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新课程百问》有感_12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21:07
0

  让习作因生活而美丽

  ——读《语文新课程百问》有感

  《语文新课程百问》一书中提到“怎样使学生能愿意写,有的写”,也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项措施:1、内容上开放,要求写作与生活结合,写作与活动结合、写作与阅读结合。2、形式上解禁。我也颇有同感。

  我们曾经开展过“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课题研究,就以上问题,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当今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只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让作文因生活而美丽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我们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他们既参与了生活,认识了生活,也在改变生活。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我们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为了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我们引导学生回忆每天之“最”:今天最好吃的是什么?今天听到的歌哪首最好听?今天最喜欢上的是哪一节课?……,学生掌握了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这样,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给作文减负,放低作文的门槛,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话。多一些赏识,努力营造宽松环境。蹲下来看孩子,尊重孩子的理解。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习作与阅读相结合。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一定会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作文也有真情实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