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我不想活的那么累》读后感

  kindle的ipad的版本的笔记传邮箱不知莫名奇妙的不行,很是苦恼我,因为我一般写读后感都是喜欢一句一句摘出来的说一些给我的启发和感触,结果这次gg了。

《我不想活的那么累》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实在学不明白财务报表的逻辑和架构时无意翻到的,结果看了就停不下来,润物细无声,作者的好几把刀子都捅的我死去活来,宛如喝了砒霜,但是反刍的又相当好玩,本书一直解释了我为何在社会上这么失败且垃圾,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反思自身的机会。

  先说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书中这句话【教师和父母遇到孩子做出问题行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从遗传因子、生育经历、家庭环境等因素上找理由。你要知道就算用那些因素正确解释出了孩子现在的问题行为,那些只能说明现状,却对现状的改善或改变毫无帮助。】,是啊,你找见你的一切自身原因有什么用的,对现状一点都改变不了,面对现状去想目的及怎么解决,我一直认为我人生的很重要的四个字就是“活在当下”,这次又对“活在放当下”的理解进了一大步。

  苏格拉底悖论关于人性本善的解释,【“无人自愿作恶”,等于“任何人都想行善”。善,即为“对己有利”。因此,“无人自愿作恶”也可以解释为谁也不希望不利于自己的事,谁都希望做事有利于自己。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是什么悖论。只是,对于何为“善”,总会有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任何人都求善”这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人性的确是本善的,下次再看见不舒服的别人现象,你都要知道,别人那样做的目的是因为那是对他有利的,种种行为都是他自己认为对他有利他才去做的。

  【斩人头、将其驱逐出境、没收他人财产 —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有利于自己,如果认为是不利于自己的,应该不会这么做。】,看到这个的时候突然就了知了我国的舆论为什么管控的颇为紧张,因为我们的党认为这是有利于我党的进程的,所以就说了,做了。

  【如果你现在过得并不幸福,一定是因为你在“何为善”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判断而导致的。】,你幸福吗?我姓郭,好好的反思一下自身对何为善的定义是否有利于自己呢?你是否将自己牺牲了呢?

  【阿德勒通过提出“为什么”,试图找到行动之“目的”。他并不是在问“从哪里”】,这段话给我的提醒很大,包括我对我自身人生的反思都换了个思路,总是去思考你何以至此,并且给出处理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找原因,很傻,很二。

  【阿德勒主张“重要的不是被赋予了什么,而是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这句话是对于我们在进行给自己辩解,自己家境不好的一耳光,请去想如何使用,而不是说一直在想我被赋予了什么。

  关于使用感情的目的论,【人为了某种目的而使用感情。】,我们之后如果发现别人用了感情和自己用了感情,意气用事,请想一想背后的目的,一定会心凉一下,有一天中午我因为实在瞌睡的不行,父亲问我吃茄子面条好不好,我就直接使用了意气用事的感情来很生气的说我不爱吃茄子,结果我睡醒起来吃了2碗才罢休,事后一想,我把目的说出来不就好了,何必生气呢,实在是徒劳无功,还使的父亲在做饭的事后畏手畏脚。

  关于减肥失败的原因分析,【无论判断是否正确,一旦判断为“善”,人就会做出行动。我们可以说此时的善就是行动之目的。他在纠结吃还是不吃,其实是因为他其实不知道不可以吃。吃掉了这个零食,分明对减肥这一状况来讲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之所以做出了错误判断,只是因为他不知道减肥对他来讲是善、是好事。】,这是心理层面的终极一刀,你其实从心理就没认为减肥是好事,你怎么会去做呢?

  【不只是本能,人的行动并不是由感情来支配的。决定你将来人生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父母的教育。如果这些因素能够决定人生的话,那岂不是今后的将来都能预测到了呢?】,关于过去的各种加成,我都忘记了我其实一直以来是秉持一个观点的,就是说,你有再多的加成都只是推的你往前能快走几步而已,又不能直接推你到终点,到终点还是得自己走,别人嗤之以鼻也好,说我逻辑不清楚也好,我就认了这个死理了。

  书中在第3张提到了我们关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定义的一个体系,这儿指的是阿德勒的心理学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就看看这个想明白的人提出来的,先别着急对号入座,也不着急批判,先看看。

  【阿德勒心理学中的“生活方式”就是指对于自己和世界的现状和与理想所抱有的一种信念体系。构成生活方式的信念体系,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一种信念。因为是信念,所以其他人未必能理解。有的人实际上很瘦却认为自己是个胖子,也有的人实际上是漂亮美人却认为自己很丑。

  第二,世界观。认为自己身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有的人把世界看成是危险的场所,有的人却把它看成是安全的地方。对于“他人”,有的人认为他人是伙伴,只要有必要就会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却认为他人是危险的敌人,自己一旦稍微放松警惕,他人就会设局陷害自己。

  第三,自我理想。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应该是个优秀的,有人认为自己应该被人喜欢。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相同的,要知道我们其实是生活在自己所定义的世界里。】

  关于性格的定义,【性格可以表现一个人就周围的世界和伙伴(统称为共同体)以及人生课题的认识和认知。】,这个对我来说帮助我理解上面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挺了解你的基本性格的,再对应看看你的三项,信念,世界观,自我理想。你就知道你何以至此及应该如何做。比如说我从来不和别人积极接触,跟我初中就相识的一帮兄弟就说过,从来没有看透过我,因为我拒绝别人走进,从而映射出其实我的世界观是认为世界是危险的。

  【不是生活方式决定行动方式。而是,人在采取一种行动时会选择可以将该行动正当化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那句老话经常说的,你选择了你自己,你成就了你自己。

  【儿童时期选择生活方式,长大成人后再重新选择,区别在于,前者是出于无意识之为,后者则是有意识之为。】,我希望我可以重新选择我的生活方式,去学会爱,爱别人,爱自己。

  【需要感觉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在共同体中有一席之位——这种归属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欲求,比其他任何欲求都要正常,但是,“所属于共同体”并不是指位于它的中心。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就要站在其中心、为此去折磨家人、故意让家人担心、用这些方法试图位于共同体中心的,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家庭中试图做的目的,想成为中心,也是我们这个家并不是那么和睦的原因,每个人都没有合适的找见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而不是应该谁是中心。

  【谁的人生都有三个“人生课题”必须面对,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人际关系”。】,我从工作以来这三个课题其实做的很垃圾,简直惨不忍睹,工作工作没做好,交友几乎全部浮在水面,没有走进过别人的心,也拒绝别人走近自己,爱的课题就跟别谈了,哪会爱,今天在想追的女孩子家吃饭,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这姑娘这么大大方方的,家人的爱塑造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可以在家里那个磁场感觉到的。人际关系,贼臣逆子,感谢师兄点拨。

  下面这句话最是诛心,即使我现在看了都是脚板冒凉气,浑身发抖,【“人生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正视人生课题的人,另一种是回避的人。】,我总是和人说,如果我想做我肯定能做,但是我想做,其实这不就是在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吗?我在今天做一个梦醒之人,此刻突然就理解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的作者起这个书名的寓意了,我希望我可以醒醒。

  【神经症在人际关系中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但凡遇到该处理的课题,都会怀疑、迟疑、犹豫不决的人,总会千方百计找出理由不做处理。他们害怕做出决断、处理课题后得到某种结果。自己做的决定,结果自然是需要自己来负责和承担的,但是他们不愿意担起这份责任,因此,希望别人替自己做出决定。如果是别人做了决定,那么,事情没有顺利进行时,就可以把责任转嫁给那个人。这就是看到课题犹豫不决的人的心态。】,看到这儿,我的人性中自我美化就哗哗的往出冒,告诉这并不是自己,其实这就是自己,不承担责任,逃避责任。

  我之前曾经反思,我是怎么就失去热爱生活的勇气呢?原来是我认为我没有价值了,就像我辞职报告中写的那样,【1、自20170612接受部门IT职责以来,没有创造任何价值,2、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撑工作开展需要,3、个人学习能力并足以追上公司的进程】,当时我一哥们看了说好悲观写的,其实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才进而失去了热爱生活的勇气。

  人性其实很怪的,别人再怎么夸你,你不认可自己就是不行,阿德勒也在书中这样说的【只有认为我是有价值的时候,人才会拥有勇气”。】

  【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说所有的心理咨询主题都离不开人际关系,丝毫不为过。】,想反驳吗?可以细细回想你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的本质,我坦然承认,就是。

  【如果人的现状是取决于过去某个经历,假如这个定律成立,那么育儿、教育、治疗根本无法进行下去】,活在当下,过去和未来都是妄念。

  【成功地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使周围的人服侍、奉献于自己。换作家庭,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家人。这就是所有神经症者身上共同的特征。】,我其实之前一直不承认我发小说的一句话的,“你太爱表现自己了”,就从这句话我就知道我是有神经症人格的。

  【所有的神经症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行动范围和世界的接触范围。他们会和现实中所遇到的三个人生课题保持一定距离,把自己限制在自认为可控的环境里。神经症者会把自己关进一个狭窄的房间里,关上房门,远离风、日光、新鲜空气而度过一生】,知道后面说了一句什么吗?那就是我现在的状态,躲在家里不出门,一起看看这碗砒霜,【在这个环境里,他们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也仅限于家人,很容易预测到未来发生的事,这在他们看来是可控范围内的,比如使父母听从于自己,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支配行为之一。】

  【追求优越感是一种普遍欲求,不管是追求优越感、还是劣等感都不是病,是一种健康且正常的状态,可以说是它们在不断地刺激人们向前进步和成长的”】,我之前和同事说过一个装逼的好处,因为装逼会经历3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装逼失败,失败就会痛苦,痛苦就会逃避或者反思,但是人性中的追求优越感会迫使你一次次的去装逼,除非你想别人都不和你处了,否则你一定会做出一种改变,一旦你做到了,你就更加开始装逼了,慢慢就成为习惯了,恭喜自己,装逼成功。我的读书和跑步都是这样来的。

  【可以这样说,所有神经症都是由虚荣心引起的。或许这个描述过于简单,反而晦涩难懂】,我的虚荣心简直膨胀的无法无边,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只交给我们一句话【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活在当下,平等性,接受,我发现我最近有个毛病,就是什么都喜欢往“法”上靠,顺便卖个乖,说法的本质,无常、苦、无我。

  【追求个人优越感的人往往会这样做。这类人会经常表现出轻蔑、侮辱,我们称其为价值贬低倾向。有虚荣心的人,就是想要找到他人的攻击点,比如他者的价值、重要性。要把他人打得落花流水,才能获得优越感。”】,我现在就理解张小哥说的那句话了,“你太看不起人了”,还有一个就是珍惜你的发小和亲人对你的评价,真的评价的很到位,只是因为你自己傻不知道而已,还有一个就是珍惜别人对你批评,即使你再反感,请在事后将这些话摘录下来,改变命运的机会都在这里面,在此非常感谢给我建议和批评我的人,即使我当时的行为伤害了你,但你对我的好我深深的体会到并接受。

  【怎样才能不再去关注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彻底放下被认可的欲求呢?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虚荣心、神经症、神经症生活方式呢?阿德勒建议,答案就在于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给予他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考察它的具体含义吧。】,学会做一个共同体的一员。

  【比如,通过和对方的认真交谈来解决,要么使对方理解自己、要么我们去理解对方,于是原先那个阻碍就不再是阻碍了”(《如何活下去》),不断地重复这种过程,努力克服来自外界的阻碍

  他人帮助我们,这只是出于他的一片好心,帮助我们并不是他的义务。我们无法强行支配他人,也无法利用感情来操纵他人。愤怒,是为了促使他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制造出来的情绪。既然用武力、用感情都无法操纵别人的话,那该怎么办呢?

  命令,反而会使人反抗。使用疑问句或假设句,留给对方拒绝的余地,效果反而更佳,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人真的想关心他人,想为公共目的而有所作为的话,首先就要照顾好自己。如果给予这件事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首先,我们自身就得具备这种可给予他人的东西。

  阿德勒说,“用他人的眼睛看、用他人的耳朵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个体心理学讲义》),这就是共同体感觉的正确定义。不是“自己”,而是以“他人”的眼睛去看、听、感受,这样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获得共同体感觉。】

  【我们来确认一下什么是神经症生活方式。具体如下:1.不想解决人生课题。2.依赖他人。3.支配他人。4.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理解人生课题。5.认为他人皆为敌人。】,我需要把这句话每天读10遍。

  【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有勇气做个普通的自己”】,我曾经问过自己,能接受自己1年内什么都不做吗?能接受自己的碌碌无为和无能吗?目前看来,挺失败的。

  【认为自己做不到 —— 这个想法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固定观念,一直存在于你的整个人生当中,阻止你继续进步,会害你一直停留在原地。然而,实际上,我们能够赶上并超越。】

  【重要的,不是介意失败时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是为了挽回失败,再一次进行挑战】

  【不想变得特别优秀,也不想变得特别差,只需要拿出勇气做一个“普通”人,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人本来就不可能独自一个人活着。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当然不是说任何事都要向人求助。这方面要取得平衡的确较难。自立可以办到的事情,尽可能地自立完成。但是,需要他者援助时,可以大大方方提出援助。自立并不是指,万事都不向他人求助。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不能做的,向他人求助,这才是正确的自立方式。】

  【我们自己要尽量用语言将自己所想、意愿等传达给对方,以免引起他者误会。我们需要知道,不开口讲话,什么都传达不了】

  【但是,有些事我们不可能强迫他人来做,即爱和尊敬。强迫他人爱自己、尊敬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为了成为值得他人爱和尊敬的人,做出与之相应的行动是可行的,然而,我们无法替他人做出决定是否爱和尊重我们。】

  【你会把现在的见解和判断投影到儿时记忆中,想借此来证明“自己在儿时也是如此】,别去找理由,做,很欣赏Nike的文化,“JUST DO IT”

  [不停地察看别人的颜色,只挑着别人可能会喜欢听的话来讲,虽然不会讨人厌,但是你如果一直迎合他人,就不再是活你自己的人生,而是活着他人的人生。有人讨厌你,这说明你活得很自由,为了自由的人生,有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为了自由地活着,就得有勇气讨人嫌。当然,有生以来从未在意过别人眼神、不介意讨人嫌的人,自然是不需要这种勇气。],论生活与生存。

  【就像旅程中重要的不是到达目的地,而是,享受到达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一样,你也能享受人生过程。】,It's my life,enjoy it.

  [不管什么事,比如,出生、死亡都会有某个“时间点”,人经历了苦难又能如何呢。对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开心地享受人生。],欣赏一下你身边游戏人生的人吧,他们真的很幸福,如果他还很开心,快和他做朋友。

  【但是,他们中间还有一种人是,该认真对待的时候,也会像孩子一样幼稚乐观地考虑人生。“这种性格的人,离认真有很大的距离。他们总是给人以不确定的感觉。把困难想得太简单,以为能轻松解决。经常能见到这类人因为这种性格,反而被调离课题。主动逃离难题的,要另当别论。很少能见到这类人解决过什么难题。”】,这就是我,一个耍孩子的心态。

  【说无能为力,什么都不做的悲观主义者,后来怎么样了?当然是“灭绝”了。阿德勒说。】

  【命运论,其实是胆小懦弱的逃避。人要沿着正确路线行动,去完成课题;而命运论给了这种人借口,让他们逃离了正确轨道,不用去面对课题。可想而知,命运论是虚伪的支柱。”】,给我的认命学说带来一个反驳论点,我反驳不了,就去慢慢的学着接受,去完成我的人生课题,爱的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

  【很多人听到两只青蛙故事时,把后面那只乐观主义青蛙和自己对号入座重叠在一起了吧。通过这个行为,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现实中,成功地超越了现实。】,这个作者简直不要太有趣,因为这其实是在反讽你在读死书,因为你读了前面应该不这样认为,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在此刻,我又理解了一次活在当下,那就是脑海中的生活也不算活在当下,比如虚构的自我。

  【性生活不顺、工作上不努力或者几乎没有朋友,苦于和伙伴们接触交流的人”,虽然和通常阿德勒所说的顺序不同,但指的就是爱的课题、工作的课题、交友的课题中抱有各种问题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变得“把活着本身视为没有什么好机会、只有失败、既困难又危险的事”,是因为“他们给自己加上了很多极限和限制,他们却在积累失败经历的过程中,已放弃解决课题;他们不能解决问题并非是自身存在限制,而是因为他们为了不面对人生课题而主动给自己加了很多限制。】。这本书就像一把刀一样,把我浑身上下给捅了个通透,每个人人生中都应该至少阅读一本书,把你捅的稀巴烂的那种书。

  【我们在前面提过很多次,遇到不顺时,我们在自己以外的东西上求原因,会让我们感到轻松。然而阿德勒绝对不提倡这么做。重要的是,从今往后要怎么做,只要知道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并且有勇气选择和之前不同的生活方式,就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抑郁,不想工作,不想出门,不要给国家的形势安个大帽子,请回归自身,人,总是可以和自己学到很多,接受痛苦,理解痛苦,反思痛苦。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