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2000字
kittenchen
2021-12-10 23:47:43
0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2000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从两个方面对曾国藩的经历、性格、为人、处事进行分析。上半部分主要写曾国藩在官场上如何从一个“愤青”慢慢地蜕变为“老奸巨猾”的官场能手,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中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在面对耻辱与病痛的双重折磨时,曾国藩的坚韧不拔与伟大情怀,那么透视他的经济生活,我们又会发现一个怎样的曾国藩呢?

从制度中见腐败

清朝后期的腐败现象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源于对京官的薪金制度,按我们通常的理解,在朝廷当官一定比在地方当官收入多,因为级别更高、声望更大,但其实不然,清朝为了节约开支,给京官们每年发很少的俸禄,但在朝廷当官无论是住房,还是选购衣物,亦或是平常的社交应酬,都要配得上朝廷中央的官制威仪。我们以曾国藩进京之初的翰林院检讨等职务为例,所有的工资福利加起来,一年的收入不过一百二十四两,但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的衣食住行及各项文化消费支出,共计四百五十八两,也就是说这一年曾国藩的财政赤字为三百多两。这么巨大的赤字怎么弥补,就必然会导致很多京官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所以,清代的“底薪制”表面上为国家节省了财政开支,其实惩罚的是奉公守法的清廉之员,方便的是贪墨之徒。其实,“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想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清朝的社会现象并不能说明当时人的本性如何贪婪,只能说明清朝财政制度是何等的扭曲,一个遵纪守法的官员要面临何等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大官贪小官,小官贪百姓,最终受苦的,还是天下的大众平民。这也势必导致清朝后期的严重腐败与动乱。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2000字.jpg

从治军中见伟大

清朝的“低薪制度”不但体现在京官上,更体现在军队中,其实清代军官和士兵的收入也不高,但他们也要吃喝、也要养家,这点儿收入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和官场应酬的需要。所以,本来以练兵打仗为首要任务的部队纷纷开辟第三产业,士兵们做点小买卖,军官们则更是动用军事装备赚钱,至于平时的操练,能不去就不去,实在推脱不掉就找人代替,所以貌似做生意才是部队的第一职业,练兵反倒成了副业,这样的军队,拿什么出战斗效果?!

但曾国藩却没有如此,他以睿智的眼光发现了清朝军队的弊病,所以他创建湘军时,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实行厚饷原则,对于高级军官,曾国藩更是采用高薪养廉的政策,工资甚至到达同等级别正规官兵的三到六倍,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队不用为自己的生活发愁,可以一心一意地艰苦训练,为国出力。

曾国藩是湘军的最高统帅,怎么分配工资,国家的报销经费怎么花,全是他一人说了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想贪污点儿,简直是易如反掌,但曾国藩却没这么做,甚至看起来他比之前更穷了。第一个原因是曾国藩出山打仗时发过“不要钱”的誓言,作为以圣人自居的他绝对不会违背誓言;其次,曾国藩深知廉洁才出战斗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读书笔记·自己在钱上面就不干净,何以要求他人?最后,曾国藩知道,奢侈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子孙的发展,他担心往家里寄的银子太多,反而败坏了家风。那么曾国藩的钱都用在哪儿了呢?首先是用于军队开支,补充军饷;另外是用于地方公益事业,救济士绅百姓,而且从来不留姓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是真真切切地希望为国家培养一支好的队伍,让行将就木的大清帝国得以苟延残喘。

在行动中见清廉

曾国藩的清廉不但体现在治军中。我们普遍认为随着权利的增大,人的贪念就越大,但曾国藩直到做了两江总督,还是那么清正廉洁。其实总督收入非常之高,其中的大头就是灰色收入,但曾国藩历来拒绝下级的进贡,每次下属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找他,他只挑选一件最不值钱的物品,其他的一律退回,曾国藩的这种做法渐渐地就形成风气,别人也不敢给他送礼了,他所有的物品都是用合法收入自给自足。当时每晚南京城两江总督府内,曾国藩秉烛夜阅公事,全家长幼女眷都在麻油灯下纺纱绩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幅动人画面。

其实两江总督的花销还真是不少,这还要归结于清朝的财政制度,让人想想就匪夷所思。首先总督办理一些事物,国家不给予报销,还要自己花钱;另外皇帝和总督之间频繁地递送奏折,这些机密文件的运送一年也要花不少银子,都是总督自己出钱;还有总督身边当然要有一个庞大的办公团队,上到幕友、书吏,下到仆役、家丁,这些人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可是省级行政单位的公务员,薪金一定是由国家统一发放,但在清朝,他们的工资却都是由总督自行解决,国家一分钱不管。所以这些制度就让总督们的生活非常紧张,也就势必会导致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但曾国藩却没有同流合污,以至于终身都非常清贫,就连最后的遗产也比其他官员少了太多太多,一项就是被命名为“富厚堂”的宅第,另一项就是给家人的书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是一个很彻底的清官,但他和海瑞这种清官还有很大不同,海瑞是宁折不弯,只承认表面上的规章制度,面对官场潜规则决不妥协,但这种清官只能成为官场上的公敌,无法办成一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曾国藩则不然,他做事更看重效果,而非虚名,他看起来是同流合污,但这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能让自己在官场上生存下去,从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政治理想。所以,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作者:梁晨老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书笔记摘抄 1、“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静半年。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2、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