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雍正皇帝读后感

  太子被二立二废后,康熙用了不再立太子的策略,独揽皇权,“内有方苞、外有张廷玉马齐佐理政务”,可以站在高处,细心体察各位阿哥的品学才识,欲以有生余年,选出一位最满意的阿哥即位。这时候邬思道为四阿哥设计的对策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雍正皇帝读后感

  邬思道,幼好读书但科举不得意,旋为田文镜幕僚,深得信任,声名远播,有一次为田上请安折,雍正批曰:“朕安,邬先生安否?”据说这是他与皇上的唯一一次接触。书中先入雍王府后“隐”于田府的故事基本上是虚构的。而为雍王爷谋划的另有其人,叫戴铎。

  戴铎说: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就是说对于精明的“上级”,没能力会被看轻,能力太强会被猜疑,这是难处所在。方略是:对皇父要诚孝,适当展露才华;对兄弟要友爱,大度包容,和睦相待;对事对人都要平和忍让,能和则和、能结则结、能忍则忍、能容则容,使有才能的人不忌恨你,没有才能的人把你当作依靠。

  雍亲王按照这个“纲领”,在八阿哥等人热衷于夺位,到处收买人心、挖空心思试探君王意图的时候,热衷于诚孝、和平,热衷于朝政,以不争为争,终成正果: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史笔如钩”强调的是一种态度,而“不争是争”表达的是一种境界。“争”是“不争”最终的必然结果,却并不是以“不争”为手段去达到“争”的目的,这里面有本末的关系,不可倒置,否则就不叫“境界”了。故老子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