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人间词话》的至美与至理——我与名著的美丽邂逅_900字高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16:29
0

  作者:王思睿

  年级:高一

  诗词亦是江湖,名家们奇招百出,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到“把酒祝东风”的从容。在这片“刀光剑影”中的“葵花宝典”却无疑是这本《人间词话》。

  我尤记得她的开篇名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初读诗词时的迷茫一扫而空,我豁然开朗——原来诗词让我迷恋的,是意境;是春江上花月依稀;是鹊桥旁飞星划过;是寒山寺里钟声悠悠。意境,是情感与景物的相互融合,令人心醉神迷。

  再品读下去,诗词、意境、人生三者交织在一起。“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之境界。”“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认为的治学人生三境界。

  仔细琢磨,你便会惊诧于其中哲理,成大事者首先要有清晰目标,然后执着追求,“独上高楼”,哪怕不为人所理解,也要坚持,这是第一重境界;为了成功,更要有对理想的痴迷与狂热,甚至到了“衣带渐宽”也义无反顾,在痛苦中超越,此乃第二重境界;挫折与磨砺将你打磨成最合适的模样,厚积薄发,“蓦然回首”,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是第三重境界。从执着,到痴狂,到顿悟,王国维已修炼出了人生至理。[学习交流群| 与全国同年级小伙伴一起快乐学习>>>点击加入]

  《人间词话》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起了诗词与哲理。“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若李煜无亡国之恨、离乡之愁,又怎能写出《虞美人》这等泣血之词?若东坡无乌台之冤、黄州之贬,又怎能写出《江城子》这般凄婉绝句?甚至《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先生,生活在文化大变革的夹缝中,一生抑郁难舒,只能揣着他的信仰至穷途末路。

  但文天祥虽有南岭之败,燕京之困,却依然锻造出《正气歌》这等浩然之言。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虽被流放滇南,一生壮志难酬,却依然挥洒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等豪迈之语。爱因斯坦说过: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由此看来,人格的伟大因磨难而更熠熠生辉。所以,正值意气风发的我们,又怎能因为人生旅途上的挫折而轻易言败呢?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地向前奔去,席卷一切。但也有身影任由洪流冲刷,却屹立不倒。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幸运地邂逅了《人间词话》,发现了藏在史书中的至美,至理。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