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_12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28:17
0

  开篇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写作初衷,从她本人的所见所闻讲述她眼中的“美国民主”,其中不乏对国内现状的反思。我的感觉是很细腻很真实,说说印象很深刻的几点。
  在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一篇中,作者讲述了美国工会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政治活动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相应地,美国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话语权都有所提高。比起中国,这就是两个极端,无论在什么行业,中国工人的话语权都太低了,几乎就没有话语权。或者说,普通老百姓面对一些政治决策时根本说不上话。像文章中提到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放在中国,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当然,站在我的角度看,工会的存在固然会产生一定的不自由。这种不自由源于美国是一个法律至上的国家,工人的工作性质及工作标准都得服从工会与雇佣方谈妥的协议上,另一方面,这对雇主和工会都是好事,毕竟在美国,法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及绝对的效力。
  再来就是至少还有记忆,这篇文章列举了众多美国本土关于历史伤痛的文化印记,是一个不忘历史,不忘国殇的鲜活实例。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惭愧,中国需要被铭记的历史很多,可是经常被人们提起的却很少,就拿离我们较近的汶川地震,那会举国哀痛,八方援助。后来几年,随着接连的几件大事使人们渐渐遗忘了5。12,再后来,又爆出救急物资滥用挪用事件,无语同时不禁得反思社会责任何在?更不用说什么历史使命了。
  诚然,也有报道一些个人事迹,持续多年关注并帮助灾后的重建工作,尤其是关注灾后孤儿心理及生活。我不得不说这是很令人称道的行为,可是又不得不反思,国家在一些细节方面的确做得不好。关于一篇名为民主现实主义的文章,探讨了美伊战争,不是别的,就是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在于解放当地的人民,以求一个民主的国家。分歧在于,这样的强加是否合理。我们常说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美国人呢,他们不这么想,他们我行我素,他们有实力有经济多管闲事。这并非当权者的一面之词,看他们的民众对巴西的咖啡种植农,对苏丹的国情等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别提多关注了,所以我特认可作者说的一句话: 一个“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一个“议题”,背后往往有一个政治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往往依靠政治家的“慧眼”这样一些随机性的东西,但在美国,政治家如果没有这个“慧眼”,各种社会力量就会逼你打开这只“慧眼”。这说明,在美国的体制中,群众的呼声足以左右国家的决策。
  还有许多问题比如腐败,比如教育,比如选举,比如福利,我们都能看到相当的不同,我是觉得美国与中国的不同在于权力的分布,什么样的制度孕育什么样的社会,所谓因地制宜,客观看待问题,不逃避,寻求短期和长远的解决方案应该是政府及个人共同努力的方向,所谓深化改革,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借鉴不断摸索的过程,而且是必经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