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与香烟》读书心得_10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51:29
0

  书中有两个男主角,他们同样都抽了一根烟,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一个是杀了警察的死刑犯德西黑?强森,他在将要被处死之前依照法条提出最后的愿望——抽一根烟,这个愿望看起来平淡无奇,但监狱内的禁烟条例却禁止他这么做,于是他的死刑就被延后了,也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后来的判决结果允许他抽这根烟,还特地为他准备了户外吸烟区,让他能够完成临终前的遗愿,不料他却在抽烟前摘了野花排出了令人惊艳的花语:生命万岁,在媒体强力的连线报导下,全国民众无不惊呼这位死刑犯对生命的热爱,政府也怕这次死刑可能会引发群情激愤,所以他就被总统特赦了,甚至还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从此成为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
  另一个则是在市政府工作的中年男子,他因为在公司厕所偷抽烟时被小女孩发现,因为小女孩的谎言,单纯的抽烟事件,竟然演变成强暴小女孩事件,他找来帮徳西黑辩护的律师,但连律师都很怀疑小女孩会说谎,反而让他更洗不清罪名,从此他就成为“伤害儿童罪”的嫌犯,不仅遭到社会大众的谴责,最后也惨遭恐怖组织的处决而死,也没有任何人同情他,因为小女孩的谎言证词,让他的一生都被毁掉了,还遭到别人鄙视而死。
  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这个故事荒谬至极,死刑犯居然因为一根香烟得到特赦,中年男子因为抽一根烟而被处死,这两件事都跟“媒体”还有“民意”有很大的关系,现代媒体的影响力很大,在有形无形之中支配着我们的人生,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让一个人的人生崩塌,甚至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些片面的资讯中,我们是否已丧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媒体的白痴化,让人看不清事件的本身,许多误解也由此而生,故事里的中年男子就因为这样,他的人生就被毁掉了。反之,德西黑就巧妙地运用了“媒体”和“民意”来让自己免于死刑。
  除此之外,小女孩的“谎言”也是一个原因,故事里的中年男子躲在厕所里抽烟,但门没有锁好,刚好被小女孩撞见,中年男子很生气的叫她出去,还骂了她蠢蛋,小女孩就心生不满跑去跟家人告状、哭诉,于是中年男子就成为了有恋童癖的强暴犯,因为在本书里小孩是最大的,甚么事都要以小孩的感觉为重,连市政府的一半都被改成托儿所,在里面工作的公务员还要处处让着小孩,不然就有可能遭到处分,甚至被开除。
  读完了小女孩与香烟这本书后,才真正了解有时候媒体报导的不一定是事实,眼见不一定为凭,看完这本书你将对新闻媒体有全新的认知,重新思考现代人对于生活和媒体的迷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