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读《听雨》有感

  收到潇湘子的《听雨》后,当时的心情现在还能描绘,正是潇湘子一点头,恰似一杯茅台酒倒进了我的咽喉,我意态悠悠,好似跑到了戴望舒的雨巷口。

  当然是作者客气,邀请我阅后写个评论或读后感之类的东西。说实在的,潇湘子的文字妙到运斧成风,而我的实在是朽木难雕,要班门弄斧实在是有点胆怯。无奈,读后也有一点感觉,精神之舞蹈难以抑制。按潇湘子所说,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于是多读了几次,斗胆写下这篇读后感,谈了一下自己读《听雨》的两种感觉和读后的四种体会,就算是探路的青鸟吧,自己努力的“婉转啼鸣”不当成刺耳噪音就行。

读《听雨》有感

  潇湘子的作品有孟子之风,兼三苏之宜,这是细读后对潇湘子的第一种感觉。潇湘子的文章,语言简约而用意详尽,论述透彻,条例清晰,通达明畅,文脉连贯而又从容不迫,丝毫没有艰苦费力的样子。一句话概括就是,宛如一莺啼,殷勤来报春,让人心旷神怡。君不见,多少诗人要听鸟鸣后才诗兴大发。我尽管也是这样冒充诗人经常听潇湘子莺啼,只是笨拙的我还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感叹。另外,潇湘子的作品中经常有时带些激浊扬清的文字,隐约可见其锋芒,这也是潇湘子的山川中让人流连之处。

  一书自足更何营,万里神州常在眼,这是细读后对潇湘子的第二种感觉。彰往而察来,阐幽而发微。根据中国的传统说法,对有志之士来说,这两种能力都要具备。从《听雨》一书的结构来看,不难发现作者已经兼顾这两种能力,堪称得其大而且兼其小。彰往而察来,这在书中的历史文化篇和杂文篇部分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阐幽而发微,这在人生感悟篇,散文篇和游记篇中也体现得酣畅之极。这说明潇湘子一直在用自己敏锐的眼光观察和享受着生活。

  除此之外,在读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了几种体会。这里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合适的地方大家扬弃就是。尽管有班门弄斧的嫌疑,但不吐不快的情绪更甚。

  有一颗心,坚持中方显真诚,这是第一个体会。发展就是帮助别人,给别人当铺路石和梯子,这是我人过中年后的一点点生活体会。通常一件事情干久啦,就会面临下面的两种结果,一是对之感到疲倦,视之类同于鸡肋,最多只是当成了一种谋生途径。二是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自己也能从中品味出别样的滋味。潇湘子写博客的经历显然可以归于第二种,他从为自己转到了为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写作。提供的精品文字浩然正气四溢,有正本清源,移风易俗之效。让更多的读者潜移默化地开始变化,改变自己的心境,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改变自己的行动。如此大爱,真是善莫大焉。如果大家一起来和潇湘子听雨,接受山中云雨的滋润和洗涤,一洗尘埃山只会更好,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单位甚至国家都是有益的。

  俗话说,只有书生拙,穷年啃纸田。无疑,这是长年积累坚持的效果,圣门事业无多途,守此心乃第一门。透过书中的文字,看到的是潇湘子正在消磨的利欲心,心中留下的那片清静。清心为治本,坚持现真诚。尽管这早已是耳熟能详的发展指南,但我觉得在《听雨》中体现得尤为壮观。

  有一颗心,放手后成为风景,这是第二个体会。如潇湘子所说,他这些痛快淋漓针砭时弊的文字虽为读者喜爱,但却又很不受一些人待见。这是可以理解的,潇湘子为文刺骨而已。明代大儒吕坤就说:“言人之言者易,言人之欲言者难,言人之不敢言者更难”,何况潇湘子的作品还是一般人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呢。不待见者可能是觉得,原本好山万种皱纹无人见,却被潇湘子随手拈了出来,感觉有点刹风景。其实,换个视角可能就会改变看法,潇湘子的作品只是凭阑听雨的感受。此无它,幽人偏爱青山好,为的是青山青不老,如此而已。放下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视角,可能就会看到另外的风景,何况别人的生活本身就是自己眼中的风景。

  针对这些“不待见者”,潇湘子也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如果“不待见者”的看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放下就是。放下应该放下的,拿起应该拿起的,这样才能掌握好自己的方向盘,春风满帆的前进。从《听雨》书中的内容来看,潇湘子好像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不时还可以见到几个愤愤不平的气泡冒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待见者”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需要扬弃的“不待见者”,万物附阴而抱阳,他们可能是正确的啊,至少也有正确的一面。秦燕认为潇湘子的文字承载着良知和正义,“不待见者”显然不是这么看的。按我个人的体会,我想双方的争议在于此。何谓良知,根据王阳明心学中的阐述,良知就是要有善恶观,也就是对事情要多做是非判断,不能沉浸于利害分析。消磨利欲十分静,免得临机剖判难。平常学会静心多作是非判断,这对人的发展是有帮助的。是非判断这在《听雨》中随处可见,所以对潇湘子文字承载着良知我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否一定承载着正义就有点不同的看法。

  正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字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正当的或正确的意义,二是公正的,对人民有利的道理。缘于其字面的意义和理解角度的不同,不同层次,地位的人,甚至是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正义也就成了一个莫衷一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东西。从我的经历来看,“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就是不正义的”,这是普通老百姓对正义最通俗的理解。《听雨》对老百姓有利,我是这么看的,但我毕竟代表不了人民啊,我只是十三亿分之一的人民。如果真代表了人民,怎么又会成为其“不待见者”眼中的诡谲呢,他们也是确实是在为人民服务啊。那么多贪官,难道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当然不是,可这些败类会被党中央用正义之剑清洗出局。是啊,如果觉得自己的行为不正义,还要继续去实施,天底下很少这样的无耻之人,更多的都是以为自己在干“正义排诡谲”的事情吧。至此,可以给出正义的定义,不需高调到为对方服务,只要尊重对方的权利就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谁只有优点没有绝点。放到对人,甚至是领导的评价中,就是要注意“奇物取大节,瑕瑜不相蒙”,不能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犯“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的错误。根据上面自己的定义,就自然衍生了对“不待见者”的两种态度。一是标榜自己是正义方,理所当然地将“不待见者”视为邪恶方。正义与邪恶来个水火不相容,青山两岸分吴越,斗个不停。双方都以铲除对方为己任,这么想这么干显然不懂“敌来灭祸,敌去存忧”的道理,不是正确的态度。二是以待见者的身份对待“不待见者”。显然这是正确的态度,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不待见者”也有优点。如果能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身边表面对立,实际统一的事物,自然就会产生互补并茅的想法,有助于从对立面中吸取更多的养分。用前面的话讲,这也是一种放下后看到的风景。是啊,学而知不足则智,学到自恃者则愚。拿在手里就是自恃,放下就是知不足。有如此心态,相当于骑上了一匹骏马,轻易就可越过面前更高的山岗,当然也可以见到别样的风景。

读《听雨》有感

  发展要道与术相结合,这是第三个体会。道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经常涉及的话题,但是被有些所谓的国学家解释得不是很好懂。我个人的理解是道是讲是非判断,要形而上站得高看得远;术主要讲给定问题域范围内的利害分析,是形而下式的阐幽发微。具备着这种能力,显然就不会因小失大,不会因斤斤计较(通常是在做利害分析),沉浸于细节中而被细节中的魔鬼吃掉。用中国传统文化术语讲握道在手就是有智慧,能掌控前进的方向;掌握术就是有手段,具体到文章的写作中就是能找到自己表情达意的方法。一个人想大鹏展翅九万里,见其形而下而未见其形而上是办不到的。道和术的紧密结合,在《听雨》中有充分的体现。不难将这种模式比照到科研工作中,自己天人之际的发展理论,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就是沿这样的道路演绎出来的。由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同事经常疏忽这一点,所以特地将这点作为体悟记录于此。

  发展有阶段性,这是第四个体会。根据作者自己的说法,是几年前邂逅博客,才有今天呈现给读者的这本拙著的。这显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言,只不过我从中也得到了点体悟。正是博客改变了潇湘子的创作环境,使其如鱼得水,写作灵感顷刻间爆发,直至现在的不可收拾。与此相伴随的是潇湘子的写作生涯也迈入了新的阶段。自从人步入中年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已有研究人生意义的倾向,慢慢地发现任何事情都是有阶段性的。

  确实如潇湘子所说,雨是最有情趣的意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听雨会有不同的感受,简单点说听雨也是有阶段性的。而且不同的人群在一起听雨,也能听出不同的韵味。用火辣的词汇来讲,就是听雨也有阶级性,当然这不是这里讲的重点,暂略去不表。反映听雨阶段性的词作是蒋捷的《听雨》,潇湘子应该处于蒋捷《听雨》的壮年阶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也许用不了多少时日,景随时迁,因人而变。潇湘子也许不再是潇湘子,而是吟唱“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柔水。

  另外,我个人觉得《听雨》也有瑕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潇湘子听雨后给出的最终体悟。细思量,这似乎与潇湘子在人生感悟篇中的体悟矛盾,“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美的真谛吗?如果是真爱,大可不必眼含泪水。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真爱可以体现在大地母亲的胸怀和境界中。

  到最后写点结束语的时候啦。读《听雨》,我犹如饮百年佳酿,身心俱醉。凭我读书的经验,潇湘子的《听雨》是可以留下来的,可以留在神州的夕阳下,留在神州的这片土地中。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当然也想象这样弄出点能留下来的东西。醉翁之意不在酒,冒出的上面几句醉醺醺的酒话后,我的心也急冲冲地冲入青山花丛中,按图索骥去听雨,去寻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去啦。花暖醺我眼,山浓染我衣,让雨给我力量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