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年文革与十年互联网》有感_9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26:18
0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次偶然一瞥,我读到了这篇杨恒均先生写的文章。杨先生用手中的大笔,扯出两幅历史画卷,一句句朴实的文字,深刻地剖析了互联网这十年来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与文革的惊人相似。读完,的确是令人受益匪浅。

  十年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打倒在地”,“大民主”又使得广大青年有了主导思考和发表言论的权利。而在互联网兴起的十年间,知识分子们吸取了教训,一边从改革开放中捞取改善生活的资本,一边保持“沉默是金”的队形,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又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历史的惊人相似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吗?

  互联网让无数人的言论汇集到一起,这汇成的声浪,足以对许多事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前两年人尽皆知的“李刚门”。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因一句“我爸是李刚”而迅速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当事人迫于压力,出来认错,但网民们便调转枪口后,这起风波便不了了之,案件的结尾也成了“秘密”,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近年来,由网民曝光于网络的官员不在少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不外乎外界舆论的力量。舆论都是来自网友的发言,有时候网友的发言又是既不理性的,很多都带着无理的谩骂和恶意的人身攻击。鲁迅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面对恶行,挖苦两句,于事何补?骂得漂亮,有意义吗?正因如此,挑起新骂战也成为了一些官员转移公众视线,逃脱法网的方式,这样,舆论力量没有了确切的目标,自然对他们而言,就不疼不痒了。

  时隔两年,最近受到关注的“微笑局长”“表哥”杨达才运气就不那么好了,网友们“吃一堑长一智”,紧盯着他的财产来源不放,逼着他公布收入,无论他怎么舌灿莲花,解释名表的来历,在网友的慧眼下,谎言依然无所遁形。最后,黔驴技穷的某人被革职调查,落了个“一笑误前程”的下场。

  这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等发表言论的方式又有些相似,同样是利用相对开放的有限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和发表言论,这一点上,前辈们对社会制度的看法值得参考。但如今,我们拥有比文革时期青年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理性的思想,三十年后的我们,不再拘泥于阶级斗争,而是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能否在更高一个层次上重复文革青年思想者走过的路?能否继承前辈们的思考,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让历史不再重演?答案还需我们一步步探寻。

 

    初三:林勇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