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具体阐述了提高效能、促进成长、影响人一生的“七个习惯”及其具体包含的原则和法则。

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中第一章首先指出“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微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一语道破我们无法超出现有层次实现自我成长的症结所在。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进行反思,而反思通常局限于“我的态度是否端正”“我是否为之采取行动并竭尽全力”,得到的答案也往往不如人意,我很认真很努力,花费很多时间去做一些事渴望自我提高,每一步看起来都很正确,年末总结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好像和上一年的并无二致。我想问题正如书中所指,我们没有实现思维的转换。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所处的层次,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基于此采取的行动,思维定式如同画地为牢,无论怎么努力都踏不出固有的圈子。“通过自我迭代实现认知升级就是一个人成长的本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阐述“七个习惯”之前,史蒂芬.柯维先告诉我们“七个习惯中的许多原则早已深入人心,存在于我们的良知与常识中。但是要确认和开发这些原则以便加以利用,就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并将其提升到“由内而外”的境界。”网络上曾盛行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过不好的一生背后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固化、留恋的舒适圈和薄如窗纸的虚假安全感。

  书中提出的七个习惯都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产出产能平衡原则”,柯维将产出比喻为金蛋,将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喻为下蛋的鹅,“重蛋轻鹅”的人最终连产金蛋的资产(鹅)也保不住,“重鹅轻蛋”的人可能将自己活活饿死,柯维指出了多数人存在的思维误区,强调注重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先指出基本原则,打好基础,柯维才进一步阐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柯维说“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于我心有戚戚焉。积极主动的人认为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之前对于“自由”和“责任”的理解,发现一旦行动起来就会显现出自己理解的片面性,或者说在自己的意识中是不够重视的。年轻一代崇尚“自由”,讨厌拘束,但其实完全自由是不存在且无意义的,自由是在有限的空间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自由是可感知的,因而能够带给我们愉悦感和满足感,且不说完全自由本身不存在,即便存在也是欲壑难填,我们追求虚无的东西带来的只能是痛苦。再说“责任感”,当提到“责任”我们会想到什么,孝敬父母,团结集体,努力工作,关心他人,我们努力规范自我力求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要求一个对得起良心,但面对自己时,能否也说一句问心无愧呢。积极主动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对于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正确习惯来解决,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通过改进施加影响的方式来解决,对于无法控制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面部曲线,以微笑、真诚与平和来接受现实,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泰然处之,这样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积极的做法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充实,更具有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所谓“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

  习惯二,以始为终。

  即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书中有一则触动我的小故事。葬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对方回答:“他什么也没带走”。先定目标,将大大改善我们的洞察力。以终为始的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现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创造。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本性、人生目标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撰写一份人生宣言,弄清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习惯三,要事第一。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对自我的有效管理,即依靠独立意志进行自我领导,并且自律有条理地实施计划。书中讲独立意志:愿为自己所不愿为之事,能够做到在特定时刻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价值观,不屈服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这种能力会让你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让你忠实于自己积极的第一次创造。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

  习惯四,双赢思维。

  “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双赢品德为基础,建立双赢关系,衍生出双赢协议,双赢体系(结构)作为培育环境,最终通过双赢过程来完成。

  双赢品德的三个基本特征为:诚信,成熟和知足。对照三个基本特征,我认为自身“成熟”度还不够高。书中说到,成熟是人际交往、领带和管理能力的精髓,是产出产能平衡的深度表现,双赢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温和,还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还要自信,不但要体贴敏感,还要勇敢无畏,做到这些,在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如果事事以你的想法和愿望为先,却羞于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其实是一种“输/赢”模式,很多情况自己是存在这一问题的。

  习惯五,知彼解己。

  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书中在这一章提出了一个概念“移情聆听”,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时我们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但其实先知彼再解己才是比较正确的方式,因为先理解别人,是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属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非关注圈的行为。知彼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移情聆听,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不必费心猜测,你只需要努力了解对方的心灵世界。

  习惯六,统合综效。

  “如果有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理解。”

  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这需要我们敞开胸怀,积极有效沟通,坚持双赢没开始,努力理解对方,找到一个让每个人都受益更多的解决方案。

  习惯七,不断更新。

  “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自我提升和完善包括身体、社会/情感、智力、精神四个层面。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为了不断进步,我们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

  早前学到的“正确地失败”与此含义想通。

  最后用哈马舍尔德的一句话自勉:把玩内心兽性的人,早晚会变成真正的野兽;整天弄虚作假的人,终将失去获得真理的权利;暴虐成性的人,头脑的判断力会日益减退。如果真的要保持花园整洁,就不能让杂草有立足之地。

  道理懂了,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必须有较强独立意志,执行力的差异决定了最后的结果。如果不能坚持贯彻七个原则,看再多的书,懂再多的道理,也是无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