多的遗憾,还没来得及细细的欣赏周围的风光,还没来得及真正的和每个人说再见,还没有和我们的青春正式的合个影。青春就这样突兀的散场了……

  此刻,我感觉自己读的并不是一本书。它仿佛化身为我青春的影子,站在我的面前,微笑着,静静地听我倾诉着自己的青春。感触良多。20几岁,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看到这,我笑自己,独自站在人生的路口,我,我们,这些所谓的年轻人,我们的希望在哪里。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用最真挚的眼神反省下自己。

  年轻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字眼。因为年轻,所以伤得起。

  这种希望,是来自对未来的悬而未决。青春施加给人生的真正压力,是看不到未来的不安感。因为看不清,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所以感到迷茫和恐惧。或许20岁,就是专门用来迷茫不安的。

  几个月以来,浑浑噩噩的就每天上班下班,感觉生活就是复制加粘贴,重复昨天的故事,涛声依旧,一成不变。很多时候,发觉曾经的梦想已经随着这样毫无波澜的生活渐渐找不到踪影。还在学校的时候,是多么的踌躇满志,又充满激情,想着美好的未来,可谓干劲十足。可当走入社会后,发觉曾经坚持的梦想似乎太遥不可及,理想确实很丰满啊,有木有。

  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里面很多文字都像是现实中自己生活状况的写照,以前经常叫嚣着什么什么伤不起,现在看来,有些东西还是伤得起的。

  或许身边有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枯燥乏味,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和事情,人生没有追求和目标,就只能定型于此。可是,太阳每天都重复的升起和落下,但它是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代替的,它存在的意义和我们的工作不是一样一样的吗。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很长岁月,其实我们都只是在人生的六七点钟。原本以为自己早过了学习、奋斗的年龄,但好好想想我们离无限好的夕阳西下还远得很呢。因为本质上讲,只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轻。正如书中所引用的:人生从不嫌太年轻或太老,一切都刚刚好。

  所以,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何时段都应有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不要怕痛。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影评精...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1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
《盲山》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盲山》观后感1《我就是演员》第三期,里面出现了《盲山》的片段,虽然短短十几分钟,可内容却十分的令人...
小王子读后感200字左右 小王子讀後感200字左右 《小王子》這本書是篇有關愛和責任的寓言。 小王子,是個多愁善感的小人兒,他...
英语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英语电影观后感1The King's Speech is based on real histori...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影评精选1...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看完《西游•降魔篇》,一个人关了灯坐在床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
《地心历险记》观后感影评精选1... 《地心历险记》观后感1《地心历险记》影评:奇妙的享受科幻影片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可思议的情节、场景令人...
《好记者讲好故事2016》演讲... 【导读】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晴今天我和妈妈吗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我看了之后。给我印象...
水浒传读书心得200字 《水浒傳》寫的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1前後)宋江等聚衅鹆x的故事。下面是美文閱讀網提供...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一)从这部影片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
红色电影观后感400字——《铁... 【导读】红色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铁道游击队》是一部让鬼子听了心惊胆战、让人民听了热血沸腾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