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人间惆怅客?_1200字高中读后感
kittenchen
2021-12-11 00:13:32
0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他是清代前叶的满族词人,虽出身贵族,却给人以惆怅的感觉,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人间惆怅客”。他虽为皇帝御前侍卫,但这对他来说只不过是空有头衔罢了,他意不在谋权,亦不在谋势,他的追求是做一个来去自如的闲人。

  梁启超曾说过,“容若小词,直追后主(即李煜)”,这一观点,绝大多数人是赞同的,大抵是因为李后主之词多忧愁,后主“忧”是对故国的叹惋,是对“朱颜改”的叹惋,而容若的叹是对其妻的叹。不仅如此,两人在风节上也十分相似,李后主虽遭国灭,却不曾对北宋新君奴颜婢膝,没有唱过一句对新朝的称赞之词,而《虞美人》则是对故国思念的最佳体现;而容若则是以雄伟气势,写出边塞生活,如《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支小令不仅写出了边塞风光,也写出了将士们的男儿之风,更是抒发了自己的故国之叹。

  纳兰词风一惯以“愁”灌溉,而愁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其妻卢氏以及与他一同“分享”成长中喜与乐的女子谢娘。谢娘是他的“初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初见时的美好,定格在心中,只可惜这份感情不被上天眷顾,后因谢娘受命被召入宫做嫔妃而夭折。之后,其父纳兰明珠则令容若奉父母之命完成了与卢氏这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起初容若对这个陌生女子,不闻不问,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卢氏不仅端庄淑德、善解人意,而且十分乐于与人沟通。于是日久生情,两人就这样真正的相爱了。但无人想到的结局却是卢氏在替他生下长子之后,便离开人世,这就给容若带来了莫大的打击。第一次青梅竹马的离开已令他伤心不已,当他从悲伤与失落中走出来时,其妻的离世,又使他陷入了无尽的深渊……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青衫湿》)此词正是他对亡妻的无尽思念的至真体现。“近来无限伤心事”是因卢氏的离去而令他伤心不已,而“忽疑君到”,可见他内心尚不能接受卢氏离世的现实,以至于出现幻觉,幻想着卢氏依旧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而这也只有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思念至深时,才可能出现的情景,大有苏轼之遗风,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感跃然纸上。这就是纳兰词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愁”的原因。

  读纳兰之词,品人生五味,品纳兰之风,读人生百态。

 

    湖南常德鼎城区朗州高级中学239班高二:吴虹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兄弟》读后感 壹初次阅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当时五年级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虐”到了,这一次,我看到...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及其读后... 一、缘起读何勤华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学史》,何先生给中国每个朝代的法学家立传,介绍其法学思想。我就想,...
破毁铁屋的希望 ——《呐喊》读... 01“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逍遥法外》读后感 之前一直看贺卫方老师零散发表的文章或者与他人合著的书,这一次决定看一本贺老师的著作。这一本《逍遥法外...
读书笔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心情是沉重的,但感觉转瞬即逝,这是我从小练就的过目即忘的本领,哈哈。所以用...
《利维坦》读书笔记 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
《小说写作教程》读书笔记300... 传统文学创作理论与当代读者需求的脱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标题,自己心知肚明,现在还没有能力写完它。毕竟最起...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读后感 摘录1: 既然人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规律,那就尽量多使用规律,利用分组和间隔创造规律。· 有规律的内容能...
青春随想_1200字作文 很久以前便看过这部片子了,那是只是觉着搞笑,如今大不相同的是:我是笑着哭的——当我失去我一个又一个小...
《龟兔赛跑》读后感_500字作...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从前,有一只骄傲的兔子,自认为跑步最快,对面有一只老实的乌龟,他跑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