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而音乐》有感_10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19:41
0

  谢嘉幸,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教育家,博士。

  寒假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他的文章,几乎篇篇都用掉了许多问号,他对现时中国音乐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就是用一个个层层递进似的问号,直接给我们这些音乐教师们做了一次“心、骨穿刺”,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地梳理、重审以前的课堂,让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地扪心自问:音乐课到底要留给学生什么?是几首歌曲、乐曲?还是争取让孩子们喜欢音乐课?;是为音乐课而学音乐?还是为人生而音乐?

  《为人生而音乐》是谢嘉幸博士众多论点中最吸引我的。他的开场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果有人问我,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我想我的回答就是“为人生而音乐”!我一直在不停地回味这句话。是的,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是一句大实话。心有悲欢离合,歌有喜怒哀乐。如果说在我们的诸多学科中,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是什么,那么我要说,当许多学科要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外部世界时,音乐首先让我们感受自己:我的心情,现在怎样?音乐更多的是关注我们自己,关注主体的人!

  反观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虽然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不断地更换更新更适应学生心灵的理念,但事实怎样呢?为检测而教音乐!为考试而学音乐!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振臂高呼:我们爱音乐,但我们不喜欢音乐课!尽管音乐仍然美妙,音乐教育的面孔却越来越板,越来越僵化,越来越靠近应试教育的模式。

  为人生而音乐,实际上就是让音乐为我们现时的心情服务,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音乐生活,有哪位先生女士,能用自己学过的音乐,自由表达一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说一句属于自己的话,唱一句属于自己的歌?除了鹦鹉学舌外,我们还学会什么?原因一: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民间还没有真正的普及,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去学乐器又有什么用?我们的音乐要不就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千人一歌,要不就是现在考级场上的万人一曲,何来举手投足即是歌的音乐人生?原因二:我们的音乐生活仍然实行计划经济的配给制,怎么不会令我们感到乏味?

  作为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我却觉得我们的思维不能普通,每一个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唱不完,歌不尽的书,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如果我们热爱人生,那么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音乐来打扮它,装饰它,开发它,提升它,让它绚丽多彩放射光芒。如果我们的教育从这里入手,或许一些已经麻木的心灵,将得到音乐的滋润;一些已经暗淡的音乐,也将因为我们个人的参与而重新复活,重新焕发青春的光芒。

  久违了,

  为人生的音乐,

  你别来无恙?


  二00八年二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