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

  买这本书时有几个疑问:这是一条什么路,为什么走的人少?如果我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会遇到什么呢?

  拿到这本书时大概翻看了一下,作者是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讲的是一条关于心智成熟的路。

  心里的疑问更多了,在这个人人都标榜成熟,渴望成熟,拥抱成熟的年代,这条路应该拥挤不堪才对,怎么会少有人走呢?

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

  原来很多人并不愿意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经典疑问: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

  生活中各种困难接踵而来,我们的心灵不断遭受的冲击,但是人们常羡慕他人的安逸,渴望别人的幸福,不愿正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虑,痛苦,绝望轮番上阵打击我们,自由,舒适,快乐总是短暂的。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强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

  聪明人选择迎难而上,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但大部分并非聪明人,他们选择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对问题故意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存在;更甚者用酒精毒品麻醉自己,想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获得片刻解脱。总之,能逃则逃,这样的做法无异于作茧自缚,囿于病态软弱的境地,走向心理疾病的深渊而不自知。

  趋利避害,懒惰,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舒适即便短暂,这是人类的天性。就像每次坐公交车前半截车厢总是拥挤不堪,后半截却异常畅快,因为更多的人缺乏勇气和耐心花两分钟穿越拥挤的人群,宁愿忍受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拥挤的痛苦。2分钟的痛苦兑换30分钟的幸福,是我们真的算不来这个账吗?

  1⃣️自律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用的工具来解决上述的问题,那就是推迟满足感。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花点时间重点面对以前不愿意面对的不舒服的感觉,冷静的分析问题,直面问题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记住“不是问题难以解决,而是你一直不愿意花时间在它上面。”

  为远离承担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选择的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潜意识里希望别人控制自己,减少自己的压力和负担。

  我们出生时并不是带着地图来到世界上,为在人生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不断修订扩充自己的地图。而很多人半途就终止绘制地图,凭着初始那张窄小,模糊,粗略的地图,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还自诩那是“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容许别人指指点点。

  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做一辈子可笑的人?因为改变自己势必会迫使自己放弃曾经坚信坚持的一部分。反省内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的痛苦。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太难,宁愿故步自封;开诚布公说真话太难,宁愿隐瞒真相。

  但是你知道吗:“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的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的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危胁。”

  放弃过去的自我,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前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承受“有益痛苦”是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2⃣️自律的动力:爱

  既然这条路这么难走,为什么要走呢?我又不想成为圣人,甘愿做个凡人不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再平凡的人也有要爱的人,要被爱,要爱自己。为了正确,高质量的输出爱,得到爱的滋养和享受,心智成熟是一条必经之路。

  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的放矢地督促。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关乎下一代一辈子的心灵健康。

  “照我的话去做,不过别去学我。”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自己难以自律,却向孩子提出高标准的要求。还有这样的父母,经常体罚教训孩子,他们以为这是教育孩子,本质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自我完善,从来不是自己的事,关乎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的幸福。

  爱要用心,更要用脑。爱要富有弹性。爱的过分,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的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是对爱的滥用。巨婴们都是在这样的畸爱里培养出来的。

  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认为“自我牺牲”是真正的爱,其实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恨。他们通常极其渴望得到对方的补偿,企图用爱绑架对方,甚至让对方任自己摆布。

  真正的爱大概是这种面貌:“我们真心去爱某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使人生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之外都不是真爱。”我爱你,是我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不企图你回报,我的爱纯粹出于我是谁,我想爱,而非你是谁。爱是行动,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如果你怕爱了覆水难收,你怕爱的同时要改变自己,自省一下“你爱的动机,并不单纯”,凭什么要求别人单纯的爱你。

  人生就是一种冒险,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很多人一生都未实现这种跨越,他们貌似成人,有时也小有成就,但直到寿终正寝之际,其心理仍远未成熟,甚至从未摆脱父母的影响,从未获得真正的独立。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即突破自我界限,自尊自爱。”这或许是来这世上走一遭的终极目的吧,迄今为止,这是我觉得最值得追求的人生意义。

读书笔记《少有人走的路》

  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疯狂的去爱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不加控制的爱,只能事与愿违,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不在干旱的土地上播种粮食,这是不浪费时间的原则,这是惜爱的底线。真正的爱在促进对方心智成熟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成长,体验到真实和持久的喜悦幸福。

  3⃣️宗教和世界观

  宗教不局限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我们对于人生各自的认识,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相信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信仰的宗教。人的宗教都来自其文化环境,通常我们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父母是我们信仰的根植者,然而他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通盘的深入认识。有时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超越自身文化,父母乃至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全世界对抗,不惜

  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圣战。

  怎么破?

  升级认知,扩大视野,摒弃陈旧落后的自我,陈腐过时的认知,抛弃狭隘的人生观,使心灵重获自由走向成熟。

  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是懒惰。不少人的爱是虚假的爱,因为他们不想面对自我完善的痛苦。懒惰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恐惧感,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

  一个人心智越是成熟,就越能觉察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病态的自我无法容忍健康的心灵。他们一旦感受到健康心灵带来的危胁,就会尽可能地予以破坏。

  永远不要自认为你已经成熟了,在这条自我修炼的路上,我们都要走很久。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保持着谦卑的态度,经常自省,扩充认知的局限。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耐心,坚持,努力成长……

  收尾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100岁感言》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