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
kittenchen
2021-12-10 23:51:22
0

《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

某个周四的早上,我如往常一般在上课前20分钟左右向教室走去。幸运的是,途中遇到了教我《战略管理》的王溥老师。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虚心求教的好机会,所以我走到王老师身边,先作自我介绍,再借机攀谈。

王老师了解到我对德鲁克先生的个人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向我推荐《旁观者》。《旁观者》是德鲁克先生写作时间最短的书也是他最爱的一本书。但作为“现代管理之父”的他,却很少在此书中提及管理学的理论。

整本书读下来,大体都是写他所遇见的“有意思”的人。这些人要么是一个时代或一类文化的缩影,要么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典型”。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间接解答了一个我多年的疑惑。

一个企业在招收员工时总是希望新员工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会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的效率。

但这个招聘的思维会走入一个死胡同。我们都知道,刚毕业的学生总是缺乏经验的。若企业固执的招收有经验的人,那么缺乏经验的毕业生肯定会出现很高的失业率,而且对于企业来讲这也不会是一件好事。

因为若无新鲜血液涌入该行业,那整个行业的人才市场就是一滩死水。短期来看或许没什么大问题,却经不起时间的“拷问”。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低成本且高效的缓解这一问题。

《旁观者》读书笔记2000字.jpg

当然,我是站在应聘者的角度思考的。所以我多数的思考都是关于应聘者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如何从其他途径获得被行业所认可的“经验”。

我的其中一个思路便是“书籍”。高尔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书籍中的知识大多是数年前甚至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东西。

这些知识放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否适和呢?

我曾试想从过往的书籍中提取可供使用的论点,但我不敢保证这个做法会是正确的。直到我从《旁观者》的怀恩师一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是对优质教师的探讨,而且是发生在1920年,距今近百年时间。这使我意识到,即便是正在发生巨变的当今社会,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因科技进步而剧烈改变的某些社会特征。

那么如果将这句话放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是否成立呢。若是成立的话,我们便可从过往的案例中找到解决当今问题的“经验”这将加快职业经理人的成熟,对企业和员工两方来说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一方面企业在招收应届毕业生时会得到更优质的“半成品”,读书笔记.应聘者也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公司的环境。显然,我的知识储量还太少,所提出的问题还不够清晰,目前的思路也只是流于表面。但我想试试,我能否逐渐完善我的思考。德鲁克先生笔下的富勒在荒野上待了40年,坚定的为了自己的愿望奉献着一切;麦克卢汉花了25年时间去完成心中所想。

当我读到他们的故事,仿佛真切的进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头顶的星光虽熠熠生辉,也甘愿成为他们的背景,衬托他们的伟大。《旁观者》一书也简单论述并批判了美国社会的“唯文凭论”。

“文凭至上”这个观念同样深深根植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我不止一次的从老师们口中得知工商大学招收了多少个博士讲师,今后招收的辅导员都要求博士文凭等等。

他们都只提到了新进老师的文凭有多高,毕业院校有多好,却只字不提这些老师的科研实力、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现有的理论深度等等。

这在无形中也推动着“文凭至上”的假象。为何称之为假象呢?因为大部分人在这种假象里都只知道高文凭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待遇,却不知道高文凭所代表的理论实力和实操能力究竟有多重要。所以人们总是想着“混”文凭,以为那几页薄纸便是好工作的敲门砖,从而不再主动学习以获得和文凭相匹配的实力。

有趣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CEO,通用汽车公司的第八任总裁-——阿尔费雷德·斯隆一生都在试图遮掩通用汽车管理层的高学历。

相比之下,他更希望人们意识到通用的管理层都是从基层员工做起,并不是非得要一纸文凭。虽然,他也确实在制度的设计上保留了完整的晋升通道。可在我看来,无论是斯隆的观念还是“文凭至上”都有些过于极端。

斯隆的观念容易导致人们忽视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若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以求在工作中获得晋升所需的经验和机会,那你的思维格局很可能会十分局限,从而影响你的职业生涯发展高度。

这个现象在中国的农村地区还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支教的其中一个原因。“文凭至上”的观点有什么危害,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能感受能到。因为这是现在中国的一种常态。

相比于这两种观点,我更愿意在工作和求学之间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平衡心态。我所言,或许不足《旁观者》这本书的万分之一。该书中还提到了其他的一些观点和名人趣事。若你感兴趣,可以找时间看看这本书。

通篇看完该书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感慨。感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感慨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感慨自律的重要性。德鲁克先生从14岁起便有意识的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世界,所以在该书的叙事写人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的透露着对“人”的思考。

就这点来看,大冰的书和《旁观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空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舍《我这一辈子》读书笔记 老舍《我这一辈子》是反应在社会变革与战乱横行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生悲剧命运。看完后让我非常的沉重。但在...
《教育的本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对“教育”更加清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这个国度被称为:礼义之邦!这是每个人...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 借力取胜——孙子兵法读后感500字: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十二篇“火攻篇”的第一部分,借...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书笔记摘抄 1、“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静半年。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2、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
《傲慢与偏见》简介及读书笔记1... 作者:简·奥斯丁推荐理由: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之认... 1、速成绝无可能在本章开篇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句老话“戒骄戒躁”,当然,我们在上学时也没少听老师家长们...
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读书笔记 稻盛和夫,作为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一个继承和发扬者,在企业经营成功同时,开始著书传播自己的稻盛经营和哲...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100...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50字简介通过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等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
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 鲁迅名作阿Q正传主要内容简介与读后感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点评!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