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读书笔记2000字
kittenchen
2021-12-10 23:44:13
0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看到《安史之乱》这本书,一翻开我便被吸引住了,历史从小就开始接触,但是大部分都是止步于课本,而对于详细的历史事件却是知之甚少。安史之乱虽然只维持了八年的时间,但是要清楚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八年的动乱,却需要我们熟悉安史之乱前唐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既然发生了安史之乱,那一定会有后续影响,动乱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使唐朝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都是能通过读《安史之乱》学习到的。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场政治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前后持续八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终结了大唐盛世,此后,朝内宦官的权力从内廷向外朝延生,掌握禁军,把持朝政,朝外藩镇割据,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及盛世时期,战乱后唐朝一蹶不振,直到黄巢起义,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在开元、天宝年间,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那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之所以那时的中国能达到这种状态,与唐玄宗即位以来的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玄宗二十九岁刚即位就进行了大阅兵,长达五十多里的阅兵队伍,庄严而隆重,但玄宗却心有忧虑,毕竟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动荡,于是玄宗下定决心要让国家稳定,当然,玄宗做到了,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君明臣贤则治,盛世与贤臣们的帮助分不开,开元之初,有宰相姚崇、宋璟和宇文融等,姚崇以其通达完成了历史的转变,宋璟以其正派守住了帝国的根本,宇文融使得国库慢慢富起来,君臣之间小心翼翼地磨合,把国家新政的框架建立起来,国家逐步稳定发展,不过这些人虽为名相,但执政期间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都是三年左右就下台了。江山辈有人才出,接下来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张九龄和李林甫,张九龄是有名的才子,注重知识素养,主张文治,李林甫重视行政能力,不重文学才华,主张吏治,因此他们之间产生了文吏之争,虽然两位意见有些不合,但朝中很少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因此国家一直都在稳定发展,迎接开元盛世的到来。两虎相斗,终有一个会败下阵来,虽然张九龄的作法是为国家的,但是经常不给皇帝面子,而作为吏治派的李林甫更能揣摩圣心,所提的意见建议往往更能让皇上喜欢,久而久之,皇上的心便偏向李林甫了,最终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下台了,李林甫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宰相任职,也逐渐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安史之乱的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李林甫,历史上关于李林甫的评论不计其数,其中一个著名的成语“口腹蜜剑”就是描述他的为人,到底李林甫是奸臣还是贤臣没人知道,不过既然他能任职十九年,并且还是开元盛世期间,我想他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唐玄宗也评价过他:此人的嫉贤妒能举世无双。无论该不该为他辩护,安史之乱的错误李林甫必须承担,因为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与杨国忠的不合,以及对安禄山的放任。杨国忠与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是《长恨歌》里描写杨贵妃的句子,可见她是多么地受宠,当时正是玄宗治理下的开元盛世,朝政忙碌内心空虚,玄宗太需要一个让他全身心投入的女人了,这时杨贵妃出现,自然受尽了万般恩宠,杨国忠是杨贵妃的远方堂兄,从小不学无术,而在理财方面却有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引起了玄宗的注意,便为官一路攀升,杨国忠争权的过程也成了他与李林甫反目成仇的过程。这时候安禄山也逐渐浮出了水面,他在玄宗面前表现十分忠诚,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而当时的唐朝安定繁荣,玄宗早就没有了励精图治的精神,将朝政全交给李林甫处理,那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不合,朝中一片混乱,后来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不断激发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之名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过程可以分为安禄山起兵、兵临长安、马嵬兵变、灵宝之战、肃宗即位、安禄山被杀、史思明复叛、平定乱世。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虽然成功平叛,但长时间的战争使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开元盛世时积累的社会财富顷刻间消耗殆尽,从此唐朝再无繁荣盛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权后,大唐灭亡。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国家层面来看,安史之乱前,唐朝经历了恒罗斯之战,失去了西域很大部分的控制权,安史之乱后,陇西、河西走廊等地也失控,安史之乱虽然唐朝获胜,稳定了大局,但是边疆问题和藩镇割据问题的出现,使得社会秩序很不稳定,内忧外患,藩镇的实力不断壮大,导致了唐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中国四分五裂,人民苦不堪言。从个人层面看,安史之乱期间北方混乱,平定之后藩镇割据社会不稳定,而南方有一个更稳定的生活环境,大量劳动力南迁,将生产技术文化带到南方,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更加趋于平衡。安史之乱后,帝王对国家的统治方式也有所变化,中华文明逐渐由开放转向了保守,帝王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对以往开拓疆土的统治方式也有所改变,安史之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书笔记摘抄 1、“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静半年。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2、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