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麽多路,看過那麽多書,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見解。将想法寫下來就成了一篇讀後感,美文閱讀網爲您提供“《長征故事》讀後感800字精選”作爲參考,希望這篇讀後感能幫助您找到更好的靈感。
《長征故事》讀後感一
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曆經磨難。不僅要面對冰雪覆蓋的高山、波濤洶湧的江河,還要與兇惡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激烈的鬥争。然而,我們的紅軍戰士沒有屈服,勇敢面對困難,用自己頑強毅力,完成曆史使命,成爲世界曆史上的一場偉大壯舉。
紅軍長征途中,硝煙彌漫,危機重重。我們的戰士巧施計策,憑着機智、勇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草帽計》中就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賀龍師長爲保護戰士,靈活哂密娛聭鹦g。他命令戰士們扔下草帽,繼續行軍。驕陽似火,敵人忍受不住煎熬,紛紛搶着戴上了紅軍戰士“贈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會兒空中彈如雨下,敵人被自己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落花流水。從這件事中看出,我們的紅軍戰士團結一緻,戰勝了強大無比的敵人。《豐碑》中有這樣一段故事:爲了讓一位戰士溫暖些,軍需處長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讓給了那位戰士,結果自己凍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難道那位軍需處長沒有權利穿那棉衣嗎?不,他甯願犧牲自己,也不願讓戰士們受苦。這就是紅軍的優秀品質,令人稱頌。
二萬五千裏長征中紅軍戰士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友誼、團結、頑強……這些精神時刻激勵着我們。作爲小學生,我們時刻要以長征精神爲動力,刻苦鑽研,勤奮學習,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它們虎視眈眈地盯着我們國家,甚至想法設法搞分裂。面對這些醜陋的行爲,我們應該以長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時刻來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們的國家成爲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新學期,我上了五年級,作業比以前多了雙倍,我感到害怕,居然選擇了退縮。今天,我讀了《紅軍長征故事》,清醒地認識到與紅軍戰士相比,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想起來真不應該啊!
兩萬五千裏長征令世人矚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爲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時刻提醒我們青少年:爲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努力奮鬥,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長征故事》讀後感二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與美好,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是誰給予我們的呢?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是偉大的共産黨,他們用血肉之軀建起了一座新的長城。我們的中國,我們的民族,也是在這座長城上站起來的。多少歲月的滄桑,抹去不了戰士們豪邁的話語和不屈的精神,那一個個動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斷啓迪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經久不衰。
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動。在那殘酷的戰鬥年代,環境惡劣,物資缺乏。作爲老軍需處長,他完全有機會自己先穿上溫暖的棉衣。但是,他爲了戰士們不受凍,他想盡各種辦法,把爲數不多的棉衣全部發給了戰士們,而自己卻甯可挨凍,最後永遠地走了。他舍身爲人,時刻爲他人着想,他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生命的結束,不代表精神的結束,生前的一點一滴都會被他人銘記。舍己爲人,雖死猶生。
在過草地時,紅軍戰士小蘭爲了保護傷員,把自己的一代麥粉丢了。小蘭爲了不讓大家擔心,把野菜放進了包裏。幾天後,她因營養不良而昏了過去,大家這才知道小蘭的處境。于是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把小蘭的包中填滿了麥粉。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麥粉》。是啊,一袋麥粉的事兒有多大,但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這區區一袋麥粉,展現了紅軍戰士團結一心的品質。自己少吃一點就會多了一個人走出草地,奉獻的一份份愛心也是團結力量的表現。
這兩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曆,每一次春秋遊,媽媽都會爲我準備美味可口的壽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着糯米與黃瓜、火腿、蛋皮、肉松,那口味真是棒極了!每次我都會帶兩大盒。可剛端上餐桌,無數的小手伸了過來,拿走了許多,我都隻能吃到可憐的幾個。雖然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但每次總覺得心中有點委屈。不過,當我讀完這兩個故事,我覺得,我的這些分享,相比較紅軍戰士們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獻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我應該高興才對,怎麽會感到委屈呢?當我想到這,紅軍戰士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又一次高大起來,自己也渾身充滿了力量。
《長征故事》讀後感三
去年八歲的時候,媽媽帶我去張家界旅遊,在翻越天子山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辛苦和勞累。走了三個多小時,還沒走出天子山。我開始耍無賴,一定要媽媽讓我坐轎子。媽媽讓我看那些皮膚幽黑、汗流夾背、步履艱難的轎夫叔叔,還給我講了許多紅軍長征的故事,在“長征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勝利地走出了天子山。
“長征”是什麽?“長征”中發生了哪些故事?爲了對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作進一步的了解,媽媽給我買了《長征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後,再一次被振憾,許多的感動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1934年10月,由于我們共産黨由于某些領導人的錯誤領導,敵強我弱,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争遭到失敗,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開始了曆史上著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支主力隊伍終于在陝北勝利會師。黨中央領導核心得以勝利轉移到延安,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爲安。
《長征的故事》一書中許多鮮活、典型的人物和事例,我都曆曆在目。“周恩來帶病走長征”“愛兵如愛子”“揮淚斬坐騎”“一雙布鞋”“吃毒草救人”“兩塊牛蹄骨”“一袋幹糧”“芳妞脫險”等等。一個個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周恩來帶病走長征”中剛過大渡河,周總理就病了,高燒達到昏迷狀态,當時紅軍什麽藥都沒有,醫護人員千方百計去找藥,被總理制止了。爬雪山時,總理堅持不搞特殊化,不坐擔架堅持自己走路,不給部隊添麻煩,不吃群兴偷亩↑c東西,這樣的總理讓我肅然起敬。我一直在想什麽樣的人才有魅力,什麽樣的人讓人尊重。周總理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動别人,用正确的行動帶領大家,這樣的才更有魅力,這樣的人才更讓人去愛戴。我是我們班上的文藝宣傳委員,曾經因爲工作辛苦,同學的不支持而哭泣過、氣餒過。比起紅軍長征的困難,這真的不算什麽。遇到困難時,我要更加振作,積極面對,以身作責,以德服人,我想我的班幹部工作會更加出色。“揮淚斬坐騎”中紅軍過草地,糧食已經吃光了,野菜也沒有了,牛皮腰帶也吃完了。許多戰士餓得倒了,彭德懷命令将他心愛的坐騎——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一起殺掉給戰士們吃。牲口倒下了,大黑騾子也倒下了,老飼養員撲了上去抱住大黑騾子的脖子失聲痛哭,彭德懷的眼睛也濕潤了。看到這裏,我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紅軍的生活條件太艱苦了,要吃沒得吃,要穿沒得穿,要是我在當時也一定舍不得殺自己心愛的坐騎。
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将想法写下来就成了一篇读后感,美文阅读网为您提供“《长征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作为参考,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长征故事》读后感一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磨难。不仅要面对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江河,还要与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的斗争。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屈服,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顽强毅力,完成历史使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壮举。
红军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我们的战士巧施计策,凭着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贺龙师长为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他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继续行军。骄阳似火,敌人忍受不住煎熬,纷纷抢着戴上了红军战士“赠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从这件事中看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敌人。《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红军的优秀品质,令人称颂。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团结、顽强……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作为小学生,我们时刻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国家,甚至想法设法搞分裂。面对这些丑陋的行为,我们应该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时刻来维护国家利益,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
新学期,我上了五年级,作业比以前多了双倍,我感到害怕,居然选择了退缩。今天,我读了《红军长征故事》,清醒地认识到与红军战士相比,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想起来真不应该啊!
两万五千里长征令世人瞩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精神巨著!它时刻提醒我们青少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长征故事》读后感二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与美好,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是伟大的共产党,他们用血肉之躯建起了一座新的长城。我们的中国,我们的民族,也是在这座长城上站起来的。多少岁月的沧桑,抹去不了战士们豪迈的话语和不屈的精神,那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断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经久不衰。
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动。在那残酷的战斗年代,环境恶劣,物资缺乏。作为老军需处长,他完全有机会自己先穿上温暖的棉衣。但是,他为了战士们不受冻,他想尽各种办法,把为数不多的棉衣全部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宁可挨冻,最后永远地走了。他舍身为人,时刻为他人着想,他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生命的结束,不代表精神的结束,生前的一点一滴都会被他人铭记。舍己为人,虽死犹生。
在过草地时,红军战士小兰为了保护伤员,把自己的一代麦粉丢了。小兰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把野菜放进了包里。几天后,她因营养不良而昏了过去,大家这才知道小兰的处境。于是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把小兰的包中填满了麦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麦粉》。是啊,一袋麦粉的事儿有多大,但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这区区一袋麦粉,展现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的品质。自己少吃一点就会多了一个人走出草地,奉献的一份份爱心也是团结力量的表现。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每一次春秋游,妈妈都会为我准备美味可口的寿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着糯米与黄瓜、火腿、蛋皮、肉松,那口味真是棒极了!每次我都会带两大盒。可刚端上餐桌,无数的小手伸了过来,拿走了许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怜的几个。虽然我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但每次总觉得心中有点委屈。不过,当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我觉得,我的这些分享,相比较红军战士们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献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会感到委屈呢?当我想到这,红军战士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又一次高大起来,自己也浑身充满了力量。
《长征故事》读后感三
去年八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张家界旅游,在翻越天子山的时候,我觉得非常辛苦和劳累。走了三个多小时,还没走出天子山。我开始耍无赖,一定要妈妈让我坐轿子。妈妈让我看那些皮肤幽黑、汗流夹背、步履艰难的轿夫叔叔,还给我讲了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我们胜利地走出了天子山。
“长征”是什么?“长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为了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进一步的了解,妈妈给我买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再一次被振憾,许多的感动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34年10月,由于我们共产党由于某些领导人的错误领导,敌强我弱,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支主力队伍终于在陕北胜利会师。党中央领导核心得以胜利转移到延安,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长征的故事》一书中许多鲜活、典型的人物和事例,我都历历在目。“周恩来带病走长征”“爱兵如爱子”“挥泪斩坐骑”“一双布鞋”“吃毒草救人”“两块牛蹄骨”“一袋干粮”“芳妞脱险”等等。一个个都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周恩来带病走长征”中刚过大渡河,周总理就病了,高烧达到昏迷状态,当时红军什么药都没有,医护人员千方百计去找药,被总理制止了。爬雪山时,总理坚持不搞特殊化,不坐担架坚持自己走路,不给部队添麻烦,不吃群众送的丁点东西,这样的总理让我肃然起敬。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有魅力,什么样的人让人尊重。周总理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动别人,用正确的行动带领大家,这样的才更有魅力,这样的人才更让人去爱戴。我是我们班上的文艺宣传委员,曾经因为工作辛苦,同学的不支持而哭泣过、气馁过。比起红军长征的困难,这真的不算什么。遇到困难时,我要更加振作,积极面对,以身作责,以德服人,我想我的班干部工作会更加出色。“挥泪斩坐骑”中红军过草地,粮食已经吃光了,野菜也没有了,牛皮腰带也吃完了。许多战士饿得倒了,彭德怀命令将他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一起杀掉给战士们吃。牲口倒下了,大黑骡子也倒下了,老饲养员扑了上去抱住大黑骡子的脖子失声痛哭,彭德怀的眼睛也湿润了。看到这里,我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红军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要吃没得吃,要穿没得穿,要是我在当时也一定舍不得杀自己心爱的坐骑。
标签:读后感800字、
上一篇:《背影》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读《长袜子皮皮》有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