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安静的力量——《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读书笔记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读书笔记

  1.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以前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课堂上的讨论和发言总是外向者的天下,而这些对于我,却是非常大的挑战。于是在美国读书期间我选修了《修辞学》,以及《公众演说》两门课,希望自己在需要展现自己的时候,可以有这样一袭外向战袍加身。从学习亚里士多德的Ethos(「信誉证明」)、Pathos(「情感证明」)、Logos(「逻辑证明」)三手段,到Monroe’s motivatedsequence(「激励序列」理论),再到后来,去练习如何在某一场景下,选择自己适合的动作和表情,于是我作为一个深度的内向者,因为有了深入练习和各种技巧加持,后来我逐渐克服了对公众演讲的恐惧,有时候上台演讲,还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不过,我对于作者书中谈到的美国文化对外向者的偏爱依然感同身受。

  2.

  在美国读书期间,我遇到的内向者屈指可数,不过有一次例外。有一年的暑假,我选了暑期课程没有回国。开课那天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坐在第一排靠近过道的位置,翻着自己的日程本。我注意到她,因为她那一头漂亮的棕红色的头发在人群中很显眼。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也是一个内向者。她的名字叫Briana。之后的小组作业我们被分到了一组,需要大家一起讨论作业。有一次,因为同组的另外一个美国同学晚到,我们两个都很内向的人坐在讨论室闲聊,过程中偶尔的沉默也没让人感到尴尬。那一次,她知道我来自中国,她也告诉我其实她的妹妹也来自中国。二十多年前,她的爸妈在中国收养了她。聊的很愉快,后来我们成为了Facebook好友。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社交网络上的她变成另外一个人。Briana在社交网络上她非常善于表达,还发起了#homeworkoutchallenge 这样的个人挑战话题,跟大家分享自己健身和健康饮食的心得。两个月的小组讨论过程中,虽然她不常常闲聊,但是在讨论课程作业时总是能精确地讲出细节问题,和对团队分工的建议。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们要准备最后的小组论文,在我们讨论完内容和分工后,她特意提醒我们为了保持论文的前后的一致性,注意在中以公司作为主语时,代词要用it而不是they,她说以前在大学的时候总有人犯这个错误。

  自从那次合作,她让我意识到内向者并不是一直“沉默寡言”,相反,他们有这一种特别的力量;尽管它可能不像外向者那么锋芒毕露,更像是温柔的坚持,而且这种坚持还带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韧劲儿。

  3.

  最近读到了《内向性格竞争力》这本书,苏珊·凯恩通过一个个有趣的个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内向性格。从内向者为什么会感觉“不合群”,到内向性格背后的生理学因素,再到内向者该如何释放自身的竞争力。整本书一气呵成。作为一个内向者,读书过程中有不少感同身受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标题的时候,印象里从来没有看过一本书叫做“外向性格竞争力”,似乎外向性格的人天生就自带光环。作者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社会对外向性格的推崇可以追溯到希腊时期,因为对于希腊人而言,演说是一种高超的技能。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伴随着美国工业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美国文化体系逐渐从品格为上的文化体系,转变为个性为上的文化价值体系。人们把焦点转移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每个人都好像一个表演者。

  其实目前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呢?与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东西方文化对内向者包容性的差异不同,我发现中国社会似乎也在经历着作者提到的从“品格”到“个性”的转变过程。过去40年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光怪陆离的互联网创业热潮,社会似乎正在加速从“品格”到“个性”的转变。越来越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人不再看重“品格”的力量,甚至在不了解那些扎根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品格”的时候,就张开双臂拥抱“个性”。但是由于文化断层,与西方文化对“个性”的推崇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不同,我们却似乎丢失了最基本的“尊重”,而演变成了对某种或者某几种“个性”的盲目崇拜,或许这也是我自己为什么焦虑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的那些内向者榜样和这本书也让我慢慢明白,那些曾经被我用来攻击自己的“弱点”也可以转化为“竞争力”甚至是成就事业所必需的“领导力”。书中对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形容词有很多,我特意把这些词摘出来,希望能更直观地展现内向者的“韧劲儿”以及可以转化为“竞争力”的特质,它们就像不同场合的outfit,你要做的就是在特定的场合选择合适的“战袍”自信登场;在适当的时候卸下铠甲,为自己造一个“恢复壁龛”。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终章,把它诵读录成了音频,有空就翻出来听听。我也偶尔去看Briana的脸书动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内向者的那股“韧劲儿”。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且有用的方法值得尝试,如果你也是内向者,那么就去书里寻找你的“战袍”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