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读书笔记(精选14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

  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由奇数章和偶数章两个故事交替展开。奇数章讲述一名叫做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于十五岁前夜离家出走的故事;偶数章以一名叫做中田的老人为中心展开,讲述了其奇异的遭遇。奇数章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用魔幻手法表现中田的奇遇。

  初读这本书时,还是在上高二,读完只是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及得到一些难以名状的感触。再次翻开,读完,晦涩感似乎少了一些,故事也稍稍清晰了一些。如村上春树在序言中所说:“田村卡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田村卡夫卡君只不过是以极端的形式将我们十五岁的实际体验和经历过的事情作为故事承揽下来。

  先说田村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语里的意思是乌鸦,对应书中那个叫乌鸦的少年,也就是卡夫卡自身深处的意识。为了摆脱父亲对他“弑父辱母”的诅咒,为了寻找母亲和姐姐,为了逃离那个正在被损毁的地方,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十五岁前夜离家出走。卡夫卡的父亲虐杀猫君,收集猫的活灵,用来做成笛子,其隐喻便是灵魂的禁锢者。卡夫卡的离家出走是其对自由的追寻。中田君代卡夫卡杀掉琼尼·沃克,也就是卡夫卡的父亲。后来卡夫卡在其打工暂住的图书馆提出了馆长是其母亲的假说,并与其交媾。再到后来,卡夫卡在梦中与樱花有染。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卡夫卡一步步地去验证了父亲的诅咒。在诅咒应验后,选择了走入森林深处的卡夫卡进入了“彼世”。卡夫卡与俄狄浦斯王承受着相似的诅咒,但与之不同的是俄狄浦斯王在命运面前奋起抗争,但在命运的安排下又不得不接受诅咒。而卡夫卡为了让诅咒结束或是说用别样的方法挣脱这个诅咒,选择了去接受诅咒。

  书中将命运比喻成沙尘暴“穿过猛烈的沙尘暴,穿过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沙尘暴······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踏入沙尘暴时的你。”田村卡夫卡踏出家门时立志成为最坚强的15岁少年,他他踏入了沙尘暴。“沙尘暴如同万千把刀在割裂着他的血肉之躯,血液流下,用双手接住,那是他的血,也是别人的血。”当沙尘暴停止时,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从中踏了出来。人们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沙尘暴,从中体会到世界到底有多凶顽,同时又领略到世界的美好。再次引用村上春树在序中的话:“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

  另一位主人公中田老人,在战争期间遭受暴力,使得自己的一半进入了彼时,失去了实质,影子较别人也淡了一半。用书中的话说,中田是一个游走在世界边缘的人物,所以与猫君对话,天空中下竹荚鱼也变成了可能。失去了实质,大脑空白,游走在世界边缘,中田老人是孤独的,但也是真实的。如果说琼尼·沃克是自由灵魂的禁锢者,卡夫卡是自由灵魂的追寻者,那中田便是自由灵魂的拯救者。中田寻猫,与猫对话再到无法忍受琼尼·沃克对猫的虐杀,代替卡夫卡完成弑父。这些都是中田对猫的拯救,对卡夫卡的拯救,对自由灵魂的拯救。在杀害琼尼·沃克后,“如果我是影子,我不愿只一半”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的中田展开了前往四国的旅程,寻找入口石,寻找另一半影子,想要变回普通的中田。中田是一个分裂的形象,一方面他极其厌恶暴力,但另一方面没有实质的他又成了暴力的工具,被琼尼·沃克利用。直到死后星野杀死了“那东西”,才回到了普通的中田。

  整本书提到最多的词语是隐喻,最大的隐喻便是卡夫卡和中田二人了,正如书中大岛对卡夫卡所说“世间万物都是隐喻”。雷电,血液,入口石是贯彻整本书的一个隐喻。中田,佐伯,卡夫卡均在不同的时刻与这三个事物产生联系,打开了入口,进入彼世,又回到现世。进入彼世时对这世界充满了绝望,领略了世界的凶顽,回到现实时又体会到这世界的温存。中田在林中遭受暴力,佐伯在甲村图书馆自杀,卡夫卡在森林深处破坏自己这一装置。怀揣着无处安放的心灵,因为感到空虚而离去,一定是渴望得到充实。中田为了成为普通的中田,佐伯为了向十五岁的佐伯赎罪,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回到彼世。最后卡夫卡不想放弃自己的记忆,不想让自己停留在十五岁,而是返回了这个何等凶顽的世界。

  整本书的基调是些许沉重的,但最后蕴含着积极面对生活的含义。卡夫卡起初是想要放弃生命,丢弃那些有时从内侧温暖身体,有时又从内测切割身体的回忆。尽管正视生活比死去更加艰难,卡夫卡依旧选择了回到这世界,当从沙尘暴中逃出时,卡夫卡真正成为了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一觉醒来,卡夫卡成为了新世界的一部分。

  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很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

  选择写一篇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我是犹豫了很久的。自己有很多地方都读不太懂,一些故意表现的手法我也不能够体会尽其中的深味。但是这本书的情节、情感以及文学方面都吸引且打动了我。更多的,是想给这位十五岁离家出走的、迈入“沙尘暴”的田村卡夫卡(化名)记录下什么,或者说,我自己所理解的卡夫卡兄。

  这部小说有两条线,甚至还有时间轴上的区别,看似毫不相干的少年与老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 我自然无法准确概括,简单点说,便是:十五岁生日到来的时候,少年离开家,去远方陌生的城市,在一座小图书馆的角落里求生。少年离开家,来逃避父亲的类似“俄狄浦斯王”的诅咒,诅咒却更变本加厉地降临在十五岁的少年上。

  “预言总是如黑乎乎的神秘水潭出现在那里。平日静悄悄潜伏于某个人所不知的场所。一旦时机来临,它就无声无息地涌出,冰冷冷浸满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你在残酷的洪水泛滥中奄奄一息、痛苦挣扎。”

  少年父亲被老头杀害后,血却全溅到相隔万里的少年身上, 诅咒开始接二连三,以极其荒谬的手法灵验,甚至不惜将现实与梦境相混淆。

  “我不想杀人,也不想被人杀。”

  少年选择迷失在山林,并由两位日本逃兵的亡灵带入异界(在我看来异界就是进入堕落的最后边界),在没有时间的异界中又选择重返人间,最终又回到到东京继续上学。

  如果少年留在了森林尽头,那便是他放弃成长、放弃责任、放弃救赎的具象化。十五岁的少年,从拒绝社会到融入社会,从放弃责任到回归责任,走向新生,我不知“勇敢”一词用得是否恰当。

  村上春树的序言我反复读过, 有几句颇值思索:“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体,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去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中。籍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年龄在十五岁,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观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tough),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小说中的少年所经历的种种,是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但又有着很多少年的影子。而这本书,我体会最深的便是“认清这个世界,然后去热爱它”。

  每个少年的成长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少年渴望独立、坚强的同时,又在害怕未知的残酷。一边拒绝成长的同时却又在时间的催化下不知不觉变了样子。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吧。而各种或心酸难过或温暖难忘的独特的回忆,成为构成自己的元素,确定一个个内在的独立特殊体。有些人在极夜的冰原上迷惘了,有些人在翻来覆去的碰壁中沉默了,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路照明而重见阳光,有些人一直都在春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

  回到沙尘暴,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和耳朵,以免沙尘进入。 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当然,实际上你会从中穿过,穿过猛烈的沙尘暴,穿过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沙尘暴。但是,它既是形而上的、象征性的,同时又将如千万把剃须刀锋利地割裂你的血肉之躯。不知有多少人曾在那里流血,你本身也会流血。温暖的鲜红的血,你将双手接血, 那既是是你的血,又是别人的血。

  而沙尘暴偃旗息鼓之时呢,你恐怕还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中穿过而得以逃生的,甚至它是否已经远去,你大概都无从判断。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那个你。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

  少年先是在逃离诅咒,再到接受诅咒。或许每个人都是被贬下凡的天使,无数的密密麻麻的如蜂窝式的诅咒已在你的轨迹中悄然设下。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的推移,并在诅咒中尽量保持自己的纯洁与可爱。又或许每个人只有经历岁月中的磨难才能有成为神的资格,才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岁月长河是红色的,无数失败者深红的血液已染尽这里,但又没有办法,都是在这里长大。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和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 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

  要我说,若是人生堕入黑暗、愚昧、自以为是,不如不来这一世。这个充斥着各种元素的世界,哪怕身处扭曲之中,也不能让自己的目光变钝、谈吐变粗糙、行为变劣制。贫民窟中能出球王,黑人居住的地方能出州长,这是真正的勇敢、坚强与茁壮成长。

  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认清这个世界,虽然不如当初向往时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还有点残酷无情,让你感到无助,但是请铭记自己的珍贵,铭记自己的意志与渴望。每个人都曾像田村卡夫卡(在捷克语中,卡夫卡意为乌鸦),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回到属于自己的东京。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3

  《海边的卡夫卡》之读书笔记3

  读完《海边的卡夫卡》已有三日,这三日来,我几乎每时都在琢磨如何写这本小说的读后感。起初我想把这篇读后感写得及其隐晦,但写着写着便觉得偏离了自己的真实的感受。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听说村上春树,第一次听说《挪威的森林》,我便一厢情愿的觉得他会是一位才华横溢且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家;但是在实际阅读过他的几部作品之后,才会发现他其实距离少年时的想象相差甚远。

  《海边的卡夫卡》,只是一个听上去诗情画意的名字,而本质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奇异小说,很多的情节无法用常识来加以解释,许许多多的隐喻看上去就像是在考验读者的慧根(但实际上我偏向于认为作者在用这些隐喻的“物语”来解释一些他也无法准确说明的感受)。如果用非常肤浅的方式解释这本小说的脉络,那么它大致类似于希腊神话里那个杀父奸母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社会到处充斥着的都是村上春树式的意识形态,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社会,也会衍生出许多非常糟糕的个人。但是可怕的是,在他荒诞的故事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可以读懂的一些,你甚至难以半途而废,因为你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困惑。

  所以,在我看来,村上春树的作品就像小时候陌生人给的糖果,未知且危险,拒绝算得上是明智,但是你偏偏知道这其中有一些可能会挑逗你神经的什么。

  比如命运的隐喻。

  如果说时间的相对性理论是可靠的,那么此刻的我的行为,究竟是受我意识的驱使还是只是自以为是地推演着命运地走向。就像那个名叫卡夫卡的少年,为了逃离来自父亲的诅咒而努力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的少年,最后还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完成了那个诅咒。恍如希腊悲剧里的主题,恍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而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认为小说中给出了合理的答案,最后它只是苍白地说着:“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4

  推荐一本很有趣的小说,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有49章。奇数章用写实手法讲述15岁少年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描写老人中田的奇遇。佐伯(“卡夫卡”的“母亲”)是两个故事的结合点。

  卡夫卡为了寻找四岁时就抛弃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也为了逃避父亲长大后会弑父娶母的诅咒而独自离家出走。他到达四国的高松县后的十多天里经历了梦中杀父、图书馆里遇见“年少时的佐伯”、穿越奇幻森林等各种体验,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最终顽强地返回现实生活。

  中田的故事从一次集体昏睡事件开始。他从此丧失记忆,成了一个目不识丁,智障的人,神奇的是他能和猫对话。因不忍一个自称琼尼沃克(“卡夫卡”的“父亲”)的人对猫进行虐杀而将其杀死,之后离开东京,在司机星野的帮助下到达四国,找到并打开“入口石”。

  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大概是这样,很多细节已记不清,但这本书里的很多话,尤其是那个叫乌鸦的少年口中说出的话,让我感觉是我内心的写照。

  即 “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以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

  愿你我,终有一天,能够想明白“活着的意义”,“做正确的事情”。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5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田村卡夫卡的森林世界

  从高中开始读村上春树的时候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一位作家,喜欢他的书并不是因为我能读得多么透彻,只是因为能够找到相当的共鸣。

  如果要把他的书结合时代的背景、写书时的背景一起写出一篇类似论文一样的读后感,可能写起来会很吃力,估计写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看,看村上春树的书,我更加倾向于寻求精神与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一个人针对村上春树的书能够与你有着相同的感受,这样的感受还不是从豆瓣书评上面抄来的,那么请一定要珍惜这个人。

  《海边的卡夫卡》是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第二本书(第一部是同学推荐的《1Q84》)甚至排在了知名大作《挪威的森林》前面,现在因为时隔已久,已经记不得当初从书店买回这本书的契机是什么了,只是里面的那个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开篇之际,作为一个准备离家出走的15岁大男孩,田村卡夫卡显得非常专业:在学校里,肌肉练得如同铝合金一般结实,脑子像是海绵一样吸收在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走之前规划好了路线“不去寒冷的地方即可”,尽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清洁,走的时候带上随身听。

  可以,这很“村上春树”。

  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却是田村卡夫卡到了森林之中那一段,我记得那是给人感觉湿气很重,带有一丝阴冷气息,重重叠叠的树叶遮天蔽日,走进去就与外部世界达到一种隔离的森林,就在这样的森林里面,有一座小木屋,不算豪华,甚至灰尘密布算得上简陋,然而生活器具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足够的精神食粮:书籍。

  少年卡夫卡就在这样的小木屋里面生活着,这样的条件,完全符合村上春树钟情的生活方式,甚至曾经看到有的地方说过:若是从村上的作品来看他本人,就像是在封闭在森林小屋里的一个人,但是又不是完全的封闭,时不时可能会探出头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田村卡夫卡在森林里面的生活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即便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仍然保持着每一天的生活规律,维持身体的清洁,适当的锻炼,当雨水来临的时候就到森林里面洗澡,也想过旺森林里面去探索,但是森林的深邃和未知却让他一度迟疑。

  村上很喜欢体现这样封闭的环境,即便是在《1Q84》里面也是一样的,女主角青豆在“杀死”作为精神象征的领袖之后,被安排到了一间密闭的公寓里面居住,她不能迈出公寓一步,于是开始在公寓里面的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情景,在村上的笔下却很是令人激动,饶有兴味。

  森林这一个意象,是最能够体现村上春树的世界的,在大环境的层层包围之中有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面,极尽所能去与自己对话,探索的对象只有自己,但是因为有了为数不少的精神食粮,世界不至于空虚,在构造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开辟新的世界。

  我不以孤独为荣,我以之为生,村上的书中,每一段文字好像都在透露着这样的思想,孤独是人生在世不可离开的一种奢侈品,尤其是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世界之中,因而每每在世界摆出一副懒得搭理我的状态的时候,我总是会翻开《海边的卡夫卡》,从书里闻见整片森林的清香。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6

  每次读村上的书,读的时候都很享受,可是读完就会开始觉得烧脑,因为要写有感。当然没有谁规定要我每看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啦,但是这是我自己乐意做的事情。好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乐意做的事情,那么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回馈、甚至有没有人看到都不太有所谓欸。

  相比较之下,好像以前比较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处处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寻求内心的自我认可吧。所以说,如果情绪稳定是一种巨大的能力的话,那么可喜的是我正在逐步获得这种能力~/

  还是回到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我暑假之前就想读来着,但是在图书馆没借到哈哈哈哈,也是几个朋友都推荐过的一本书。总算给我读完了。

  读村上的书会加深我对情感的理解和细腻的体会,但不会因此受里面不良情绪的感染。很可能其实并没有读懂读透。毕竟文学修养、阅历都太有限。读来觉得挺玄之又玄就对了,感觉是有的,可很难诉诸语言(我是个小菜鸡)。只能就很有限的一些点表达欣赏、谈些见解,整体深层剖析...不存在的哈哈哈哈哈。/

  海边的卡夫卡,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样,双线并行,最终归一。相比于田村卡夫卡的主线。/

  其实更喜欢的是中田&星野的那条线。

  头脑稍显简单且身上有多处不寻常的中田大叔,还有可爱的年轻人星野,读来终究轻松太多。喜欢大叔能和猫交流的能力,喜欢天上掉鱼,喜欢他对命运的预感,喜欢他坚持的做事情有始就要有终的原则。喜欢星野的自我觉醒,短短十天所发生的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以前看起来无足为奇的东西成了另一种样子,以前觉得索然无味的音乐——怎么说呢——开始沁人心脾。”具体体现在观察世界的态度上,开始欣赏生命中所出现的寻常事物的美,开始听《大公三重奏》,开始看弗朗索瓦•特吕福的电影,甚至到图书馆看贝多芬的生平...怎么说呢,我觉得大致从一个不解风情的人变成了一个浪漫的人吧。/

  书中的隐喻太多,我不知道我究竟读懂了多少。不过,隐喻说出来就不是隐喻了,秘密说出来也就不再是秘密了。

  “可你我都不是隐喻。”

  “当然,但可以通过隐喻略去很多存在于你我之间的东西。”

  她依然看着我的脸,再次漾出笑意:“在我迄今听到过的话里,这是最为奇特的甜言蜜语。”/

  与之前看过的书一样,村上肆无忌惮的表达他对读书的热衷,现在多少能引起我几分强烈的共鸣,喜欢这样的场景:“这是很早以前我就想看的书。刚刚开门的图书馆阅览室只有我一人。我可以独占这优雅的房间。与杂志上的照片一样,天花板高高的,空间大大的,气氛暖暖的。大敞四开的窗口时有清风吹来。洁白的窗帘悄悄摇曳。风仍夹带海岸气味。沙发的坐感无可挑剔。房间一角放着竖式钢琴。心情简直就想来亲朋好友家玩耍。”读书的时候:“周遭的现实世界如电影场景淡出一样渐渐消失,我孤身一人深入字里行间。 我比什么都喜欢这一感觉。”(+1)/

  书里说,“按柏拉图《盛宴》阿里斯托芬的说法,远古神话世界里有三种人,男男、女女和男女,大家对此心满意足,相安无事地生活。岂料神将所有人都一劈两半,利利索索。所以世上只有男和女了,而为了寻找本应有的另一半,人们开始左顾右盼,惶惶不可终日。”这个远古神话传说让我浑身洋溢起一种相当奇妙的感觉。「命定的另一半」的命题实在太浪漫了。/

  叫乌鸦的少年,大概是田村卡夫卡的化身吧。“我”对他的话总是言听计从的。知道“全神贯注,让脑袋变成海绵,侧耳倾听课堂上的每一句话,使之深入脑袋”,知道“从小开始,一直努力锻炼身体,学柔道,一有时间就一个人跑马拉松,在游泳池游泳,去区立游泳馆用器械锻炼肌肉”,会“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贪婪的阅读不止”。这些看似为出走所作的准备,是那么具有远见。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远见就好了,一切能够从最开始就以最好的方式开始就好了。这样一个叫卡夫卡的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如此便有了独自闯荡世界的底气。/

  佐伯,是否是母亲呢,给不出否定该假设的确凿证据,所以不妨保留假设。不过田村卡夫卡喜欢的到底是十五岁的少女佐伯还是年过五十的佐伯呢,他又和『海边的卡夫卡』这幅画中的少年有什么关系呢,时间、那个世界、记忆,我还是没全读懂。叫樱花的姐姐,亲切的很,善良的很。叫大岛的朋友,给了田村卡夫卡相当多的帮助,许是投缘吧,也挺迷的,她的性别和特殊性。and父亲为什么要诅咒他?

  这些问题也许没有答案,我也不会刻意去找什么答案。/

  “In dreams begin the responsibilities.你惧怕想象力,更惧怕梦,惧怕理应在梦中开始的责任。然而觉不能不睡,而睡觉必然做梦。清醒时的想象力总可以设法阻止,但梦奈何不得。”/

  我喜欢这个比喻。/

  男人往往有这样的念头?????我总觉得应该是女人有这样的念头比较正常。/

  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我实在觉得这段写的有点带劲...浮夸!/

  一个描述两人交流很成问题的比喻:“多数场合即使三言两语也很费周折,严重的时候,情形就像是风大之日站在运河两岸互相打招呼一样。”/

  “人世间即使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不是纯属巧合。”/

  “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最好不要过早斩钉截铁下结论,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如何这样的事。”/

  “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千差万别,正如托尔斯泰指出的。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很快让人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当然这仅仅是泛论。”/

  “或许世上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象。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

  “我想知道这小路前面有什么。假如什么也没有,知道什么也没有也好。我必须知道。”/

  “不是多么有趣的城市,但在人地两生的城市独自信步游逛感觉倒也不坏,况且本来就愿意走路。他口叼万宝路,两手插兜,从这条大路走去另一条大路,从这条胡同走去另一条胡同。不吸烟的时候就吹口哨。有热闹地段,有静悄悄没有人影的地段,但无论什么路面,他都不管不顾地以同一步调快速前进。他年轻自由健康,不存在必须惧怕的东西。”/

  “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写完的东西、写后出现的形式却无任何意义。”/

  “必须趁记忆还清晰的时候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因为谁也不晓得记忆能以正确的形态在那里逗留多久。”心里一动,每个人的大脑可能都有自动篡改记忆的功能吧。”/

  关于结局,尽管许多地方仍旧扑朔迷离,保持神秘和朦胧是一种可能,也许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出来合适的解释呢。

  还是喜欢故事的结束的,因为是新生阿。

  “你做了最为正确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像你这么好。毕竟你是现实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最好先睡一觉。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7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哲学家反复思考和作答的命题。

  然而,村上却把这个命题当作自己的秘密深藏在他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任由不同的读者探寻这个密秘,从而揭开心中的谜团。当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交汇,心情释怀以及思想得到提升,最后产生的强烈共鸣,就是谜团最好的答案。

  《海边的卡夫卡》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十五岁正是一个人从生理和思想步入成熟的关键性第一步的开始。正如作者所说:“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犹豫。"作者通过一个十五岁孩子的成长,来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一个个命题。

  十五岁的少年因为不想遭受命运的诅咒(杀父恋母),他断然离家出走。可是命运却紧紧抓住他不放。命运选择了他,他却不能选择命运。但他不屈服,他想让自己成为最顽强的少年,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父亲发起挑战并战胜他。刚开始他对“顽强”理解的比较简单,他锻炼体格,他去学会独自生活,不论是在闹市,还是在森林小屋。随着他自已经历的丰富,最后他真正意识到,所谓的顽强少年是内心强大的人,他内心孤独却不惧孤独。他说:“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多种情况的强壮。"生活的经历锤炼和升华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懂得思考人生。

  作者用一个隐喻故事来揭示十五岁少年的俄底浦斯情结。因为少年四岁就被母亲抛弃。母爱的缺失,使得他靠离家出走,"杀父恋母"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与抗议母亲的缺席, 用一种被排除在外的仇恨和嫉妒来应对这种伤害, 从而对他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世界进行探索。他接受命运,并与命运抗争。所以作者说:“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最终他没有摆脱命运的捉弄,一样一样都安命运的诅咒行施。这不是他能左右的,而是命运给他的必然安排。这不由让人想到尼采的名句:“amorfati, 爱命运吧!"

  十五岁,人生困惑的起始。十五岁少年和叫乌鸦的少年其实是一体两面。一面是感性的少年,一面是理性的少年;一面是肉体的存在,一面是灵魂的呈现。正是感性与理性的打架,肉体与灵魂的碰撞,让少年在这矛盾中成长,从而使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历练并向成熟迈进。他在探寻,探寻生命的意义,如果说在向死而生的路上。他在抗衡,抗衡命运的诅咒,如果说命运能够被改变。尽管命运让他的精神受到伤害与损毁,但也锤炼与锻造了他的身心,他依然相信“自己年轻,顽强,富有可塑性,可以包扎好伤口昂首挺胸地向前迈进。"他在让自己生命的职责逐渐圆满地履行过程中,还有与命运的搏斗。

  小说处处运用隐喻,森林小屋是少年面对生与死的临界点。后退是生,向前是死。少年几次的犹豫踌躇,最后他决然把步子迈向森林的深处,他扔掉了所有的包袱,随着魂灵的指引,“我把脚踏入森林的核心。"尽管那里是平静安逸的,但却也是空洞单调的。最后他抵制死亡的诱惑,又重返来生之路。水之结冰,冰之化水。水死冰生,一次生死的历程。死亡本身就如一扇门,它沟通着生与死两个世界。而只有当人真真切切地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去考察活着的意义,这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不畏死,何惧生。懂得了这层深意,人就会更加珍惜生命,就会让人生熠熠生辉,而不是让它在半途中夭折。

  《海边的卡夫卡》是通过描述人物残缺不全的人生来揭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主题。不论是十五岁少年,还是左伯,中田,星野等,他们都遭受了命运的打击。少年四岁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左伯的完美人生在十四五岁就终止,她靠回忆度日。而中田在小时候就受尽文明暴力的折磨,而十二三岁时的一次意外事故让他麻木地活到了六十岁。他俩在春天里就死去,在冬天才被埋葬。星野是个除了爷爷再无人关注的无价值的空壳人。他们或痛苦地活着,或麻木地活着。正如文中说:“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千差万别。”

  然而,在这幸与不幸的岁月流转中,每个人又在苦苦寻找丢失的自己。“我们大部分都是在拼死拼活寻觅自己剩下那一半的过程笨拙地送走人生的。”其实,人往往在寻找自己,也是在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忘却一个自己,又成为另一个自己。纪德说:“人只在忘却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找到了自己。"当然“成为另外一个人是不容易,成为另一个名字并不难。”的确,没有好的契机与一番经历,人是很难成全自我。好在大多数人在寻找,在思索。例如小说中的少年,星野等,星野曾说:“人不是为活着生下来的吗?然而越活越没内存。他想改变这种流势。"尽管这个过程会让人痛苦,难受。但这个过程却充满意义。

  我们如何寻找到有价值的人生呢?我们需要一种人性关怀去寻找这份价值——这就是加缪所说的“爱”。《海边的卡夫卡》中,少年离家出走后得到那么多人的关爱与帮助,使无助少年感受到人间温暖。中田在寻找猫,解救猫,间接帮助少年,左伯的过程中逐渐使自己完整而最后安然长眠。星野在帮助中田的路途中思索自己的人生并最后自我救赎。所以村上说“爱即重新构筑世界,这上面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生命有长有短,人生有伟大有渺小。一朵野花因开放体现花的价值。一只蜜蜂因酿蜜创造了虫的意义。平凡的我们呢?就用爱来成就自己,幸福人生。

  在人生的旅途中因爱而化茧成蝶。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8

  乌鸦少年与懂猫语的老伯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把蜕变,摇摆的灵魂描绘在小说这一容器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型,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

  1524201304217192.png

  一个身体里住着乌鸦的十五岁少年,一个可以与猫交谈的“痴傻”老人。乍一听,这个组合十分的奇妙,让人忍不住窥探一番。未知的世界,未成熟的身心,两者碰撞,要擦出怎样的火花。

  初读这本书,你会觉得非常的费解。怎么说呢,读完前五章你可能云里雾里,不知道这是在讲什么,再往后读下去,你可能才会隐隐约约猜到了些什么。故事从三条线,慢慢地靠近,变成两条线,再慢慢地变成一条线,这时,你会豁然开朗,并十分的叹服于村上老师的“脑洞”。

  主线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十五岁少年,他的身体里还住着一个“乌鸦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可怕预言。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

  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Johnny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卡夫卡的所在地。中田可以说相当传奇,这是村上老师添加了很多魔幻色彩的角色。神奇的是,这本书读着读着,我竟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种田就是会说猫语,就是能让天上下蚂蟥,就是有神奇的使命。

  这本书一共有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冲突的画面。图书馆的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使两个故事平滑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的意思是乌鸦,阿拉伯人眼里的“预兆之父”,右飞为吉,左飞为凶,因而为悖论的绝妙象征。布拉格人习惯以“卡夫卡式”比喻生活的荒谬,一如卡夫卡作品的悖谬密集体: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内省与冲动,不安与执着,懦弱与顽强,绝望与救赎。

  卡夫卡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家出走,投入到波涛汹涌的成人世界。父亲的诅咒、青春期的困惑、对佐伯的迷恋……他还得尽量找到藏身之处以免被遣送回校,这些无不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心力憔悴。但与此同时,又有许多人愿意拯救或结果上拯救他的灵魂。例如樱花对他亲人般的照料,大岛对他人生困惑时的引导。

  最后卡夫卡还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回到学校,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十五岁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好奇的年龄阶段,在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中,田村卡夫卡终于还是渐渐成熟,他终于还是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9

  好久没看小说了,《海边的卡夫卡》是我很早之前开始看了。不过由于看的糊里糊涂的,没有坚持看下去。大概一周前,我在坐地铁时无聊,于是打开电子书,一眼看到了这部小说。于是再次尝试的重新看了下去。每次上班、下班,在拥挤的地铁上,就这样每天看着。昨天下班回到家,一想今天是周末,于是提起兴趣,打开电子书,坐在床上继续看了下去。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看到了深夜,终于把这部小说给看完了。

  这部小说是一本很特别的小说,奇数章节读的时候是以名叫田村卡夫卡的一个15岁少年为主线写的,为了逃脱父亲的管制,乘车来到了四国高松市。在这个城市中,第一个认识的朋友是叫樱花的女孩,他们是在来高松的大巴车上认识的。其后在甲村图书馆认识了管理员大岛和馆长佐伯。偶数章节是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中田为主线写的。中田小时候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在野外意外失去知觉,后来其他孩子都醒了过来,但是唯独中田没有,等中田醒来后,他自己失去了读写能力,不过却可以跟猫进行沟通。

  田村卡夫卡小时候不知什么缘故,自己的亲生母亲带着他的姐姐离开了,从此失去了母爱。父亲是一个比较严厉的人,所以他跟父亲从小关系不好,直到最后父亲死后,他都没有任何的悲伤,父亲曾给他诅咒,他会弑父、与母亲、姐姐进行交合。这也算是他离家出走的原因所在吧。小说中时不时会出现叫乌鸦的少年跟田村卡夫卡对话,其实卡夫卡的含义就是“乌鸦”的意思,也就是说其实小说中叫乌鸦的少年就是田村卡夫卡内心的自己而已。他在他内心的呼唤下离家出走,来到了高松市,在高松市,他有一天晚上在神社突然昏倒,醒来后浑身是血,其实他与中田隔空杀了自己的父亲。他醒来后,由于恐慌,在樱花的帮助下,他安全度过了那个晚上。那天晚上,在樱花的帮助下,他体验了第一次性的冲动,而后在大岛的帮助下,成为了甲村图书馆的一员。之后,他与原本是他在母亲的佐伯在梦中和现实中做了两次的交合,完成了与母亲交合的诅咒。之后为了躲避警察的搜查,他第二次去了森林中居住。在这里,他在梦中又奸污了假象中的姐姐樱花,不过这不算是真实的奸污吧。不过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交代樱花的真实身份,可能也算是最后终究破除了这个诅咒吧,没有出现与姐姐交合的诅咒吧,也算是对主人公与读者的一点安慰吧。

  另外一边,中田在为雇主招猫时,在一个叫琼尼.沃克的引诱下,他由于不能容忍琼尼.沃克杀死一个个的小猫,吃了小猫的心脏,还用小猫的灵魂做什么笛子,他于是激动之下,拿起刀杀死了琼尼.沃克。后来他本想去自首,但是由于警察听着中田的诉说太荒诞,于是就没理他,让他离开了。可能是冥冥之中命中注定吧,中田也离开了东京中野区到了高松,路上有星野君的帮忙。他来到东京找一个叫“入口石”的石头……

  其实回想整个小说,虽然田村卡夫卡跟中田没有见过面,但是田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帮助田村卡夫卡成长。中田杀了琼尼.沃克,其实是田村卡夫卡的父亲所乔装,帮助田村卡夫卡完成了弑父的诅咒。弑父只是开始,到了高松市,中田找到了“入口石”,并打开了入口石,在此同时,田村进入森林,去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15岁的佐伯。而在此时,佐伯与中田在甲村图书馆见了面,原来两个人都是只有一半影子的人,之后两人相继死去。佐伯死后,中田按照佐伯的意愿完成了烧书——也就是销毁记忆的任务。随后中田睡着后永久的不能醒来了。中田死前只剩下了关闭“入口石”的任务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毫无疑问的落在了跟他一起的星野君的头上。田村卡夫卡在“世外桃源内”先遇到了与他毫不相识的15岁的佐伯,而后又遇到已经去世的现在的佐伯。在佐伯的劝说下,田村卡夫卡决定离开这“世外桃源”回到了现实中。与此同时,星野在一个猫的指示下(其实我认为黑猫冥冥之中就是死去的中田派来的)成功的关闭了“入口石”。最终,田村卡夫卡决定返回东京,完成学业,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回想整个小说,用了许多玄幻作为隐喻。在小说中田村卡夫卡是一个被拯救的对象,他是一个快步入歧途的孩子,没有母爱,父亲有对他那么的冷漠,他离开东京时,说东京没有他想留下的理由,他想逃离这里。中田和佐伯都是两个只有一半影子的人,他们的记忆力都特别的差。中田作为一个童年悲剧的人物,他可以与猫对话,其实在我开来,那些猫其实就是一个个自由的童年的小孩,而田村父亲乔装的杀猫的琼尼.沃克就是剥夺自由的家长或者日本那些控制人们思想的军国主义者。中田杀了琼尼.沃克,拯救了猫,也拯救了田村卡夫卡。田村来到高松后,打开关闭“入口石”也在帮助了田村的成长,佐伯死了,中田也死了,也就意味着诅咒的破灭,帮助了15岁的田村卡夫卡拜托了诅咒的束缚。田村卡夫卡在高松的经历中,虽然饱受诅咒的折磨,但是同时他也在成长,他最终终于成为了最坚强的15岁的少年。

  其实我觉得,在日本那样的国家,男尊女卑,保留许多的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封建愚昧的思想。这些思想时时刻刻的禁锢着日本人民。日本人民渴望自由,就像小说中的田村卡夫卡一样。我记得村上村树的另一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也反映了一种愚忠的思想。《挪威的森林》中,女主人公是直子,她的叔叔不知何故自杀,姐姐在18岁时,也跟随她的叔叔那样自杀了。当时直子的男朋友木月,可能是为了替直子完成了自杀。然而木月死后,直子却心里更加的愧疚。直子与渡边的相遇,本来直子对渡边君有意,渡边也喜欢直子,两人本来情投意合,但是直子却心里总是保留着对木月的那种“忠诚”,直子一会儿内心坚强,想活出自己,一会儿有被对木月的愧疚所打倒。就这样一会儿对渡边热情,一会儿又回避渡边,最终在渡边已经准备好与直子一起生活的时候,直子却莫名的自杀了,可能她最终还是被“忠诚所打倒了”。在我看来,这就是思想的禁锢,如同《海边的卡夫卡》中琼尼.沃克对猫的灵魂的禁锢一样。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像那些骗东西、骗钱的骗子不是最可恶的。真正可恶的是那些洗脑的人,比如传销、邪教,他们改变人们的思想,控制人们的灵魂,使许多人在一步步走上歧途的同时,却始终丝毫不能有所意识,这是最可怕的。灵魂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灵魂、思想都被别人控制,那作为一个人与行身走肉有何区别。祝愿所有的人,能提高警惕,避免被“偷走灵魂”吧!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0

  今天看了村上春树的名作《海边的卡夫卡》,对于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从前没有看过,就是他的最有名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也没看过,只是在别人的博客介绍里稍稍晓得一点皮毛。本以为《海边的卡夫卡》也应当如《挪威的森林》是一同类的作品,在随意的翻阅中,一页一页而过,慢慢却被吸引了,被村上春树的充满魔幻色彩的想象力而深深触动。《海边的卡夫卡》讲的是十五岁的少年田村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意译——“乌鸦”,乌鸦在当地是一种表示吉祥的鸟,可是乌鸦并没有让十五岁的少年从生下来就很幸运。少年卡夫卡经历的人生有些离奇,自幼生在不幸福的家庭里,他为了逃避诅咒而离家出走,后来父亲又被杀,似乎这一切在冥冥中都是上天注定。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我认为还是相通的,从卡夫卡的身上也映照出好多中国普通阶层生存的一面。对于村上春树充满想象的文字边读是需要边思考的,小说冒似写一个少年的心迹,其实蕴含着很多的东西,卡夫卡充满了哲理的对生命的探索与追问。在这本书中其实没有所谓的小资情调,只有对自由的向往。要坚强地面对生活。对于村上的书,总是一知半解,写这篇所谓的读后感其实表达也很困难,偏于理解。其实,所谓的隐喻,许多的看者不一定会理解村上所说、所指的是什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或许只有在读者遇到某件事后,再来看看此书,不定会发现与所经历的事有某些的契合点,这时会发觉村上书中的睿智,“好像人生过去就过去了,想回头都没有办法。成长的过程都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的。”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责任始于梦中”,喻体的本意是否人生无奈,梦—责任—梦,最后还是责任呢?或许,人在短短的时光里面生存,一如匆忙过客般地在人间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恍如这个过程投下的便是人的匆匆一瞥。梦完成与否它的责任,来自责任的外力还是内心?表面还是实质?我想,这世界,有些的梦是虚设,而有些的责任也纯属浮浅。若说责任象奴役一般地实施,感觉到人生似如奴隶,只是在纯属愿意之间服役。小说假说有消极的一面,然而却是有着它的深广的含义。

  《宾尼兔》里说:不要把生命看的太重要。你不会活着出去的——其实,宿命,从一开始就知道会结束,对于生命的无力感,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拐点,抑或转角处,也许不是产生在十五岁,或许二十岁,或许在更大、更老时的感触。人年青的时候很少有忧伤,忧伤总是在青春失去之后逐渐产生。当你一旦回想起自己的十五岁时,也许会有一种迷惘,抑或已经有了一种重生的感慨。少年卡夫卡所站立的位置,其实亦代表了人的不同的角色。在村上的文字里面感受着少年的那份孤独,那样的孤独感想表达生命的本质是否就是虚无么?我在想象中好象是的,有些的写照其实是在幸福的表象下隐藏着脆弱,还有那些看不见刀口的伤疤。青春伤痛沉静无声,却留心中。孤独的少年会让读者想起有过的青春伤痕,那一年,那一天,艰辛而过,一步步,难回首。

  现实生活无论你是如何做的,如何预定某些目标,然而存在的早就存在,它会按照它的目标而实施进行,想后退都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就好比中了诺查丹玛斯一样的人的预言,更好比进入了一个伏击圈。也许“宿命”,也许是命运注定如此。不过,对于人的灵魂来说,我想确实是可以作自我调节的,不要把这个世界看的太透、太糟糕,这样反而不好,对于自己的精神状态会具有一定的影响。村上说,“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与美好。”村上的文字自有他一种委婉的一面,人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人的精神倒塌了一切也就失去了方向。

  书中的田村卡夫卡是一个有着一种被强烈的孤独感所笼罩的人,在文字里面感受着他的孤独,那样的孤独或许怎样的人生也无法缓解或体味。他一开始就处于俄狄浦斯式预言的压迫之下,潜在的弑父的可能性的罪感长久压抑着他,而呈现在田村卡夫卡面前的那个世界则给他以梦幻和怪诞。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虚空在卡夫卡的内心中徘徊,当觉得只是想象之物的时候,却又发现这个世界的信息一切都是千真万确地存在着的。书中有许多的隐喻,对隐喻的解读,在《海边的卡夫卡》各个人物所蕴涵的创作思想上,也许体现了很多现实性的具体指向,而且也颇有说服力。或许隐喻在书中只是形而上的。不过在此书中我喜欢村上春树勾勒的哲学语句,充满了对于人生的说服力。读村上春树的小说,感觉距这个世界的遥远,读那些神秘感的文字,有些囫囵吞枣。只能恍惚地感知其内心世界的伤痛。想到村上的名句:“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迷失的人是如何迷失的?然而,相逢的人真的能够相逢么?“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地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是的,迷失于一瞬间。当你清醒了,什么都不可改变了。那些青春的疼痛,那些孤独的跋涉都已经过去了,相逢时也不是早先的你了。

  因为是写少年的经历,作者运用了想象,我喜欢书中人与猫对话中运用的隐喻。“猫”的随性的语言,让猫说人话,体现了作者的仿佛幼稚、仿佛智慧的一种想象、悬念。正因为喜欢,因而对于小说中细致地拟人化地描写猫的片段似乎看得比较详细。作者以猫作为人的写作对象,此技法是村上春树神奇想象力的一种手段,书中人物可以和猫说话,与猫和蔼地相处,如猫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

  书中把猫划分了种类,认为黑猫是一种很乖巧的、对于人的交流很随意轻松的猫,可相处。短毛猫相处默契,能配合,但是在大街上则很少见到短毛猫,因为短毛猫大多是呆在家中的。野猫大多是褐纹猫,而且它的语言波段与交流对不上号,不容易相互间产生交流。作者似在暗示,也许猫与人一样地也有区分的理由。在人与猫的极乐世界周旋,作者的构思很玄幻、隐喻藏有幽默感,人与猫比较丰富的感情跃然在书的章节中。

  猫其实是具有孤单的品性的,在现实中的猫们像似社会化了的动物,它们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并且会成群结帮,猫与猫在一起时常会打架。黑猫是比较聪明的猫,它非常懂人的心理,奇在它的领悟力,能与其它不同种类的猫和睦相处,温驯而又守法,不犯动物中常常容易犯的到处拉屎尿的错误。短毛的猫大多是家猫,家猫因为好吃,只只长得肥大,虽然肥大,但总是斗殴不过瘦瘦小巧的褐纹野猫,老是被褐纹野猫欺负,大打斗间打痛爪挖的厉害时,就会听见失败者的撕心裂肺地哀叫和胜利者散出的粗气。有些的失败终导致短毛的家猫只得规规矩矩地在家里呆着了。

  文章最初写了“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海边的卡夫卡》虽然是在交代一个少年的故事,但是,有好多的含义是读者需要意会的,村上的语言需要读者拐着弯来理解与思索。正如他在序言里写的,“阅读这个故事的时间里,倘若你也能以这样的眼睛观看世界,作为作者将感到无比欣慰。”因时间的限制,书中蕴含着的东西,在一时半会的阅读间,是不能充分感悟的,唯有细心的读,细致的品味,恕我直言,我没有达到作者所期望的,我看书的最大的本事就是只会抓住一个感兴趣的点,比如专喜欢挑选情节类型式的单章节,或伤感,或奇特充满想象的铺排。

  或许,以后会找个时间再看看卡夫卡,那也是很难说的事,什么事都是如此,一时兴起的举措,过后便会不以为然,人大多是如此的。

  书中说到了生命的无力感,“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想着自已这个存在,但越想越觉得不具体,甚至觉得自已不过是个毫无意义可言的单纯的附属物。”有人热心为一支棒球队捧场,可是棒球队的赢能使这个人有多少长进?有一个人一直“在门口为大家擦皮鞋,擦了十年,二十年,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或精彩或平庸都要活着承受。”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1

  这本书如之前村上春树的作品一样,令人难以读懂。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被其中新奇的故事结构所吸引,十五岁的少年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他出走的道路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一群学生踩蘑菇的时候会集体昏倒,日后又突然好转呢?为什么五十岁的中田能和猫说话呢?很多很多疑问在我脑海盘旋,我想知道答案。于是只好不顾一切地读下去……这一切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好像这些都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我又相信作者诉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我在寻求答案,我想知道这一切并不是作者的臆想,这一切肯定会有科学的回答。然而,我读完了这本书后也不知道这些答案。也许一本真正的好书并不是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自己去找寻,即使没有寻到,至少这本书让你一直在思考。

  很久以前,在我年少的时候,也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我相信很多人年少的时候都有过这种念头,只是我们没有像田村卡夫卡那么坚强,我们始终不敢踏出那一步,我们只是在心里想想,在心里渴望,在心里等待,最后也在心里灭亡。然而田村卡夫卡却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他想离家出走,于是他真的离家出走了,他是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少年卡夫卡的童年是悲惨的,母亲带着姐姐弃他而去,父亲对他许下残酷的赌咒(总有一天你会亲手杀掉自己的父亲并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姐姐交合),可以说他是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和阳光的世界,他的童年有的只是孤单和抑郁。所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急于逃避现实,想寻求另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父亲要对他许下这样一个残酷的赌咒,这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真的过于残忍。从他父亲对他的赌咒就可以看出这个父亲是多么残忍,少年卡夫卡生活的世界是多么阴暗。虽然我们不似卡夫卡这样悲惨,但是我们很能理解一个少年成长时期极易产生的孤独、彷徨、与矛盾。我们一边渴望融入世界一边又渴望脱离这个世界,我们一边渴望着爱又一边抗拒着爱,就像小说中的卡夫卡一边抗拒着赌咒一边又亲手实现这个赌咒。也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如我们的心有时候不属于我们自己。有人说年少的时候喜欢赋词强说愁,也许并不是因为强说愁而是少年的心毕竟敏感脆弱,经不起太多的愁苦与苦闷。一旦有一些愁苦,便会被无限的放大放大,以至于无法承受,从而只好逃离。一切安好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那么悲惨的卡夫卡呢?

  卡夫卡虽然恨自己父亲,但是他并不想亲手杀掉他,只是结局却并不如他所愿,究竟是不是田村卡夫卡亲手杀掉了自己的父亲,我们也无从得知,我想应该是的。只是这杀法有点神奇。我们说不出原因,就连作者也并没有向我们完整交代清楚,也许这冥冥中一切自有注定,田村卡夫卡就是杀掉自己父亲的凶手。十五岁的少年万万不会想同自己的母亲交合,但是少年卡夫卡却这样做了。究竟是十五岁的少年性欲太过强烈还是十五岁的少年太孤独太无助,急切需要一种爱来温暖?卡夫卡也不想同自己的姐姐交合,但是在梦里他却这样做了,与其说自己无能为力,不如说是自己放纵了心里的那个魔鬼。当然,因为年少,所以这些都可以被原谅的不是么?所以这里没有牵扯道德。十五岁的少年,他自己亲手实现了父亲的赌咒。

  是不是所有的少年都要经历过一番出走才能成长,是不是所有的少年都要犯过一些错误之后才能明白生活的意义。就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走的路那就是青春的弯路。少年卡夫卡无疑是在走一条青春的弯路,他也无疑是在这条弯路上成长起来的。事情兜兜转转终究会回到点,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不兜兜转转,因为这兜兜转转的过程中其实改变了很多,我们看到的似乎是同样的风景,然而看风景的心情早已不一样了。虽然最后卡夫卡又重新回到了父亲的老家但是我相信现在的这个少年已经和以前的那个少年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少年才是最坚强最勇敢的,因为他的心中有种叫爱的东西。爱是能让人变得坚强的,能让人重获希望,当卡夫卡决定永远呆在森林里与世隔绝的时候,他的母亲佐伯却告诉她“我希望你返回,我希望你留在那里”,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是深深爱着佐伯的,不管他爱的是十五岁少女时的佐伯还是五十岁作为自己母亲的佐伯,总之他是爱着她的,很深很深的爱。所以他愿意留住她的记忆,所以愿意返回,愿意重新回到这个现实的世界。

  在这本书同样重要的是一个名叫中田的老人,我是比较喜欢这个老人的。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他看似脑子不好使,但是他却能预知别人猜测不到的未来,他能和猫说话,他能呼风唤雨,这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他看到一群猫被怪人琼尼。沃克杀死后用来做笛子愤慨不已,于是他把琼尼。沃克杀死了,他为了完成佐伯交给他的任务,坚持到死的那一刻。他有时候说话很可爱,他不明白孤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他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很难把老人中田和少年卡夫卡联系在一起,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他们又是那么相似。他们都在逃离,逃离这个残酷的世界,一个是内心受尽煎熬,一个是身体受尽煎熬。最后他们同样又获得了重生,一个静静地死去,一个挣扎过后获得新生。

  少年卡夫卡的重生其实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的,比如大岛,比如樱花,又比如那个叫乌鸦的少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呵护了一个少年的成长。

  这个社会是矛盾的,有美好也有丑恶,有阳光也有黑暗,就像我们人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一边抗拒一边接受,一边脆弱一边坚强。我们总是想极力看清这个世界,但是后来才知道你越想去看清这个世界于你就越模糊。我们总是极力去追寻完美的自己,但是后来才知道你越去追寻就越会失去自己。那个叫乌鸦的少年说“学会去接受吧!接受这个世界,不管它是美好还是丑恶,接受自己吧!不管你是有优秀还是愚笨”!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2

  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成长小说的最新版本。小说讲了一个日本少年的成长经历,15岁的田村卡夫卡,幼年时被母亲抛弃,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的少年”,怀着憎恶父亲的念头出走,正因他要逃遁父亲的诅咒——他将杀父、奸母、与姐姐做爱。

  小说透过十五岁的田村卡夫卡和怪人中田两条线索来展开描述,如果说少年的故事以现实描绘为主,那么中田老人这一部分则充满魔幻色彩,群众失忆,人与猫交谈,天降鱼雨和蚂蝗雨。在小说中田中应对的是外部世界的凶残和邪恶,而少年田村卡夫卡应对的则是内心的诱惑和罪孽,最终这两条线索在高松会合了。问题是外部的罪能够用一把锋利的刀来终结,但内部的罪有那么容易一笔勾销吗?

  小说中的主人公田村卡夫卡最终无法躲避诅咒的宿命,这一切又是透过类似古希腊杯具中的“卡桑德拉预言”、“俄狄浦斯情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悖谬和荒诞,日本《源氏物语》中“活灵”的怪异,科幻小说中的“时光隧道”这一切怪诞至极的情节来塑造完成田村卡夫卡这个人物形象。作品中的田村卡夫卡他被冲往世界的尽头,又以自身的力量回到,回到之际的他已不是他,他已进入了人生的下一阶段。

  《海边的卡夫卡》力图透过事十五岁的少年的眼睛来描绘这样一个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他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在他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在他身体走向成熟的同时,精神仍在荒野中摸索自由,仍在困惑和犹豫。

  职责始于梦中。值得注意的是田村卡夫卡杀父、奸母、与姐姐做爱,这一切均在似梦非梦中,杀父由田中完成的,但血却染在远在高松的田村身上;奸母是在似真似幻的错觉中(时光倒流,母亲错把他当作是初恋的情人);与姐姐作爱完全是在梦中。这样写法的主要原因,作者也许试图从侧面说明,在当今社会,人类最就应做的不是忙着拯救他人,而是及时拯救自己。小说这样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很好的入世写照。当年,我们每个人懵懂而莽撞地扎入社会,内心也不是经历过相似的波澜吗?田村卡夫卡的经历但是更加夸张化写意化而已。

  虽然不是人选取命运,而是命运选取人,但是只要人没有在命运的旋涡里失去自己本来的面目,仍然坚守自己的位置,一切抗争就都不是毫无好处,尽管在命运面前,它是徒劳的。

  岁月在流逝,或精彩或平庸我们都要活着承受,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种种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但在我们的脑袋里,有一个将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的小房间。

  小说告诉我们,罪孽的克服也就是罪孽的完成。这一永恒命运杯具的内核在两千年后的这天,能够说没有多大改变,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当年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如此,我国的十年文革也是如此。

  《海边的卡夫卡》是后现代文学潮流之作。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宿命论的影子,关于原罪,关于男女的感情欲望,性的无法控制,暴力的无意识表现,战争的无可奈何。个体的生命是及其脆弱的,正如作品中左伯的青梅竹马的恋人,由于一个偶然,他被当作另一个人被打死,而且不了了之。。。。。。我们大多的时候,但是是钟表的摆,按着规定的轨迹运行,无力左右什么。

  命运就是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经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在小说中,村上以其独特的逻辑语言,摧毁了梦与真实、现实与超现实、此世与彼世之间难以攀越的高墙,填平了横亘人世与异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田村卡夫卡作为未成年人,他的心在期望与绝望之间碰撞,在世界的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在波涛汹涌的世界上,有企图伤害他的力量,也有温存和完美。好在年轻,他终能经得住折腾,世界对于他来说,还有许多经历需要他去看,去听,去感知,去体验。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3

  读《海边的卡夫卡》开了好多次头但都不能有始有终的把他看下去。因此一向是看几页又从头在来了,其实读进去以后才发觉这本书跟我以往看的书不一样,更有深度了许多。也许这就是村上春树的魅力,让人能够在他的文字中思考,每一个字都存在它的好处。以前不明白的也从中有了感悟,让人回味无穷。

  海边的卡夫卡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两个字“隐喻”,以前可能对这个字似乎只能明白字面的意思。但是此刻我认为这种比喻它存在的是对生活的荒僚,对于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内省与冲动、不安与执著、懦弱顽强、绝望、其实我们的心中都有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介于生和死之间,我们的梦始中在那里,也结束在那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为我们的生和死负职责,正因这是我们的职责,不好轻易放下我们的职责。刚开始觉得这本书是挺消极的书,之后才发现它告诉我们的其实是用心的一面,结局也还算完美。

  其实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乌鸦的意思,对于我们来说乌鸦是代表不吉祥的,但是在日本,乌鸦视为是灵鸟,它能够预测未知的东西,占卜吉兆的,在日本乌鸦被尊重和保护的,其实这也是一种隐喻,对于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也是作者对于这个社会的讽刺。

  卡夫卡是个人,他经历了很多的不幸,经历命运的考验,从而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隐喻,其实对于这本书的明白正因明白有限,对于一些详细的描述到底代表了什么,它其中的隐喻到底是什么,到底作者想透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我想我还需要透过我的阅历去明白它真正的好处。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4

  宿命的缺口就在那里,在森林或者是城市的哪一个角落里。叫乌鸦的少年附在田村卡夫卡的身后,随时都会从男孩子的身体出钻出来,采用冷静的理性的也可能的狂野的思想来审视眼前少年的行径或思想。这有点玄幻和蒙太奇的手法,带有视觉的冲击效果。卡夫卡在捷克语里面是乌鸦的意思,就是那种叫声凶悍尖利的面目似乎可憎的大鸟,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其代表的凶邪是牢不可破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药》一文中也曾用一只黑色的乌鸦站立在坟头来渲染悲鸣的沉重气氛,并以次来加剧文章里压抑及灰暗的效果。但搞笑的是日本人对待乌鸦的态度并不向国人这般不友好。在日本满城的乌鸦,大有乌鸦走俏的姿态。

  采用“卡夫卡式”来描述生活的荒谬,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混乱的,缺乏安全和宁静的十五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剧烈的撞击。在小说里,梦幻和超越自然意志的力量看似虚幻的,处在一种神秘的伪真实的环境中。仿佛越过正常的哲理直接进入所谓的看不见的灵魂深处,抵达一片原始的平静的,没有矛盾冲突却并不荒凉的宁静里去。田村卡夫卡怀揣恐惧和期望离家出走,想寻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懵懂的,自己并不确定其具体形态的所在。少年一面有莫名的真切的对成长对未来的惊恐,一面却又追随来自内心深切的痛苦的欢喜和期望,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两者间有尖锐的交锋和缠绵的纠缠。在森林里,少年在迷宫一样的场景里犹豫着,恐惧中,也体验着孤独的快乐和憧憬。远处是什么?再远处是什么?纵横交错的丛林,偶然再现的丛林里的平整的草地,阳光温暖的从缺缝中照射下来,少年感觉到真实的热度。这丛林里的迷宫其实是你内心的迷宫,春树把这种观点一向贯穿在小说里,并反复的在不断设置的场景中展示出来。

  梦境和玄幻的描述也是为了渲染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渴求。渴望纯粹的感情,对性的探求,以及亲情的追索,在少年卡夫卡身上一一呈现出来。所有的少年人不能明白的惶恐和希求都被春树放在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怪异的巨大的场景里了,群众昏迷事件,中田混沌超自然的功能事件,佐伯灵魂离体事件,等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都是环绕着少年出走,探索,返还这一背景展开。背离常理,背离正常的逻辑思维,甚至背离约定俗称的伦理道德的描述,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好像让读者走进了一个迷幻奇妙,充斥着离奇血腥的容器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出口。冷峻的不失激情的笔触,准确独特的喻句,是村上春树在揭示主人公内心经历的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构建一个错综复杂,矛盾跌加的外部场所,在深层次上慢慢揭开田村卡夫卡慌乱期盼的精神领域,触及成长过程中少年最敏感最敏锐的情感变化。小说特意增加了一个临界点,这是在丛林中开启的一道门,是现实和虚幻的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如同过去和将来的一道关卡。陷入门里的佐伯走不出来,她永远把自己沉寂在十五岁的少女时代,无法应对变换了的真实的现实社会。能够这样说,佐伯和卡夫卡其实是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参照体,佐伯的陷入和卡夫卡的奋力拔出,几乎是

  在同一时刻完成的。卡夫卡要挣脱灰暗思想的束缚,务必有一个能够凭借的实体,春树把她安排为抛弃少年的不负职责的母亲,她给以少年肉体,从某种好处上说,她也能够是少年的另一个自己,少年从她的身体里分娩出来,孤独的成长,在迷宫一样的思想缝隙里艰难的探索,无法突破。这时候,她又突然出现了,以沉寂在过去时光里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冲撞着少年的心。春树提前在少年的身上设置了一个预言,只有和母亲交合才能完成那样的自我突破。这个情节是痛苦的,激烈的,是矛盾的最后会集点,也是少年摆脱旧我,塑造新我的唯一途径。故事到那里已经全面铺开,所有的矛盾,离奇的线索都是为这个目标而生成。少年和母亲交合,和姐姐交合,实际是和旧我在做着最后的告别。看到此处,真相最后大白,成长是一种不断和自己告别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的较量。佐伯将自己的鲜血传送给了儿子,在过去和未来的大门关掉的一瞬间,她的鲜血奋力推动儿子走出过去,回去,必须要回去。佐伯最后是这么说的。

  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不仅仅仅是文字视觉上的冲击,他的深邃和理性的哲理让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很难一下子明白那种曲折迂回的方式下直逼真相的创作方式。作者的灵魂是隐蔽的,是不借助单纯的表层文字透析出来的,它们在文章的思想里游弋,在字里行间的纵深出张扬。存在的形态绝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情节的挖掘汩汩的流动出来,穿过迷蒙的云雾,放射出阳光。

  唯有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