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2400字

  其一 将世界卷入冲突的二十世纪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人类总是带着玫瑰色眼镜回顾一战之前的几十年,那时候人类刚征服了海洋,征服了天空,征服了自然界诸多力量,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可以去到这个星球任何一个角落。他们想的是把看到的一切装进自己的口袋——那一段时期被有些人称为人类的黄金岁月。

  但是,世界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种族与国家的差别依然存在着,他们膨胀的自信、贪婪让他们开始变得对立,彼此间摩擦日益增多。一场谋杀让整个世界都卷入了漩涡,不正义的一战爆发。整个欧洲都陷入漫长的痛苦的泥沼中,最后是债权国美国的加入,打破了战势的均衡,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的结果是,不正义的一方强迫不正义的另一方接受了令人屈辱的条约。

  协约国们看似获得了想要的胜利,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战败国心中的屈辱终于从地狱召唤出了最恐怖的恶魔-阿道夫·希特勒,偏见与隔阂加深,仇恨与愤怒蒙蔽理智。终于在那个夜里,二战又一次爆发。痛苦俞深,隔阂俞深。漫长而痛苦的对抗后,“正义”的一方终于胜利。

  战争结束让对立消失了吗?没有!随后,冷战的阴云开始汇聚,对立真正的从欧洲扩展到全球。两次世界大战后权贵阶层变得不被信任,被指责是腐朽无能;权贵们也狐疑的看着两次战争中的蘖生子,指责进步一方的专制独裁——似乎毁灭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对立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了本世纪初。

  当前看来相互间的对抗似乎成为过眼云烟已随风而逝,亲密合作逐渐成为主流。但这只是因为各国都想在技术及经济上超越对手罢了,只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发展让他们专心于进步而无暇对立而已。

  那么现在当科技的发展遇到瓶颈,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当差距拉开,当不和明显。我们会发现原来裂痕从未消失。

  其二 战争结束了,但再也回不到战前

  战争是人类所能经历的产生最深刻记忆的事情之一,它改变时代,也影响经历战争的人,它发生了,一切就回不到发生之前。在战争中,有的人蜕变,有的人被时代抛弃在后面,也有的人只是随波浮沉。《巨人的陨落》这本书是以威尔士矿工一家、伦敦菲茨爵士一家、德国沃尔特一家、俄国格雷戈里兄弟、美国政要格斯一家这些互有交集的几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为主线。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了战争对于所有人的影响。

  比利的蜕变

  威廉·威廉姆斯(比利),威尔士矿工一家的幼子,是贯穿本书始末的人物之一。从他的视角来观察的世界应该是代表了在20世纪初期最先觉醒的一批人。他是幸运的,对于宗教的虔诚让他有坚定的信仰,深刻的父亲让他并没有迷信权威而要自己探索真相并遵从内心,他那聪明过分的姐姐把更广阔的世界展现给他。虽然战争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他从一个失学的矿工成长为一名议员的历程,但是我更关注的是他最开始就已经拥有的这些条件,那是已经存在的种子,是战争的经历让种子发了芽。战争让他更加开阔了眼界,让他有机会去思考更深刻的问题,让他有机会去做到战争之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当一名议员去决定国家的未来。

  艾瑟尔的“梦想成真”

  艾瑟尔·威廉姆斯,可能与作者不同,我自始至终都不喜欢这位能干的女士(“我承认我是重症直男癌晚期本人”)。不可否认,她是一个聪明的有理想的女人,最终也获得了肯定及成功,对于她最初与伯爵的爱情追求或者是自认比她所处环境“高人一等”(我需要指出施舍便是高人一等的表现)这种事情,我并不是特别反感。

  我反感的是她对于世界的认知,或者是她那狭隘的价值观。在每次她以一个“受害者”模式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我都极度反感——在她未婚先孕她父亲把她逐出家门的时候,当她带着自己的私生子回来的时候, 都去指责愚昧的人为什么要去伤害她这个“勇于追求自我的人”。 艾瑟尔童鞋,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人们对于犯错的人鄙视并对她亲人说闲话,这就是社会道德的力量--让一个人知道他犯错被鄙视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会牵连与他相关的人。而你这个不孝女在指责你的父亲严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所受到的压力?如果没有压力,那真正的罪魁祸首菲茨伯爵又为什么被你这个圣母婊保护的严严实实,你还有资格去指责没有犯错而同样受到伤害的父亲?(所以我说,我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这种新鲜的价值观恕我接受不能)

  所能想到的最恰当描述这类人的词:小资产阶级自私的精致利己主义。自私没有错哈,但拿你的自私罔顾他人,去高人一等的指责其他人的行为就是大错特错。在战争革命期间,总有所谓的进步人士拿着进步的名义私生活混乱,还拿解放进步标榜自己鄙视他人,你们就是群乌合之众你们知道吗?

  沃尔特的无力

  沃尔特相对上面提到的那些进步人士,可以说是个正面教材——保守、克制但却追求进步的好青年。不过限于环境的拖累,最后也只能无力的看着一切变得更糟。(毕竟不是意淫小说的男主,真的以为人定胜天?人在大环境面前有时渺小的可怜啊)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在英国国王访问做客菲茨伯爵家的时候,他可以在国王面前舌战诸国使臣而不落下风;在战争期间表现勇敢;在局势复杂的境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推动俄国的革命、察觉德国战争计划的失误、预测到美国的参战);在所有人头脑发昏的时候保持理智(在战争开始前为和平奔走;德国战败后对于父亲及其他人歪曲事实的无奈)。

  可惜最终是挺惨的,因为他们是战败的一方。

  格里戈雷的无奈

  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人,他证明了就算是艾瑟尔女士看不起的这些人也许做出的成绩更出色,

  但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限于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不能改变世界。

  他可能没有听过一句话:

  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他们的主子。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中的主线人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真实历史架构下的虚拟人物,所以作者并没有赋予他们能改变真实历史轨迹的能力。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格雷戈里是一位一以贯之的人,不幸的是他的国家也是一以贯之,送走了沙皇又迎来了“沙皇”。

  战争对其他人而言

  剩下的其他人中大部分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变化太少,他们要么因循守旧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菲茨);要么只是随波浮沉被命运玩弄(列夫、碧公主);也可能发现新的时代与战争之前一样,都是扯淡的混乱(平斯基)。

  现在看书总有一种感慨,与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童话不同,现实中邪恶的人未必就不得好死,好人未必有好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