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
kittenchen
2021-12-10 23:22:34
0

观察记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能力必须的基本素质,观察记录也是教师正确施教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交往行为、善于倾听孩子谈论的话题、善于发现孩子存在的疑问等等。观察记录分析也常常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方式,那么,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才能为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我读了《早期教育》2009年6月刊登的文章《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颇受启发,下面我对“眼”有这样几点认识。

一、发现问题方向是“眼”的来源

观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用眼睛、耳朵去看、去听的较为隐蔽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从观察中发现问题,也可以根据问题去观察。观察一般是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有许多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行为环境,教师应该以精炼的语言来记录幼儿的行为,尽可能涵盖所观察到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的逻辑起点。而不仅仅单纯的物理行为的记录。

二、直击问题要害是“眼”的重点

发现问题方向以后,怎样直击问题的要害进行分析是考验教师理性判断力和分析能力的过程。我认为教师要对记录的行为进行一个系统性梳理,找到一系列行为的起因,并将这些点组合起来筛选出一个问题的核心点即问题的要害,进而针对核心点展开多方面多层次、横向纵向的分析。

三、分析问题根源是“眼”的关键

观察记录凸显了问题的存在,分析出了问题的诱发原因。由于教师观察时间有限和观察情景的因素,观察记录的问题可能存在情境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教师结合观察内容分析时必须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必要对幼儿进行阶段性或者情境性地跟踪观察,甚至有必要通过家访与家长直面沟通,了解更多问题的诱因,使得分析更客观、判断更准确。而不能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认识臆断孩子,随意给孩子贴上问题行为“标签”。

四、解决问题过程是“眼”的根本

个性强烈、行为习惯自由的孩子通常是教师观察记录的对象。教师怎样从观察记录的不同点和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怎样让处理问题的过程对幼儿起启发教育的作用?我认为教师首先,观察面要广、点要深,不能让观察简单化、肤浅化、单一化。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赏识孩子身上独特的个性开始,进行富有个性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从诱发问题的根源出发,客观地找教师本身、幼儿本身及同伴关系的可能引发的原因,进行公证的评价。再次,教育过程的生动情景化。教师要将说教式的教育模式逐渐向情景化的教育转换,通过事例编的故事、结合实例的小品表演、现场观摩、实景拍摄等都是教师有效教育的手段。通过听故事、看表演、看实录的过程,使教育生活化、真实化,幼儿会更乐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 《潜规则》读书笔记摘抄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潜规则”一词现如今已经遍布大街小巷,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