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33:25
0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一)

  这是我第一次对电影做一个发自内心的观后感,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看着俗不可耐的电影名字——《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对它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评高达9.9分,从众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来一窥究竟。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几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场面。要说的印度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毫不意外的拥有唱歌跳舞的场面。“七分共鸣、三分感动、一分搞笑”的电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来打分了。以嬉闹的行为抵抗印度的填鸭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几分现在我们读书的无思考的获得学位,很有启发性。主人公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为这句话可以解决困难,而是因为记住这句话并不断的告诉自己要有勇气面对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与友谊只有自己才能悟出,片子中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喜极而泣,没有半点压抑感却让人看后懂得去体会和回味人生哲理,不仅仅是教育的思考,还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们不是为了成功而竞争吗?我们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学完后连最基本的动手操作都不会,试问如何学以致用,影片中在抢救莫娜生小宝宝而快速的动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兰彻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让我们在乐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后的结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剧情开始就是觉得搞笑可是越来越觉得这原来是一部这么与我心灵接近的片子。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确,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特此推荐。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二)

  昨晚又把“三傻大闹宝莱坞”温习了一边,感触良多,一个简单的想法;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完全不受限制,工作即娱乐。

  电影中因主人公而改变的莱恩在面试时说了一句让我惊讶不已的话;“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的站立起来,断了16根骨头才让我获得这样的态度,所以我不改变。”于是面试主考官在连连惊讶的神情中叫回了莱恩并说:“你是我25年来见过的无数的面试者中最出众的一位,年轻人你是从哪来的,我们来谈谈薪酬。”

  影片中主人公的几番说话也久久的在脑中翻腾,我不得不将他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珍藏起来,“追求卓越,成功将不期而至。”

  在现实制度不变的洪流中,上学,听课,考试,拿文凭,找工作,我们一直在重复着机器干的活,而自己的喜欢的事物却总是在父母、老师、外人或有形或无形的打压下,渐渐消失,在不断地压力给养下,我们不在有那清澈,灵性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浑浑噩噩毫无颜色的呆滞,我们不在兴奋不在激动,不在因为对学习对知识的好奇而幸福不已,代替它的则是为了考试而不眠不休的背书,不眠不休的做题,然后为了拿证而不得不死K那些恨不得撕的稀巴烂的课本。真为这个制度悲哀。就算空发挠搔到头来父母又会说:“这个制度就是这样,你要不想被他吞没就先学会适应。所以学习期间你要拿下越多越多的证,然后工作上工资就可以比别人多得多。”事实上他们是对的,而且相当正确,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可我不禁要问这样学习出来的人快乐吗?背负着为找到一份工作的精神负担,又怎么能学习的好。又怎么能真正放得开。

  可是没办法,大家都精神有问题的时候,如果你精神正常,那就是你的悲哀了,因为在他们眼中你就是不正常的。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都是敢于向制度向权威挑战的人,并且他们身上总有那过人的精神力量和超强的抗压能力。所以他们的成就必定向流星般耀眼,即使短暂却能让人心驰神往。

  我感到庆幸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母,但同时也感到悲哀,因为他们给我了很多压力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我完成了这个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基本教育义务。从小得到的就只有好好学习考试要考好,分数要高,然后就是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接着继续重复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的作风,上一个一流大学,最后就应正那句不知何时说起的话“毕业即失业”

  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学自己不喜欢的课,就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业,有意思?!父母老师的答案是肯定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直迷惑着,一直想着自己为什么出生?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这些不感兴趣的垃圾的东西,考那些个无聊的证。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好想超越自己,打败自己,创建并形成一个自己的思维然后走自己的路去成功。

  有时候我也突发奇想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不是那种“超级”妈妈,叫自己的儿子想上大学就上大学,不想上大学就不上大学,决定全在儿子手上,并且对儿子说,“不管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支持你,”羡慕啊!

  于是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走出了自己不一般的成功之路!可见家教对一个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回头想想自己的父母也不容易,也许当他们看见其他有钱的父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能成功的环境时是不是也在心里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努力,不能像别人一样给予自己的孩子同样的东西呢?!所以也就在无形之中把社会、人性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儿女们。就这样忽略的我们是否快乐的感受,是否真正喜欢学习的想法,这就如同影片中主人公的另一位好友明明喜欢摄影却非要和工程师结婚。不过幸好咱们的主人公魅力四射,让他的好友放弃的原先的胆怯,真心的请求他的父亲让他去学习摄影。并且成功的成为一位杰出的摄影家。

  写到这我的迷惑也无形的再添一分,摆在我面前的,我能看清的路有三条,第一,真心的去和会计恋爱,并且终生为它执着,或许能学有所成,拿到大家都梦寐以求的注册证,到一个公司做我熟悉的事,拿到几十万应有的报酬。然后到了一定年龄去完成另一个必须的任务。

  第二,放弃现在的无奈,努力寻找着自己心中所爱,然后让人生不再暗淡,这条路的成本很大,代价也很高。但却是快乐的。同时也是心酸的。第三,和会计保持忽远忽近的距离,在保证饭碗的前提下,努力寻找所爱,当真正找到的时候立马放弃,这条路貌似也是最合理的一条。

  看似很清晰的三条路,也知道最好的一条是什么但就是没有去选择的冲动。或许已经被压的再也弹不起来了。不管怎样吧,积极地思考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答案,带着疑惑继续上路。

  希望能有主人公那样的结局。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教育喜剧片。(www.lz13.cn)真的是很幽默,但是在幽默之余也让我感触很多。剧中兰彻显得与传统教育格格不入,曾多次被老师赶出教室,但是考试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我不禁想到我们是不是像病毒校长一样不顾及学生感受,只是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只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才是唯一的答案。不会鼓励或肯定学生的科学用脑,否定学生的创新。现在我感觉自己只是顺应成绩在前的大潮,没有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我应该好好想想这些学生真的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理解。就像我们班的史梦瑶每次走到老师跟前都是很害怕的样子,问她问题时都是点头或是摇头,不敢正视老师。我也尝试着和她沟通过,但是对于老师的害怕已经根深蒂固了。试想学生对老师如此根深蒂固的害怕,怎么能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尝试着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不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着走进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想学习。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人与自然观后感
  • 人与自然的观后感
  •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影评精...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1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
《盲山》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盲山》观后感1《我就是演员》第三期,里面出现了《盲山》的片段,虽然短短十几分钟,可内容却十分的令人...
小王子读后感200字左右 小王子讀後感200字左右 《小王子》這本書是篇有關愛和責任的寓言。 小王子,是個多愁善感的小人兒,他...
英语电影观后感影评(精选10篇... 英语电影观后感1The King's Speech is based on real histori...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影评精选1...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1看完《西游•降魔篇》,一个人关了灯坐在床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
《地心历险记》观后感影评精选1... 《地心历险记》观后感1《地心历险记》影评:奇妙的享受科幻影片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可思议的情节、场景令人...
《好记者讲好故事2016》演讲... 【导读】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晴今天我和妈妈吗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我看了之后。给我印象...
水浒传读书心得200字 《水浒傳》寫的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1前後)宋江等聚衅鹆x的故事。下面是美文閱讀網提供...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一)从这部影片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
红色电影观后感400字——《铁... 【导读】红色电影《铁道游击队》观后感《铁道游击队》是一部让鬼子听了心惊胆战、让人民听了热血沸腾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