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游戏着经济学》有感_2000字初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18:35
0

  我一直希望读些经济学的著作,因为觉得虽然自己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懂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我最近读了《游戏着经济学》一书,从各个方面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收集的是作者多年写就的经济学随笔。他用简洁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事例,阐述对经济学的理解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本经济学札记包括了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经济学分析社会与人生;另一部分是一些有着作者本人的好恶的评论,关注诸如“非典”、“伊拉克战争”等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一部分则供读者休闲时阅读,较浅显易懂的分析了生活中的经济学。

  这本书的经济学随笔大多写得通俗易懂,却又深入浅出。在这本书中,作者所着眼的是社会经济学。而且,文章虽然往往都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大小事件为写作缘起,其结论却总是出乎意料地深刻。

  在《一毛钱如何花》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作者儿时有一次被母亲奖励了一毛钱。他在高兴之余却对买一毛钱的练习本还是五分前的小甜饼犹豫不决。最后,他花五分钱买了一张白纸,裁订成一个练习本,而剩下的五分钱则买了小甜饼。我们所处的世界最大的不完美之处就在于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物质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个人再到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既花钱的地方很多,可财力又有限。而经济学就是要讨论如何使原本有限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作者最后的选择既满足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对美味的需要,从而使这一毛钱花的最值,符合了经济学的要求。而解决“有限的钱如何花的最值”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某种安排。试想当年如果作者的母亲规定只能买练习本,那作者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这一毛钱就没有作者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那样值。这种安排在现代经济学中就称为“制度安排”。这里说的制度含义十分广泛,既指一切法律法规对权利的界定,甚至也指传统、习惯与习俗,它构成了稀缺资源配置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条件。“制度安排”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高下。而“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及“制度安排如何合理”就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中心课题。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用的都是最易懂的语言,而揭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一点是全书最大的特点。

  从《一毛钱如何花》一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写是其所见所闻,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从《肉饼的分法》一文,则可看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立场及其分析方法。

  《肉饼的分法》一文中讲到,作者单位食堂每天免费提供一定量的肉饼,由于人多且都想多拿,肉饼总不够,先到者先得,后来者就没有了。于是有人提意见,认为肉饼分配严重不均,于是肉饼的分法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大家自取,改为每人定量配给,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肉饼,尽管喜欢吃肉饼的人因为吃到的肉饼比以前少了而私下里有意见。但事实上,只有采取计划的办法来调节其分配,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吃上肉饼。由此出发,作者将肉饼摆在案桌上由大家自取类比由于自由市场导致的分配结果,将肉饼分配权收回到食堂大师傅那里,就相当于国家用计划的手段分配。而造成这种制度安排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肉饼供应的有限性。从这件分肉饼的小事上,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方面带有根本性制度安排的内在深层次原因。比如关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私有制的起源只能出现在人类有了剩余物品之后,否则必须实行社会平均共享制,才能使人类繁衍延续下去。所以当维持生存的物质很匮乏时,平均共享制相对于任由各人竞争自取的市场制度,是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再比如关于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西欧的资本主义问题,这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谜。但在作者看来,假如用“肉饼”的比喻来分析,答案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解决肉饼够大家任意吃的问题。一来,中国封闭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无法像近代英国那样从外部获得“肉饼”的来源,加上人口众多,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与难题,因此分配过程必须倾向于农业与农民,否则一个封闭结构的人口大国非崩溃不可。这样二来,国家有限的资源必须相对平均分配,任何局部的财富累积都将以另外局部无法忍受的贫困为代价,导致社会不稳定。中国皇帝深谙此道,不是他不支持“工贾”,而是迫不得已。中国的现实也同样如此。作者警告说,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总将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视为中国改革的目标,恐怕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程度世界第一,这使得肉饼总是不够大家放开肚皮吃,有人多吃几个就有人饿肚子。解决这一问题,除非能有效地通过开放或其他手段使肉饼的来源外部化,否则必要时为稳定计还得搞平均主义。

  从《一毛钱如何花》和《肉饼的分法》两篇文章就可看出《游戏着经济学》写的并不是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简单、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它对于像我这样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普通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总之,《游戏着经济学》这本书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对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是确实本非常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